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战五千年-第2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北虏大爷吃不好。

    这还不算,陈静庵报完礼物清单之后拱手说道,“太后生恐诸位远道二来,顾不上携带厨子,故而将宫中的御厨派来十位,专为大可汗和国师大人烹饪美食,望二位赏脸收下。”说罢他腆着脸转向袁章,“国师大人,这些御厨里有两位最是精通江南的鲈鱼脍和莼菜羹,国师大人久在北地,想必很难吃到这种家乡的美味吧?”

    袁章又一次低估了这些官员的下限,他只是索要粮食万石,没想到对方却送来这么多的东西,他不禁想到,若是这些官员能把巴结送礼上十分之一的心思用到治国之上,恐怕大魏早就将漠北诸部赶到万里之外去了,又岂会落得如今的下场?

    阿鲁布也有些看不懂这些人了,我率领二十万大军是来打你们的,你们怎么还会给自己送来粮食?难道生怕我手下的勇士吃不饱没有力气挥刀么?而且眼前此人的无耻实在是让他感到厌恶,阿鲁布摇摇头道,“议和一事就交由国师全权负责。”说罢阿鲁布径直离开,将这里丢给了袁章,他似乎觉得每和陈静庵多待一分钟都觉得难受。

    阿鲁布已经离开,帐中只剩下了袁章和陈静庵两个,陈静庵赶紧抓住机会上前小声说道,“还望国师大人促成议和一事,事后大魏定有厚报。”说罢他从袖子之中抽出一叠银票递了过去,上面最小的数字都是以万为单位。

    或许是银票的作用,这次袁章并没有为难他们,而且陈静庵如此恭顺,办事如此细致,实在都让他有些不忍心了,所以他直接报出了议和的条件,“若想议和并无不可,只要大魏拿出我们想要的数目,大军自会退去。”

    “敢情大人给个数字!”陈静庵似乎觉察到了袁章语气的变化,连忙问道。

    “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帛一千万匹。”袁章缓缓报出了这个巨大的数字,在他看来要弄到这么多的钱财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也已经做好了和陈静庵讨价还价的准备。

    “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帛一千万匹?”陈静庵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不禁张大了嘴巴,来得时候朝廷已经吩咐尽量答应他们的条件,可他还是被袁章的狮子大开口吓到了,大魏一年的岁入也才四五千万两,袁章一下子竟然要这么多!

    他现在似乎明白了袁章围城不攻的用意,就算是攻下了京城,恐怕他们也搜刮不出这么多的财富啊!

    “正是如此,若是你们送出这些,我们自会退兵。”袁章现在越来越不想过早攻城了,这帮官员会帮着他慢慢削弱京城的抵抗,他又何必浪费漠北勇士的性命呢?

    “这个。。。这个数字似乎有些过于大了,敢情国师大人稍微减一些。”陈静庵鼓起勇气艰难地说道。

    “此事可是你能做主的?”袁章不耐烦的摆摆手,“且回去和你们的太后、皇帝商量去,等商量出结果了再来商谈。”

    陈静庵的一万石粮食,猪羊数百口,青菜数百筐,美酒千坛,调料无数以及御厨十名仅仅换来了不到一盏茶的交谈时间就被袁章再次赶走了,临走前袁章还不忘说道,“对了,若是这几****大军遭到勤王军的攻击,就是尔等放弃和谈,那么第二****等就会直接攻城。”

    “下官回去定会禀报朝廷,勒令诸军不得轻动。”陈静庵被这句话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告辞快步回城,生怕有那些不识大局的武夫贸然生事。

    “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帛一千万匹!”太后和文武百官也被这个巨大的数字砸晕了头,以大魏之富庶、京城之繁华想要凑出这么多的钱财恐怕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难道这北虏是不想和谈么?”太后想了半天也只找到这样一个理由。

    “太后,如今我大魏正与漠北诸部和谈之中,万不可再以‘北虏’称呼之,若是传出去引起他们的不快恐又生事端。”一位须发皆白的翰林学士颤颤巍巍的站出来说道。

    “老大人此言甚是。”

    “若不是老大人我等都疏忽了。”朝堂之上响起一片赞扬之声,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执,半个时辰后群臣的意见总算得到统一,于是“北国”就成了漠北诸部新的称呼。

    经过这番波折,话题再次扭转到议和一事上,经过详细计算,群臣最终拿出了一个大卫能够接受的数字,金一百万锭,银两百万锭,布帛一百万匹,并责令陈静庵明日再去和袁章商议。

    陈静庵下朝之后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悄悄地找到了卢承庆的府上,“卢大人,那袁章今日狮子大开口恐怕是意有所指啊!”

    “哦?你的意思是?”卢承庆问道。

    “大人,那袁章如今恐怕还记着当日殿试之上杨相国对他的贬斥。若不解决这个问题,下官以为他定然不肯说服北国大可汗退兵。”陈静庵笃定的说道。

    “杨介夫。。。。。。”卢承庆陷入了沉思,这对他来说或许也是一个好机会。(未完待续。)

第412章 监军

    “此事事关重大,你可曾告知太后?”卢承庆想了想,终究觉得自己亲自下场似乎有些不妥,于是将问题抛给了宫中,想必现在他们比自己更加着急吧。

    陈静庵闻弦音而知雅意,当下说道,“下官今日光记得议和银两一事,竟然疏忽了这些,今晚。。。哦不,明日下官从北国大营中回来就入宫去禀报陛下。”刚从卢承庆府上出来就进宫难免显得刻意,因此他稍微改变了下计划。

    第二日陈静庵再次赶往城外大营,向袁章报出了朝廷辛苦凑出来的数字,阿鲁布依旧面无表情,袁章冷哼一声说道,“大魏广有四海,就想拿这点银子来忽悠我们么?”经过陈静庵的多番解释,他终于稍微松口了,“即是如此,那具体的数目也不是不可以商量,不过一百万锭金子,两百万锭银子,一百万匹布帛还是少了些,那么就改成我上次所说的七成好了!你就照此回报朝廷吧;另外昨日又有勤王军攻击我漠北大军,此次本国师先不予尔等计较,若是下次再犯,我漠北二十万大军即刻开始攻城。”

    说完袁章还命人将陈静庵带到城外的工匠营中去看那些数目庞大的投石机、攻城锤、尖头木驴等攻城器械,吓得陈静庵面无人色连连答应。

    “国师,大魏真的肯给这么多钱财?”重新回到大帐中的袁章迎来的是阿鲁布惊喜的询问,这笔钱财可是比他从记事起部落数十年劫掠的积累还要多,他再次庆幸当初在京城之中救下袁章的英明抉择。

    “这些仅仅是大魏朝廷的积累,那些高官的家中的财富可是比朝廷多多了。”袁章嗤笑道,大魏的朝廷若是愿意把一半的银子花到士兵身上,就足以将他们赶回漠北,现在却要花费数倍的代价换取一个虚无缥缈的议和,他真不知道该说这些人什么好了。

    陈静庵赶回京城马不停蹄的来到宫中向太后汇报今日议和的结果,听到七百万锭金子,一千四百万锭银子和七百匹布的巨额代价,太后却松了一口气,“他们肯退让就好,陈卿家辛苦了,还望卿家用心议和,事成之后哀家定会厚加赏赐。”

    “多谢陛下。”见太后就要起身召集群臣议事,陈静庵连忙阻止,“陛下,那北国的国师大人还有一件事要我等去办,若是办不好恐怕这议和一事终究是成不了的。”

    “哦?是什么事?还不快快说来?”太后立刻紧张起来,生怕对方提出什么苛刻的条件,但陈静庵却闭上了嘴巴,眼神瞟向左右的太监宫女,太后见状知道事关机密,立刻让他们退下,只留下了自己最亲信的太监总管,“现在可以说了吧?”

    “是,请恕臣冒昧,只是此事非同小可,实在不宜让更多人知道。”陈静庵告罪之后缓缓问道,“太后可记得那袁章昔日可曾在殿试上被选为状元?”

    “此事哀家记得!”太后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状元被夺又被勒令终生不得出仕,这袁章方才投了北国,这导致了自从好水川大败之后,大魏的殿试再也不敢黜落任何一名士子,先前纠结于庞大的议和费用,太后一时忘了这件事,现在想起来却是可怖之极,“陈卿家是说那袁章对此事依旧念念不忘?”

    “正是如此!”陈静庵答道,“臣还打听到那袁章的授业恩师乃是名士龙溪先生,龙溪先生昔日因为得罪了杨相国而被逐出朝堂,袁章昔日曾在太平郡主所办的西园雅集上赋诗以纪念此事,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才恶了杨相国,导致其殿试上被杨相国找出了犯讳的地方借机黜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