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称职的兽医 作者:开阳-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战场在这一霎那仿佛停止,城头上的士兵停止了打斗,都目瞪口呆的看着城下的这一幕,可以说所有的人都惊骇异常,没有人能想到火炮的威力能至猛如斯,尤其是他和弓箭的结合,能达到这样的完美。

  可以说这是热兵器第一次大规模的应用于战场,他所起到的震撼作用,绝对不是我这个现代人所能理解的,皇太极站在土坡上看着最后一匹战马倒地,默默无语,过了好久他才咬着牙道“停止攻击!”,可惜他话音未落,战场上突变再起,八旗的后方炮声再起,不知道从哪里又杀出一支部队,不同于刚才,这次出现的是清一色的骑兵,这些人盔甲鲜亮,步调整齐,战马先开始小步的向前遛着,随后不断的加速,最后变成万马奔腾,大地似乎都在颤抖。皇太极神色巨变,尽管不情愿但是还是大喊道“撤军!把城上的人撤下来!”

  这时攻击北京城的八旗正处在旧力以竭,新力未生的时候,尤其是经过刚才的炮战,人们还没从中清醒过来,此时突变再起自然是一时之间来不及反应。

  一生唿哨在空中响起,女真在战场上指挥作战除了战鼓的鼓声外就是这种哨箭了,箭头中空在射向空中的过程中空气从中穿过,产生尖锐的声音,这种声音即使在数里外也能听见。凄厉的唿哨声宣布着这次进攻的失败,很多人几乎是不甘心的撤出城头的,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可是还是功亏一篑了,并且主帅的部队受到攻击,很有可能被敌军击溃。这时显示出了八旗确实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兵,尽管是撤退也不见混乱,且战且退,让城上残余的明军无机可趁。

  在深宫中的崇祯皇帝也听到了火炮所发出的怒号声,他的心一纠,脸色变得苍白。大殿上鸦雀无声,君臣们都在等待他们最后的命运。

  “皇上,皇上!是援兵,援兵到了!”一个禁军连滚再爬的狂奔进大殿。

  “什么!”崇祯皇帝不知道哪里来的劲一下子从他的龙椅上站了起来,殿中的大臣们也都被这种突然的变化弄懵了。

  “援兵,是朝鲜的援兵到了,八旗兵已经撤出城头了!”那个禁军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显然他也十分兴奋。

  前方的战报不断的传来,整场战役是如此的富有戏剧性,简直就在玩人一样,呵呵,对了,就是玩人。好在这时崇祯皇帝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是满强的,要是再发展个几年的,他肯定是要上吊自杀的。

  在北京即将城破的时候,崇祯皇帝产生了一个恶毒的想法,就是将这些文官一个个都送到战场上去,让他们为自己流尽最后一滴血。这些文官们自然不知道自己的皇帝正在算计他们,但是当援军出现的时候,他们确实是松了一口气,崇祯紧悬着的心也算是稍稍落了下来,这一松懈才发现浑身是如此的无力,仿佛患了一场大病一样。

  年少的崇祯皇帝十分要强,在得到八旗撤出城头的消息后他坚持要求要到城头上看看,所有人都在劝他,可是他还是执拗的坚持到城头观战。



  第四卷 披荆斩棘  第二十八章 吃瘪



  北京城头上现在只能用人间地狱来形容,崇祯在看到横七竖八的尸体后,不禁有些反胃,可是他还是忍住了,因为他是皇帝,大明的皇帝,自己的祖宗可都是在马上得的天下,自己虽然不能骑马射箭可是也不能表现的太逊了。

  于是这位皇帝皱着眉头脸色苍白的从一具具尸体上跨过,从服饰上看这些战死的大多是明军,和女真的比例达到了4比1,由此可见明军的战斗力是如何的差,崇祯皇帝并不傻,他比谁都清晰的认识到这种差距,然而这种差距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弥补,这才是他最痛心的。越过不知道多少具尸体后,崇祯在大臣们的簇拥下来到了城墙垛口,那些尾随皇帝来观战的人也都是硬着头皮往前走的,士大夫们平时耍耍嘴皮子还可以,可是让他们面对这些尸体和满地的血污真比杀了他们还难受。都“儒雅”的用袖子捂上口鼻,跟着自己的皇帝。

  崇祯鄙视的看了自己的大臣们一眼,就不再理睬他们了,而是专心的观看城外的战况。

  此时,八旗和我军正处在胶着状态,从城上退下的八旗士兵逐渐的已经收拢在皇太极帐下,这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面对突袭的骑兵,八旗不愧为此时的精兵,皇太极在经过最初的慌乱以后,还是稳住了阵脚,开始还击,正所谓见好就收,既然北京围城以解,为了减少损失我并没有要求骑兵去啃这块硬骨头,这仗的作战意图又不是歼灭敌军,只是戏弄,戏弄皇太极罢了。

  一声令下,突袭的骑兵不再和敌人纠缠,迅速脱离,向着自己的阵地后撤,皇太极可不领情,收拢部队以后,面对比自己人数少得多的我军,他凶相毕露,这人是从不肯吃亏的,于是八旗调整阵势和节奏,开始向我军阵地发起疯狂的攻击。这时若是北京城内有一支骑兵,估计皇太极是不会如此嚣张的,可此时皇太极将自己的背部完全暴露给明军,那是表明他根本就没当明军是回事,站在城头的崇祯紧紧地握着拳头,咬着牙,看着两支部队在互相厮杀,在自己的地盘上对自己熟视无睹的厮杀。

  北京城外并不宽敞的地方拥挤了将近十万的大军开始搏杀,战鼓隆隆,一队队八旗士兵狂呼着向我军冲了过来,无数的火炮开始低鸣随后是高亢的怒吼,不计成本的向敌军倾泻出去。战场上血雨腥风,不时的有战马连同骑士被抛向空中,随处可见被撕碎的尸体,尽管我军有火炮助阵,但是毕竟打击范围有限,面对八旗排山倒海的攻势也不得不小心谨慎。好在我和孙元化的部队一开始就成犄角之势形成了交叉火力,可以互相援助,封锁了八旗进攻的路线,再加上所占地形的优势,这样才能和皇太极堪堪的战成了平手。

  朝鲜的部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块土地上不光只有皇太极和袁崇焕的部队是最优秀的,我的军队一样不逊于他们,并且在火炮的支援下逐渐占据了战场的主动和优势。喊声和厮杀声再次交织在一起,精良的盔甲和兵器,昂扬的斗志,饱满的战意,充分的准备等等因素加在一起,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最终是属于我们的。

  崇祯皇帝第一次见到这种热兵器和冷兵器相结合的战法,火炮的优势在于攻击射程远,可是装填需要时间,而弓箭射程近取弥补了火炮的盲区。至于交叉火力的应用在这个时代却是首次,看似不相连的两块阵地,但是敌军却无法穿越,各自以自己为圆心形成打击半径。这样的战法可以应用尽量少的军队守住较大的地域,如同钳子一样紧紧地扼往通州的咽喉要道,让皇太极进不得也退不得。

  皇太极在连续两次进攻失利后,停止了攻击,原本他以为收拢部队后能给我迎头痛击,可是在我方强大的火力面前显得力不从心。这场仗打的十分别扭,几乎没有实质性的接触,面对火炮八旗本身就有心理障碍,再加上长短相接的火器兵力配置,使得皇太极不得不再次停止进攻,调整进攻节奏和方式。

  “大汗,我们不能再打下去了!我看还是等入夜,再行进攻吧。”范文成建议道。打到这份上皇太极也很无奈,不得不收兵,再次寻找战机,眼见着北京破城在望,偏偏被我给搅局了,皇太极心中恨极,同时也是惊骇于我军火力增长的速度。

  宁安道的时候,我军当时只有十数门火炮,火力有限可是不到一年的时间竟然增加到这个可怕的地步,皇太极不禁担心,如此下去根本就没有办法再和我军交战了。

  这场仗给崇祯和皇太极上了深刻的一堂课,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火器的重要性,其实皇太极早就认识到了火器的重要性,对于火炮这东西他可是又爱又恨,一直在想办法自己制造,虽然毛文龙投降后带去了火炮制造工艺,但是毛文龙投降时所带去的工匠一部分被佟养性俘获,另一部分也不具备独立的火器设计能力,因此制造出来的火炮体积大,火力弱,射程近,是以皇太极只是用来装备防守部队,这次突袭没有带出来献丑。

  而崇祯皇帝站在城头上,对于两军对垒看得分外清晰,尤其是我军火器的犀利,给他的触动很深,看着城头上的尸体崇祯不禁想到:“若是自己也有这么多火炮该多好啊。”也不用让自己担惊受怕了。而我军阵地的设置,武器的配置,兵器的投放都引起了崇祯的兴趣,对于我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