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业丛林法则-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销售体系独立运行,从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的中报可以看出,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欠集团的应付款仅100万元左右。    
    对于集团来说,母、子公司分开核算后,并不意味着集团就实力空虚,无所作为。海信集团定位为资产经营公司,子公司占有集团的资产要交租赁费;子公司使用集团的商标要交商标使用费;集团公司的前瞻性研究成果转让给子公司要收技术转让费;集团有营销中心提供市场支持,财务结算中心提供资金运营服务,承担了管理职责,当然要收管理服务费。另外,集团的彩电和空调等产业都进入了利润收获期,集团会取得实实在在的分红,有现金流入,而不是让投资收益只停留在账面上。    
    通过这样的运作,集团的盈利能力增强,对子公司就能形成更好的支持。子公司愿意加入集团,无非两个原因:一是集团的管理能力,二是集团的资本实力。    
    财务集权管理不能放    
    尽管海信早已进入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前十名,但集团决策层认为,海信集团其实还很小,家电、通信、信息3个主导产业的发展还不平衡,而且集团模式真正开始运行才5年,各子公司的管理能力较弱,所以海信集团采取的是简单的直线职能架构。这种模式有母、子公司两层,结构扁平化,集团控制力很强。就财务管理模式而言,是高度集权制。    
    海信集团统一收回所有子公司的对外投资权、筹资权、收益分配权和工资奖金分配权。子公司仅有预算内的资金调配权,但也在集团财务中心的监督之下。当然,财务权的集中,并非意味着“一统就死”。集团有对外投资决策权,子公司对所处行业更熟悉,拥有投资建议权。海信集团对投资非常谨慎,没有一定进入壁垒的项目不投,集团会和子公司一起作项目论证。    
    财务权集中最大的好处是保证了资金的安全。财务是企业的血液,如果血液不畅,企业就会休克乃至死亡,在企业发展速度和财务健康的选择上,海信宁可牺牲前者,也要保持企业财务的健康。    
    要让下面子公司服气,必须证明权力在你手中,而且用得比他们要好。集团财务中心设立了内部银行(资金结算中心),实现了公司内部各类账户资金的全面监控以及调度资金的瞬时到位,将集团内部某一子公司的闲置资金调剂到急需资金的另一子公司。    
    海信集团作为一家国有独资企业,其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突破“一股独大”的体制约束。考虑到政策风险,在集团这一层级很难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但他们在子公司这一层级有很多产权多元化和吸引外资的动作,为打通国际资本市场的通路作好了准备。作为一家定位为资产经营公司的企业,海信集团目前还只有一家国内上市公司,未来资本运作的空间还很大。但是,无论怎么运作,海信集团都不会背离稳健的财务战略。    
    海信集团的经验使我们了解到企业财务运作流畅的关键。归纳起来,海信集团改善企业财务状况的手段为:    
    1.以资金为中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资金集中统一管理。    
    2.多方面开展金融创新。    
    ①统一集团公司的票据管理。    
    ②充分运用公司的巨额存款及企业资信资源,加强与本地、外地银行的协作,全面开展统一授信、信用评估工作,争取信用贷款。    
    ③进行现代金融衍生工具的试运作,力求在短期内使金融运作与国际接轨。    
    ④潜心研究控制资产负债率的措施,确保企业财务结构稳健高效。    
    ⑤统一管理集团所属企业的各类担保资源,由财务结算中心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统一合理使用。    
    3.以效益为中心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4.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和方式。    
    5.以环节控制为中心拓展财务管理空间。    
    6.结合公司特点,创建具有行业特色的生产成本管理体系。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这是古往今来常有的事情。美国报业大王默多克,尽管家财达到25亿美元,拥有年收入达60亿美元的报业王国,却被区区1000万美元折磨得焦头烂额。企业的财务问题并不是简单就能解决并处理好的事情,必须要有规范,长远的规划。国内很多中小企业往往忽略了财务的重要性,麻木地以为“一本账本打天下”,不能灵活地处理公司的财务运作。海信集团财务管理成功的例子,非常值得借鉴。    
    


野猪偷情:看清“品牌忠诚”的雷区从野猪选妻到“品牌忠诚”透视

    野生动物世界里,在种族群类中,有些个体由始至终都坚守着某种生活方式和态度,有些个体却不然。    
    在非洲刚果流域的山林中,经常会发现许多外形丑陋的野猪群。野猪的脾性极为暴躁。特别是发情时,它们用各自尖锐的牙齿撕咬着对方的身体,直到双方头破血流,筋疲力尽。每一次交配,通常都要厮杀一次。    
    山林的村民养的母家猪到了发情期如果找不到公猪交配,就跑到山里与野公猪“私定终身”。家猪温和的脾性使野公猪摆脱了要与野母猪厮杀的烦恼,野公猪一到发情期就不时与母家猪“偷情”。    
    野公猪由于与野母猪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暴”式的交配方式深受野母猪的“喜欢”,野母猪对这种“服务”方式到了忠诚着迷的程度。每次交配,野母猪都不顾及公猪的立场,要求这样的“服务”。但是,带领整个野猪家族的野公猪不是每时每刻都希望提供这种“刺激”的方式,有时候也需要提供另一种“温情”的交配方式来调节自身的状况。但是,野母猪这个对“粗暴”方式着迷的“消费者”是不接受新的交配方式的。    
    母家猪的出现使得野公猪的“温情”式交配方式得到认可,解决了野公猪的“诉求”,使得野公猪可以不必在身心俱累的时候还要为野母猪进行“刺激”的服务。    
    这样,野公猪的身心得到充分的调理,不但繁衍了野猪家族,而且很好地领导着整个野猪家族的生存和发展,维护领地,保护家族,抵御外敌……    
    一、从野猪选妻到“品牌忠诚”透视    
    野公猪就好像一家提供知名品牌产品的企业,野母猪是一位该企业产品的忠实消费客户,对该企业的产品有着极高的“品牌忠诚”。而母家猪则是对品牌忠诚度不高,甚至是没有“品牌忠诚”意识的客户。似乎,野母猪是企业野公猪所希望的“品牌忠诚”消费者,它们对企业忠贞不二,它们对产品品牌从一而终,至死不渝。    
    企业应该觉得高兴,然而,当企业希望改变一下产品,就像野公猪服务方式因为时间、地点、环境甚至是形式发生变化时,“品牌忠诚”的野母猪依旧要公猪提供“你死我活”式的交易。野母猪对公司的忠诚,是一种出于自身的利益需求,不顾野公猪除了要繁衍后代,还要保护家族的安全的责任。    
    野公猪意外发现市场里还有一种客户比较容易满足,而且它们对“品牌忠诚”的意识不高。企业向这类消费者提供产品时,比较容易获得成功。如果能够在产品上比别人多具备一点优势,获得持续的交易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野公猪知道,如果要繁衍、发展壮大野猪家族,还是要靠“品牌忠诚”的野母猪;同时,协调家族关系,抵御外敌,外出觅食,抚养后代等工作需要野公猪心平气和地制定战略与策略,领导家族在生存竞争残酷的环境里繁荣昌盛,家猪是野公猪调整思想、情绪的空间,切不可以将两者调换。如果野公猪要其忠诚的消费者野母猪对公猪的“温情”式的服务也忠诚,那么母家猪就没有必要了,但是野猪家族就不会发展得更加庞大,企业也难以得到更大的发展。    
    因此“品牌忠诚”是有雷区的:“品牌忠诚”不可以随便、任意提升、转移,“品牌忠诚”不能离开提供利益的实物载体而上升到纯概念的高度,也没有绝对的忠诚存在。野猪家族对“品牌忠诚”的清楚透视,使它们可以在“品牌忠诚”的同时又不踏进“品牌忠诚”的雷区,使“品牌忠诚”保持在一个比较适合的程度。这样野猪家族便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商业王国中,饮料巨无霸可口可乐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呼风唤雨,傲视群雄。经过多年的探索,摸清了“品牌忠诚”的雷区后,可口可乐娴熟地运用品牌战略,构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