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92.恶汉-第6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曹操等人心里都清楚。
    所谓地灞桥异象,不过是董搞出来的花样。包括那传国玉玺。一直在董手中。
    当年董卓就曾经使用过一次这传国玉玺,可后来董卓被杀,玉玺却不见了踪迹。当时李郭汜也罢,曹操等人也好,为什么想方设法的要置董于死地?说穿了,不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既然董卓手里没玉玺,那么肯定是在董的手里。
    那真是天赐也好,或者是董还给刘辨也罢……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百姓敬奉天地鬼神。所谓受命于天。刘辨的皇位得到上苍地承认,并赐予传国玉玺。说明他才是天底下唯一的。也是真正的皇上。
    至于其他……
    会盟终草草的收场,各路诸侯心怀鬼胎。思考着将如何面对接下来的局面。
    “我回冀州!”
    袁尚站起来说:“显然这里已经没有再留下来的必要,我当回冀州把这里的事情禀报父亲。”
    “显甫,先别着急,我们再商量一下!”
    很显然,不管是曹操还是其他人,都不希望袁尚在这个时候离开雒阳。那样的话,无疑会让更多人笑话他们之前所做出来的决定。真的,一定会被笑话死。
    但袁尚却显得是归心似箭。
    他冷笑道:“商量?商量什么……再怎么商量,那传国玉玺还是在董西平地手中。再过两日,董西平一纸诏书过来,还不是各奔东西?丞相,尚并没有不恭敬地意思,只是刘景升既然走了,你为何还要把我们留下,做那个该死的会盟呢?”
    “这个……”
    曹操故作沉吟,但那双半眯地细目中,寒光一闪,流露出阴冷地杀机。
    “显甫,我倒要问你一下。刘景升在走之前,据说曾有你麾下前去拜访。当天晚上刘景升就退出了雒阳……我不知道你又该怎么解释这件事?难道说,你袁家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件事的结果了吗?所以现在才急急忙忙地要离开这里?”
    “你胡说!”
    “大胆……”
    担任曹操护卫的许褚和曹彭早就看不惯袁尚那副模样,闻听他出言不逊,抢身站出。
    而袁尚身后,也有文丑王门拦在袁尚的身前,双方抽出宝剑,一时间这大厅里刀光剑影,气氛显得格外紧张。
    “仲康,你们干什么,收起兵器!”
    一旁刘备也站起来,和公孙康劝阻文丑和王门。不管怎么说,刘备当年曾投靠过袁尚,故而袁尚还算给他一分颜面。他喝止了文丑王门,沉声道:“丞相所说的那件事,沮大人已经告诉了我。那个人名叫周先,是我麾下周昂的家人。但是当我追查此事的时候,那周先已经不见了……至于去向,我还想向丞相要人呢。”
    曹操一蹙眉,沉吟不语。
    刘备一旁说道:“丞相,三公子,这件事肯定是误会,可莫要伤了自家人的和气。”
    “反正不管怎么说,我定要走的。你们愿意留在这里让人笑话,是你们的事情,我袁家可丢不起这个脸。若丞相再没有其他的吩咐,那请恕小侄先行告辞。”
    比之先前,袁尚的言语中客气了很多,不再口出不逊。
    他大步向厅外走出。文丑许攸走在最后,和刘备错身而过的时候。三人轻轻点头。
    许褚怒道:“丞相,就这么放那小儿走了?依我看。肯定是他在捣鬼!”
    曹操摇头说:“袁绍和董有杀子之仇,断不会轻易和董西平联手。这件事……当初董西平敢在许昌安排细作,为何不能在袁绍麾下安排?此时和袁尚无关。”
    说完,目光一扫客厅内地众人。
    “诸公,还有谁要离开,现在就可以走,某绝不阻拦。”
    刘瑁犹豫了一下。站起身来,“丞相,非是瑁要背盟而去,实汉安军兵临葭萌关下,瑁担心兄长的情况……而且,丞相也不用兵了。瑁留在此处,却也无用。”
    话说地合情合理,只是在这个时候……
    曹操虽然不说什么,可这心里面却是很不高兴。
    表面上还是要表露出一种温和的姿态,沉声道:“既然如此,还请代我向刘益州问好。”
    “一定,一定!”
    刘瑁说完也走了。
    七家诸侯,会盟前走了一家,如今又走了两家,大厅里一下子显得很冷清。
    公孙康说:“家父命康出发之前。曾有言在先。万事听从丞相的吩咐!”
    “啊……备只知许昌之圣上,而不知长安之圣上。丞相大可放心。定不背盟。”
    周瑜犹豫了一下,“但不知丞相如何打算?”
    他说的很巧妙。即没有说背盟,也没有说不背盟,显然是看看情况再做决定。
    曹操知道,其实留下来的,都是不太可能和董和解的。
    公孙度虽然曾经在董卓麾下效力,可是之前在塞外摆了董一道,险些把董弄死。就这一点而言,除非是董的胸怀博大,怕是很难原谅公孙度背主之事。
    而刘备,更是和董无圆转之处,不必细说。
    孙坚死于董之手,和孙家也有难以化解地仇恨,所以才会留下来看事态发展。
    还算太差!
    曹操心道一句:至少有一半人,看样子不是很能接受董的存在。那就有回转的余地。
    说实话,如果刘备孙策也退出会盟的话,曹操已经做好了打算。
    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他立刻回许昌,缚了汉帝刘协,自己直接去长安请降。
    毕竟他和董虽有仇怨,终归有一段情义在。
    如果他投降的话,想必董也不会为难他。只要交出兵权,做个富家翁当不成问题。
    曹操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既然诸公都还信任曹某,那么我们就商量一下后面地行动吧。如今伪帝出现,而关中贼势甚大,我四家当相互照应,统一行动。”
    “丞相所言,极是!”
    袁尚领兵退出了雒阳,在第三天就进入了河内领地。
    这已经是他袁家的地盘,两天来提心吊胆的袁尚,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他还真的害怕,曹操会在途中拦截。虽说他兵马强盛,可毕竟是在曹操的地盘,打起来并不占光。如今,到了自己的领地中,积压多日的嚣张,重又发作了。
    “都说那曹孟德如何厉害,依我看也不过如此。”
    沮授看着骄狂的袁尚,心中暗自苦笑一声,而后轻轻的说:“三公子,您实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离开。如今的形式,我等合则利,分则害。若诸侯联手上疏长安,想必长安多少还会有所顾忌。可现在,和曹操翻了脸,于主公而言绝非好事……”
    “好了好了,沮先生,这些话你这一路上不晓得说了多少遍。事情已经做了,你还想如何?再说了,以我冀州钱粮广盛,兵马强壮,董西平未必能奈何我等。”
    “可是……”袁尚蹙眉道:“沮先生你到底是为我袁家效力,还是为曹操效力?怎地我这一路上,就在听你说他地好话?你若是觉得我做地不好,大可以去找我爹告状,莫再呱噪。”
    一句话。把沮授憋得的是脸通红。
    嘴巴张了又张,最终苦笑长叹。默默地退到了一旁。
    旁边,许攸和文丑相视一眼,微微一笑之后,许攸策马,来到了沮授地身边。
    当晚,大军依沁水而扎营,十五万大军却是浩浩荡荡。好不壮观。
    沮授日间被袁尚一顿言语噎得心里难受至极,独自坐在大帐中,一杯杯地喝着闷酒。
    这日子真地是没法子过了!
    大将军的意思,将来这冀州怕是要交给袁尚。且不说这长幼之分,看这袁尚,根本就不是成大事的人。当初让他来辅佐袁尚的时候。就不太愿意,如今真憋屈死了。
    帐帘一挑,许攸从外面走了进来。
    要说较起来,许攸比沮授早一步跟随袁绍,但是如今却没有沮授这般受袁绍重用。而许攸这个人呢,又比较喜欢占小便宜,有点贪财,沮授对他也不甚喜欢。
    故而见许攸进来,沮授也没有起身相迎,只是冷冷的看了他一眼。
    这几年许攸很低调。不管什么事情。都不会出头。袁绍若是用到他,他就出力。用不到他。就乐得逍遥自在。如今,已经渐渐的淡出了袁绍地核心成员之外。
    “公嗣先生。怎么一个人喝闷酒?”
    沮授醉眼朦胧,看了一眼许攸道:“子远前来,不知道有何见教?”
    “见教却不敢当,只是日间见公嗣你受了委屈……呵呵,所以前来探望一下。”
    许攸说着,坐在了沮授的对面。
    沮授也不说话,给许攸到了一觞酒,然后自顾自的喝着。许攸也没吭声,只是陪着沮授喝酒,两人谁也不说话,这大帐里的气氛,却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