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868-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人-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有这种特点,人们往往会讥笑他们浅薄、轻率。但是,他们却认为人际关系比什么都重要,同时他们也能够使人际关系良性地发展,从而时时保持着愉快的气氛。    
    他们对别人宽大,容易跟别人产生亲切感,也善于理解他人。    
    他们是天生的社交人才,懂得八面玲珑地扩大交友的范围,但是不指望别人回报,一心一意为别人操心,谋福利。因此,他们拥有广泛的朋友关系,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他们并不认为人际关系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时时想在新的人际关系中,使他的存在具有意义。接待别人的举止、态度,都富于柔和力。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非常理解人心的微妙变化以及脆弱。


识人之妙存乎一心——品谋贵人:从言到识话内话外见心机

    由于语言是将自己的意思传达给对方的工具,所以通过语言,我们就可以了解对方的心意。因此识人应从研究语言入手。    
    当人们希望将某种愿望传达给对方时,最好的表现方式就是语言。但为了巧妙地达到目的,人们往往不会让语言直接表达自己真正的意思,而会以修饰过的语言来传达。    
    当我们偶然遇到一位不太熟悉的朋友时,一定会客套地说“啊!好久不见,下次有空请到我家来玩。”这种说话方式当然是一种外交口气,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了解这一点后,我们都能认清此乃客套话而不致真的前往拜访,但如果有人不了解此点,误以为真而登门拜访时,一定会令人不悦。不懂他人真意的人,便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人。    
    我们可以根据对方的语言,了解对方的心意,从而更准确的识破对方的心。    
    某公司的一位职员刘某,任职不到半年就想辞职,于是便向经理正式提出辞呈。经理接到辞呈之后,就在下班时约他到车站附近的小吃店去喝酒,经理说:“刘君!我们来喝一杯,这里不是公司,我们暂且抛开经理和职员的身份,彼此随便谈谈吧!你说要辞职,是不是已经找到了更好的出路呢?”    
    刘君说:“不!我只是最近觉得对于现在的职务没有信心罢了,所以……”    
    经理打断他的话,接下去说:“只是这样吗?我还以为有什么大事情呢!你要知道,一般人进入公司半年之后,大多会对工作失去信心,假如你在这个时候投降,那么将来不论你做什么事,都会一样没有信心,你现在应该想办法克服这种困难才对。如果你能在这个时候克服你所面临的困难,你的信心自然就会恢复,为了你的将来,你应该好好考虑考虑,像你这种情形,我也曾经历过……”    
    经理滔滔不绝地说出一大段道理,而刘君却一直看着酒杯,一语不发,默默无言。    
    像上述这种谈话,到处都可看到,并没有什么特别。可是因为经理没有捉摸透刘某真正的心意,所以也就没有办法使他留下来。    
    一般来说,对话是识破对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像经理这个例子,他的毛病就出在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他一心想留住对方,却忘了去了解对方辞职的真正因素,所以尽管他说得天花乱坠,结果还是不能使刘某留下来。    
    从前,日本一位有名的武将——武田信玄。他曾经向4位少年叙述有关战争的事,然后从他们听话的反应来判断他们的志趣和能力。    
    作为实验对象的4位少年,在听他叙述战争的故事时,表情完全不相同。    
    第一位一直张着口,呆呆地望着武田信玄。    
    第二位始终低着头,全神贯注地听着。    
    第三位却面带微笑,听得津津有味,似乎已领会出其中的含意。    
    第四位则听完之后马上离开。    
    后来,这四位中,第一位虽然参加过好几次战役,却没有什么战绩,而且对事情的判断力很差,也没有比较知心的朋友。第二位成为有名的武将。第三位后来也相当有成就,不过,由于他的权术超人,遭到不少人的嫉妒和中伤。第四位却变成只会嫉妒别人的胆小鬼。    
    这些比喻虽然不能说很正确,但是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谈话中透视对方”的方法。    
    我们不能因为对方很顺从地在听我们说话,就认为他是“孺子可教也”。我们应该在谈话中,注意对方究竟是关心哪一段话,然后才有办法透视他。    
    我们若想知道对方到底有没有真的在听我们说话,最好是拿出我们说过的话来问问他,如果对方想马马虎虎地应付,一定会牛头不对马嘴。


识人之妙存乎一心——品谋贵人:从言到识说话快慢看个性

    我们如果细心观察,不但可以从对方表示赞同的态度中了解到他的心意,并且也可看出他的个性来。    
    当我们话还没说完时,对方就很快地表示赞同,这种人性情一定很急躁;否则就是那种盲目附和,毫无主见的人。    
    完全不表示意见的人,可能是心不在焉,或者对我们所谈的没有兴趣,这时我们就要考虑换个话题。    
    还有一点必须注意,在谈话中,对于对方的动作也必须加以留意,因为除了眼睛以外,手也能表达意思;甚至有时候,手比嘴巴更能表达心意。    
    如果对方把双手交叉在胸前,可能是一种下意识的反抗动作,他的心理跟你保持了一段距离。    
    如果对方很焦急,却又来不及说出来,我们可以从他双手的动作上看出来。因为发怒或兴奋,通常都是紧握拳头,但是,两手互相合拢,指头相互穿插作前后移动,或是频频在玩弄东西,或以手指头击打膝盖……,这些动作都是表示某种特定的讯号,如果你仔细地观察,对于你的判断将有很大的帮助。    
    美国思想表达研究专家BF基虎所著的《动作判断法》书中说:“除了正式的语言之外,声音及身体上的任何一部分,同样都能表达语言。声调的高低,可能是表示某种特别的意义。有时候,好强逞能的人在语气中也会含有悲哀的音调,这时,我们就能很容易地看出他的另一面。音调、态度和动作所表现出来的含义,被心理学家称为“语外语”。    
    根据语言专家的统计,这种“语外语”大约占所有语言的半数。    
    不过追本溯源,最先持有这个见解的人,当推2300年前的韩非子。    
    对此,韩非子认为:    
    “如果要听取对方的意见,应该以轻松的态度来交谈,我们可从旁引导,让对方有多开口说话的机会,对方肯说出他的意见,我们就能根据他的意见,去分析透视他的心意。”    
    无论是怎样的话题,都应该让对方尽量去发挥,无论内容是否真实,我们都可引来做为判断的资料,资料愈多,我们的判断就愈正确。但是,这样做并不是叫你一句话也不说,只默默地去听对方说话,因为过分的沉默,会使对方不好意思继续说下去。我们的目的,在于要让对方痛痛快快地把话说出来,了解对方的心意,因此必要时,我们应想法把对方诱导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境地。    
    韩非子还说:“……不要使对方因为你的话而不能接着说下去。”因此,我们开口发言时应多加斟酌。    
    每一个人都喜欢叙述有关自己的事,都想美化自己,也都想让对方相信自己的叙述;另一方面,每一个人又想探知别人的秘密,并且都想及早转告别人。这种现象,也许可以说是人的本性。“一吐为快”的心理,有时候会受到某种因素的限制,不敢大胆地说,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想办法解除限制,这样,对方就会自动地说出心意了,这就是所谓的“善解人意”。    
    假如对方因为某种因素而说不出话时,你应该想办法去帮助他,使他很自然地说清楚才对。    
    表示赞同对方的行为,也是“善解人意”的一种方法。像别人对我们表示赞同一样,有时我们也应该适当地向人表示赞同。但这种表示赞同的行动,不宜太快或太慢,因为过与不及都会使对方认为你是虚伪的。    
    真正巧妙地表示赞同的方法,就是要了解对方说话的内容和趋向,然后从多方面协助他(就像向导一般地为他开路)使他的谈话能够流畅,最好在他做结论时,你就可以向他表示赞同。    
    有一位在新闻界很有名的记者,他的文章虽然不怎样,但是他的采访能力非常强,不管遇到什么难题,只要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