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七五军嫂成长记-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了眼三闺女的面色,红润自然,眉眼舒畅,毕竟是家里日子和谐适意才有的,整理灶火,慢一步出来的杨厚朴也就放下了那点儿为人父母的担忧,转而关切的问向卫国:“你们这是怎么过来了?沈老哥的腿好了些没?”

    他知道,最近三闺女一直在给沈老哥施针治疗他的旧疾,估摸着时间,这俩孩子能一起来家,沈老哥那边应该是进程顺利,他不由出口之间也带了三分喜悦。

    “爹,托您和文娟的福,我爹腿里的残留弹片已经在前日取出,现在伤口都已经收敛得当,可以慢慢行走无恙,我们也是赶紧给您来报喜的,您以后,也可以稍加清闲几分呢!”每逢说起他爹腿疾痊愈康复的事情,沈卫国这心里,都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自然流露,眉眼唇角不由自主的染上释然的笑意。他看了眼岳父,却是把更多的温柔和仰慕留给了媳妇。

    随着岳父岳母的招呼进了堂屋,沈卫国把手上提着的东西搁在桌子上,有媳妇自己炒至的青茶,有媳妇自己晒制的如黄芪党参之类的养身药材,还有媳妇熏制腌制的熏鸡,风干兔,以及两包点心等。

    “来就来了,自己家里,还拿这么多东西做什么,留着家里自己打打牙祭不就行了!”闺女女婿的孝敬,杨母不是不开心,只是担心人家会说闺女把婆家搬空,这个名声可不好,她也不由小幸福的埋怨了一句:“卫国早上送过来的两只野鸡,我才处理好呢,你们家这是有多少家底,一个劲的败化,咋不留家里给沈老哥补身子?”

    “爹,娘,您们放心,家里还有,这都是山中野物,也就是辛苦文娟处理出来,费了些功夫,孝敬您们还不是应该的。过两天我就要回部队了,您就让我多表表孝心,以后文娟,还要您们多操心,帮忙照顾!”沈卫国厚实的笑了笑,劝慰道。

    说道沈卫国马上就要回部队的话题,屋里的气氛也不由有些低沉,但到底,都是明理之人,知道这是要紧的正事,有些惋惜时间过得太快,却也没有多加抱怨什么。好男儿志在四方,保家卫国,那是正紧事。

第九十七章 (第二更求首订,感谢亲们支持!)

    想着女婿快走了,杨家夫妻俩也就倍加珍惜,不再多说什么,孩子有这份孝心,他们高兴都还来不及呢。“这是说哪里话,娟儿是我们的闺女,看顾些还不是应该的!”

    一家人避开离别的话题,热热闹闹的说着话,文娟和沈卫国齐下手,帮着杨家夫妻俩把最后一锅蒸制的天麻晾晒出来。杨家夫妻俩虽然没有文娟那份得天独厚对药材药性的天然把握能力,但是两人却是多年处理药材的老手,经验丰富,又有足够的耐心,蒸制出来的药材自然是比起文娟也不差什么。就像卖油翁里面的话,唯手熟而已。技艺高深足够熟练,技近乎于道,那是远超过特殊能力的赋予。

    在家里陪着爹娘说说话后,趁着时间还早,她和沈卫国提着东西先去了前庄沈兰家里坐坐。看着俩孩子过来,沈兰和杨大河自然是热情的招待,说话间,沈兰知道大哥沈根深痊愈的消息,自然是千般感谢,万般庆幸。但是她也也知道是沈卫国快要回部队了。

    欢喜的心情稍加收敛,她在心里算算沈卫国的休假时间,也是到了,不由也就多了不舍,大侄子一走就是那么多年,好容易回来一趟,人还没看够,就又要走了。虽然是不好抱怨国家部队什么,但是沈兰心里就是难受就是了。

    她只是个认识几个字的农村妇女,说不来什么国家大义,更在意的还是家里人的圆满和团聚这些聚散离合。好在,后来经过沈卫国的安慰,知道边境那边已经差不多安稳,不会有大冲突,他过年还能休假回来看看,沈兰才喜笑颜开,就要张罗着下厨招待小夫妻俩,让她们尝尝她的手艺。

    这小夫妻俩拎过来不少东西,正好做了让一家人都尝尝味道,省得那个媳妇眼红,为了点儿吃食若是闹起来了,也不嫌丢人。

    到底杨家已经已经准备上两人的口粮,米估计都已经下锅了,俩人反倒是邀请沈兰和杨大河上杨家吃饭,这也是杨母临行前的交代。想着和大侄子相处的时间不多了,沈兰也就舍下那些不必要的顾及,惹人说也就多听几句人家羡慕嫉妒的老婆舌,抓住时间看看大侄子几眼才是正理。

    不过,沈兰到底不是那占人便宜的人,从屋子后面围起来的园子里拔了些矮菠菜和小葱,有拎着一只沈卫国带过来的野鸡,才随着沈卫国和文娟的邀请,让杨大河和她一起去沈家。

    沈兰一进杨家门,稍微和杨家夫妻俩笑闹寒暄几句,就挽起袖子扎了围裙,一点儿不见外的帮起忙来。有杨母和沈兰这些做活麻利的主妇,再加上文娟从旁帮衬,没多时,就操持出一桌实实在在丰盛的饭菜来。招待女婿,杨厚朴当然是怎么厚道怎么来。想着女婿快走了,他直接开了瓶珍惜了好久没喝的好酒,让杨大河和沈卫国都不由笑道,他们有口福了。

    热热闹闹的吃过饭,闲话家常不觉得时间过得快,眼看日头偏西,沈兰才最后不舍得的告辞,想着要侄子这两天就要离开家,一走又要年把难以见到,沈兰那心里怎么都不是滋味,离开了杨家没了顾及,她不由红了眼眶,最后在杨大河的劝慰下回了家。

    这边眼看时间不早,文娟也开始做回家的准备。是的,回家,哪怕再自欺欺人,文娟如今也能理解嫁了人的闺女泼出家门的水这句话,她出了门子,杨家就是她的娘家,沈家的日子再短暂,那里也是她以后的家了。比起其他多有婆婆需要磨合,遇到不好的婆婆还要遭受磋磨的新媳妇,她的日子已经可谓是幸福和顺的让人眼红羡慕,她该知足了。

    “娘,家里晒好的天麻现在有多少了,卫国走的那天,我想送他去市里,刚好把两家的天麻都出手换成钱票,市里卫国托战友认识收购站的人,给得价格更好,那边也能消化更多的份量,不会引起什么动静!”沈卫国陪着杨厚朴说着话,文娟和杨母在院子里翻整着天麻,手下动作不停,文娟一边问着阿娘。

    先一批的有晾晒好的拾起来装到袋子里,最近日头给脸,一天的时间,哪怕是早上刚晒的,也差不多收敛了六七分的湿气,可以折箩在一起,明天继续晾晒。

    “前面两批都晒好了,再加上今天收拾的,怎么也有个五六十斤。我分了两个袋子装,一会儿你们带走。那天你们弄得动不?不行我让小海跟你们一起去,顺便还能搭把手!”想着这批天麻出售后能够换回来的钱票,杨母倒也不吝啬那来回的车票,只想给闺女女婿省点儿力气。

    “还行,我们那边差不多也是这个量,到时候卫国会借二牛家的大车子,一辆车子就够了,我先去市里探探路,下次再让小海陪我去市里!”有机会,文娟到不介意带小弟出去见见世面。见多才能识广,让文海多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也好引导他更加努力向上,借着明年学子跃龙门,他这个赶上好时候的在校生,以后前途舞台更为广阔。

    小弟文海脑袋瓜子倒是不错,挺聪明的,但是或许因为最小,也就稍缺了些定性,他的成绩,在乡县学校都不算拔尖,只能算是中上,若是不多加努力,没有些真本事,又怎么可能挤过那千军万马共进的独木桥。大浪淘沙,成了落汤鸡受到打击一蹶不振才是不美。

    “行,你心里有数就好,去市里回来的时候要多加小心,你一个姑娘家,身上还带着钱,少不了要多操些心,一定要把钱藏好,千万记着财不露白,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到时候我让你爹去公社接你!”杨母絮絮叨叨的嘱咐着文娟注意事项,丢钱是小事,她怕遇上那不好的,给闺女凭添麻烦,对于最远也就去过县里的杨母来说,外面的世界总是危险的,“多小心谨慎总是没有错的!”

第九十八章 (第三更,求支持,求首订)

    “嗯,娘,您就放心吧,我会千万小心的,您把家里的户口本给我,我给您们开个户头,到时候把多余的钱都给您们存起来,零头留下来给您们零用!”以前家里负担重,家里的余钱根本不够去一趟储蓄所,家里也就没有户头,她想着,给爹娘办个户头,这个时候就开始给爹娘多存点儿养老本,也省得爹娘手头钱多了,惹了她那大嫂惦记。

    “这也好!”自家闺女,没什么不放心的,临行前,杨母和沈根深把两半袋天麻,重一点儿的一袋子放在自行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