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398-复仇记-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也有他自己的份。


《复仇记》第三部分父亲在民夫连里(15)

    父亲命令持枪民夫对空各鸣一枪,吓得那群饥民又退了三五十步,然后一声令下,那十二个民夫便跑到锅旁,卸下刺刀,快速切肉,民夫们都睁圆眼睛,盯着刺刀和驴肉,他们都生怕驴肉分割不均匀,又盼望着分割不均匀。父亲看穿了民夫们的心思,大声说:“不要在乎大小,吃点填填肚子就行了,吃不饱有汤灌饱。”他的话刚完,民夫们便呼啦啦挤成几团,一处呼哧声夹杂着骂声。然后,都站起来,低着头,双手捧着肉,生怕别人夺去似的,一个劲儿往嘴里塞。他们的腮鼓起来,有的鼓左边,有的鼓右边,有的两边都鼓。二百张嘴巴一齐咀嚼,汇合成一股很响的、黏黏糊糊的响声,这声音使父亲感到厌恶。他的眼前浮动着小母驴那生动活泼的可爱形象。他用半扇葫芦瓢盛了一些热气腾腾的驴肉汤,送到指导员嘴边。指导员还昏迷着,但他的嘴却被驴肉苏醒了。父亲端着瓢,看到肉汤激烈地灌进指导员的咽喉,一瓢汤灌进,指导员睁开了眼睛,父亲招乎司务长:快把肉拿过来!司务长捧着肉跑过来,父亲说:“你喂给他吃吧。”司务长说:“连长,您不吃吗?”父亲挥挥手,说:“我不吃!”    
    他一人担当阻拦饥民的重担。女领袖确实淌瘪了,圆月般的胖脸变得很长很长,嘴唇也缩了上去,龇了龇黑色的破碎牙齿。他尽量不去看她,但她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诱惑他看,每看必厌恶,必胃肠翻腾。他吐出了一些很苦的胃液。他高举匣枪,对着饥民头上一尺处射击两次,把逼近的饥民又轰了回去。在他身后,犹如风卷残云一般,民夫们吃光了驴肉,啃光了驴骨头,吸干了骨髓,喝光了驴汤。民夫们倦倦地打着饱嗝,有一位十八岁左右的夫子在哭泣,原因是别人抢吃了他的一部分驴肉。    
    司务长用一把干净的白茅草裹着一块驴肉,悄悄地对父亲说:“连长,这是你的。”    
    父亲看,那块肉足有四个拳头大,比一般民夫所得要多出一倍,于是他从又一个侧面了解了当官的好处。    
    他说:“我不吃,你把它好好拿着,路上有用。”    
    指导员恢复了精神,站起来,对父亲说:“余连长,下令前进吧!”    
    父亲说:“伙计们,咱们驴也吃了,人也杀了。杀驴说是为给解放军送军粮,杀人又说是为解放军送军粮。咱要是送不到军粮,那就连王八蛋都不如!走吧,好汉吃驴肉,孬种吃鞭子!”    
    民夫们套驴架车,动作十分迅速。父亲找了一把斧子,剁下了连接在驴皮上那条驴尾巴,薅一些细草擦干净尾巴上的血迹,攥在手中,来回挥动,挥出一溜风响。    
    车队开拔时,已是日过中天两竿子,日光浅淡了许多,白光变成金黄光。毛驴屁股被打,夹着尾巴跑,木轮小车被拉着跑。车轱辘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近百辆木轮车齐声吱嘎,尖厉中透出雄壮,对神经有刺激,对革命有贡献,有一辆陈列在淮海战役纪念馆里。车队沿着生草的街道,匆匆穿过村庄,把饥民和驴皮抛在后边。    
    父亲没了坐骑,不得不徒步赶路。指导员坚持不坐小车,与父亲并肩而行,驴前田驴后刘尾随在后,威风大减。    
    车队出了村庄,便踏上了艰难征途。狭窄的道路早被车轮和马蹄踩翻,早晨结了层冰,中午融成稀泥,驴蹄打滑,车轮扭动,推车人扭秧歌。父亲跑前跑后,挥动驴尾巴打人脊梁,一边打一边骂,他的脾气变得很坏。    
    就这样跌跌撞撞前进了两个小时,估计赶了十几里路程,冬日天短,太阳已进入滑坡阶段,金黄色也渐渐被血红色代替,又赶紧半点钟,民夫连人困驴乏,全部汗水流尽,无可奈何黄昏降临了。车队前进速度大减缓,驴屁股尽管连遭打击,但驴们已被打皮了。它们低着头,伸着脖子,肚皮和四肢上沾满污泥,连最愉快的驴也愁眉苦脸。    
    父亲一下午不停地挥动驴尾巴,胳膊肿胀,但精神头儿还有,于是他想到了指导员送的那片白色药片,一定是它发挥了作用。太阳很大,挂在了黑色的林梢上了,它已停散热量,大地放出冷气,汗溻过的衣服冰凉地贴在背上,父亲打了一个寒噤。战场上火光在南边闪烁,燃烧他,焦躁他,他叫着:“不许停顿,快赶,只剩下二十里路了!”叫着,骂着,队伍的前进速度照样如僵蛇过路。怒从心头生,他舞着驴尾,逢人打人,逢驴打驴,呱唧呱唧的皮肉声中,夹杂着民夫的哀号。    
    终于,反抗开始了。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夫子脊梁上挨了父亲的驴尾之后,便猛地摔掉了车把子,直起腰来,伸手抓住了驴尾巴。他的双眼喷吐着仇恨的光芒,脸庞痛苦地扭曲着。    
    父亲说:“你要干什么?”    
    中年夫子道:“豆官,你当了豆大一个官,就这么霸横?都是爹娘生的皮肉,你打一遍也罢了,不能翻来覆去打!”    
    父亲说:“为了送军粮,挨点打算什么?”    
    那夫子一把扯过驴尾,在手里调换一下,抡圆了,抽了父亲的脸一响。    
    父亲忍痛不住,手自动捂脸,嘴自动出声,“哎哟”一声后,说:“还真痛!”    
    父亲夺回驴尾,别在腰里,大声说:“弟兄们,我错了,我不打你们了。大家说怎么办?剩下二十里路,要么我们咬牙熬到,完成任务,吃米吃肉,要么在这里等死。”    
    指导员拼着命滚下车子,鼓动着民夫。    
    沉沉暮气中,民夫们都铁青了脸。    
    父亲从司务长那里要来了自己那份驴肉,高举着,说:“这是我那份肉,大伙儿每人吃一小口。”


《复仇记》第三部分父亲在民夫连里(16)

    驴肉在人手上传递着,传到尽头,还剩下驴粪蛋儿那么大一块,父亲很感动,把那块肉给了那位中午分肉时吃了亏的小伙子。    
    指导员坚持不坐车子,拄着棍子,与父亲并肩行走。民夫们鼓起了最后的力气,推着车子,帮毛驴拉着车子,向着火光前进。    
    天越走越黑,路却渐渐变硬。半夜时分,不远处的天一片红光,照耀着地面和队伍。爆炸声不断传来,夜空中有飞机的轰鸣,道路两边的田野里,影影绰绰有人影活动,指导员兴奋地说:“同志们,努力啊!”    
    民夫们没人吭气,跟着感觉走。    
    终于,他们看到了那个大村庄,看到了村庄里闪烁光明的风雨灯。    
    民夫连到达村头路口,听到了一声响亮的喝问:“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    
    指导员用他能发出的最大声音回答:“我们是渤海民工团钢铁第三连,为解放军送军粮来了。”    
    岗哨揿亮一支手电筒,一道光柱扫过来。    
    岗哨问:“你们应该把军粮送到储运站呀。”    
    指导员问:“这不是贾家屯吗?”    
    岗哨说:“你们早过了贾家屯啦,往回走吧!”    
    父亲大怒,骂道:“混蛋,我们快累死了,你还让我们推回去。”    
    岗哨说:“你这老乡,怎么张口骂人呢?”    
    父亲说:“骂你怎么啦,我还要揍你呢!我们千里迢迢从山东把粮食推来,你敢让我推回去!”    
    父亲抽出驴尾巴就要往前冲,几个岗哨哗啦啦推上子弹,厉声喊:“站住,再走就开枪啦!”    
    指导员一把拉住父亲,低声说:“不要胡闹!”    
    这时,几个骑马的人从村子中跑来,马蹄得得,说明村里街道平坦而坚硬。一个骑马的人问道:“怎么回事?”    
    岗哨向骑马的人汇报:“报告首长,有一个从山东来的民夫连,走过了军粮储运站。”    
    几个骑马的人从马上跳下来,走到父亲和指导员面前,问道:“谁是领导?”    
    指导员跨上去,一个立正,说:“报告首长,我是渤海民工团第三连指导员!”    
    首长问:“车上运了什么粮食?”    
    指导员说:“六万斤小米,颗粒无损!”    
    首长说:“好啊!山东人民好样的!刘参谋,你回去找一个向导,把他们带到军粮储运站去。”    
    首长握了握指导员的手。    
    父亲愤怒地说:“你这首长不够意思,我们一路拼命,饿得半死也没动一粒军粮,都说见了解放军吃顿饱饭,可你连口水也不让我们喝就要赶我们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