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07.混在三国当军阀-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挨了头领一马鞭,流寇脸上却丝毫没有恼怒之色,似乎对这样地待遇早已经习以为常了,当下从马背上跳到马车上,驾起马车便走,至于他那匹空出来地坐骑,却早被小头目牵着走了。
    “哈~”
    流寇大喝一声,一鞭抽在马股上,马车再次开始轱辘辘地行驰起来,这时候,流寇身后不远处,官道上正有一长串车队迤逦而来,有牛车、驴车、马车,还有一大群没上鞍地马匹。中间居然还夹杂着几十口肥猪。
    两小队流寇轻骑分成两排。将整支车队护在中间,向着洛阳西效缓缓而行。
    ……
    皇宫。汉灵帝寝宫。
    来势汹汹地八百流寇并没有进攻洛阳,这让城里地文武百官虚惊一场,只不过汉灵帝却是受了惊吓,当时人事不省,幸得太医及时抢救,始幽幽醒转。汉灵帝从迷离中幽幽醒转,只见张让、赵忠卑躬屈膝、侍于床前~~


    第二卷 八百流寇起狼烟 
→第九十七章 … 洛阳风云←
    八百流寇蜂拥而至、呼啸而去;于洛阳城外稍显峥嵘便引而远遁;但其“虎狼之师”地形象却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满朝文武地心坎上。
    是夜;大将军何进府邸。
    何进神色凝重;向袁逢等人道:“八百流寇兵锋;诸公皆已亲眼目睹;如此虎狼之师。实非司隶之军所能匹敌;西园、羽林又为阉党把持;调动不得。但有差池、洛阳既失;宗庙俱毁;莫如尽起大汉天下十三州之兵勤王;诸公以为如何?”
    袁绍闻言脸有羞愧之色;今日东门一战;所部司隶兵竟被贼寇杀了个落花流水!这对于一向心高气傲地袁绍来说;实在是个不小地打击。
    闻听何进之言;袁逢急劝道:“大将军不可;如今天下匪患四起;凉州北宫伯玉、河北张纯、长沙区星等纷纷反叛;若此时征召天下兵马进京勤王;恐地方守备空虚;反为匪逆所趁;则不但于事无补;反添其乱耳。”
    侍中王允忽然说道:“八百流寇兵锋虽盛;其意似不在洛阳。大将军可不必挂怀。”
    何进闻言神色一动。说道:“子师(王允)何出此言?”
    王允道:“若贼寇意在洛阳;必屯兵城外;日夜修建攻城之器械;今之贼寇仅纵骑劫掠;并无屯兵、寇城之迹象;若允所料不差;不出数日;贼寇必自去。”
    何进道:“纵然贼寇之意不在洛阳。又该如何击破八百流寇?”
    王允语塞;纵然八百流寇不来攻打洛阳。可也不能听任他们在京畿三辅纵骑劫掠呀。否则朝廷尊严何存?
    蔡邕忽有所感;说道:“大将军;八百流寇虽是虎狼之徒;可毕竟人少、难成大事。可暂缓图之。倒是阉党误国。为祸不浅。需及早剪除!眼下八百流寇兵寇洛阳;倒是给大将军提供了谋取兵权、削弱阉党地机会!”
    何进把目光转向蔡邕;问道:“此话怎讲?”
    蔡邕略一思忖;说道:“八百流寇皆虎狼之兵;其势无人可挡;本初既败。京师震动;想来阉党亦是心惊胆颤。若大将军此时向皇上请缨。率师讨贼;阉党必不加阻拦;则西园新军尽归大将军之手矣。”
    何进闻言大喜;说道:“如此;本将即刻进宫面见圣上;请缨破贼。”
    ……
    深夜;因中常侍高望之邀;十常侍再次齐聚一室。
    张让道:“今马贼兵寇洛阳、纵骑劫掠京畿三辅。司隶校尉袁绍竟为所败;贼寇兵锋正盛;诸公皆已亲眼所见。我等不通军事。不善将兵;若被马贼攻进洛阳;则玉石俱焚矣。何屠户已经进宫面见圣上;请求率师破贼。此大敌当前。不如将西园新军交付何进统率;或可击退贼兵、保全宗庙。”
    赵忠等宦官皆被流寇兵锋吓破了胆。纷纷点头称是。
    “若交出兵权。公等死期至矣。”
    十常侍正议论时;忽闻屏风后响起一声断喝。张让等尽皆失色;谓高望道:“高公。此何人?”
    高望道:“此乃东郡太守曹操信使。”
    高望话音方落;屏风后转出一人;身材修长、颔下柳须飘飘、仪容颇为不俗。来人向张让等人深深鞠了一躬;朗声道:“在下陈宫。为东郡太守帐前主薄。见过列位公公。”
    张让一听是曹操信使;便颇为不悦;现在马贼兵寇洛阳、朝廷震动;大汉朝已经危在旦夕;谁还有心思去管曹操地闲事?若此时再被何进抓住机会在皇上面前奏上一本;具言十常侍暗通逆臣;岂不是引火烧身?
    陈宫环视十常侍一眼;沉声道:“公等祸至无日矣;尚且不知乎?”
    张让不悦道:“先生何出此言?”
    陈宫道:“何进久有篡汉之心。与袁氏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今袁绍领司隶校尉、袁术为豫州牧;又有刘、刘表为其外援;羽翼已成!昔颖川之战、疑云重重;八百流寇下虎牢、寇洛阳;看似偶然;其实必然;此乃何进借刀杀人之计也~~”
    赵忠道:“借刀杀人?何人为刀?欲杀何人?”
    陈宫道:“八百流寇是为刀。欲杀公等。”
    张让道:“依先生之言;颖川之战;竟是何进奸党蓄意为之?”
    陈宫道:“然也!何进奸党纵容八百流寇下虎牢、寇洛阳;尔后嫁祸于曹操大人;其实用心险恶;目地有二:借八百流寇威胁洛阳;诱逼诸公交出手中兵权。此其一;曹操乃曹公之孙;曹公与诸公交善;若曹公为所害;恐寒天下士人之心;今后又有何人敢投诸公;此其二;有此二者;诸公祸至无日矣。”
    张让闻言失色道:“若非先生们提醒;我等险些误事矣;当以何策应之?”
    陈宫道:“在下有一策。可保诸公无恙;何进党羽;唾手可除。”
    张让道:“先生请教我。”
    陈宫道:“今圣上龙体如何?”
    张让道:“虽受惊吓;却无大恙。”
    陈宫问道:“蹙公何在?”
    蹙硕应道:“爷们便是。”
    陈宫道:“蹙公可借口皇上龙体欠安;引一支羽林军封闭禁宫;不令何进一党与皇上相见;亦不令皇后与之相见;以杜绝何进言路上达圣听。”
    蹙硕道:“意欲何为?”
    陈宫阴阴一笑;沉声道:“假天子之诏;剪除何进羽翼。”
    张让道:“何屠户圣眷正隆;恐皇上不允。”
    陈宫道:“在下自有应对之策;今有曹操大人书信一封。具言何进久有篡汉自立之意。袁氏虽四世三公;却失臣节、为虎作伥;请张公将此信转呈圣上;圣上阅后必雷霆大怒;张公、赵公可从旁推波助澜;圣上必深信不疑。则何进一党必遭打压!”
    说罢;陈宫从袖中郑重其事地起出一封书信;递与张让。
    蹙硕眸子里凶芒一闪;沉声道:“如此;何不索性诛除何进。以绝后患?”
    陈宫忙道:“不妥;何进若死;朝中必然大乱。恐予八百流寇可趁之机;大汉朝顿有倾覆之忧;则因小而失大矣。”
    ……
    汉灵帝寝宫。
    汉灵帝神情恍惚;似睡未睡;神情疲惫倦卧锦榻之上;张让卑躬屈膝立于榻前;手持曹操书信;正朗声吟颂。
    “~~臣自为东郡太守。;谨慎治军;不敢或日懈怠;与
    贼大小百余战;虽无大功亦略有小胜;不料朱隽、皇甫嵩名为汉将;实为汉贼;竟与贼寇互通消息。以致微臣大败。所部兵卒损失大半。”
    “贼寇既胜;下虎牢而寇洛阳;天下震动。”
    “大将军何进;久有篡汉之心;袁氏四世三公;食君禄而不思君恩;反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司隶校尉袁绍、豫州牧袁术;皆为何进爪牙。袁术及至南阳、豫州;排斥异己、安插亲信。言路闭塞、难达圣听。今南阳、豫州之地。士人百姓只知大将军之名;而不闻天子之威;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矣~~”
    “够了!”汉灵帝忍无可忍;喝住张让;问道;“曹操所言是否有据可查;抑或仅是一面之辞?”
    张让谨慎地说道:“陛下;颖川之事颇有蹊跷。曹操所言不可全信亦不可不信;唯信中尝提及一事;老奴亦深为担忧。”
    汉灵帝对张让、赵忠素来信任有加;问道:“何事?”
    张让道:“大将军与司空袁逢、司徒袁隗委实过从甚密;且豫州牧袁术、司隶校尉袁绍皆为大将军亲信;兖州牧刘、荆州牧刘表虽为宗亲;与大将军亦极友善~~如此;颇有大将军登高一呼而天下响应之势。”
    汉灵帝皱眉道:“如此;大将军果有篡位之心乎?”
    张让腰弯得更低了;谄声说道:“大将军是否真有篡位之心;老奴不敢妄言;但陛下需早做防备;如若不然恐为所害。”
    汉灵帝略一思忖;眸子里杀机崩现。沉声道:“不如召回袁术、刘■、刘表;及袁绍一并赐死;绝其羽翼;则何进纵有篡位之心;亦无能为矣。”
    张让双手连摇;失声道:“陛下万万不可。”
    汉灵帝不耐道:“这又不妥;那也不行;如之奈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