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途-第2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总是有理。”朱元璋说不过马秀英就把摊子甩给她,“郑遇春几个还没媳妇,你给张罗一下。”

    “行啊,我这就留意,有合适的姑娘给他们瞅着,等他们回来就安排相看。”马秀英笑着答应。

    消息传开,这一次愿意嫁给将领的女子比上次还多,上次许多姑娘和其家人觉得抛头露面挑夫婿的行为太丢人,不肯参加相亲大会。结果看到人家嫁得好、嫁得热闹又暗自后悔,听说马秀英还要举办一场相亲大会,连忙踊跃报名。

    然而这一次的相亲活动未能顺利举行,就在人们兴高采烈,议论纷纷的时候,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元廷派遣张士诚大举进攻朱元璋控制的江浙地区。

    说起张士诚此人,乃是各路起义军首领中最反复无常的一个人。他原名张九四,是个私盐贩子,由于不堪盐官压迫,在一天夜里和十七名热血盐民抄起挑盐的扁担打死盐官宣布起义。起义没多久他就受元廷招安,还弄了个小官做,可是当元廷要他出兵去攻打濠州等地的红巾军时,他觉得、韩林儿、郭子兴都是不好对付的角色,便推托不去,找借口溜到高邮,索性当起自封的王爷来。

    元廷怎么能容忍被张士诚如此戏耍,立刻派遣右丞相脱脱率百万大军攻打高邮。当时下了死命令,要求脱脱攻下高邮后尽屠当地兵民,不给张士诚投降的机会,以在江南树威示警。

    可惜脱脱贪功没有一鼓作气攻打高邮,而是分兵几路,企图连滁州、濠州等地一并攻下,反被朱元璋摆了一道,再被左丞相撒敦在元顺帝面前谗言几句就把老命丢掉了。

    原本濒临绝望的张士诚趁着元军临阵换将、军心涣散之际发动反击,居然反败为胜,不仅没被元军灭掉,还扩大了军队阵容。后来他听说应天府比高邮富有,便想攻下应天府,可惜被朱元璋抢先一步,只好先占领平江路再做打算。谁知还没缓过气,元廷又来攻打他,江浙行省平章达识帖木儿儿派杨完者和方国珍分左右两路一起夹击他。这次可没有临阵换将的好事发生了,他被逼得走投无路,见势不妙,赶紧再度投降。

    若是在元朝鼎盛时期必然不会留此反复小人,但是此刻的元朝就像被蚁虫蛀烂的牛皮袋,四面八方都是漏洞。有人就给达识帖木儿建议,先留着张士诚的性命,命他带兵攻打朱元璋的部队,好叫他们自相残杀消耗兵力,等这人失去利用价值,再杀他也不迟。

    达识帖木儿儿听后欣然同意,册封张士诚为太尉,让他领兵讨伐起义军。于是张士诚就成了元廷镇压江南农民起义军的急先锋。

    听说张士诚投降了元廷,还准备来攻打应天府,朱元璋不愿意与他作战,派人送信希望双方能够睦邻守国,保境息民。

    然而张士诚原本就看不起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嫉恨其抢了应天府,如今再奉元廷之命攻打朱元璋更是不遗余力。他拒绝了朱元璋好意,率军先进攻朱元璋占领的镇江。

    不过张士诚未免太小看朱元璋了,朱元璋这几年虽然表面看起来在应天府没有什么较大的动作,其实他一刻也没有松懈过,招兵买马、囤粮练兵……总之他可不是任人宰割的无毛鸡,面对张士诚的出击,他奋起抵抗,派出徐达、汤和领兵镇守镇江诸地。

    战争对百姓意味着灾难,再也没人有心情讨论相亲大会和集体婚礼的乐趣,俱都掩门闭户,躲在家中祈祷观望。

    有了保卫和州的经验,这一次不用马秀英开口提醒,李善长等文官就把应天府的治安和社会秩序安排妥当,调控市场、遏制动|乱、安抚民心、积极备战。

    应天府囤粮练兵这么多年,终于迎来检阅的时刻。

    有朱卫在,马秀英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她不动声色把姑娘们的画像放置一边,开始整理分析有关张士诚的一切情报。得知张士诚性格反复,目光短浅,她连忙制定几条计划,命令在张士诚身边的朱门细作想方设法离间张士诚和其他元军将领的关系。

    张士诚手下有个叫许五的幕僚是朱门早些年安插在张士诚身边的耳目,几年过去,此人已从一个小角色混成了张士诚的心腹幕僚,他接到马秀英的命令就对张士诚建议道:“听说朱元璋麾下将领众多,兵强马壮,主公何必和朱元璋硬碰硬呢,平白折损我军的实力。”

    张士诚此时一连攻陷了平江、松江、湖州、常州,又接管了元将海牙的遗兵,声势不小,闻言不以为然,“朱元璋势力再强能抵挡我和元军的夹攻?正好趁此机会把他一举消灭。”

    许五劝道:“属下是担心您啊。明明朝廷军队如此强大,为何还要让您当先锋,这分明是想损耗您的兵力,让您和朱元璋两败俱伤。一旦主公的势力受损,朝廷若要对付您就轻而易举了。”

    张士诚迟疑道:“不会吧,我现在已经归附朝廷,朝廷为何要对付我?”

    许五叹气,“主公您看看在朝廷为官的汉人,即使他们从无二心,朝廷依然不屑重用,何况您曾经自立为王,朝廷会真的放心您?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不防备朝廷。”

    “那你的意思是?”

    “属下觉得,主公如今身负皇命,和朱元璋开战是必须的,但是主公不必倾全军之力,一方面攻打朱元璋做给朝廷看,一方面暗中囤积兵力,无论将来主公是要自保还是要重新脱离朝廷,都有资本可依。”

    张士诚沉吟片刻,便下令收拢全军兵力,仅派小股势力袭击各地城镇,大军却占领常州暂时和朱元璋处于对持局面。达识帖木儿几次传令叫他出动全军进攻朱元璋的辖地,他都置之不理。

    就在众人都以为这仗打不起来的时候,局势又突然发生变化。

第二百四十六章 一封信挑起战争

    促使战争局势恶化的导火索竟是朱元璋的一封信。

    徐达、汤和等人南下镇江的时候,顺便收降了黄包军首领陈保二。

    岂料陈保二是常州奔牛镇人,他家眷都在常州被张士诚擒获,张士诚就用他家人胁迫他背叛红巾军。

    陈保二为保家人性命,又瞧着张士诚比朱元璋势力庞大,竟然果真产生叛意,假传有一支张士诚麾下的军队要来攻打镇江,把镇江的守将顾时和张龙哄骗出城,趁二人不备,绑上船就前去投奔张士诚。

    徐达收到消息追出城的时候,敌船早就不见了踪影。

    张士诚大喜,不仅释放了陈保二的家人,还提拔他为水军统领,并将顾时、张龙扣住,劝说他们也背叛朱元璋为自己效力。

    顾时和张龙是在濠州就跟随朱元璋起义作战的心腹将领,两人一直对朱元璋忠心耿耿,岂会背主,当下就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誓死不投降。

    张士诚大怒,就要将两人推出去问斩。

    许五劝道:“顾时和张龙虽然不肯归降主公,却也是铮铮铁骨,主公素来敬佩英雄好汉,就此杀了他们未免可惜,不如给属下一段时间,属下争取说服他们。”

    张士诚就把顾时、张龙关押起来,让许五负责说服他们投降。

    同一时间,顾时和张龙被张士诚诱捕的消息传到应天府,朱元璋担心两名守将会遭毒手,便主动与张士诚谈判,并写了一封信派遣使者杨宪给张士诚送过去,商量索回二将。

    没想到张士诚看完信,竟然大发雷霆,不仅扣押了杨宪,而且派陈保二马上率水师攻打镇江。

    其实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误会,错就错在张士诚和朱元璋都是没读过多少书的粗人。

    朱元璋那封信是这样写的:过去隗嚣称雄,现在足下也称王,事势相等,我十分为足下高兴,原本想与足下邻邦保持友好,各自安守辖境。谁知足下竟为蛮人奔走,甘做鹰犬。我希望足下能早日悔悟,不要被蛮人蛊惑,请尽快释放我的将领,但愿我们两军再不起战戈……”

    隗嚣是东汉年间的一名大将,曾经占领平襄,称雄一方。朱元璋本是以“隗嚣称雄”的字眼来奉承张士诚是割据一方的大势力,但是张士诚却认为朱元璋在赤|裸|裸地挑衅自己。

    如果他是隗嚣,那朱元璋难道就是“汉光武”刘秀了?凭什么他只是个臣,朱元璋却是个皇帝?而且朱元璋信中的语气一点也不像在求他释放部将,反而是在命令他、指责他,这是真把他当手下吆喝了?

    故此朱元璋的书信不仅没有平息两方战争,反而犹如火上浇油深深激怒了张士诚。他再也听不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