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处特工皇妃(整理)·-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十年过去了,但是那场惨烈的战役至今还回荡在老人们的脑海里。如今,燕北狮子王早已死去多年,薛隶将军的墓前也长满了青苔篙草,卞唐积弱,大夏内部也是纷争不休,物是人非之下,燕北的鹰旗却再一次飘荡在白芷关的上空,并且一路坑蜒插在了邯水的城头之上。

    五月初七,燕询应大唐靖安王妃所请亲自带兵坐镇邯水,抵抗万里来援的秀丽军,保护邯水关以东的优势战局。仅仅是一日之后,楚乔的秀丽军就出现在了邯水关西侧的魏廖郡,魏廖郡这个昔日无人关注的小城迅速声名鹊起,凝聚了整个卞唐乃至整个西蒙大地的目光矮小的城楼上竖起了白底红云战旗,楚乔亲自披上铠甲阅军盟誓,邯水关以西被打散了的的各路唐军闻讥纷纷赶来,忠于皇室的各方诸侯也押送着粮草前来援军,不出三天,秀丽军的人马就被扩充至九万,并且还在不断的增长。

    这是自靖安王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谋反之后,卞唐国内正式竖起的第一面讨伐大旗,并且还是面对着靖安王妃如此强大的盟友燕北军。

    一场现模空前强大的战争即在眼前,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静候那一场腥风血雨的到来。

    五月十四,暴雨骤停,邯水河的水位停在了一个非常惊人的尺度上,连续六日的时持,让双方的耐心都到了一个危险的临界点,尽管双方的将领都知道这种对持的必要性,但是坐拥几十万大军于这样近的距离却始终按兵不动,他们都知道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紧张的气氛回荡在双方军营的上空,稍不留意,就有哗变的可能。

    尽管楚乔和燕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双方的斥候探马穿梭如风,各种作战方案被改了又改,他们也最终不约而同的定下了作战的方向和行动地点。但走第一场战役的到来,还是令他们有着一瞬间的慌乱。

    十四日下午,武陵郡太守莫旭刚刖穿越了河源平原,他押送了五万旦粮草,翻山越岭,小心的穿越了层层风火线,正向着楚乔的魏原大本营而来。

    他是土生土长的唐人,先祖曾经跟随过第一代唐王征战,被授以高位,祖上也有过封侯拜相的大人物,可是一代代传下来,如今的莫家已不复往日的风光。然而此时此刻,面临着国之危难,年过七旬的莫太守还是亲自带兵押运粮草,想为楚乔率领的光复军尽上一份心力。

    然而,就在刚刚抵达铁线河附近的时候,他们却意外遭遇了燕北的一小路筑堤工人,铁线河是邯水的支流,堤坝不稳,是以燕询曾派出三千名步兵抢修这一处的堤坝,以免冲毁下游的大营本部。没想到莫太守谨慎小心,却撞到了这伙人的枪口上,战争一触即发,喊杀声惊动的远近的几路斥候兵马,不出半个时辰,附近的双方军队相继而来,战局一片混乱。

    楚乔收到消息的时候正在参谋大营申筹击明日的战略路线,乍然接到这个讯息,就算冷静如她,也不由得有着一瞬间的微愣。

    一名唐军将领皱眉道:“殿下,还是马上派人接应他们撤下来吧我们没有做任何准备,铁线河还接近燕北军大本营,不得不防。”

    楚乔闻言却摇了摇头,她沉声说道:“我们没有做准备,燕北就有准备吗。从情报上看,此战完全是突发事件,无论是我们还是燕北都没有任何准备。”

    “可是”

    “贺旗,你马上带两万名步兵赶往铁线河,我军的第一战,就靠你来打响了。”

    贺旗顿时一愣,问道:“两万名步兵?”

    楚乔点头:“是。”

    “可是大人,我们的部下大多都是骑兵和重甲兵,步兵人数不足八千。”

    “那就弃马,记住,每人要至少三柄以上的战刀,脱下重甲,只穿轻甲就可以了。”

    贺旗皱着眉,可是见楚乔没有开玩笑的意思,还是点头应是,胯上战刀就走了出去。

    那名唐军将领见贺旗去了,问道“殿下,两万人够吗?为什么不多派人马,铁线河毕竟靠近燕北军大营他们增兵比我们的速度要快的多。”

    楚乔缓缓摇了摇头,双目深邃犀利,静静道:“不用,两万就够了。”

    闷雷般的蹄声传来,大地都在轻微的颤动,一个个巨大的方阵顷刻间便集结完毕,还没待看清楚,就已经拨出战刀虎狼般的冲了上来。

    几日的暴雨将本就凹凸的土地浇的一片狼藉淤泥极大的限制了战马的行动,双方人马冲在一处,前方战士的身体糅杂战刀狂劈,砰的一声如同平地而起的惊雷。

    年过七旬须发皆白的莫太守坐在马背上,面孔通红手握战刀,他的亲兵拉着他的马缰,大叫“太守快逃,”却被他一拳掀翻在地。年迈的老太守手举大刀,大呼“杀敌报国”,策马急冲,身先士卒,身中十余箭仍不退却,他的部下跟在他的身后,这其中还有他的儿子,他三十多岁的孙子,还有不到十六岁的重孙。

    贺旗带人赶来的时候,战事已经接近尾声,武陵郡的官兵们被他们将领的勇气所激励以区区几千人抵抗对方几万骑兵,此刻已是强弩之末。贺旗二话不说,带人就杀了进去,经过之前的一翻作战,铁线河此地已经成为半块泥潭,战马深陷其中,燕北的重甲骑兵们无奈下只能跳下战马和贺旗率领的步兵拼战刀,然而重甲骑兵的优势是在平原上策马冲杀,这样在淤泥地上劈砍,身上的重甲极大的限制了他们的灵活性。

    人仰马翻,喊杀声和惨叫声混成一片场面如同一锅被煮沸了的粥,刀光雪亮,杀气腾腾,乌云蔽日,鸟雀哀鸣,天地间一片血红的光。

    燕北军终于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有聪明的士兵想要脱下身上的重甲,可是如此紧急关头哪能有丝毫分心还没等他脱下斗蓬,要命的刀锋就已经砍断了他的脖子。

    燕询坐在中军大帐里,因为铁线河距离他的大营很近,他的部下最先得到了铁线河发生战役的消息。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燕询得到战报的时候,外面一此守卫大营的军队听到厮杀声,还以为是有人袭营,已经迅速的派兵支援去了。

    等他想要追回那此骑兵的时候,双方人马已经混战到了一处。

    开始的时候满营的将领还嘲讽着秀丽军的不自量力可是很快,随着战报一条一条的传回,他们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有人请战出兵,以轻甲步兵支援,燕询却冷冷的摇了摇头。

    已经晚了,铁线河是一块狭小的河丘冲积垣,只有那么一块地方,如今却聚集了将近五万的人马,已经是人挤人现在再增兵也只是白白牺牲罢了。

    可是,也不能就这么其了,此战为邯水时持的第一战,若是输了,对士气的影响极为严重,对以后的战局也会有直接的影响。

    燕为当即下达命令,全军准备发兵魏廖,准备正面进攻。

    深夜,一轮发红的月亮从一片光秃秃的山坡后面升上来,朦胧的水汽笼罩在邯水之上,一名年轻的燕北军参谋几次进谏说已方是防守的一方,只要驻扎邯水关即可,不该主动出击耗费军力。

    燕询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理会他后来实在不胜其扰,直接命令下属亲卫将他绑起来关在地窖里,没有了这恼人的声音,他终于能够静下心来,静静的打量着这座不算椎伟的关口了。

    那名参谋不明白很多人都不明白,就连很多跟随他走南闯北的坐下大将也许都不会明白他现在的意图。

    的确,秀丽军是打着保卫帝都的旗号而来,他们想要赶到唐京,击败围困京都的靖安王妃,就必须通过邯水关。那么也就说明,只要自己镇守着邯水关。,就势必会有与秀丽军一战的机会。而作为防守的一方,所付出的代价也远远小于攻击的一方。

    可是现在他却率领军队主动出击,成为了进攻的一方,这一点,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费解。

    然而却只有他自己明白自己目前的局势,邯水关乃是卞唐第一重城,更是西蒙大陆人。最多的城市,占地广阔,城内百姓多达百万,自已之所以能够轻易占领此地而没遭遇任何反抗,一是因为之前放马贼进大夏,残忍滥杀的声名传出,二是因为到目前为止,燕北军还未尝一败,再加上自己亲自坐镇,才将这些人震慑下去。他知道,以他和靖安王妃之力,根本不可能完全击溃卞唐的武装力量当初眉山洛王十多年谋划尚且输给了李策,如今自已孤军深入,怎能灭掉一千年古国。他清楚的明白,如今在邯水以西还有几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