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途-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知杨完者根本不卖达识帖木儿的帐,拒绝出征。

    原来这些苗人本来生活在穷山恶水的环境中,被召到江浙后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外面的世界多富饶。他们不识汉字,不习教化,但力大无比,又有一股蛮劲,常常以悍不畏死的勇猛之势打败起义军,每次胜利后都能得到可观的战利品,尝到甜头的他们渐渐不满足行军打仗,开始屠杀掳掠百姓。

    这是一支骄横滥杀、不得民心的部队,与张士诚部队的纪律严明相反,以至于苏州、秀州、杭州等地有“生不谢宝庆杨,死不怨泰州张”的俗语。

    原本杨完者受元廷命令攻打张士诚并没有多想,可在元廷招安张士诚后有个叫黄三的手下告诉他,“张士诚乃贩盐起家,又做了那么久的王侯,本来就富可敌国,朝廷还不让将军杀他,甚至把最富庶的地盘都给了他,这种好事朝廷从未想过将军,现在还叫将军去协助他攻打朱元璋,看来朝廷还是看重汉人多于我们苗人啊。”

    杨完者顿时火冒三丈,因为如果依照他和元廷定下的惯例,只要杀了某人,那人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归他的部队,那么杀了张士诚就能得到张士诚所有的财富,可是元廷只是招安张士诚不让张士诚死,他就得不到张士诚的财富。这简直就是赤|裸|裸从他手中抢走巨大的财富啊,即使叔叔能忍婶婶也不能忍!

    所以杨完者听到达识帖木儿的命令根本就不配合,他巴不得张士诚去死,怎么还可能联手和张士诚攻打朱元璋?

    这样一来达识帖木儿就生气了,十分不满杨完者的嚣张跋扈。杨完者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撂摊子,分明是不把朝廷放在眼中,难道他也想叛变?一旦叛变这些苗人比汉人还麻烦,隔三岔五出来掠夺一番,打不赢就往山里躲,让人头痛不已。不行!既然杨完者已有二心,那么这次就不能放虎归山!

    达识帖木儿立刻遣人秘密给张士诚送了一封信,暗中约定联手做掉这个不服从命令的苗人首领。

    张士诚十分高兴,干不掉朱元璋能杀死杨完者也不错,若不是杨完者这个家伙坏事,说不定自己还好好的在高邮当王爷,哪用委曲求全当元廷一个小小的太尉。

    达识帖木儿亲自赶到杭州再次命令杨完者出兵浙东,张士诚出兵淮南。

    杨完者不好和朝廷直接闹翻,就叫部将杨通泰、杨通知、李才富、肖玉分四路去浙东溜达一圈,他自己仍然在杭州花天酒地。

    张士诚佯装率兵十万与朱元璋作战,暗中却屯兵杭州城附近,当探知苗军已出兵远征,即迅速调集兵力攻击杭州,以达识帖木儿为内应,围攻杨完者。

    杨完者这才知道中了达识帖木儿和张士诚的毒计,然而他的军队不在身边,此时已无回天之力。他倒有自知之明,知道张士诚不会善待自己,索性与其兄伯颜自缢身亡。

    等杨完者的部将得到消息率军赶回杭征剿张士诚时,张士诚早已闻风逃之夭夭。

    为了平息“杭州之变”,安抚苗军,元廷赠杨完者为潭国公,谥忠愍,赠伯颜为衡国公,谥忠烈。

    但这并不能平息苗军的气愤,他们举起反元旗帜,归附了朱元璋的军队。

    朱元璋做梦也没想到,居然有一支苗军主动投靠自己,调查清楚原因才知自己无意中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可是他又头痛这支苗军的纪律性太差,恐给自己的仁义之师带来负面影响,急忙召开会议讨论苗军的安置,最后决定把这支苗军打散分配进每支队伍,同时派人约束他们的军纪。

    国公府后院里,逊影一边牵着朱慢慢行走,一边笑着说道:“主子这招可真厉害。达识帖木儿想利用张士诚对付国公,主子偏叫他不能如意。许五、黄三两人只需三言两语就叫张士诚、杨完者斗得两败俱伤,最后国公得利。”

    马秀英正在教朱标识字,听到此话头也不抬,淡淡地说道:“若不是这二人不齐心,怎么会受人鼓动自相残杀?只可惜让那张士诚逃走了。叫许五继续跟着张士诚,注意他的动向。至于黄三,杨完者这边已经没什么大碍了,把他调到别的地方吧。”

    朱标抬起头,好奇地问道:“娘,什么叫自相残杀?”

    “就是自己人互相杀害的意思。”马秀英摸摸他的脑袋,“乖孩子,这几个字写完,娘就给你讲一个河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

第二百五十一章 常遇春战朱亮祖

    且说徐达、常遇春等人攻下常州后又奉朱元璋的命令攻打宁国城。

    宁国城守卫森严,与常州不相上下。守将杨仲英、张文贵等人倒没什么能耐,只有一名将领异常勇猛。他姓朱名亮祖,是六安人,早年当地爆发农民起义,他曾召聚乡兵,保御乡里,因战绩出众,被元廷授为义兵元帅。

    说起这朱亮祖还是徐达的旧相识。朱元璋攻下太平的时候,朱亮祖曾带着部下前来投诚,后又投靠了元军。这次听说徐达、常遇春来围攻宁国,他深知二人不容小窥,连忙联络守将,悉心防御。

    红巾军刚刚赶到宁国城外,还没来得及安营扎寨,朱亮祖就领兵出城迎战。别看他年纪大,威猛不逊少年,一支长枪耍得飘飘如梨花飞舞,闪闪如电影吐光,就连徐达这样的猛将也无法抵挡。

    在他的带领下,元军以逸待劳,打得措手不及的红巾军节节败退。

    见势不妙,常遇春急忙挺枪而出。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常遇春自负力大无穷,却被当头一枪压得喘不过气来,慌忙向右侧一闪,左腿仍被戳中,赶紧策马回奔。

    徐达担心诸将有什么闪失,马上鸣金收军。

    朱亮祖趁势率部一阵追杀,红巾军只得丢营弃灶,逃出数十里,过后一清点,居然丧亡了几千人。徐达气得脸色铁青,他领军作战多年从未败得这么惨过,连对方的城门都没摸到就被杀得一路溃逃。

    常遇春亦是满脸怒气,一边包扎伤口,一边不服气地吼道:“哇呀呀,这老家伙竟然比我的力气还大,明日我要与他再战!徐兄弟,如此勇猛一员大将,国公为何会让他叛出去?”他比徐达年长两岁,两人又同是“盖世大英雄”之一,彼此惺惺相惜,交情匪浅,常以兄弟相称。他在朱元璋攻打集庆的时候才来投靠,所以并不知道朱亮祖反叛的原因。

    徐达苦涩地道出缘由,“那时郭天叙还在,国公并没完全统一军队,郭天叙的派系在军营中时常有欺凌新人的现象。朱亮祖因为性子急,做事鲁莽,和郭天叙的部将很难相容,就遭到了郭天叙的排挤。国公当时自顾不暇,也没来得及照应他,于是他一怒之下再次投靠了元军。”

    “呸,郭天叙还真是不干人事,死了都要给我们惹一堆麻烦,可惜一员猛将被他逼走。”常遇春站起来走了两步,试试腿脚是否方便,又朝地上吐了一口唾沫,“有没有办法把这误会解释清楚,让他重新投靠国公,如今军营都是国公说了算,他不会再受欺负了。”

    徐达摇摇头,“难说,朱亮祖这人固执得很,一根筋啊。”

    “嘿嘿,我就喜欢这样直来直去的汉子,最怕和肚子里弯弯肠肠的人打交道。”常遇春不知从哪儿变出一个小酒壶递给徐达,将士领军作战的时候是不允许喝酒的,但他相信徐达不会到处乱说。

    果然徐达眼睛一亮,笑着接过来灌了一大口,意犹未尽地还给他,“少喝点,明日还有战事呢,你这腿伤不碍事吧?”

    常遇春咕噜咕噜把酒喝完,随手用袖子一抹,“没问题,这点小伤何足挂齿,明日我还要和他接着打!”

    第二天,徐达重新集结大军再与宁国守将交战,常遇春在城下吼道:“朱大帅,昨日|你虽伤了我,却是胜之不武,今日可敢与我单独再战几回合?”

    朱亮祖早就听说过常遇春的威名,此人凭一己之力攻下采石矶实在让人敬佩。昨日突袭徐达大军,他原本想趁慌乱之机擒住常遇春这员猛将,谁知对方竟能在受伤的情况还全身而退,常十万的威名果然不是吹嘘出来的。他心生仰慕,当即策马出城迎战,“好,今日定要让你心服口服。”

    两人相互看了一眼,几乎同时催马冲将过来。

    “啊!”朱亮祖威风凛凛、杀气腾腾,舞动长枪迎面刺来。

    枪头如银蛇吐芯,寒光烁烁。常遇春一瞧,说道:“来的好,哈哈,你这老将倒有几分能耐,看我的!”他往旁边一闪身,朱亮祖的长枪落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