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称职的兽医 作者:开阳-第3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在整个北方开始流传“穷人的汗,富人的饭。”“富人一席酒,穷人半年粮。”“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编席工,睡光床,卖盐的,喝淡汤……”等各种各样的谚语,将矛头直指财富部俊和阶级压迫,还不要小看了这些浅显易懂谚语,在这个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的年代这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在思想鼓动上起着很大的作用。

  面对北方形式的不断恶劣,洪承筹不得不抽调大军准备过河追讨,但是由于黄河沿岸缺少渡船,只能望河兴叹。当然他洪承筹也不是善类,既然大军暂时无法渡过黄河,他身为兵部尚书自然有权调动北方各省的军队对李自成形成围剿。另一方面刚刚突破重围没有多久的张献忠却遭到了黄河以南各路明军的穷追猛打。

  刚一突破重围的张献忠获得了在南阳一代活动的蝎子块等部支援,趁明军不备连续攻克叶县、方城、新店等地,随后张献忠假用明军旗号进袭南阳,却被早已在此等候的左良玉军击败。左良玉射中张献忠眉心,全靠孙可望力救脱险,遂带兵退据谷城,随后明军各路大军挥军南下将谷城一带围得水泄不通。

  张献忠退据谷城后,在明军强大攻势下,不得不考虑投降明廷,以等待时机,他派养子孙可望带着珠玉珍宝拜见熊文灿部下的总兵官陈洪范,求陈代献文灿乞降。熊文灿曾任福建巡抚因郑芝龙和我大破英荷联军而受到朝廷的嘉奖,此时已经升官总理六省军务,熊文灿别的本事没有,贪污受贿可是很有门路的,他从前在福建任上时就以“招抚”政策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动乱(郑芝龙是他唯一可以炫耀的资本),并且接受了巨额贿赂。这次他总理南直、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后,企图故技重演,在各城镇广散招降文檄。张献忠行贿请降,自然是正中下怀,更何况张献忠还有一份厚礼相送——受伤的义军统帅高迎祥,熊文灿自然是欣然接受了。与此同时张献忠又派明廷首辅薛国观的族侄携带珍宝财货到京城活动,利用出入相府的机会广交上层要人,朝中权贵多得献忠贿赂,同意招降,不予加害。

  这年十一月,当张献忠投降,高迎祥被押解京师问斩的消息传到正在濮阳指挥作战的李自成耳中时,李自成心痛欲裂,口中一口鲜血狂喷而出。

  “献忠小儿,我若不生剥你的皮,我就不是李闯!”李自成完全不顾身上的血迹对天发誓道。更严峻的问题是由于张献忠的投降使得整个黄河以南再无大股义军,明军得以喘息调动部队向义军所在的濮阳扑来。

  与此同时张献忠在接受明朝“招抚”后,仍在继续作战斗的准备,他用金银珠宝继续厚贿熊文灿等官员,熊文灿受贿替张献忠向朝廷请关防和饷银,要求张献忠选留精锐士卒二万,其余遣散还乡。张献忠拒不解散士兵,并制造器械战船,积草屯粮,进行扩充,要求明朝发十万人军饷。

  张献忠等以数万之众屯据谷城,明朝不能按士兵数额发饷,张献忠的手下便有理由打劫地主豪绅和设卡收税,开辟饷源,这当然要引起官员们的强烈反对,纷纷起而抨击。朝中对“招抚”张献忠提出异议的人逐渐增多,湖广巡抚余应桂致书熊文灿,反复论说不宜优容献忠,招抚失策。结果被张献忠辗转得知,激愤不安。张献忠与谋士潘独鳌、徐以显等日夜研究孙吴兵法,研制三眼枪、狼牙棒、埋伏连弩等武器,用团营、方阵、左右营等操法训练军队,准备再度起事。而且张献忠还秘密布置部下在荆襄一带散布流言,挑拨湖广士绅和明朝调来镇压起义的滇兵之间不和,湖广士绅果然奏请撤除滇兵副将龙在田的骑兵。





  第七卷 血色中原  第四章 陷入困境(上)

  时间悄悄进入冬季,这一年的冬天来的格外的快,也格外的寒冷,黄河部分水流缓慢的地方已经开始结冰,这让一直在河南望河兴叹的洪承筹如获至宝,大量的明军越过黄河向义军开始了残酷的绞杀。

  洪承筹的一贯政策就是只剿不抚,不得不承认他的这种策略还是很见效的,至少杜绝了降了又反的现像,并且洪承筹抓住了地主阶级的心理,大肆夸大义军的危害,尢其是当我们均田免赋的口号提出之后。洪承筹彻底的成了地主阶级的代言人,人民的刽子手,死在他手中的义军数目不断上升。

  形势以经达到了阶级予盾无法调和的地步,当然了能将认识上升到这么高的理论高度当世也就仅我一人,而且我还深刻的体会到以李自成为首的义军无法领导一场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资产阶级还不成熟无法独立的登上历史舞台,更重要的是中国上千年的封建制度实在是牢不可破。这是由破产农民对土地高度的热情所体现出来的,为了土地这些农民几乎是什么都不顾忌了,尤其是义军在洪承筹的压力下重新回到山西准备向陕西发展的时候。关于义军的战斗口号和谚语己经流传的相当广泛了,而农民参加义军的积极性也达到了空前的高涨。

  其实造成这一原因的真正的‘罪魁祸首‘就是我。由于洪承筹得到了地主阶级的支持,所以在人财物上的获得几乎不需要朝廷的补给自己就能解决大部分。看着洪承筹吃香的喝辣的我心里自然是不甘心,也将手伸入了地主的腰包,当然了我不是让他们捐献,而是没收。

  这也只是说的冠冕堂皇一些,打土豪分田地,这事情虽然以前几乎没做过,可是电影电视里却是没少看,毛主席土地革命的法宝我也就是学个毛皮,但是不得不说他老人家就是英明神武,就是这个毛皮已经是很管用了。

  如今义军凡是攻克一地必到处张贴告示,刷写标语,宣传自己的土地政策,而只是舆论攻势,真正狠的是没收当地地主的土地和财产,除一部分分发给百姓外,其余大部都被义军征用。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其实义军从前也劫掠地主豪才,可是他们连百姓也一同劫掠,这一次是只劫掠地主接济百姓。

  还有一句俗话说的好,“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为了防止胡汉三之类的地主老财卷土重来,这些被分到田地的农民开始纷纷参加义军保卫自己的私有财产。

  当然作为一支由各地义军拼凑起来的武装部队,难免会有害群之马,事实上这些人不在少数,他们延续从前的做法地主农民一锅端。为此在我的极力鼓动下,李自成成立了一支执法队,由李岩负责,红娘子从旁协助,他们的得到的命令就是毫不留情,凡是参与劫掠的官兵一律仗责二十,歼杀妇女者直接处斩。

  得到了李自成的首肯和支持,再加上我的鼓动,李岩放手大干,毫不留情,不到一个月被惩罚以及处斩的人员多达数百人,这一方面说明了义军军纪的混乱,另一方卖弄也说明了李岩确实铁面无私。结果自然也是有好有坏,严格的军纪提高了义军的战斗力扩大了影响力,但是也使得一批惯匪脱离义军队伍,给义军的力量带来了不少的麻烦,这些脱离义军的人大多选择投降明军,并且提供情报,一时之间义军在各处都遭到了明军的袭击,损失不小。

  “军师,你就不能让李岩手下留情,俗话不是说的好么: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他这么杀下去恐怕我手下剩不了多少人了。”李岩做事一丝不苟大公无私,可是李自成却被他杀的有些软了,有点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很多人都跟随了他不少年,有的李岩就连知会都不知会一声,就给杀了,他如何能不心疼。

  “闯王,此时不是心慈手软的时候,古来成大事者莫不严明军纪,你也看到了百姓对此十分拥护,得民心者得天下。”我苦口婆心的劝道,天下我是不想让他得的,可是为了让百姓少受些苦,该是蒙骗还得蒙骗,这也是李岩毫无顾忌的原因之一,试想有我在他背后撑着,他还怕什么,所以是大杀四方毫不留情。私低下有些人已经开始将李岩称之为“白无常”,我的有才军师的称号也被某些用心不良者改成了“损才军师”。

  对于这些我都不介意,我现在已经是归心似箭,因为李杰秘密派来信使,第一批登陆作战部队5000人马已经悄悄抵达登州,随后的两个月内将会有近50000万的军队和10000匹战马运抵登州。中原作战计划已经可以开始,众人正等着我回去呢。

  “可是军师,你一路这样杀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投军的农民固然很多,热情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