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称职的兽医 作者:开阳-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企盼的眼神,我终究还是忍不住,轻轻的吻了一下她的额头,这一刻时间仿佛停止了,天地间就剩下我们两个人。说实在的我很喜欢这种犯罪的感觉,很刺激,但是唯一的顾虑不是因为她是努尔哈赤的女人,而是她是多尔衮的母亲。

  几乎是不约而同的,我们俩都意识到这种行为接下来后果的严重性,停止了进一步的行动。阿巴亥扭过头去,满脸羞红,我也一时间手足无措,到底还是阿巴亥沉稳,整理了整理衣襟,正了正色,开口说道:

  “先生一定是为光海君的事情烦恼吧?”

  “是啊,这个老头又臭又硬实在不好对付,可是缺了他,则我军驻扎朝鲜名不正言不顺,早晚会惹来朝鲜人的叛乱和反抗的。如今讨逆的檄文已经发出,想改也难了?”我愁眉苦脸的说道,一想到这事我刚才猎艳的兴致荡然无存。

  “先生不用发愁,这事急不来的,如今我军已经占领朝鲜近半,先生该是考虑如何在朝鲜站稳脚跟的时候了,至于光海君,还要慢慢的来,如今他已经被绑到这驾战车上来了,不怕他不就范。我听说光海君有一个小女儿,今年刚刚十六,生得貌美如花,先生还不如把她收了,这样就可以以仪宾(相当于驸马)的身份出面监国了,看别人能说出什么来,看这老头还能如何。”说完阿巴亥呵呵的笑了起来。我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她,她脑袋里到底装着什么,真是不晓得,怎么会有这样的主意呢,至于那个光海君的小女儿她又是从何得知的呢?

  “大妃说笑了,我此刻并没有再娶的打算,海兰珠一人已经足够了,让我应接不暇,如何还敢再招妻纳妾!”

  “先生不要骗我了,若是你不想招妻纳妾,那铭岚怎么办,你总不能不管她吧?”阿巴亥在我府养伤期间和铭岚的关系很好,她早看出我和铭岚互生情愫的事情,此刻以此来反驳我顿时让我哑口无言。提起铭岚,我头脑中浮现出她清丽的身影,是啊,铭岚怎么办啊,记得我出征的时候,她和海兰珠哭得最凶,让人不忍心抛下她。

  “铭岚的事情另当别论,大妃千万不要拿这说事。”我正色道。

  “好了,好了,不说了这些了,看先生说的,先生就知道护着海兰珠和铭岚,先生什么时候考虑过我。”阿巴亥冲口而出,说完了也知道自己说走了嘴,一时尴尬,坐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局面十分尴尬,想起刚才香艳的情景我差点又蠢蠢欲动。为了避免继续这样下去,我只能换一个别的话题。

  “大妃依您看,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好?这朝鲜攻下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所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对此我真的是没有什么经验,大妃久在天命汗跟前,耳濡目染一定有很多东西可以教我。”当我提起努尔哈赤时,阿巴亥陷入了回忆,一个和她在一起生活了二十五年的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让她回忆许久,我没有破坏这种气氛,和努尔哈赤比,我实在是逊色很多,真不知道阿巴亥是如何能看上我的。

  努尔哈赤留给她的不光是甜蜜的回忆,也有痛苦,相比之下可能痛苦来得更多一些,这一切早已经纠葛在一起,再也分不开了,随着努尔哈赤的去世几乎烟消云散,今天若不是我提起,或许她还不会想起过去的种种往事。她和努尔哈赤的结合,也是一种政治产物,这点阿巴亥很清楚,所以她才对我娶光海君的女儿不以为然,这样的事在她看来再平常不过了。而我和海兰珠的婚姻又何尝不是一桩政治婚姻呢,只是由于我对海兰珠十分在意,赢得了她的芳心,再加上海兰珠也很优秀,才使得这桩婚姻变得幸福,想到海兰珠我也惆怅起来,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和她相见,朝鲜打下来百废待兴,更何况我也没有胆量再回辽东了,难保皇太极不把我扣下,难道就这样再也见不到海兰珠和铭岚了么。过了好一会,阿巴亥从回忆中清醒过来,幽幽的说道:

  “先生说的客气了,以先生的才学如何还要我教。大汗晚年,做错了一些事,倒是可以成为先生前车之鉴。哎,可惜那时他不听我的话,大意轻敌,否则也不会有宁远一败,又如何能扔下我们孤儿寡母呢!先生一定借鉴大汗的教训,善待朝鲜百姓,这才是先生能立足的根本。如若是像大汗晚年那样,则根基动摇,后果不堪设想啊。”想起努尔哈赤晚年的过失,阿巴亥短嘘长叹道,话说到这里她触景生情,不愿意再说袅袅婷婷的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在书房里静静发愣。

  暂时把光海君的事情放在一边,我开始着手管理我的治下,如今整个朝鲜西部一半的平原已经被我控制,至于东部则大多山脉丘陵,不适宜耕种,人口很少,可以暂时忽略不计,可对朝鲜我还只是一个粗略的了解,其中大部分知识来源于现代,在古代几乎用不上,就连三八线在哪里,我也找不到。

  为了更好的了解朝鲜的实际情况,在随后的很多天里,我带人走访了平壤附近的村镇,平壤一战结束后,原来为了坚壁清野从周边迁来的居民陆续反家,开始准备春耕。朝鲜山多,水资源很丰富,所以以产稻米闻名,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农业税收。很早的时候朝鲜就确立了职田制度,按等级分封给官员大小不等的田地充当他们的薪水,可是随着官僚阶级的日益增多,这些职田也日益增多,并开始出现了兼并的情况,如今有很多百姓无地,而是租种地主官僚的土地,收入十分微薄。无地的农民开始转向手工业,由此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真没想到,这时朝鲜的手工业已经如此发达了,走在平壤的市集上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貂、水獭、青鼠、豹的毛皮;海参、鲍鱼、虾、鱼、海带等海产干货;金、银、铜、豆锡、生铁、钢铁等金属;白纸、壮纸、桑皮纸等纸张;人参、胡椒、白矾、干姜等药材;丹木、槐花等染料一切在辽东不能看到的东西此刻在平壤居然看到了,我欣喜若狂,心中高呼发了,发了,这回真是发到家了,简直是捡到到了宝。

  真没想到这朝鲜的手工业和商业如此进步,街市上很多东西让我眼花缭乱,到达关外整一年多了,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品种繁多的市场。据李复觉说,要是在平时还会更加热闹。由于税收以贡米为主,杂以少量地方土特产,很少征收货币地租,因此农业成为了朝鲜经济的关键。与农业相关的土特产品也特别多,加上朝鲜此时的海运十分发达,所以很多土特产都运到了日本或是明朝贩卖,换回米粮及其他日用品。真奇怪,朝鲜这个国家屡次受到倭寇侵袭,但是却没有像明朝那样封锁沿海,而是大力的促进海外贸易,对此我十分不解。

  一旁的李哲笑了笑,十分自豪的道:“自从壬臣战争以来,倭寇的海船再不敢公然侵犯我国沿海,即使有也是小股海盗,这些人不足虑,这缘于我们水师的强大。不瞒大人说,大人在安州所遇到的水师不过是平安北道的一小部分,我国的水师主要集中在全罗道和庆尚道,这两道都设有左右水营。忠清道也设有水营不过人数不多,光这三道的水营就有官兵近两万人,各种战船两千余支,主要是为了防止倭寇侵袭的,至于平安、黄海、京畿诸道由于比邻大明,所以没有设立专门的水军,只是由一些巡逻的小船,是为了防止海盗的。”说起这些来,李哲朗朗上口,听得我目瞪口呆,好家伙,原来朝鲜水军这么有货啊,我从前还真是小瞧了他们,这回赚得可是更大了。若是有这样一支水军,再加上最新的大炮,那整个亚洲还不是任我逍遥,简直爽歪了。

  面对这种诱惑,我实在无法抵挡,当初还以为到朝鲜来是为了避祸,躲起来自己独自偷偷发展,没个十年八载的休想翻身,可是没想到朝鲜的底子这么好,简直比辽东好得太多了,于是我开始后悔,多日来一直没有机会到民间看看,回到府衙,我立刻修书给阿敏和多尔衮,要他们注意进攻的方式,尽量不要残杀无辜,多造杀戮,我愿意用二两银子一个人的价钱来赎买他们抓获的俘虏,或者是给他们相应得股份,条件就是不许把朝鲜给我打烂了,否则他们一两银子也别想得到,包括粮草我也不会再供应他们。其实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和我在一起时间长了,不光多尔衮,就连阿敏也唯利是图了。我的信刚刚发出,阿敏和多尔衮的战报就雪片一样的飞回来,不到一周的时间他们取得了连场的大捷,据报俘获的俘虏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