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称职的兽医 作者:开阳-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王老伯捧着饭碗进了屋来。“先生,穷乡僻壤没什么好招待的,等到了晚上,小老儿给先生杀一只鸡,再作补偿吧!”

  闻着那喷香的米饭,我已经辘辘的饥肠如何还受控制,嘴里早就流出了口水,已经好几天没吃过饭了,似乎连米的味道都忘记了。阿巴亥虽然没有我这样眼睛都绿了,可是也添了添嘴唇。我俩不约而同的抢过饭碗,哪里还有什么斯文样,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菜很简单,可是对于我们俩来说这无异于美味佳肴。不一会风卷残云,我不好意思的抬起头向王老伯问道:

  “老伯,还有了么?”王老伯也是被我的这种吃相吓坏了,不知道我们是有多少天没吃了,慌忙答道:

  “有,还有啊,先生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我这就给先生盛去。”说着又盛了一碗上来,阿巴亥饭量小吃了一碗已经饱了,在旁边和王老伯一起看我狼吞虎咽的吃相,想起刚才自己也是这样不好意思起来,我是不光三七二十一,甩开腮帮子吃饱了再说。终于又是一碗米饭下肚,我拍了拍肚子自言自语道:

  “早知道吃了这碗能饱,就不吃那碗了。”旁边的两人均被我的这种幽默给逗笑了。成了吃饱了得干正事,为了报答王老伯的这一饭之恩,我决定先从他的儿子开始治起。

  王老伯的儿子此时的症状已经是脱水的中期了,不能再拖,对于霍乱的治疗,关键是补液,包括静脉补液和口服补液。而补液的剂量、速度和种类,又根据病情确定。在制定了治疗方案后,我让阿巴亥给我打下手,找到食盐和糖水给王老伯的儿子灌服,同时开了药方,让王老伯到镇里的药店去开。

  之所以这样有信心就在于我曾经研究的课题是抗腹泻中药,中药的好处就是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而且中药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作用是多靶点的,很多中药的活性成分可以直接抑制或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抑制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病毒的复制;能提高机体特意性和非特意性免疫力;能改善微循环和调节内分泌,总之就是好处多多。

  偏巧我研究的中药又是抗腹泻的,除了杀菌抑菌外,对于抑制小肠蠕动,促进水、钠从肠腔向肠粘膜上皮细胞转运的作用,还具有抗肠毒素的作用,可谓是对症下药。药买来后我当即就给王老伯的儿子服上,这药也真给我长气(古代药材纯自天然,比现代很多人工养殖的中药药力要强),当晚王老伯的儿子就悠悠转醒,不再腹泻了,把王老伯乐的,直给我磕头。

  这消息立刻像长了翅膀一样飞了出去,第二天一早,王老伯家门前跪满了人群,都是请我去给他们的亲人看病的。这么多的人我如何都能照顾得到呢?于是让村民们把村里的祠堂腾出来,让所有的重症病人率先住了进去,同时把私塾也空了出来,让轻症病人入住。这样就达到了隔离治疗的目的,同时从健康者中挑取了一些志愿者,帮助我们护理这些病人。并且趁这个机会发动全村没有发病的人,将所有的生活垃圾和粪便彻底掩埋,逐家逐户的用食醋熏蒸消毒,彻底的将外界的病源菌消灭。

  一时间全村都动员了起来,私塾里的轻症患者在得到及时妥善的治疗后逐渐康复,但是这些人体内仍旧带有病原菌,我不肯放他们出来,那些重症患者这期间也病情缓轻,一时间全村的人都把我敬若神明,对我格外尊重,每天都有好吃喝招待,日子过的倒也算是不错。



  第三卷 初到中原  第十六章 医坛泰斗

  上河村成功控制瘟疫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轰动了四乡八里,没有多少天就有其他村的人过来求救,这次瘟疫的面积随着曾经外逃的上河村村民在不断扩散。地方上已经控制不住了,就连县太爷也派人请我出山帮助他控制瘟疫。

  好意自然难却,何况我终究是要走的,临别的那一天上河村全村的老小只要是能动的都倾巢而出要送我到县里。

  “众位请回吧,我李元度有一天还会回来的!”我冲村民们摆摆手,要随衙役一起去县衙。王老伯率先跪了下来,接着所有的人都下了跪,呼啦啦的一大片。

  “先生,上河村所有的人都感念先生的救命之恩,今后凡有用的着我上河村的地方,先生尽管说话,我等定然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说着带头给我叩头,全村的父老也都跟着王老伯给我叩头,口中感激之词不断。这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不过是做了一件自己力所能及应当作的事,并且这事的初衷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弄些盘缠,没想到居然让这些村民们如此感激,一想起当初的这种想法,我羞愧不堪,如何还受得起他们的跪拜。慌忙的把王老伯搀了起来。

  “各位乡亲不必如此,李元度身为郎中这是我应该做的,换作别人也一样。乡亲们如此大礼真是折杀我了。”说着我拱手给众人还礼。

  “先生,这些银子全当是先生的诊金吧,虽然不多但是我们村里人的一点心意。”说着王老伯捧出一盘纹银来,雪亮发光,看样子有五六百两之多,对于一个这样的村落来说,一下子拿出这些银子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情。

  “不,我不能要,在我落难的时候是乡亲们给我吃喝,做这些事不过是力所能及罢了,我怎么能要乡亲们的血汗钱呢?”我坚决推却,可是众人都不同意,说什么不收银子就不让我走了。

  一番“讨价还价”下,我决定收下一百两银子作为诊金,剩下的全部捐给村里的私塾,让孩子们能有书念。众人再次谢恩,又送出了数里才依依惜别。看着这一百两银子我心里百感交集,说起来这才是我凭自己的本事真真正正的当了一次大夫,做了一件对老百姓有意义的事情所挣的“干净钱”,不是靠卖春药所得的暴利。所以这一百两的银子意义不同,把它交给阿巴亥我郑重的说道:

  “这一百两银子交给你保管,记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花这些银子,我要把它收藏起来,将来给子孙们作为纪念。”

  “不就一百两银子么,看你紧张的,我不会乱花的。”阿巴亥笑着将银子收好道。

  “你不明白,这银子的意义不同,这是百姓的心意,只要你把他们装在心上,哪管是一件小事,百姓也会牢记在心的。这就是民意啊。”我感叹道,中国的老百姓实在是太善良了,他们对统治者的要求或许仅仅是能吃饱肚子就行。可是纵观中国历史又有几个王朝几个皇帝做到了这一点呢?身为统治者他们不过是做了自己份内应该做的事情,可是就被歌颂为贤君明主,作为后世的榜样,这不是可笑么,这也是中国百姓的悲哀啊!

  上河村归高邮县所管,距离扬州的水程只有不到两天,这里紧邻高邮湖,商业发达人烟稠密,所以瘟疫一起各地都十分惶恐,县令更是派兵将通往高邮的各处路口堵死,凡是从疫区来的人都不得进入。这样无形中起到了隔离的作用,但是隔离的不是疫区而是非疫区。

  听说我到了,县令带着一大帮衙役差官们出府迎接我,那阵式就如同来了钦差大臣似的,众人寒暄了几句,将阿巴亥安置在了驿站,就进了县衙,我最关心的自然是疫情了,上河村消息闭塞,只知道其他的地方也爆发了瘟疫,但是具体情况却是不清楚。

  “大人,不知道这高邮境内有多少村镇感染了瘟疫,灾民情况如何?”我出言问道。

  “先生来了就好,先歇息歇息,这些事我们随后再谈,来我给先生介绍几个人,这些都是远近闻名的郎中。”县令姓许叫做徐志林,是万历年间的进士,看样子也是满精明的。

  “李神医我就不用给大家介绍,李神医在上河村刚刚扑灭了那里的瘟疫,是以我特意把他请来,帮我们赈灾,今后大家齐心合力,共度难关。”徐志林冲着众人说道,看来他对我满重视的一口一个神医,这个神医也太不值钱了吧,我才作了屁大点的小事,就又被称作神医了,看来我是逃脱不了这个神医的命运了。

  自己又几分斤两自然知道,我哪敢在这些人面前放肆,看这些郎中一个个胡子都花白了,最小的也有四十多岁,那可都是老江湖了,我算什么呢,不过是个兽医,充其量是个神棍还差不多,于是我客气道:

  “还要全赖各位老先生鼎立相助,这不是李某人一个人能做得了的事,要靠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战胜病魔。”简单的开场白后,众人对我的印象大好,徐志林开始逐一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