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92.恶汉-第6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长安之后,行为并不彰显。
    他站出来,又有什么事情?
    “启禀圣上,今圣上授之天命,已有三载。三载中,先有大都督雒阳大捷,夺回东都旧地,又有风调雨顺,百姓安康。臣常思之,汉室将兴,武功侯功不可没。如今有兴教化之事,更为千秋大业。列侯诸将,皆南与大都督比肩,若无奖赏,又如何彰显圣上之英明与大度?”
    咦,居然是吹捧我的?
    董不由得眯起了眼睛,向刘祯扫了一眼。
    事有反常即为妖,我和这刘祯又不认识,无缘无故的吹捧我,这里面肯定是有不正常的地方。
    下意识的,向刘辨看去。
    刘辨显得很高兴,点头道:“爱卿所说不差!朕有今日,大都督功不可没,不能不有所赏赐。”
    停顿了一下,“以爱卿之见,当以何封赏为好?”
    刘祯似乎是想了一下,然后大声说道:“臣以为,以大都督之功勋,封侯拜相不足以彰显其功勋。当以封国,请皇上斟酌。”
    董地脑袋,嗡地一下,懵了!
    封国?
    这家伙居然要让我封国?
    什么是封国?所谓封国,说穿了就是称孤。
    诸侯,只能是侯,而称不得孤。但是若有封国的话,不但是领地增加,同时能开府仪同三司,并且拥有自己地属臣。在此之前,朝堂上陈宫等人虽以董为主,却始终是汉室的官吏。可一俟董封国称孤,那么就必然少不了建设自家的班底。说通俗一点,就是董被封以王侯。
    自汉以来,有封国者,多是汉室宗亲。
    以外姓人封国,也并不是没有。比如高祖时期的一字并肩王韩信……当然,那不是一个好例子。
    董就知道,这刘祯不会无缘无故的说好话。
    但是却万万没想到,刘祯会为他请求封地。一时间,董有点反应不过来了,看着刘祯发呆。
    刘辨显然也没有想到刘祯会提出这么一个建议。
    呆愣了片刻之后,突然间笑了起来:“以董卿之功勋,封国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朕本来也在考虑,给董卿什么样的封赏。刘卿家既然提出来了,朕以为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吧……杨谦,传朕旨意,册封三军大都督,光禄勋司空董,为凉国公,配享汉初诸侯王之制。”
    隶属于董一系的臣工,一个个欣喜无比。
    而非董一系的朝臣,则面带笑容,拱手向董道贺。
    董总算清醒过来,沉吟了一下之后,呼的长身而起,沉声道:“启禀万岁,请恕臣不能接受。”





    第一部 少年游 第四四0章 暗藏杀机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8…12…9 20:32:23 本章字数:4430

    冬夜,下了一场大雪。
    这也许是今年的最后一场雪吧,所以格外的寒冷。从杜邮堡的囚室中向外看去,除了白色,再也不见其他。寒风呼呼,大雪纷飞。远处兰池大营那星星点点的火光,也变得模糊了。
    董冀跪坐在榻上,沉静的看着囚窗旁边站立的贾诩。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但当你近距离接触了他,才会感受到他所拥有的智慧。
    董冀早就认识贾诩,却说不上太了解。
    在得知董把他派过来,其实是在贾诩的手下效命时,董冀的心里面,多少还有些不舒服。
    但月余时光,董冀却越发的感受到,贾诩的高深莫测。
    也许父亲说的不错,这是一个谁也看不透的人物。你要么毫无保留的信任他,要么就杀了他。如果留在身边,却不能让他完全的施展才华,那么不如不用,绝对是一种可耻的浪费。
    但是,谁又能用的了贾诩?
    这天底下,可能除了父亲能用贾诩,其他人……
    董冀想到这里,忍不住轻轻的啧了一声。但旋即醒悟自己的失态,又整肃面容,巍然不动。“大公子刚才问老臣,主公为什么不愿意接受封国的原因,想必现在已经明白了。”
    “是的,军师!”
    贾诩返回来,跪坐在榻上,笑眯眯的看着董冀。
    “那说说看!”
    “若父亲受了封国,则必须就藩。如此一来。长安格局必然会出现混乱,父亲对长安的控制力。也将随之削弱。不仅如此,父亲称孤,必然会站在风口浪尖之上。自有汉以来,除韩信赵佗之外,汉室从未有过异姓王。如果父亲接受封国,那么先前所建立的形象当完全毁去。”
    贾诩微微一笑,“只这些吗?”
    董冀所说的,并没有错。
    自董辅佐刘辨以来,一直是以中兴汉室地栋梁而示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噱头。招引了无数地人才。有人说董是虚伪,有人说董暗怀歹意……可不管怎么说,百姓却认同董。
    十六岁的年纪,能看穿里面的奥妙。端的是不易。
    但以贾诩的角度来看,董冀只看到了表面,却没有看到更深处。
    他捻了一粒腌制的黄豆,放在口中慢慢咀嚼,品尝着里面虽具有的各种滋味,许久没有说话。
    “大公子,宗室这一招玩儿的非常漂亮。大公子想到了主公接受封国的害处,却没有想到,主公不接受封国所带来地后果。所以,不管主公是否接受封国。宗室这一阵却是赢了。”
    董冀不由得正襟危坐,“还请军师指教。”
    “主公身边,不同于其他诸侯。多以寒门中人为主。这些人,有的是真心诚意的追随主公,有的却是怀着希望来追随主公。你可听说过,汉光武皇帝纵横河北,耿纯进谏地故事吗?”
    董冀先是一怔。眼睛唰的闪过一道寒光。
    当年更始皇帝杀了光武皇帝刘秀的哥哥之后。光武皇帝起兵造反,兵力日渐昌盛。实力也越发的强大。于是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耿纯向刘秀进谏,请求刘秀称帝,莫寒了臣下的
    贾诩笑道:“许多追随主公的人,未尝没有搏一场富贵的心思。主公若受封国,也算是向这些人发出了一个讯息:我欲染指江山。而这些人会很高兴,以寒门起家,却成了开国元勋。”
    董冀明白了贾诩的意思,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贾诩接着说:“可是主公若不接受,势必会寒了他们的心。接受了,则会寒了另一些人地心……所以,不管主公怎么决断,终究会令内部出现裂痕。此时此刻,于主公绝非是一件好事。”“敢问军师,那如何化解?”
    “只看主公如何想,未央宫的那位佛子皇帝,又怎么想?”
    董冀有点不明白了!
    贾诩这番话说的不免有些高深莫测,忍不住再次请教:“军师,请恕冀愚鲁,未明军师之意。”
    “若圣上已对主公生出歹心,那不论主公是否拒绝,都难逃国贼之名;所以,就看他怎么决断。若是皇上对主公并无恶意,那这件事显然是出自宗室之手,和他无关。他会把这件事压下去,甚至当作没有发生过。但如果皇上……你且观之,不数日定会再次提出封国之事。”
    董冀轻轻点头,“可是,这恶名已生出。不管父亲是否接受,天下人都会认为,那是父亲地意思。”
    贾诩笑了笑,突然问道:“大公子,那刘祯你可派人留意?”
    “在我接手之后,已经派出人手,专门监视长安各宗室……唔,军师这一说,我倒想起来了。前日刘祯喜得一子,故而宴请了不少人。但宴会结束后,各家宗室离开,唯有刘先走的较晚。据说,他曾带着他的外甥,和刘祯在书房中密议了许久,刘祯亲送刘先二人离开。”
    贾诩不禁笑了!
    “大公子,那周不疑不简单啊……”
    “您是说……”董冀眼中异彩闪烁,恭敬的起身,轻声道:“冀明白了,多谢军师今日的这一番指点。”
    贾诩靠着被褥,目光迷离地向窗外看去,轻声道:“业已新年,想必这一年,会非常地精彩吧。”
    董冀一笑,“定是如此!”封国。并没有考虑太多。
    一来是太过突然,二来在他的记忆当中。曾记得袁阔成大师在讲述到曹操称孤地时候,颇有可惜之意。袁大师说:曹操在称孤之前,名声并不算太差。只是随着他称孤,使其背负国贼之名。而其内部,曹操依为左膀右臂的荀也因此和他反目,最后被曹操逼得绝食而亡。
    对于汉室而言,那应当是最后一次反扑。
    但是曹操当时的血腥屠杀,也使得曹操自身地元气,受到了伤害。
    特别是荀的死。于曹操来说无疑是最大地损失。那是一个萧何般的人物,非寻常人可以取代。
    所以本能的,董拒绝了封国。
    并且在朝堂上怒斥刘祯等人,使得这一场朝会。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