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途-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笑容满面的族长脸色顿变,同时心里打了一个颤,这女娃竟然清楚当年所有的真相,合着他们是自投罗网,等着马秀英秋后算账?进门前他想了无数的算计此刻都吓得无影无踪,再不敢提要求马秀英扶持族人的念头,只想保住这条老命平平安安回到宿县。

    一个族人见势不妙,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卑微地说道:“娘娘恕罪,当初都是那刘五干的好事,跟草民等人无关啊!现在这畜生已经被宗族逐出本族。本来草民等人还要抓了他向您请罪,谁知这畜生一早得到消息,竟带着家人连夜逃走了。”

    “这天下都是王爷的,他能逃到哪里去?”马秀英嗤笑一声,看着面色惶惶的刘氏族人,突然兴趣索然,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严格算起来这些族人并非大奸大恶之徒,若重罚他们定会有人不服。再则她打算把爹娘的坟墓迁回祖坟,将来还要靠这些族人修葺祭奠,闹得太僵也不好。

    其实依着她自己的心意,就让爹娘待在山清水秀的地方挺好,然而这时代的人死后如果不能埋在祖坟,形同孤魂野鬼,她是不能让爹娘死后都不得安宁。

    在这件事上,逊影也是力劝她要把刘大善人和马氏的坟墓迁回祖坟,要不是为了这个原因,逊影才不愿意让刘氏族人见马秀英呢。

    马秀英想了想,缓和了语气,“你等都是我的族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既然错不在你们,那我就只追究刘五一人。过几天我再和你们商议把爹娘尸骨迁回祖坟的事情,你们且下去歇息吧。”

    刘氏族人诺诺退出,其中一人悄悄问道:“族长,这马秀……王妃娘娘是什么意思啊,既没有处罚我们,也不说给我们好处。”

    族长左右瞧瞧,压低声音,“能有什么意思,我看这鬼丫头心眼多着呢,不好糊弄。你们都给我安分点,莫要惹急了她。她纵然地位再高,还能撇开宗族?她父母还要进祖坟呢,到时候自然少不了族里的好处。”

    待刘氏族人离开后,马秀英突然有一种想要痛哭一场的感觉,“爹、娘,女儿不孝,一直让你们荒尸郊外,现在终于可以让你们迁回祖坟了。”

    朱元璋回府就看见双眼通红的马秀英,诧异道:“我听说你族人来了,你怎么反倒难过得很?”

    “我这是高兴。”马秀英悠悠地叹口气,不愿提及过往的伤心事,“族人已经答应我把爹娘尸骨迁回祖坟,这样我就算现在死了也对得起爹娘了。”

    “瞎说什么,我们的好日子还长得很。”朱元璋呸了一声,看到马秀英眼泪汪汪的模样,不由哄劝道:“你莫伤心了,我把岳父追封为徐王,岳母追封为徐王夫人,可好?”

    “嗯。”马秀英点点头,爹娘生前没有享过自己的福,只能这样弥补了。

    见马秀英还在抽噎,朱元璋又说:“岳父岳母没有儿子,我不能见你家就此绝后,不如在你族中挑一人过继给岳父,将来让他继承岳父的爵位。”

    “不必,我并不了解我那些族人的品性,若是挑到一个品行不端的人,岂不是反而让父亲蒙羞。”

    “可是如此一来,你既没有父母又没有兄弟,只剩族人了,我把他们招到朝中给他们封官,怎么样?”

    “不行!高官厚禄应该赏给贤臣,不应该私给外戚,王爷不要妄徇私恩啊。”马秀英坚决地推辞,“你的心意我明白,但我不愿意让我的宗族过于强盛。一旦他们得到了权利就可能打着我的旗号扰乱朝纲、骚扰百姓。你看前朝有多少外戚干政祸国殃民的例子,我们不能重蹈覆辙。”

    人心有私,族人对爹娘不好,马秀英没惩罚他们就算开恩了,还想得好处,做梦!

    朱元璋想到其他女人都要自己给她们家人加封官爵,唯有马秀英送到面前的机会都不要,不由点点头说道:“那么多女人中就你深明大义,只有你是真心为我考虑啊。我从布衣起家,能做上皇帝,外倚功臣,内靠贤妻。每每想起从前与你义父同住在一起的艰苦日子就暗自感慨,要不是你从中调停,偷偷接济我,我怎么能有今天?豆粥麦饭,铭记在心,永不相忘。你跟随我东征西讨,亲手为我穿上铠甲战靴,种种劳苦,数不胜数。古人称家有良妇,如同国有良相。如今我有如此贤惠的妻子,才深信古语不假啊!”

    马秀英说道:“我也听说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我很高兴你不忘贫贱之妻,但也希望你不要忘记患难之臣!”

    朱元璋赞道:“唐有长孙皇后劝太宗不忘魏征,你可以和古人媲美了!”

    马秀英推辞道:“我怎么敢和古人相比。”

    “哈哈,当的,昔日|你不是说我会是明君吗,那你就一定是我的贤后!”朱元璋放声大笑,命刘基立后传的时候把这一条也加了进去。

    众人听得马秀英这样的以身作则,朱元璋的其它嫔妃家族都没有办法厚颜求赏,无可奈何的同时对马秀英也有些不满,所以后来马秀英虽然成为后宫最尊贵的女人,还是竖立了一些敌人,为以后的执掌后宫留下了一点隐患。

    刘氏族人满怀期望在王府待了几天,可惜最终等到的结果只是马秀英赏赐了他们一些金银,并派人随他们回去把刘大善人夫妻的衣冠冢回祖坟。

    纵然刘氏族人心有埋怨,脸上却不敢表露出来,老老实实回到宿县。不过他们虽然没有在马秀英这里讨到官位,但是因为族中出了一位皇后,所以宿县百姓莫不敬仰,就连宿县的官员乡绅也对刘氏族人客客气气,尊敬有加,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第四百零四章 当皇后会更疲惫

    还有一月才至新春,然而所有人都没有过年的心思,新年临迩,意味着新皇朱元璋登基之期一步步逼近,整个应天府张灯结彩,到处都是繁忙喜庆的样子。

    大家都在为朱元璋登基做准备。大臣一天一份奏折歌颂朱元璋的丰功伟绩,礼部拟定登基仪式步骤,内务局忙着添置宫中用品,织造司不分昼夜赶制新衣,南郊搭建的祭坛已快竣工,更有近十万民夫在修筑皇宫……

    皇宫没有营建在“天下之中”,而是建在偏于城东一隅的燕雀湖。

    当时民间流传:买房子买南不买北,买东不买西,因为有北宅阴、西不好听的说法,所以朱元璋就想把皇宫建在东边。

    刘基揣摩圣意,上奏道:“应天府最高的山是紫金山,矗立城东,远远望去,紫金山就像是一条匍匐的龙,龙头就在燕雀湖。从八卦角度而言,应天府城东属震卦方位,帝王居住偏东合于《周易》的‘帝出乎震’之意。而城南的三山,从上往下看,就像一只蹲着的老虎。皇上在此兴建宫室必能占据龙头,沾染龙气,使我朝千秋百代。”

    朱元璋一听十分高兴,于是下令调集民夫填湖建宫。

    人多力量大,很快皇帝上朝议事的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和帝后居住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一些妃嫔皇嗣居住的宫殿都修葺完毕,其他偏殿也在陆续赶建中。

    朱元璋便带着一群家眷提前住进了皇宫。按照前朝制度,制定了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才人、婕妤、昭仪、美人、昭容、选侍、淑女等名分和等级。诸妃中以皇贵妃位次最高,仅次于皇后,贵妃为第三,其他等级依次往下排。

    皇贵妃、贵妃暂时空缺,生育了皇子的女人都封为妃,生育了公主的封为嫔。郭宁莲和郭惠是两个例外,他们虽然只生育了公主,仍被封为地位仅次马秀英的宁妃和惠妃。其他未生育的女人则封为才人、婕妤、昭仪、美人、昭容,还有几个刚成为朱元璋女人的也给了选侍、淑女等名分。

    马秀英当仁不让地住进了坤宁宫,郭宁莲和郭惠分别选择了景仁宫、景阳宫,其他妃嫔则依等级住在承干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同和斋、古鉴斋、静观斋等宫殿。

    每宫以资历安排有几个至几十个宫女、内监以供役使。马秀英身边的宫女除了掌事女吏逊影,还有粉荷、白菱、紫娟、绿柳四个一等尚义以及一些照顾起居的小宫女。内监则有一个总管太监,两个长随太监和十来个个奉侍小太监。

    总管太监福顺,长随太监福安、福德出自影卫,曾在战事中受伤致残,马秀英考虑到他们离开原来的组织生活无着落,就向朱元璋讨要过来继续服侍自己。这些人原本就跟随马秀英,此次被马秀英重新重用,愈发感恩戴德,尽力效忠。

    此时虽然朱元璋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