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开天窗说靓话-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个独生子女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社会以一种无形影响着他们的发展,有些事情家长左右不了,顺其自然吧!    
    放手成长    
    曹振强    
    1    
    女儿8岁那年,我们搬了家,学校与住家远了。她便背着书包,脖子上挎着月票,天天挤公共汽车,3年挤坏4个书包。磕碰的事经常发生,有一次,手让车门挤住了,小手指被捻伤,回到家里,伤口还往外渗血。她坐公共汽车要40分钟(别堵车)。可能是每天起得早,年龄又小,放学时常夹在拥挤不堪的人群中间睡着了。有时睡过了站,再坐回来。    
    我们住的地方是城乡结合部,坑洼的路没有灯。有一天,快7点钟还不见女儿回来。我推起自行车就往车站跑。骑到半路,借着偶尔驶过的汽车灯光,我看见女儿弓着身体,背着沉重的书包急步走着。我叫了她一声。她看见了我,隔着马路喊:“爸爸——”稚嫩的童音在深冬冰凉冷清的夜空中显得格外明亮,格外凄凉。一下子撞热了我的心。我鼻子一酸,眼泪差一点儿掉下来。我跑过去一把将她抱起来。她搂着我的脖子呜咽着说:“撞车了,全堵了,急死了。”我拍着她的肩膀安慰说:“不急!”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女儿在成长过程中比她的同龄人付出了更多的辛苦。    
    5年级,她提出要骑车上学。我有点犹豫,从家到学校要过两座立交桥,旁边又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每天车流不断,十分拥挤。开始,我不放心,跟在后边观察了两天,看她知道躲闪并靠边骑就不再跟踪了。虽说让她骑车上下学,可那份牵挂和惦记总搁不下。每天掐算着她应该回来的钟点,只要到时间还看不到她的身影就着慌,就胡思乱想。最难受的是天黑风高的严冬和水流成河的雨天,想她小小年纪顶着6、7级的西北风在拥挤杂乱的街上骑行,便有一种惴惴不安!有好几次都想不让她骑车了。可一想孩子多受一些罪对她将来的自立有好处。    
    2    
    去书店,我会让女儿自己选择。她选择的多半是作文选和作文常识以及童话故事。开始,我看着女儿选择的那些书非常矛盾,从心里着急。买吧,很多作文选和童话故事内容重复,而且,书价昂贵。(还有就是自己认为作文常识一类的书根本提高不了写作水平)可不买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几次下来,我觉得必须找一个办法说服她。我把有相同内容的作文选和童话故事统统挑出来。一本本翻开摆到桌面上,让她自己体验烦恼。然后,才告诉她现在很多书内容重复,买时要仔细辨别。    
    现在,她每次去书店仍会搬回一大摞书。但她已经学会比较和鉴别,即便是买教学参考书,也买教学质量高的名校教材。今年刚放暑假,她说到西单图书大厦。我拉了一张单子,让她帮忙把自己需要的书买回来。    
    从上中学开始,凡涉及到她的吃喝穿用,大到自行车的款式,小到早餐吃什么牌子的饼干,全部交给她自理。当然,并不是撒手不管。比方说她看中一款变速山地车900多元。我避开价格而谈变速车是骑远距离的,而且,结构复杂容易出毛病,维修起来也困难。几经反复,最后,她买了一辆车型轻巧秀气的公主车,才花了500多元。    
    一般来说,无论女儿买回什么东西,基本上都是实报实销。可有一次她花78元买回一件纯棉的花格衬衣,欢天喜地穿着上学去了,可第二天就不穿了。我问为什么?她说同学说那件衣服不好看。我说衣服钱就先不报销。她哭闹着缠我。我问她衣服买来是不是穿给自己看的?她说也是给别人看的。我说你既然不喜欢为什么还买?买了就不要因为别人的议论改变主意。我觉得一个人的个性形成是通过方方面面完成的。她还是不穿,我就坚持不报销。很多事情在商量后没有结果,就搁着。比如说她曾获得过好多次作文奖,我建议她多写一些,但她说写作没意思,长大要研究生物,研究防治环境污染。我就不坚持。    
    3    
    那年,她在商场花148元买了一只电子宠物,可没玩几天就坏了。我让她去换。她显得很为难。我告诉说明书上写着包修包换。她拿着发货票骑车走了。可一走两个多小时还没有回来,弄得我都沉不住气了。就在我刚要出门找她时,女儿却满面春风地回来了,手里举着退还的钱。她一边吃饭一边讲述退换过程。原来,她去时,柜台里没有她那种样子的。售货员找到供货商,偏巧供货商也没有。于是,她就要求退掉,而且态度坚决。售货员让她等着,(退款得有商场领导签字)又问她和谁来的?她说自己。柜台里的好几个售货员都对她的大胆表示惊讶,(当时女儿个子不高,显得很小)都夸奖她的勇气。我表扬了她,并把退还的148元钱给了她,让她支配。    
    有时候,女儿的行动会给我带来意外的快乐。那天,她放学回来放下书包就对我说:“爸,我把获奖作文的奖金捐出去了。”当时,我真是喜出望外,因为她早就说过拿到那笔奖金之后的打算,没想到居然捐献了。我觉得自己不仅看到了这些年的心血没有白费,更看到女儿在健康成长。我很爽快地表示:“奖金捐得好,老爸给你补上!”    
    家长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时刻面对着如何调整自己的问题,自己调整好了,才能面对正在成长的孩子。    
    


第四辑第7节 压抑的黄昏恋

    老年人在丧偶之后,希望找寻一个新的伴侣是一件非常正常的情况,也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应当干涉。    
    然而,尽管市场经济的步伐已经迈进了每个人心中,社会风气和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现实生活中,有些老人的婚恋仍然遭到子女的百般阻挠,有些子女甚至受过较好的教育、有着很风光的地位。他们在平常都相当开明和大度,却偏偏在父母亲找后老伴的问题上表现得异常狭隘和自私。我的邻居张大爷就是在这件事上遭到了儿女们的反对,弄得张大爷很伤感,他曾经不止一次对我说:“人老了熬不住寂寞,到了晚上,屋子里就剩下一个人,真受不了。你说我这一辈子,净受累了,老了老了你大妈又走了,我想找个说话的人吧,他们哥儿几个又反对,可我这心里真是一天到晚空得慌,睡觉都不踏实……”    
    张大爷家和我家住了好几十年的街坊。我和他家的老三是高中时的同学。张大爷是50年代初期支援北京市经济建设的技师,从上海举家来到北京的。他在纺织厂当机械维修师,老伴是一般的挡车工。他们有5个孩子,前边3个是儿子,后边两个是女儿。3个儿子都是大学毕业,最小的女儿还去了美国。那会儿,街坊邻居都夸赞老张家既会过日子,又会教育儿女。他们老两口辛辛苦苦供儿女读书,又辛辛苦苦把3个儿媳娶进家门。可老伴却在办完老三婚事后不久的一天早晨,口吐鲜血被送进医院。检查的结果是“食道癌晚期”。虽说做了手术,但从发现问题到去世也只不过是7、8个月。街坊邻居都议论说张大妈命苦,一天福也没享就走了。    
    张大妈去世后,张大爷郁郁寡欢,人仿佛一下子老了许多。老街坊们就对回来探望张大爷的儿女们说:“你们多回来几趟,你爸他一个人太闷。”儿女们虽然答应着,但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事,回来的机会还是有限。所以,张大爷的房间里经常是他一个人。    
    忽然有一天,张大爷家传来一片喊叫声。原来是张大爷准备找个后老伴,向儿女们征求意见时发生了冲突。老二的嗓门最大:“没想到您会这样,我妈尸骨未寒,您就熬不住了!”老大也说:“您要是跟姓李的老太太结婚,咱们从此就一刀两断!”    
    后来,邻居们又断断续续地听到过几次争吵,但也没有人出头去劝阻。不过,从此以后,张大爷在院里出来进去都低着头。    
    但是,我注意到他并没有真的和那个老太太一刀两断,只不过更隐蔽了。老太太经常白天来,下午4点钟左右就走,而且双休日不来。我一直装不知道。我的工作就是每天闷在家里用电脑写作,院里有什么动静我都知道。如果不是那天张大爷家当编辑的老三中午上我这取一张软盘,我也不会点破。我一是担心老三从我这儿出去上他爸那儿看见老太太,他一闹,张大爷肯定怀疑我通风报信;二是我对他们哥儿几个的做法也不满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