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92.恶汉-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算是德行有亏吗?
    其实这种人,多了去,说穿了也不过是心胸狭窄而已,似乎和德行无关吧。
    见董俷的表情,蔡 如何不知道他心里的想法?
    “当然,这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关键是在于,法衍在 阳为郎地时候,曾先后依附过很多人。特别是在党锢之禁中,这法衍为了报复当年张俭对他的轻视,居然和朱并联手迫害,依附与曹节之下。曹节死 后,法衍就因故致仕,从此再未起复。”
    张俭,在李膺时期,是八极之一,很有名望。
    法衍不但迫害过张俭,还依附过曹节……怪不得没有人愿意用他。
    刘洪说:“我也没想到子干会为你推荐这个人。西平,你用法季谋没有关系,但定要有制约才行。这次你能借弘农王之手,招揽羊续,倒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羊续的才华不在法季谋之下,有他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压制法季谋的私心膨胀。”
    薰俷点头,“老师说的在理。”
    这其实又是一个平衡地手段,用羊续来平衡法衍。
    薰俷开始觉得,自己有点变了……学会了用手段,学会了用计谋。可这,并不是他所喜欢的事情。
    和人要以诚相待,要推心置腹。
    这是董俷在上一世就坚持的一个信念。
    即便是重生于这个时代以后,在大多数时间里,他还是保持这样的信念。凭此,他结交了好兄弟,好部下。可是如果有一天,连这些人也要用手段的话,那实在是……
    薰俷不想这样,因为那样子过活,真的好累!
    ******
    初平二年二月末,残破的 阳,开始了大规模的修缮。
    京兆地区地一场大战,实际上对当地的百姓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危 害。当一批批俘虏被押解往安定的时候,所有地人都露出了舒心的笑 容。在他们看来。至少在今后地日子里, 阳不会再遭遇战火。至于朝堂上的争斗,和平民百姓又有什么关系?
    豫州等地的百姓因流寇战乱而流离失所的时候,京兆地区却聚集大批的流民。
    如何安置这些流民,成了董卓一系人马在经历大战之后,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因为众多流民聚集在 阳周围。势必会对整个司隶地区造成很大地影响。薰俷在和羊续、法衍相商之后,拟出了他自立门户之后的第一份奏折,以解决这种状况。
    往年,流民聚集,大多是朝廷赈济钱粮。
    可实际上呢,流民往往因为这些赈济
    越多。毕竟不劳而获的感觉,还算不差。
    如此恶性循环,本就紧张的国库又能支撑多久?
    —
    薰俷的奏折。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以工代赈。由于流民过多,而朝廷也需要大量的人手来进行修缮。
    招募流民重修关城,就可以获得足够的食物。
    这样一来,即可以解决李儒手中人手短缺的窘况,又可以安置一部分流民,无疑是一件大好地事情。
    第二个部分则是建议在京兆屯田。
    这个主意是由法衍提出,正值春耕好时节,京兆的确因早先的战 争,还有董卓对 阳大户的血腥杀戮,造成了大量的土地荒芜。屯田之法。只招收精壮。在一方面可以加强京兆地区的兵力,稳定司隶局 势;另一方面,则可以消化一部分流民所造成的隐忧。
    屯田之法自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不过当时主要是为了蓄养戍 卒。
    京兆地区的屯田,却是汉以来的第一次。由官府出官牛,每亩地需要交纳十斗粮草。京兆地区空闲有近四十万顷的土地。按照羊续地计算,可以吸纳至少三十万流民。
    按照十抽一的比率,京兆地区一下子就多出了三万屯田军。
    且不说这三万屯田军能有多少的战斗力,至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京兆防御的压力。
    薰俷奏折中的第三部分,是迁移流民。
    将滞留在京兆地区的流民,大规模地向边塞迁移,特别是五原、梁山、北地一线。
    大批的汉民涌入边塞。可以进一步的同化边塞胡人。
    数量上的优势,足以令汉民在边塞立足。北地、石城靠近朔方,而河套地区,却是一个巨大的粮仓。土地肥美。水草丰满。举法衍的统计,河套至少可以吞下百万流民之巨。不但能缓解关东地区的流民隐 患,还可以加强对边塞的控制,一举两得。
    不管杨彪黄宛等士人对董家如何地不顺眼,可是在看到董俷的奏折后,也不得不连连称赞。
    也许真的是老天都在护佑董氏一门。
    五十万大军没有对董卓造成冲击,反而令其勇武之名传天下。
    而这个董俷,即可以领兵打仗,也能够处理内政,难道说,是天要亡当今士族吗?
    薰俷的奏折,被称之为平流三策,很快就获得了绝大部分人地相 应。
    薰卓二话没说,命令李儒依照平流三策的内容实行。一时间,一笔笔钱粮调拨出去,一批批流民得到了安置,竟然使得董卓在京兆地区的威望,一下子达到了巅峰。
    而就在董俷呈报平流三策的第二天,老夫人的车驾终于来到了 阳城外。
    老夫人进京,并没有大张旗鼓。董卓原本是想要来个十里相迎,但是却被老夫人派人通知:莫要张扬。
    的确,董卓如今正是在风口浪尖之上,一举一动都被无数人所关 注。
    只好派董俷出马,董卓则命人清理迎春门大街,收拾房舍,大开仪门,等待老夫人前来。
    一大早,董俷领着王戎成蠡,率五百巨魔士,出城十里相应。
    晌午时分,一行车队在官道尽头出现,缓缓的行驶而来。那为首 的,却是一群盔甲鲜明的姑娘,旌旗招展,秀带飘扬,一杆描金大 ,正中间写着一个斗大的‘虎’字。两行大字,一行写着巾帼不让须眉,另一行则是‘敕勒川董’四个大字。
    大 之下,有一员女将。
    胯下浑红马。掌中一杆竹绒大刀。身披荷叶甲,外罩大红色战 袍,两根稚鸡翎飘扬。
    粉面桃腮,一双杏眼。
    柳叶眉儿弯弯,一笑脸颊还会露出一对酒窝。
    薰俷一看这架势,脑袋嗡地一声响。拨马就打算往回走。就听那女将远远的一声娇叱:“董西平,看到姐姐,还不给我滚过来。否则定要揪你耳朵,让你知道我的厉害。”
    这一声娇叱,让王戎目瞪口呆,成蠡嘿嘿直笑。
    薰俷苦着脸,一磕狮鬃兽的肚子,阿丑迈着小碎步。悠哉悠哉朝着那女将跑了过去。
    就说她安生不得,果然,早先还说把虎女营给我,她不搞了!
    现在倒好,这又弄出了一个虎女营,怎么看着比当初在河东的时 候,气派还要大?
    那马上的女将,正是董俷地四姐,董媛。
    不是说董媛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决定要修身养性,专心红妆了吗?
    的确。一开始的时候,薰媛的确是生了这样的念头,还把虎女营都交给了董俷。
    可有一句俗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让一个从小就嚣张跋扈,舞刀弄枪的女孩子突然间静下心来,专心红妆刺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凉州在过去地日子里,可是战火纷飞。羌乱不止,叛乱不停。一方面是羌人的数量众多,二来 呢,也是董卓有意如此,来维持他在凉州的地位。
    如果没了战争,董卓说不定早就被召回了 阳。
    薰媛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怎么可能安下心来?早两年,她看华佗马真等人搞医护营,心中难耐寂寞,就纠集了一群女孩子。跑去医护营中帮手。一来二去,居然训练成了一批类似于后世中护士一样的女兵,在医护营中担当护理,颇有成绩。
    华佗马真对董媛称赞不已,大大的满足了董媛的虚荣心。
    这虚荣心一满足,就开始生出了其他的想法。幸好当时有董夫人在家里镇着董媛,也搞不出大动作。可是董夫人过世之后,老夫人也不怎么管她,可就撒开了花儿。
    关东诸侯大战,陇西也遭受到了马腾张邈的攻击。
    薰媛就开始重组虎女营,准备和董俷在 阳成立的那个鸾卫,好生地别一下苗头。
    特别是 阳大捷传开,董媛就更急不可待了!
    竟然从牛辅的军中要来了一个能人,名叫苏则,原本是扶风人,表字文师。
    苏则是个文弱书生,早年家贫,曾被举为孝廉。十常侍当政时,拒不应辟,竟然跑去陇西投军。年纪只有二十三四的样子,但精通于兵 事,为人也非常豪爽正直。
    若问苏则最仰慕是什
    中平元年之前,他仰慕李膺这样的宗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