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07.混在三国当军阀-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蒯越仰天长叹道:“马跃,有神鬼莫测之才,越不及也。”
        “报~~”
        蒯越话音方落,一骑从南方急驰而来,堪堪冲到袁术跟前始才勒住坐骑,翻身下马仆倒尘埃,喘息道:“将军,八百流寇半路截击,辎重队已然全军覆灭,粮草尽数被抢,辎重全数被烧矣~”
        “什么!?”
        袁术两眼圆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马跃用起兵来,还真是狂风暴雨般让人难以招架呀。张勋、金尚、李严等人亦慌忙围了过来,神色凝重。良久,袁术始长叹一声道:“势危,大军且回雉县,待重新筹集粮草辎重再做计较。”
        “报~~”
        袁术话音方落,又一骑探马流星而至,袁术惊得弹身而起,以无比恐惧的眼神望着那骑探马疾驰而来,浑身直冒冷气。
        “报~将军,雉县……”
        袁术大吃一惊,厉声道:“雉县亦陷了吗?”
        探马呃了一声,喘息道:“并不曾失陷,流寇诈城不成,绕城而过奔袭宛城去了。”
        “呼~~”袁术长出一口气,心有余悸道,“幸好宛城有子柔坐镇,可无忧矣。”


    第二卷 八百流寇起狼烟 
→第六十三章 … 集重兵而驱之←
        夜色沉沉,寒意袭人,熊熊燃烧的篝火也无法抵御山中严寒。除了负责警戒的士兵,绝大多数流寇已经紧挨着火堆沉沉入睡,寂静的山谷里除了柴火燃烧发出的噼叭声以就只有士兵不时发出的梦呓声。
        马跃靠坐在一株古树下,明亮深沉的黑眸仰望满天星辰,睡意全无。
        昨夜鲁阳与袁胤骑军的一战,可谓事起仓促,汉军的坚韧和顽强也超乎马跃的想象。既使在遭受猝然袭击的情况下,汉军仍能临危不乱,稳住防线,而后迅速展开反击,差点把马跃带出城外的500名流寇一举击灭。
        幸好马跃早有准备,每名流寇皆随身携带了几小包石灰粉,这小小的石灰粉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难以想象的威力,终于帮助八百流寇打赢了这场具有重大意义的硬仗!而且只付出了极小的代价。
        鲁阳一战,意义重大!不但凭空获得了千余匹军马,让八百流寇从此变成一支清一色的骑军,当然,马跃并不会天真的以为只要有了战马,八百流寇立刻就会变成精锐骑军。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要想训练一名合格的骑兵,并非易事,现在的八百流寇顶多只是一群骑在马背上的步兵而已。
        但就算如此,这些战马对于八百流寇而言还是意义重大,至少,八百流寇的流窜速度将大大加快,汉军将更加防不胜防。
        然而,比得到大批军马更为重要的是,经此一战八百流寇彻底越过了汉军这道坎,如此精锐的骑军都败在了八百流寇手下,放眼整个大汉帝国,谁与争锋?现在,八百流寇已经完全当得起“虎狼之师”这个称号了。
        等将来有了地盘,再将这支虎狼之师严加训练,那就是一支拖不垮、打不烂,永不言败的铁血之师!
        到今天为止,狼计划可谓功德圆满!这伙以前只懂得扛锄刨地的农夫,现在终于有了质的改变,现在的他们,爪牙锋利、意志坚强、狠辣冷酷,已经完全从被吃的绵羊转变成了吃羊的恶狼。
        现在,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他们在这个乱世当中生存下去,从今天始,八百流寇的目标将不再是单纯的为了活下去,而应该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看来是时候找块地盘了,可是属于八百流寇的地盘在何方?
        立足中原绝无可能。
        运动起来,八百流寇能够把汉军杀得落花流水,可如果落入阵地和汉军硬拼,这八百来人还不够汉军塞牙缝的,马跃绝不会自大到只凭八百多号人就能占据雄城大邑,在大汉帝国的心脏地带割据称雄,那纯属找死。
        除了中原,八百流寇该去往何方?
        山谷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惊起寒鸦数双,扑翅着飞往远处空山。马跃倏然抬头,只见管亥铁塔似的身影正疾步而来,管亥身后跟着满脸风霜的裴元绍。
        ……
        雉县,议事大厅里气氛沉闷,袁术麾下几乎所有的谋士武将全数在座,连黄忠、魏和亦被紧急召来参与议事,所有人等皆皱眉不展、表情凝重。探马刚刚回报,八百流寇已经绕过宛城,一路往南流窜至精山一带,业已与困守精山的流寇疑兵合军一处。
        “事情非常棘手!”蒯越思忖良久,叹道,“八百流寇骠悍骁勇、来去如风,今得战马之助更是如虎添翼,防不胜防矣!”
        金尚难得地附和道:“是呀,如若派的军队少了,恐反遭不测,如若派的军队多了,则所需粮草辎重必巨,则又行军缓慢,如何能追上八百流寇之脚步?难矣。”
        李严道:“更难的是,八百流寇完全不类于古之贼寇,既不据城而守,又不占山为王,纵骑劫掠、往来如风,完全难以猜度其下一步行军方位、目的,令我军无法判断其意图,更无从作出相应的安排,唉~~”
        伤势刚刚有所好转的孙坚闷哼一声,咬牙切齿道:“如此说来,我军岂非只有束手待毙的份?”
        孙坚表情狰狞,一条麻布绷带斜缠头上,将他的左眼完全遮住,露在外面的那只右眼却仍然精光四射,杀机流露。前次雉县一战,孙坚差点就死在马跃刀下,幸好麾下猛将黄盖及时杀到,一箭射退马跃,始才拣回一条性命,经随军郎中极力抢救,总算保住了右眼,可惜一只左眼却永远失明了。
        “那倒不至于,我军虽然被动,却仍然占据绝对的优势。八百流寇的袭扰虽然让人头疼,可若说能够对我军构成威胁,却也未免高看他们了。”蒯越想了想,向袁术道,“将军,越有上中下三策,可供选择。”
        袁术道:“且试言之。”
        蒯越道:“下策乃诱而歼之,中策乃集结重兵驱之,上策乃深沟高垒,实施坚壁清野,则流寇补给困难,自然避而他走。”
        袁术皱眉道:“深沟高垒、坚壁清野固然能令流寇退走,但却旷日持久,恐朝廷不容、天子怪罪,诱而歼之则又过于冒险,马跃狡诈如狐未必便会上当,如若设计不当又恐为敌所趁,吾意欲集结重兵驱逐之,不知各位以为如何?”
        蒯越的中策可谓与袁术的本意不谋而合,八百流寇在前方肆虐、荼毒,逍遥快活,他则于后追剿,趁势接收地盘、安插亲信,可谓各取所需,至于百姓困苦,黎民生死,又与他袁术何干?
        蒯越道:“若欲集结重兵驱之,必先善二事。”
        袁术道:“何事?”
        蒯越道:“其一,于隘口、要冲、险山绝峰、河畔旷野等处积木为台,多存白草,一旦发现流寇行踪,即可举火为号,一来向附近县、乡示警,二来可引领各路大军追而逐之。其二,大军离城之后,各县守备空虚,必先多募义勇兵,并勤加操练,虽不足以上阵杀敌,却可用之守城。”
        袁术道:“善!元休可从速安排人手修筑烽火台,至于招募义勇兵及操练之事,可诏令各县,即刻照办。”
        蒯越又道:“大军出征,不可集于一处,亦不可过于分散,每路大军以一千人规模为宜,不求破敌,但求自保,各路大军相距不得过于遥远,以免为八百流寇趁隙走脱。各路大军可以流寇为中心,呈扇形散开徐徐而前,并互通声息、互为声援,闻贼踪而进,见烽火而援,遇贼袭则固守,则流寇累日奔走,终不得休息,不久自然避而他走。”
        李严不甘寂寞,补充道:“还需晓喻各县,非将军亲至,任何军队不许擅自进城,只许城外驻扎,以免予敌可趁之机。”
        “善!”袁术击案而起,向李严道,“李严听令。”
        李严踏前一步,昂首挺胸道:“在。”
        “即刻快马晓喻各县,非本将亲至,任何军队不许擅自进城,各城可严加防范,阻止一切可疑人等入城。”
        “遵命!”
        “孙坚听令。”
        “末将在。”
        “引所部兵马一千,出屯精山之东,贼寇至则退,烽火起则进,不得有误。”
        “遵命!”
        “张勋听令。”
        “末将在。”
        “引军一千,出屯精山之西,与孙坚所部保持距离,不得有误。”
        “遵命!”
        “袁胤听令。”
        “末将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