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92.恶汉-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雒阳库府空虚,一方面要进行大规模修缮,以工代赈;另一方面却要应付来自各方面的冷箭暗矢。对于一个年已六旬的老人而言,董卓所承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这时候,老夫人手拄龙头拐杖,在两个奴婢地搀扶下,走了进来。
    “华先生,我儿情况如何了?”
    李儒连忙向华佗摇摇头,那意思是说:最好不要把情况告诉老夫人。
    “老太君,太师只是操劳过度,加之大悲大喜,故而有些不适,只需静养就好。”
    华佗很聪明。理解了李儒的意思。
    不过他还是把注意的事项说了出来。毕竟董卓目前。确实需要多多休息。
    老夫人松了口气,“那老身可否进去探望?”
    华佗说:“老太君只管探望无妨。只是时间不要太长。我担心老太师会感到疲惫。”
    “这个,老身明白。”
    颤巍巍。老夫人朝着卧房走去。
    门外地家人很主动的让开了一条通路。
    华佗正要离去,却被李儒给拦住了……
    “神医,儒有一事想要拜托。”
    “啊,林乡亭侯切莫如此客气,有甚事情,但说无妨。只有老朽能做到,定不推辞。”
    李儒拉着华佗走到一边,压低声音说:“关于太师的病情,若有人问起,还请神医不要告诉他们真相……另外,请速速告知与我。您知道,这雒阳城内有很多人对我们持有敌意。若让他们知晓太师的病情,我担心会引发骚乱,就拜托神医了。”
    如果换一个人,李儒一定会毫不客气的杀掉。
    但华佗却不一样,一来他是董肥所看重的人,而来他和华雄是本家,只这两样,就让李儒不得不顾忌。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却是在于李儒本身。和薰媛成亲多年,至今还没有子嗣。虽说这里面有二人长期分居的缘故,可李儒总是觉得不正常。
    华佗为他诊治了一番,才几个月的时间,这董媛就有了身孕。
    只有三个月,但对于李儒而言,却是一件大喜事。自然在言语间对华佗非常尊敬。
    华佗也明白董家在雒阳地状况,点点头,表示明白。
    他自去为董卓开药方,李儒则站在小院门口,仰天轻轻的一声叹息。
    父亲啊,您可千万不要出事……至少在西平回来之前,莫要再发生什么意外啊。
    也难怪李儒会如此的忧虑。
    薰家能有今日的成就,靠的是两个人。
    一个是董卓,另一个就是董肥。如今董肥不在雒阳,董肥万一出事,可真的麻烦了。
    那该死的死间,至今踪迹全无。
    可以说,那家伙很有耐性,至少到目前,他没有露出任何的破绽。
    李儒怀疑过许多人,可最终还是无法确定。这不得不说,那死间的手段很高明。
    同时,李儒也知道,若那家伙出手,定然是致命的。
    我就不相信,找不出你地跟脚……
    李儒握紧了拳头,看着灰蒙蒙地天,心里面有一种莫名地寒意。
    “母亲,却是让母亲担心了!”
    不管历史上的董卓,被人评价地如何不堪,但有一样却无法否认,他是一个孝子。
    事实上,在董肥地印象中,董卓却是一个大孝子。
    这也是他后来愿意帮助董卓地原因之一。按照上一世的记忆,村里的老人曾说过:一个孝顺的人,再坏也有限度。董肥不相信,董卓是一个孝子,怎会那般残暴?
    此刻的董卓,正躺在一张酸枣木做成的大床上。
    这床,是董肥离开雒阳前,请雒阳的工匠为董卓专门打造的,董卓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日趋臃肿肥胖。坐不了太久,就会气喘吁吁。感觉疲惫。故而做出这张大床,算是对老爹的一番孝心。不管怎么说,老爹在。那就是薰家地一片天啊。
    床上铺着厚厚的床褥,董卓就那么斜躺着,圆木枕头边上,还放着公文。
    老夫人在董卓身边坐下,摆摆手,示意婢女退出去。
    “一晃,我儿已经六十了……”
    老夫人面带淡淡的笑容,伸出手。想要抚摸董卓地面庞。薰卓吃力的抬起身子,把脸凑了过去。
    “呵呵,当年的黑小子,如今也长了一脸的胡子……仲颍,你的确是老了。”
    那略有些淡然的语气,让董卓心里面不由得一阵发酸。
    人老了,怎得这眼泪也变得不争气了?动不动的就想跑出来。
    “娘……”
    薰卓刚想说话,却被老夫人阻止。
    “仲颍,娘还要靠着你来送终,你可千万别走在我的前面。”
    “娘。您这话说地……”
    “别瞒着我。我人老可心不老。华神医没有告诉我实情。可我就是知道,你这次病的不轻。年纪大了。就别再争强斗狠了。外面的人想说什么。就随他们说去吧……别动不动就发火,气坏了自己的身子。反而会让那些人高兴,又是何苦来哉?”
    老人的话,往往带着真知灼见。
    薰卓仔细想想,这一年中,自己真的很容易发火,有时候那火气来的是莫名其妙。
    “娘,孩儿记下了。”
    “董家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娘这辈子都没有想到。不过,我却想起了阿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提起阿丑,董卓心里面就泛着甜味。
    谁家的儿子能有我这狮儿般的出息?老夫哪怕就是死了,也足以笑着瞑目。
    “娘,阿丑说过什么?”
    老夫人说:“还记得当年阿丑在演武场差一点杀了阿秀地事情吗?我后来曾问他,为何要习武,为何要做万人敌?阿丑当时说地那一番话,真地让我非常震惊。”
    “娘,阿丑到底说过什么话?您倒是说啊……”
    老夫人笑了,咧开嘴,嘴里面已经没有了牙齿。
    她说:“阿丑当时说过一句话,凡事过犹不及,盛极必衰。仲颍你当时为河东太守,就会想着做更大的官,但是如果有一日,你做地官再也无法升迁,就是我董家大难临头之时……有时候我就在想,阿丑是不是有未卜先知地本领,居然让他说中了。”
    “过犹不及,盛极必衰……”
    薰卓心念一动,不禁暗自吃惊。
    这些话,还是第一次听闻。记得那一年,董肥才不过七岁而已,居然能预知未来?
    那他在张掖的作为,只怕也就是因为此。
    薰卓沉思片刻,抬起头看着老夫人说:“娘,那您也知道,阿丑在张掖地作为吗?”
    老夫人笑了笑,轻轻点头。
    “那您的意思是……”
    “阿丑说过,江山带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仲颍,你当晓得急流勇退才是。”
    “急流勇退?”
    “这是阿丑告诉我的,意思就是人当在最得意时功成身退,才是明哲保身的大道理。”
    薰卓却轻声的叹了口气,“娘,我也想功成身退,可是却没有退的余地。如今,我只要退一步,士人就会进两步。若是退的太急,只怕将来我董家满门不得保全。”
    老夫人连连点头,“你的难处,我当然知晓。凡事需早作谋划,我今日和
    你说这些,就是想你明白这个道理。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该怎么去做,你自己做选择。”
    说罢,老夫人拍了拍董卓的脸,“过些日子,等媛儿生下了孩子,我准备去张掖。”
    “娘,你要走?”
    “阿丑出征前曾和我说过很多次,张掖如何好如何好。那是咱的第二个家,怎能不去看看?呵呵,其实阿丑出征前我就有这想法,没想到一拖再拖,拖不起了啊。”
    老夫人说完,拄着龙头拐杖站起来。
    薰卓连忙喊婢女进来,搀扶着老夫人缓缓离去。
    老夫人走了,可董卓却陷入了沉思……
    急流勇退吗?
    话虽然是这么说。可如果真的要放弃,却不太容易。
    不说别的,几十万西凉军要有妥善的安置。阿丑的未来,也需要做个更好的谋划。
    有些时候啊,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却真的很难。
    李儒悄然走进房间里,见董卓在沉思,也没有出声打搅。他静静的往旁边一站,直到董卓发现了他的存在。
    “文正啊。你来地正好,我需要和你说些事情。”
    若说董卓最信任谁?
    只怕就是李儒……
    从十三年前,李儒跟随太开始,一转眼,当年的青年,如今两鬓也略显斑白。
    这都是为他出谋划策,费心操劳所致。
    薰卓看着李儒,把刚才老夫人说的那些话,提炼了一下之后,又告诉了李儒听。
    李儒先是一怔。旋即就明白了薰卓话语中地含义。
    “父亲是想要退下来吗?”
    薰卓点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