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称职的兽医 作者:开阳-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妥,陛下,这李开阳十有八九是个居心叵测的家伙,试想他于此刻向您递交国书,这事情实在是匪夷所思,难道他一早就知道先帝会驾崩,您会继承大统么,这事情实在是值得推敲,我看他可能是和阉党勾结,否则他何来这样准确的消息,没准就是他和阉党合谋害了先帝。我听说先帝驾崩之前一直在服用这个李开阳所制的伟哥,此乃壮阳促性之药,先帝驾崩很可能与这有关,此时他又送上国书,没准就是要迷惑陛下,图的是我大明的江山。”周延儒是朱由检的老丈人,他自然是最关心自己女婿的江山了,这个江山没准将来就是他外孙的,所以他很紧张,对于我的举动十分敏感。

  其实我当时派人送信只是一时冲动,没有多想那么多,更怕的是信到了魏忠贤手里,变成一张废纸,因为在信中我提出了通商的要求,希望朱由检能加以考虑,并且言明我愿意帮助他牵制关外的皇太极,这本来是示好的举动此时却成了图谋不轨了,让人哭笑不得。

  “周大人说的是,我怀疑这个李开阳根本就没有和皇太极决裂,而是做做样子迷惑我们,等我们从山海关一调动兵马,他就和皇太极一起出兵,杀进关来,试想这个李开阳若不是得皇太极的重用,以他一个郎中如何会被掌握兵权,并且统领兵马进攻朝鲜呢。这里面肯定有诈!”又一个人说道。简直是越来越离谱了,但是却使得在场的很多人都大点其头,看来他们对这种解释更加信服。

  我也是的没事献什么殷勤,偷着走私得了,连税钱都省了。哎,这不还是为了孙元化么,他来信说如今登州的发展越来越快,难民不断增加,已经开始引起朝廷的注意了,让我想办法将贸易公开化,合法化,我才想起给朱由检写信的。好么,弄了这一鼻子灰。

  “回禀陛下,臣曾经见过这个李开阳!”此时一个坐在角落里的年轻人轻声地说道,可是却如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让众人震惊不已,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陈子龙。

  “哦,陈子龙你真的见过这个李开阳么,难道你去过朝鲜或者是关外?”朱由检对于陈子龙的话十分感兴趣,无疑这将是第一手材料。

  “是的,臣见过这个李开阳,不过是在苏州,将近两个月前那时臣还在苏州,一次巧合下,遇见了这个李开阳,那时他化名李元度。”

  “什么,李元度,就是那个控制高邮瘟疫的李元度么。”温体仁惊道。高邮瘟疫或许是近些年来扑灭最及时,损失最小的一次瘟疫,他的成功控制保住了江南这个目前大明朝所有税收的主要来源,所以可谓是功不可没,高邮县令徐志林因此被连升三级,此事朝野皆知。只是此事的真正功臣李元度却从此隐没不见,民间都传说我是医仙下凡,更有不少被救治得百姓将我的牌位供奉起来。知道此事的只有陈子龙和李番,李番受我戏弄这等糗事自然不会和外人提,所以没人知道李元度就是我。

  “是的,这个李元度就是李开阳,但是他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是个什么神医,不过是个江湖骗子罢了,估计他就是靠这种手段步步高升的,其人阴险狡诈……”我不就是帮邓希晨抢走了柳如是么,有这么必要埋汰我么,其实这已经不是什么埋汰了,而是恶语中伤,在陈子龙心里恨我比恨邓希晨更厉害,正是由于我的出现失他失去了一切,女人和尊严,若不是他自己侥幸,恐怕此刻连在朱由检面前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于是在场的众人有大半都相信我是个阴险狡诈无恶不做的恶棍了,那么我所提出的协议自然就成了阴谋诡计,于是我被列为和皇太极,魏忠贤一样的心腹大患,众人欲铲除而后快,只可惜我离的太远,要是近了说不准就要有人来找我算帐,替天行道。说来说去又回到了如何对付阉党上来了,众人都对是否从山海关调兵争执不下,朱由检也在犹豫,天启皇帝临死前在他手背所写的两个字中其中就有一个是袁字,这是不是在提示他让他找袁崇焕对付魏忠贤呢。

  与此同时,在朝鲜也在进行一场争论,争论的主题是要不要修建运河。

  平壤大学开始逐渐走上轨道,我也没有那么忙了,可是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移民,这些移民进入朝鲜后虽然被安置在山区和丘陵地带没有太多的和当地的原住民发生土地上的纠纷。当初我怕就怕的是这个,所以才这样安排,山东丘陵本来就多,所以这些移民完全可以适应,现在他们已经开始开荒垦田了,为明年的春天作准备。但是这毕竟还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为此很多人都提出了异议,尤其是朝鲜当地的官员,税制改革只进行了几个试点,目前效果还不错,但是大多地方都还是以贡米的形势上税。于是最显而易见的事情发生了,这些上交的贡米被源源不断地运往了安置移民的地区和军营。

  军营还好说,刚刚打了胜仗,这让所有朝鲜人都觉得供养这些军队是值得的,事实也证明军队的职业化要比从前的后备役好很多,部队的战斗力提高的很快而且稳定,所以供养军队不是问题。可是要把大量的米粮提供给非亲非故的难民,让很多朝鲜人无法接受,而且这些都是无偿的,于是民间开始出现各种谣传,说我李开阳要独霸朝鲜,将朝鲜变成汉人的朝鲜,此后朝鲜再没有活路了等等。这绝对是某些居心叵测,别有用心的人恶意中伤,虽然现在这种情形都在我的控制之下,但是长此以往肯定是不行的,社会不稳定,经济就没有办法发展。

  于是我想到了修筑运河,当然了从汉城到平壤的工程太过浩大,暂时无法动工,所以我把主意打在了从开城到江华这条路线上,一旦打通就可以从江华直接进入汉江到达汉城。为将来修筑从开城到平壤的运河增加技术积累,最主要的是修筑运河需要大量的劳力,这样就解决了很多移民还在闲置的问题,我可以支付给他们工钱,依靠这些工钱他们能渡过这个冬天,减少了政府的负担,同样是给钱一个是白给,一个是有产出,我自然选择后者了。

  自从我到达平壤后,整个朝鲜的政治中心都跟着北移了,首先是议政府,随后是吏、户、礼、兵、工、刑六曹;司宪府和司谏院;五军营、内三厅、训练院,现在开城已逐渐成为朝鲜王室的象征和聚居地,被百姓称为王城,而平壤则变成了此时朝鲜的政治中心。海兰珠和阿巴亥等人也都迁来了平壤,和我一起住在大同江边的教师住宅里。

  “不行,领议政,你这是在劳民伤财!”尹集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现在是平壤大学的校长同时还担任左议政的职务,李觉复担任两道安抚使同时也兼任着右议政的职务,没办法我手里人才奇缺,在朝鲜又不能大量任用汉人(可任用的汉人仍然不多),否则无法服众,更别谈什么指令下达了,所有基层的官员都是朝鲜人。当然了这也是政权稳定的一个原因,在朝鲜人眼中大概就是他们多了一个摄政王,并且这个摄政王还是当今的仪宾算不得外人,而经过宁安道一战,阿敏和多尔衮的驻军又成了朝鲜的保护军,一下子变成正义的化身了。

  “是啊,元度,当年隋炀帝杨广开凿运河,结果弄得天怒人怨,丢掉了江山,此刻朝鲜刚刚稳定,就耗资如此巨大的修筑一条实用性并不大的运河,值不值得呢?”徐光启一番话,把我鼻子都气歪了。什么隋炀帝杨广啊,难道把我比作昏君,我成什么了?再说虽然杨广靠凿运河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可是他间接的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繁荣,后来的李唐在这上面沾了很大的光,正是前人种树后人纳凉。

  朝鲜多山,但是同时水资源也比较丰富,尤其是在南部,若是能将这些河流和水网联系起来那么将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水上交通网络,各地的物产都可以通过航运到达汉城和平壤再抵达山东半岛,同样来自中原的货物,也可以通过航运来分散到朝鲜各地,这样节省人力和畜力,这些人都是目光短浅,难道没有听说过“要想富,先修路”的话么,在山区修路成本极大,而顺着山谷的河水依次建坝,既可以防洪抗灾,又可以蓄水灌田,实在是一举多得。

  “各位大人,你们之所以反对,大概就是因为劳民伤财这四个字吧,假如我能保证即不劳民也不上伤财,那你们是否同意我的建议呢?”我问到,众人面面相觑,这么大的工程不劳民伤财简直是不可能的。

  “若是领议政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