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途-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氏真搬去汤府,以后郭府就是她说了算,她可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还有当家做主的一天,到现在都觉得晕乎乎。

    马秀英握着她的手说道:“您辛苦一辈子也该享享福了,不过您可得把天爵管好,下次再听到他在外面打着国公的旗号欺男霸女,可别怪国公不饶他。”

    马秀英实在不待见郭天爵,自从郭子兴和郭天叙死后,郭天爵就开始巴结她和朱元璋,把她这个便宜姐姐叫得比郭惠还亲切,三天两头登门拜访。她碍着小张氏的情分不好给郭天爵难堪,朱元璋倒不客气,呵斥郭天爵是个游手好闲的纨绔,不准他来国公府。

    原以为郭天爵吃了排头会变老实,谁知他死性不改,继续在外面声色犬马,花天酒地,有一次在青楼和人起冲突竟然抬出朱元璋的旗号。幸亏朱元璋不知道这件事,否则扒了他的皮都有可能。

    马秀英想着郭天爵是郭家唯一的男丁了,便把这件事压下去,趁着小张氏来探望她,提点几句。若是郭天爵依然不知悔改,她绝不会再帮第二次。

    “我一定约束他。”小张氏脸都白了,急忙保证。她的儿子她心里有数,借着朱元璋的名义在外面结交了许多狐朋狗友,干了许多见不得人的勾当,马秀英知道的只是其中一件呢。

第二百四十章 名存实亡的郭家

    郭家人都以为大张氏能借此机会摆脱软禁的惩罚,特别是大张氏还幻想自己能继续在汤府作威作福,还以为汤和仍是那个让她随意使唤的小厮。

    谁知汤和早在郭府就厌恶大张氏,此时见了她也不给好脸色,加上有马秀英的叮嘱,所以专门修葺了一间高墙深院,迎亲当天把她往里面一送,任凭她在院里暴跳如雷、哭天喊地也没人搭理。

    郭家人都看傻眼,大张氏这是等于从一个牢房换到另一个牢房,那郭芸带娘出嫁还有啥意义啊?

    张天佑站起来刚要说话,汤和揽着他的肩膀意有所指地说道:“张将军,咱们不仅是同僚,现在还是姻亲,以后可要多走动、多亲近,将来有机会一起作战的话,还望你鼎力相助啊。”

    “当然,当然。”一直坐冷板凳的张天佑顿时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连大张氏也顾不上了,只想着如何跟朱元璋的心腹大将套近乎。

    郭芸天生懦弱,涨红脸期期艾艾想求情,被汤和眼睛一瞪,立刻乖乖闭上嘴巴,再不敢提大张氏半句,低眉顺眼地为夫君宽衣解带。她已经是汤家的人了,在自己和母亲的利益面前,她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前者。

    郭惠知道实情后气急败坏,无奈她手再长也伸不到汤府后院去,好几次派人去向汤和求情,软硬兼施劝说他放出大张氏。

    汤和对此置之不理,郭家实际已经名存实亡,他也不是当年那个随意让郭家人吆喝的小厮了,凭什么还要听郭惠的话,郭惠的面子有马秀英的面子大吗?

    郭惠没有办法,只能在心里把马秀英、汤和恨得要死。有一次她竟然在朱元璋跟前上眼药,说马秀英、汤和从小在郭府认识,马秀英很为汤和考虑,汤和也对马秀英的话言听计从,两人会不会有什么私情。

    这话刚一出口,就遭到朱元璋的驳斥,汤和跟他是过命的交情,马秀英是他敬爱的女人,而且汤和当初还极力促成马秀英和他的亲事,说这两人有问题,朱元璋是打死都不相信的,他狠狠地责备了郭惠一番,还不准她再管大张氏的事情。

    就在郭惠郁闷不已的时候,马秀英又传出好消息,她居然怀上第二个孩子了。这下朱元璋更加看重马秀英,把郭惠气得暴跳如雷,砸了无数东西也无济于事,愈发在心里把马秀英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马秀英对郭惠的这些小动作嗤之以鼻,现在的郭惠没有郭子兴、郭天叙做靠山,想要踩死她轻而易举,只是马秀英不屑这样做而已。

    随着郭子兴、郭天叙相继离世,两个女儿都已出嫁,大张氏被软禁汤府,郭府只剩小张氏、郭天爵和一群郭子兴、郭天叙留下的妾侍。按说郭天爵是男丁,这时候应该站出来撑起郭家,可惜他早就是个纨绔废物,只会浑浑噩噩度日,若不是马秀英顾念小张氏,时不时派人过府问候,恐怕郭府早就落败。

    众人心知肚明,小张氏一旦撒手人寰,马秀英不再过问郭家,郭家迟早被张天佑取代。

    人老精、鬼老灵。张天佑到底是浮沉在世几十年的老油条,见郭家大势已去,立刻收敛了往日嚣张的嘴脸,变得低调恭顺。朱元璋的决定无论是对是错,他都完全支持,还时不时让周虎妞去拜访马秀英,借口提及自己当年如何照顾马秀英,如何看好朱元璋,两家人感情如何深厚……

    朱元璋念及张天佑并非大奸大恶之徒,跟着郭天叙对付自己也是因为阵营不同,所以并未计较他的过去,仍以舅侄之礼相待。这一番态度颇让原本跟随郭天叙的部将彻底放心,从此朱元璋的军队愈发团结强盛。

    内部矛盾解决,朱元璋的精力着重放在外面。至正十七年,真是一个遍地开花的年代,到处都打得热火朝天,唯有朱元璋地处战局腹地,居然安然无事,成了唯一一个有闲情嗑瓜子、看热闹的局外人。

    这一年,方国珍被元朝招安,与杨完者夹击攻打张士诚。张士诚迫于无奈最后投降元朝。

    这一年,元军攻陷亳州,刘福通护韩林儿移驻汴梁,定为国都。

    这一年,徐寿辉部下倪文俊发动政变,企图谋杀徐寿辉,夺取帝位,可惜行动失败,反被陈友谅袭杀。徐寿辉以为陈友谅忠心耿耿,赋予他诸多权利,却不知此人狼子野心,暗中谋划夺权,自此徐寿辉部队的实权逐渐被陈友谅掌握。

    这一年,朱元璋迎来了他的第二个儿子朱。所以说发育不健全最好不要过早同房,你看那小萝莉郭宁莲嫁给朱元璋这么久了,肚子没有半点动静,反倒是马秀英不急不躁,闷声生孩子,两个儿子都出来了,这不又怀上了第三胎。

    郭宁莲等人心急火燎,死缠烂打向马秀英讨教怀孩子的办法。

    马秀英哪有什么经验传授,连她自己也没想到,头几年不怀孕,一怀孕连着来,三年竟抱两,瞧这架势还收不住。她只好告诉郭宁莲,女人年纪太小子宫发育不全可能会导致不易怀孕,再过一两年这种情况就会好转,至于郭宁莲听不听得懂就不管她的事了。

    李儿没有向马秀英讨教生子办法,她因为小产早就被吴夫人症断以后不易受孕,看着她愁眉苦脸、黯然神伤的模样,马秀英于心不忍,专门请吴夫人帮她调理身体,但愿她将来能像签条说的有一子傍身。

    说到怀孕,谢翠英才是个争气的媳妇,她进门头一年就有了身孕,让所有人都羡慕不已。王氏早在朱文正成亲那天就和儿子一起搬进了新府邸,老太太现在天天盼着抱孙子,精神劲十足呢。

    朱文忠和朱沐英也陆陆续续去了军营,听说这三个孩子在军中吃苦耐劳,表现卓越,马秀英十分欣慰。

    但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朱元璋的堂嫂田氏不堪积劳在上个月病故,好在她两个女儿朱忆章、朱念慈都已许配人家,让她走的倒也安心。

    马秀英主持了田氏的葬礼后就把府里的杂事交给了郭宁莲她们打理,她一边照顾孩子,一边专心处理朱卫和朱门的情报。她把这两个机构的大本营都调至应天府,一来应天府离苏州不远,迁动方便。二来随着局势跌宕起伏,许多命令可能朝发夕改,就近处理省时省心省力。

    不过这样一来就忙坏了逊影,国公府的仆人经常看到她一会出门给马秀英买这样,一会出门给马秀英买那样,不由叹道:夫人怀第三胎太难侍候了,别看逊影是夫人的大丫鬟,其实挺不容易的。

第二百四十一章 再次说服杨家女

    要说在这应天府除了马秀英,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是谁?哈,不是郭宁莲,也不是郭惠,而是朱元璋麾下赫赫有名的女将军杨云花。

    别看杨云花才二十出头,从戎已有数载,立下大大小小无数功劳,一杆梨花枪舞得密不透风,就连周德兴这种七尺大汉都曾是手下败将,所以只要提到她,大家都会用巾帼不让须眉来形容。不过杨云花可不是喜欢板着脸的女教头,她性格开朗,待人热情大方,又有势有貌,出身名门,若不是大家都知道她是费聚追了几年还没追到手的媳妇,估计登门求亲的人能把门槛踏破。

    如今杨云花手下的女兵越来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