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92.恶汉-第6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横眉一抖,“接着说。”
    “刘先奏议,建立卫军,不仅仅适合于长安,也适合于关中治下各地方,主要是为了维持地方的安宁,处理突发事务。花费不多,却能够减轻各地驻军的压力。各地方依照规模,卫军小至十人,大到如长安的八百人。所需花费,均有各地方官署支出,于朝廷也无大碍。”
    董听明白了!
    这所谓的卫军,颇类似于后世的捕快衙役,或者更现代一点的说法就是地方武警。
    理论上来说,卫军地出现的确可以减轻不少军方的压力,于社会治安方面,也是颇有益处。
    可是问题就在于,这支人马不受控制。
    就这一点而言,无疑又是一个非常巨大地麻烦。八百卫军,如果占居有利地形,可以做很多事情。对于这种不受控制的武装,董是怀有强烈的敌意,甚至说,对此非常的反感。
    “刘先……看上去似乎很不简单啊。”
    董话有所指。他下定了决心,不负刘辨。却不代表着他会任人宰割……当年在雒阳经历过无数次的腥风血雨,遭受到了很多算计。所以到了今天,对于不受控制地人物,总怀有戒心。
    刘先能够提出这样地建议,说明这个人的头脑,很不一般。
    法正带着董冀,也在旁边聆听。
    于是开口道:“主公,对于刘先,下官也曾留意过一段时间。自圣上登基以来,各地有不少宗室前来投奔。不过刘先准确地说,并非属于宗室,而是当初刘表在退回荆州之后。派来的使者。此人曾经担当过刘表的别驾……不过为人颇庸碌,在任五年中。未有过什么成绩。”
    这番话说的很有趣。
    陈宫顾雍石韬等人率先听出了法正话语中隐藏的意思,随后董也一下子反应了过来。
    “孝直是说,刘先背后有人?”
    法正不置可否,“刘先抵达长安之后。一开始也没有表现出太过高明的地方。想必陈大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忽视了此人。皇上请陈大人安排刘先地时候,陈大人任他为长安令。”
    这一番话,不无为陈宫开脱之意。
    法正已经知道了他在年后将会被调往幽州任职。到时候在名义上,将隶属于陈宫的治下。
    就这一点而言,先和陈宫打好关系,至关重要。
    陈宫果然感激地看了法正一眼,虽然没说什么,但一切尽在不言中。
    “会不会是刘景升在暗中操控?”
    “颇有可能……自刘先上疏组建卫军的折子以后,下官就已经命人将他严格的控制起来。不过,他行事非常谨慎,也没有和任何官员有纠结,至今尚未发现他有什么不妥的行为。”
    这是一种惯性思维。
    刘先来自荆州。自然和刘表有关。
    不仅是法正如此想,包括陈宫顾雍等人,也如此看待。
    反倒是一直静静聆听地董冀。嘴角微微一撇。这细微的动作,被董一下子看到了眼中。
    微微一笑,“我儿,可有什么看法?”
    董冀躬身道:“父亲,孩儿以为。那刘先甚可能和荆州。无关联。”
    “哦?”
    “刘景升,不过爱好虚名之辈。徒有其表……刘先非宗室,他怎会重视?此次将刘先派至长安,也只是投桃报李,未必会有什么心思。此人若有野心的话,父亲与曹操雒阳鏖战时,怎会没有半点动作?他麾下也非没有能人,只需一支奇兵偷袭汝南,则联军必然会大乱。”
    汝南连接徐州、豫州、荆州和扬州……
    董冀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那我儿以为如何?“孩儿以为,刘先必有高人指点。只是那高人不在荆州,而是在他身边。”
    “身边?”
    法正蹙眉想了想,“应该不太可能。刘先来长安时,除两少年外,似没有旁人。那两个少年,一个十五,一个年仅八岁。至于他地家人,还是委任他为长安令之后,刘表才派人送来。”
    董冀一笑,“十五……足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了!”
    董想了想,“那两个童子叫甚名字?”
    三国之中,不泛天才儿童。如果刘先身边的人也是天才儿童的话,说不定还真的被董冀说中。
    陈宫道:“刘先身边两少年,一个是他的外甥,名叫周不疑,年十五岁;另一个名叫寇封,年九岁耳。寇封本是长沙罗寇氏族人,后家道没落,遇刘先后,而被刘先收为了义子。”
    寇封?周不疑?
    两个对董而言,显然是非常陌生的名字。
    但陈宫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董吃了一惊,“不过寇封在年中时,随了刘先的姓,改名做刘封。”
    刘封?
    那不是刘备的干儿子吗?
    乱了,好像所有的东西,都乱了……
    在演义中,刘封虽不算太出众,却也不是简单地角色。而那周不疑……莫非也是个牛人吗?
    不管怎么说,董如今知道了一件事情。
    那位罗老大的演义里面,有太多的虚华不实之处。保不齐这周不疑,是他遗忘掉地角色。
    “孝直,从今日开始,把对刘先的注意力,给我放在那两个小子的身上。”
    说着话,董看了一眼董冀。却发现董冀的目光灼灼闪亮,似乎已经胸有成竹了……
    如果那周不疑真的是个厉害地主儿,和董冀地年纪相差不大。想必更会得到董冀地关注吧。
    众人接下来,又谈论了不少事情。
    陈宫向董提出了补充承明殿人手地事情。因为大战将歇之后,需要处理地事情,实在太多。以陈宫顾雍二人的精力,显然有些捉襟见肘。可是。董也对这个问题,无甚解决之法。
    在讨论了一番之后,董决定,把诸葛瑾由右扶风抽调入承明殿。
    送走了陈宫等人。董却留下了法正和董冀。
    “孝直,长安出现如此多的变故,为什么你没有告诉我?”
    法正挠头苦笑一声,“军师说,让他们蹦吧。反正不管怎么蹦,绝逃不出主公的手
    董冀在杜邮堡已经十余天了,对于贾诩地存在,也了然于胸。故而,董也没有隐瞒他。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董也希望听一听。董冀自己的主意。
    既然贾诩有了安排,董也就不再去过问了。就如同他早先说过的一样:我信你,我用你!
    天已经晚了。法正就留宿在大都督府内。
    花园里,只剩下了董和董冀父子二人。董突然问道:“六斤,这些日子,感觉怎么样?”
    “挺好!”
    董冀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就说吧……这里只有你我父子二人。难道还有什么可顾虑的?”
    “孩儿总觉得。军师地权利,是不是有一点太大了呢?”
    董一怔。看着董冀,片刻后微微一笑,“六斤,爹爹不如你聪明,也没有陈宫他们的睿智。但爹爹知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军师虽然阴鸷,但他始终是爹爹的军师,你需时常向他请教。”
    说着,他轻轻的揉了揉董冀的脑袋。
    “还有一件事,我要你去处理。”
    “什么事?”
    “是和你姐姐有关!”董犹豫了一下,轻声说:“听你母亲讲,你姐姐似乎和郡学某学子,交往很密切?”
    “爹爹说的可是宫孙?”
    董点点头,“你姐姐虽然聪明,可毕竟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有些时候……爹爹希望你姐姐一辈子能快活,不想她受半分的委屈。你给我查一查,那学子的来历。若有问题的话……”
    董没有说出后面的话语,细目一眯。
    董冀已经明白了董地意思,轻声道:“请父亲放心,孩儿定会把那宫孙的祖宗八代查个清爽。”
    听说,董冀和宫孙的关系不错。
    董自认为,若是换成他地话,怕是没有这等的狠心。也许,军师所说的,真没有差错。
    这小子……很合适!
    大恩佛寺的屠杀,并没有出现许多人想像中的波澜。
    当天晚上,宫中传出了刘辨怒斥图澄,并杖脊三十地处置。同时,长安各佛寺被逐个巡查,许多借口供奉佛事,实际上暗藏龌龊地佛寺,被掀出来。涉及的人员,全部被关押天牢。
    大恩佛寺主持,在第二天晚上离奇地死亡。
    这件事,没有人在去追究。好像这世上就不存在这个人一样。
    夏侯曼在被带回董府后,董宥立刻认出,他就是白天被大恩佛寺僧众追打的那个家伙。董朔就是因为夏侯曼,才被砍伤的吗?大恩佛寺如此兴师动众的抓人,似乎有一点不太寻常啊。
    不过,夏侯曼因受刑过重,在抵达董府之后,就昏迷不醒。
    好在有济慈救治,在第三天过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