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途-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逃命要紧,张士信哪管什么面子、里子,立刻穿戴歌伎的服饰,用面纱遮住脸,狠狠地威胁这群歌伎,“你们速速带我出城,谁要是敢泄露我的行踪,我先送她上西天!”

    歌伎不敢不应。

    张士信连家眷都不顾,当即催促歌伎逃亡。

    歌伎迫于他的威胁,一路上果然没人敢乱说,遇到西吴军检查,还帮他遮掩。

    就这样张士信混在歌伎中躲过了这次劫难,也算命大。他一路逃到湖州,湖州守将张天麒才知道西吴军竟然都攻到眼皮下了,急忙率领偏将黄宝、陶子宝等人,分道迎战。

    仓皇应战的东吴军如何能跟有备而来的西吴军较量?东吴军缺乏训练,面对西吴精兵不堪一击。黄宝刚从南门出兵,就遇到常遇春的迎头痛击,打得他晕头转向,连逃跑的方向都搞错了,主动送到西吴军面前。

    常遇春笑得眼泪都流出来,对徐达说道:“张士诚的手下尽是这种夯货啊!”

    众将士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黄宝的脸红得几乎能滴出血,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第三百七十五章 戏耍折磨东吴军

    张士诚的部将张天麒、陶子宝得知黄宝被擒的消息,心生怯意,退入城中只守不战等待援军。

    李伯升、吕珍、朱暹等人听闻湖州被围立刻率军前来支援。

    徐达便与常遇春商量,一个负责围城,一个专门截击援兵。

    常遇春性急,不愿做这枯燥的围城攻事,自领了十万西吴军到姑嫂桥附近防守要隘。

    此时大部分东吴军都镇守着平江,吕珍等人只带了六万人马前来支援。看到漫山遍野、密密麻麻的西吴军,吕珍的心都凉了半截,不敢上前作战,又不好意思退兵,只得在城东设下五个寨子,与常遇春相持。

    常遇春竟然没有派兵立刻攻打吕珍等人,反而另觅他处。倒不是他发了善心不愿以多欺少,而是他觉得这样太便宜张士诚的手下了。这种毫无悬念的战争打起来真没意思,他决定变着花样折磨东吴军。

    听到东吴军的运粮军队要到了,他马上发兵偷袭。

    负责押送粮食的军官是张士诚的女婿潘元绍。这潘元绍是个小白脸,喜好附庸风雅,其实对战事一窍不通,每次行军打仗都带着大量丫鬟、小妾,吹拉弹唱样样都来,就是不把军务放在心上。然而凭着他是张士诚女婿的份上,每次打了败仗,张士诚也一概不去过问,过后不久,还是让他领兵打仗。

    这样的人当将军,其手下是什么样的状态不言而喻。

    当常遇春领军突然出现在运粮军队面前,整支队伍霎时如同惊弓之鸟,与西吴军一触即溃,丢下粮车四处逃散。

    常遇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抢光了敌人的粮食,还把潘元绍及其哥哥潘元明生擒活捉。他得知潘元绍是张士诚的重要心腹,当即决定拿潘元绍为饵引诱张士诚派兵来救。

    果然张士诚的部将徐志坚带水兵偷袭姑嫂桥,可惜又被守株待兔的常遇春活捉。

    五太子是张士诚的养子,他和潘元绍关系十分密切,是一起吃喝嫖赌的酒肉兄弟,听到兄弟被擒,他慌忙集合水兵去攻打常遇春的大营。

    常遇春看着这些自投罗网的敌将喜上眉梢,随随便便玩了个声东击西的战术,这边派军和五太子的兵打得难分难舍,那边却让薛显偷袭五太子的船队,顺风纵火,把五太子的兵船烧得一塌糊涂。

    没了船还如何作战啊,五太子瘸着腿逃回去,与吕珍、朱暹等人商议对策。

    几人面面相觑,眼看东吴军兵败如山倒,要人没人,要粮没粮,区区几万士兵在徐达、常遇春的大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干脆一合计,投降朱元璋算了。

    吕珍、朱暹及五太子等原本属于张士诚的骁勇大将立刻联名写信给常遇春,言称他们愿意携带麾下六万精兵归降朱元璋。

    常遇春非常失望,这些人也太经不起打了,他还没玩够,他们怎么就降了呢?他多么希望他们能继续反抗,他也能多杀几个人。可是六万降兵不是小数目,加上出征之前马秀英的告诫和朱元璋的敲打让他不敢再有其他想法,只得老老实实禀报徐达。

    徐达十分高兴,吕珍可是张士诚手下的第一猛将,如今都降了朱元璋,张士诚还能如何坚持。他把吕珍等人带到湖州城下,高声喊道:“张士诚大势已去,你们还不速速出城归降?限你们三日之内打开城门,否则我军攻之,毕将血洗湖州!”

    吕珍等人也招呼李伯升、张天麒等湖州守将出降,“伯升兄,粮食被常将军截获,你们再不投降,只会坐以待毙啊。”

    湖州被围,粮草皆无,百姓和守将都饿得面黄肌瘦。李伯升、张天麒抱着侥幸心理等待张士诚援兵送粮,结果好不容易盼来的援军竟然加入了敌人的阵营,这份打击令两人面无血色,摇摇欲坠。诚如吕珍所言,即使徐达不主动出击,坚守下去也只会活活饿死在城里。他二人相顾无言,无可奈何,只好交了降书,迎接徐达入城。

    看到密密麻麻的旌旗和声势浩荡的西吴军,有些假意投降的将士顿时绝了朝秦暮楚的心思,老老实实地俯首称臣。

    朱元璋大喜过望,连连发文表彰徐达、常遇春的功劳。

    前方战事大捷,府里也接二连三传来好消息,朱标没再犯病,马秀英身体好转,同时六、七个妾侍都有了身孕,其中以刚进府的几个新妾居多。

    更神奇的是当初被吴夫人断言无法生育的孙氏居然也有了身孕。她本来被特殊的药水伤了身体,这些年一直坚持喝药调理,竟真把体内的毒素慢慢清理掉了,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她很聪明,把此事全归于朱元璋的功劳,口称是朱元璋带给她优渥的生活,更让她成为一个完整的女人。

    朱元璋哈哈大笑,他现在可谓春风得意,事事顺心。

    没过两天,杭州那边也传来好消息,湖州攻克不久,李文忠与大将朱亮祖等人以少胜多,把东吴军杀得丢盔卸甲,闻风而逃,杭州、嘉兴系数沦陷。

    至此,张士诚的左右膀臂皆失,平江沦为孤城,东吴大厦将倾。

    面临南西北三面被围之势,张士诚仍做困兽之斗,调兵登城,严防死守。他对臣民说道:“孤自在位,从不曾对不起天下百姓、黎民苍生,奈何天日不照,今朱贼来攻,孤不愿投降与他,宁肯誓死守城。尔等可愿与孤一战?”

    下面的将士和百姓皆呼,“誓死守城!死战不降!”

    张士诚此人虽然胸无大志、目光短浅,但是盐民出身的他十分了解下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因此他待人亲和,一向主张军队不许扰民。特别在他执政的前期,励精图治,致力于革除元朝的弊政,废除元朝施加在农民和盐民头上的苛捐杂税。

    总体来说,张士诚统治的江浙地区可谓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所以尽管他在执政后期变得腐化堕落,尽管东吴的将领只顾过上糜烂生活无心打仗,尽管平江已经沦为一座孤城,但是平江的老百姓还是愿意跟着张士诚一起守城抗敌。毕竟他们已经习惯了张士诚的统治,若是再来个类似元廷的黑暗统治阶级怎么办。

    在这种军民齐心的条件下,号称“天下第一坚城”的平江又坚持了几个月。

第三百七十六章 世上最狠心的娘

    为母则强,马秀英原本生着病,但是朱标的胸闷气短让她揪心,她担心朱标的厥心痛复发,硬撑着衣不解带照顾朱标。旁人都见她精神十足,还当她病情痊愈,其实她是生生把自己的病压了下去。

    好在朱标没有大碍,休息一晚就能下地,第二天照样去上课。

    马秀英劝他再修养两天。

    他却说道:“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孩儿不敢懒惰。”

    马秀英只得依他,叮嘱他的跟随小心照顾。

    逊影送朱标出门,回来说起一事,“刚才在花园遇见袁大哥,他好像心事重重,问他他又不说。”

    “王爷今儿没出府?”马秀英问道。袁兴是朱元璋的亲兵,他既然在府里,朱元璋估计就在府里。

    逊影面无表情地答道:“王爷早上在书房批阅文书,适才惠妃让人来禀告宁国郡主又病了,他便去探望宁国郡主。”

    马秀英哑然,宁国郡主生病似乎都成了郭惠求见朱元璋的手段了。

    郭宁莲的女儿临安郡主和郭惠的女儿宁国郡主同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