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度体验-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一面支着帐篷,一面打着下手。不一会儿热腾腾的饭菜就上桌了,而且还有啤酒。我们就着新疆音乐边吃边聊。才知道他们一位叫黄建国,另一位叫浦新平,都是库尔勒人。    
      2003年07月16日    
       喜欢户外活动的人到一块儿自然就会留心别人的装备。他们的东西里,我最看好一样,觉得很有用,就是逆电器。很简单地往汽车电瓶上一接,就能把12V的电变成220V。于是,野外用的照明、电脑及其他所有电器的用电就都解决了,不发动车的情况下至少可用3个小时,这东西很实用。    
      2003年07月16日    
       今晚的月色非常皎洁,而且一丝风都没有。离开营地往沙漠深处走几步去上厕所时,沙漠中无边的黑暗寂静得会使你产生一种极强的压迫感。回头看营地的灯光那么的渺小,耳边的音乐似有似无像游丝一样。美丽的心情和恐怖的感觉几乎同时向我袭来,这种体验只有在沙漠中才会有。    
      2003年07月16日    
       野外宿营,由于受到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帐篷搭在哪里是很有讲究的,几乎决定你一夜的睡眠质量。我们俩用的是一顶三人帐,非常舒服。    
      2003年07月16日    
       沙漠中昼夜温差很大,现在是7月份,最热的季节,白天地表温度能达到70多度,而夜晚就显得很舒服了。    
       开始睡觉时,听到外面起风了,但风不大。    
      2003年07月17日    
       太阳一上来,尽管有风,帐篷里就立刻热得呆不住了。起床就着带来的矿泉水象征性地洗漱后,泡茶吃饭,收拾营地,装车后就又是匆匆地上路了。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楼兰古城,但愿赶得到,因为还要加上昨天没完成的路段。    
      2003年07月17日    
       向导不断地用对讲机问我们油表指示到哪里了,问了半天他们才告诉我们,因为估计不足我们这辆车带的油可能不够走出沙漠。这话让我们一下子没了好心情,怎么办?    
       他们回答说哪哪儿有个罗布泊镇,有个什么钾盐矿可能可以搞到油,听着就让人心里没底。但有什么办法,事已至此就当有吧!我们俩自认为运气向来是不坏的。    
      2003年07月17日    
       下午1:30,我们到了太阳墓地,这里是据今3800-4200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古墓群发掘现场。    
       风沙烈日中,几千年的墓地表面除了大片散落着的坚硬完好的胡杨木的构筑物外,其他什么也看不见,眼前的情景不由得使我对沙漠和胡杨分别产生出一种敬畏之情。畏的是沙漠的毅力,它几乎能最终把身边的一切物质都变成沙土,敬的是胡杨,竟然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千年之久地保持自己,都太了不起了!    
      2003年07月17日    
       沿途依然不时地会有原子弹实验时留下的遗迹—给过往的大部队做饭的大灶和用于从核爆炸现场回来的车辆人员清除核污染的大型洗消场等等。这使我们的旅途变得不那么枯燥,而且还平添了几分神秘。    
      2003年07月17日    
       2:50分好好的沙地上胎爆了,一个备胎也没了,路途还未过半。这回我们俩再也笑不出来了。换完胎上路后,长时间车内两个人一句话都没有,提心吊胆地看着路上可能轧到的每一块小石头。好长时间缓不过气来,不敢多想。    
      2003年07月17日    
       当我们到达咸水泉时是3:50分,当老远地看着老浦的那辆车还是一个小黑点时,心里才开始踏实了一点。想想一辆车一个备胎都没有,在炎热的沙漠中独自行进,挺可怕的感觉。    
      2003年07月17日    
       车到跟前,只见泉水边车肚子底下老浦躺着很舒服地睡着了。小黄测了一下地表温度是69度。    
       起来后老浦讲了个经验,他说在新疆有阴就有凉,在阳光直射下的沙漠里呆一分钟你可能都很难受,但只要你能制造出一小块阴凉,就能呆好长一阵子。    
       尽管这么说,但我们在车边仅有的一小块阴凉地里吃午饭时还是觉得很难受。关于这个现象,我还是宁可认为就像是高原上生长的人不会有什么高原反应是一样的,长期呆在这样环境中的人,也自然比我们更耐热,除此以外,他们两个人给我的一个重要印象就是特别特别的能吃苦。    
    


走过罗布泊沙漠公路-库尔勒-罗布泊-楼兰-米兰 (3)

     2003年07月17日    
       利用吃饭休息的工夫,我又用铱星电话和北京联络。很有经验地让他们把剩下的两个轮胎用飞机运到库尔勒后再转送到米兰36团等我们。    
      2003年07月17日    
       咸水泉其实就是茫茫沙漠中的一个小泉眼,大小不足200平米,因为是咸水所以不能饮用。但泉的形状很美,蓝蓝的水底竟然长满了水草,面对烈日炎炎下的这份清凉,那感觉真的就是想一头扎进去游个泳,要不是在沙漠可能也就这么干了。可是在沙漠中的确人对事物的反应会和在平时有所不同,会变得很理性,凡事小心。因为这种环境条件下实在容不得你出一点意外。最后,我这个自认为大胆的人做了个最大胆的事,就是趴着尝了尝泉水的味道。证明,哼!是咸的!    
      2003年07月17日    
       车里的温度怎么那么高?调试再三确诊空调又坏了。这时不到5:00,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段,车内的温度显示是47。5度。没什么办法,开着窗跑吧。这是沙漠啊,所以不一会儿我们俩就都灰头土脸的了,对沙漠于是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这倒没什么,关键是热,衣服湿透的我们很快就知道要学习,看看前面那车上的人的做法,我们也试着用矿泉水打湿毛巾然后搭在头顶上,哼,果真一下子就舒服了许多。    
      2003年07月17日    
       对讲机响了,向导们叫我们看一点钟的方向,我一看觉得那一片天空的颜色很不对。我问向导是不是沙尘暴。他们说是,而且说那是我们要去的方向,说但愿我们在它到达之前通过去。我问否则呢?他们说否则就我们停下来,等它过去。    
      2003年07月17日    
       风暴像一堵巨大的黑色山墙,边缘十分清晰,可以感觉到它的速度,无声地向我们压过来,想像不出风暴中的景象,但离它尚有一段距离的我们周围却安静得好像连一丝风都没有,越来越近,几公里,几百米。向导的车已经熄了火停下了,并从对讲机中通知我们关上车窗。我们知道躲不过去了。再看风暴怎么会那么近了,边界还那么的清晰呢?随着车身的一阵晃动我的感觉是被埋了,有那么一下子什么也看不见,过了一会儿,好像适应了一些,对讲机中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慢慢往前走,这会儿已经到了龙城雅丹,时间是下午6:30分。    
      2003年07月17日    
       根本无法下车,在龙城的标志骆驼形的雅丹地貌前,我不知好歹地出了车,哗的一下,砂石劈头盖脸地就砸了过来。满脸生疼,站不住的我好不容易挪回车上却费了更大的劲才关上门,照片都是隔着玻璃窗拍的。    
      2003年07月17日    
       离开龙城雅丹不远就到了土垠遗址,这里曾经是吐鲁番进入楼兰国的水路码头。据说30年代考古发现时这里周围还有水,出土过有土垠字样的文物,故此得名。    
       这里是罗布泊的古湖盆边缘,我们到时风依然很大,一望无际的干涸的湖底,岸边依然是仅能存在的胡杨木的码头构筑物。看着地上的一些坑坑洼洼,老浦很有经验地说是盗墓的人刚挖过的。据他说前些年来,在这里很容易就能捡到汉代的青铜箭头,因为历史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这里曾经一再是战场。看得出老浦真是个老罗布泊,不论是中科院的考古学家还是文学史研究人员进来,多是找他带路的。他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一句口头禅,不论遇到什么情况,他都会说:“多么屁大的事!”而且说话时总是配合着一副漫不经心状。    
       从阿里下来再到罗布泊,感觉很不同,我以为阿里是个很感性的地方,在那里你总是很容易就被感动着,心里总是充满着感激,感谢别人,感谢生活,感谢上天,甚至感谢自己。    
      2003年07月17日    
       土垠遗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