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称职的兽医 作者:开阳-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倒霉就倒霉吧,可是偏偏影响我,随着和中原联系的日益广泛,尤其是北京之战以后,孙元化“意外”的获得了直隶总督的高官,使得这种联系更加密切,关内的情报也越来越详实,可以说现在和中原的关系已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中原若是彻底垮了,朝鲜的日子一定也不好过,除非有新的市场出现。

  “开会,开一次大会,把所有的重臣都召回来。”我向整个朝鲜发出了命令,并同时邀请江南的邓家和直隶的孙元化派人来参加这次大会。这将是一次决定朝鲜今后走向的大会,也是决定众人命运的大会,朝鲜太小,已经不利于发展,但是下一步是向哪里扩张还有待众人的商讨,审时度势。

  1629年11月,隆冬将近,与会人员开始陆陆续续到齐,有远在黑龙江的多尔衮、阿敏、东海女真部落首领博木博果尔,江南的邓家则派来了邓希贤,孙元化也秘密来到朝鲜,再加上朝鲜的众人,整个会议室已经有十多个人了,可以说这是来个人算事目前的高层和决策层了。

  “众位,今天这个机会很难得,自北京一战可以说我们的势力扩大的很快,我们从来没有显现在这样强大过,但是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要面临生死抉择。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接着我给所有人分析了目前的局势,国内市场狭小,军费开支不断增多,负担日益沉重,再加上中原的形式不好,情势不容乐观。我话说完,众人都陷入沉思,对于这次大会的重要性不用我说,光从规格上他们就看得出来,可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情势到达了我说的这么严重的地步,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信我所说的话。

  “先生,没有你所说的那么糟吧,我看一切都挺好啊,就说我们驻扎在嫩江的军队吧,别提多棒了,老四若是敢打过来,我决不让他有好果子吃,嘿嘿!”说话的是阿敏,这家伙思考问题经常不经过大脑,皇太极有了这几次经验教训还会轻易进攻么,不瞅准机会他是不会再轻易下手了。再说我这次说的可不单单是军事威胁,是的表面看来朝鲜三面环海,还拥有强大的海军,只有和辽东接壤的地方正对着皇太极,从前十分危险,可是自从夺取黑龙江流域后已经有了较大的战略纵深,从表面上讲是安全了,可是这里面的危机又有几个人能看清楚。

  “各位,万不可小窥皇太极,别看皇太极这次北京之战收获不多,可是他也一样尝到了甜头,那就是从蒙古攻击。大明长城外有漫长的边境线,自从皇太极征服漠南蒙古后也拥有了极大的战略纵深,他的眼光已经不仅仅是辽东一地了,从情报上看他的势力目前主要活跃在大同附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越过长城,再来一次劫掠,难道朝鲜海军每次都要在塘沽登陆再去救援么,这次很可能是距离塘沽很远的大同和朔州,就是援军到达,估计敌军连踪影都不见了。”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袁崇焕,这里面没有比他更有说服力的了,对于袁崇焕多尔衮和阿敏心里不是很自在,毕竟努尔哈赤的死和他有关,尽管我再三解释努尔哈赤因火炮所伤已经被我治好,他的死纯属意外,可是两人心里还是有疙瘩,只是不发作出来罢了。

  袁崇焕出言反驳阿敏,阿敏听了自然是不痛快,就要上前理论一番,可是被多尔衮拉住了,尽管多尔衮对袁崇焕心里有根刺,可是确实像袁崇焕所说,别看皇太极处于守势,可是因为占领了蒙古,他随时可以蓄势待劫掠山西等地。袁崇焕不理两人的表情,继续说道:

  “女真兵力之优在于凶悍迅猛,尤其是其骑兵的快速突击能力不是一般军队可以达到的,这一点他们继承了蒙古铁骑的优势,并且随着其占领蒙古,这种优势会越来越明显,火炮虽利可是由于其笨重,守城可以,攻城也可以,但是不利于野战,尤其是地域辽阔之地,若是以骑兵从四面八方冲来,纵有火炮之利又如何抵挡,恐怕是火炮还没有发射几发炮弹敌人就已经到了眼前。所以我认为目前朝鲜在军事上最大的危机是机动力不足,也就是守城有余进取不足。

  一旦等对方也掌握了火炮技术,那么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了,要知道仅永乐年间明军从蒙古就得到了170万匹马,而如今朝廷却连骑兵所需要的10万匹马也难以保证了。皇太极占领漠南蒙古的牧场后,可以用优良种马发展自己的马群,既能配备足够的战马进行作战,又切断了明军的蒙古马来源,试问朝鲜有这么多的战马么?”

  袁崇焕这一席话让很多人瞠目,李复觉这样不懂军事的也就罢了,顶多就听出个严重性来,可是阿敏和多尔衮这样懂得军事的人都神色巨变。这里面只有他俩和袁崇焕最了解辽东的情势了,也最明白女真的内部情况,袁崇焕的数字来自于明朝军方绝对权威,但是这个数字也确实让人咂舌。马的问题确实是困扰我军的最大问题,也是我军发展的瓶颈,光靠犀利的火炮顶多能守住现有的地盘,就是进攻恐怕也要攻下一处,修筑一处,一步步稳扎稳打,推进速度必然十分缓慢。而拥有无数的骑兵在辽阔的地域如旋风一样的攻击敌人,快速进攻,快速后退才是每个统帅的梦想。

  我军具备这样的条件么?不具备,但是我们的敌人皇太极正逐步的向这个方向发展,并且越走越远,能不危险么!



  第五卷 惊涛骇浪 第七章 危机(二)



  其实袁崇焕仅仅是讲到了朝鲜在军事上的威胁,这缘于朝鲜地域狭小,没有战略纵深。虽然得到黑龙江流域以后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进,但是毕竟是先天不足,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众人听了袁崇焕的话都紧皱眉头。

  “袁督师,我认为您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朝鲜难道就没有补救之策么?”李哲首先发问,在袁崇焕面前他还是一个学生,是而毕恭毕敬。

  袁崇焕捋了捋颌下的几缕胡子,还真有那么些高人的风范,沉思了一会说道:

  “朝鲜也不是没有优势,女真更非牢不可破,朝鲜的优势在于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可以随时登陆偷袭辽东,就像上次佟将军一样,打他个措手不及,这样就可以牵制皇太极的兵力,使他不能全力以赴的对付关内,当然了这种偷袭和骚扰要持续的,全方位的进行,这样才能见效。其实皇太极也有一个最大的弱点那就是人口不足,是的,人口不足。”袁崇焕反复重复了两遍,意在强调,众人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不错,女真最大的弱点就是人口不足,由于劳动力全靠从关内俘虏的奴隶,这使得女真的生产力十分低下,而八旗已经开始向职业性军队过渡,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从事耕作。女真人口基数小,这就决定了其人员补充成为了最大的难题。

  “不过,皇太极也非庸才,他如此着紧蒙古正是在此,在他眼中汉人虽然可用,但是不可靠,只有蒙古人才是他最好的盟友,忠诚可靠,并且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力。”这话不错,为了笼络蒙古历史上皇太极的几个妃子几乎都是蒙古人,在蒙古人身上它可没少下功夫,袁崇焕话音刚落,邓希晨就开口问道:

  “依袁督师这么说那岂不是皇太极以无破绽,他原本缺少兵员,可是现在有蒙古人加入了,那他还怕什么?”

  “怕,怎么不怕,他们怕打消耗战!”没等袁崇焕回答,我已经代他回答了。

  “是的,皇太极怕的就是消耗战,北京一战皇太极之所以那么快退军,虽然有多尔衮进军黑龙江的原因,但是这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就是皇太极粮草不济,若是粮草充足,我相信他不会在意在中原多留一段时间,这里边还不光是粮草的问题,还有箭矢兵器等的消耗,尤其是箭矢,八旗最好的远程武器目前就是弓箭了,可是以八旗目前的生产能力,若是想进行一次大的战役,光箭矢就够他们造一阵子的了,这点多尔衮和二贝勒是最清楚的吧?”

  “先生说的不错,以前八旗打一次仗怎么也得准备半年,若是不顺利,箭矢的消耗量大,恐怕要一年才能补充完毕。”可算有阿敏说话的份了,他绝对不会放过任何表现自己的机会。箭矢的制作可不同一般,他所耗费的工时和消耗的数目是最不成比例的。虽然我于军事仍不大懂,尤其是军需补给这门学问,可是它的重要性我是知道的。别说皇太极一年只能打一场大仗,就是现在生产日益发达的朝鲜也经受不起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