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战五千年-第3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自己的地位和富贵对付起自己人来,浑然不顾蒙古人尚且占据着大宋的九成江山。

    大宋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了,李悠感受到了与元军作战过程中不曾有的疲惫,先前他以为只要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就可以扭转大宋的不利局势,现在看来远非如此,他还有很多事情需要马上去办。可惜现在范蠡、姚广孝等人都不在,如今只有自己想办法了,疲惫不堪的李悠回到自己府上,闭门沉思许久。

    “主公,已经查清楚了,牵连此事的除了陈宜中、邓光荐等已经被我等拿下的人外,还有。。。。。。。”第二日,王景弘前来送上一份名单,上面的名字远非昨日宫中所见的那几人,“如今在下已经吩咐前去捉拿。”

    “嗯,不可走漏一人。”昨日送太后和赵昺上船时李悠就吩咐港口的水军不能放一艘船出海,现在流求乃是荒蛮之地,道路不通,除了海路就只有未曾开发的山林了,这些人除非想去山中送死,要不然别无去处,根本不用担心他们能逃到那里去。

    “主公请放心,这些书生是没胆子到处乱跑的。”王景弘也看不起这些人,他们手无缚鸡之力,若是离开李悠建立的居民点,还能往那里去?在抓捕的过程中,这些人大多都在家中等死,根本没有遁入深山的胆子,“如今已经捉拿了一半,还有一半也是这几日的功夫。”

    留在这个居民点的涉案人员已经被全数抓获,其余的要么分散在矿山之中,要么在其他的居民点,所以尚且需要几日功夫,不过只要保证船只尽在掌握之中,根本不会有人能从李悠的控制之下逃走,“抓住之后细细拷问,想必这些人还有其他罪责,都打问清楚了。”

    李悠根本不信这些人身上毫无污点,事实也正如他所想的那般,拷问之后,诸如接着手中的权力侵占新开垦出来的土地、压榨百姓等事罄竹难书,那些从大陆上迁移来的百姓对这些人早就是满腹怨言,之前只是出于对官员的惧怕不敢言语而已,如今将纳闷捉拿下狱,百姓纷纷奔走相告,欢声一片。

    李悠自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聚集百姓一一宣判他们的罪名,对他们处于年数不等的苦役以赎其罪,一时间在流求百姓的心中,李悠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处理完这些事情,李悠重新对朝堂上的布局进行了调整,明确了文武二途的平等地位,让大宋歧视武人的传统成为历史,改革了科举制度,不再以文学才华取士,而更加注重实际政务处理能力,每名新考中的进士必须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等熟悉政务之后才能上任为官。

    好在如今乃是乱世,士大夫的旧有势力被连年征战消耗一空,再加上之前陈宜中谋反一案的清洗,无人敢反对李悠的方略,张世杰、文天祥等人更是坚定不移的表示了支持,经过这么多事情他们已然明白,如今只有李悠才能担负起大宋复兴的重任,再说他们也对大宋的种种陋习多有不满,现在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做出改变。

    处理完流求和朝堂上的事情,李悠带着文武百官渡海来到泉州,将蒲寿庚的宅子不知为皇宫,安排太后和赵昺入住,随即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处理政事,提拔那些的确有才华且愿意操持实务的官员出任要职,在福建一地开科取士选拔人才,征召青壮百姓入伍,利用船队为沿海义军提供粮草军械。。。。。。

    而与此同时,蒙元却陷入内乱之中,忽必烈的子孙、阿里不哥的子孙们战成了一团,蒙哥的后裔和乃颜等黄金家族成员也是各怀心思,都试图登上大汗的宝座,根本没时间搭理偏居一隅的大宋******,这让他们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不断收拢各地涌来的难民壮大自己,利用这些难民获得兵员,以及开垦土地、开挖矿山所需的人力资源,从中挑选手艺精湛的匠人纺织丝绸、烧制瓷器、泡制茶叶。。。。。。拿来和泉州城中的海商交易,再用交易所得从占城等地购入粮食供养更多的百姓,福建一地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成了这乱世之中无数百姓为之向往的地方。

    一年之后,许夫人、陈吊眼、张世杰和杨亮节等人带领装备有火铳和火炮的军队分三路出击,分别攻打江西、广东与浙江,而本该驻守此地的蒙古军队大多北上参与汗位争夺战,只剩下些惶恐不安的汉军,大军势如破竹,不到数月的功夫就光复了三省之地。

    张世杰更是亲帅大军拿下了临安行在,消息传来泉州欢声一片,太后在和李悠商量之后下旨举办了盛大的庆祝活动,事后带领赵昺和文武百官回到了临安旧都这个靠近前线的城市,以示光复东京汴梁、恢复大宋旧日河山的决心。

    尽管蒙古人之中的有识之士现在已经察觉了大宋的威胁,可是谁也没办法从激烈的汗位争夺战中抽身出来,过去一年多的厮杀已经让这些王爷之间结下了不同戴天的仇恨,谁也不愿意屈服于他们之下,忽里台大会一再延迟,大汗之位久悬未决,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宋逐渐壮大。

    这一年多来,李悠大多都在朝堂之上,整日忙于朝政和练兵事宜,少有领军出战的时候,不过这段时间他并非一无所获,虎符也给了他应有的奖励。(未完待续。)

第493章 盛世大宋

    “宿主扭转大宋颓势,重塑朝纲,让大宋从灭亡复兴,现奖励政治+10,谋略+10。”说完虎符面板之上显示出了李悠现在的数据:统率67,武力56,政治40,谋略36,。

    现在看起来才算是像个样子啊,经历了这么多的任务世界,李悠的四维数据终于不像最开始那么寒酸了,但也生出了新的疑惑,为何此前完成任务的时候只增加统率值和武力值,现在却连政治和谋略都加上了?

    思索片刻,李悠似乎找到了原因,无论是三国世界也好、大汉和大唐也好,他所完成的任务大多都是单纯的征战,而此次来到南宋末年却是不一样,他附身的可是大宋丞相陆秀夫,除了率领郑和船队、大隋骁果以及大宋军队击败蒙元大军之外,还肩负着革除弊政、重塑大宋政治格局的任务,在过去一年他为了让大宋恢复活力做出了许多改革策略,并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想必虎符的奖励就是因为这些吧。

    大宋陷入垂死的境界是坏事也是好事,要是放到仁宗时期或者高宗时期,李悠向作出如此颠覆性的改革大概是不可能的,恐怕会像庆历新政中的范仲淹、神宗改革中的王安石一般下场,因为士大夫阶层的竭力反对最终功败垂成,自己也被逐出朝堂;可现在士大夫阶层的势力早已在战乱之中被清扫一空,只剩下陈宜中这些并不能给他制造多少麻烦的家伙,纵使站出来也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

    白纸上面好作画,如今李悠掌握着大宋的军权、政权,太后和小皇帝自身并无多少威望,对他又言听计从,朝堂内外张世杰、文天祥、许夫人、陈吊眼等人唯他马首是瞻,上下齐心做起事情来的确方便许多,因此才得以能够顺利的推行新政。

    如今的大魏也和这差不多啊,李悠进而想到了大魏目前的局势,七国纷争定会将旧有的秩序砸的支离破碎,自己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对那些世家、士大夫严加整治,如果说先前李悠还有些举棋不定,那么在经历了大宋的变革之后,他的信心就要坚定许多。

    虽然说如今大魏的世家和士大夫依旧掌握有强大的力量,可是自己也并非孤家寡人,自己一个人就能收拾大宋的残局,那么有了司马错、范蠡、姚广孝和钱飒、李令月等人的帮助,再加上自己一手打造的嘉州军,想必也不会太过困难。

    现在大宋已经走上正轨,只要慢慢积蓄实力,等到蒙古人的内耗将他们削弱到极点,就是自己率军北上恢复汴梁故都,完成任务、回归大魏的时候了。

    得到系统奖励的李悠接下来处理起各种政事更加轻松自如,大宋新收复的浙江、江西、广东三地很快恢复了活力,没了无数的良田被重新开垦,无数的城市重新焕发活力,无数的商品从泉州、广州等沿海城市输送往遥远的西方,为大宋带来了无尽的财富。

    李悠当然不会满足于仅仅作为大食商人的供货商,他打造了大宋的远洋贸易舰队,有郑和这样一位通晓西洋航路的统帅领衔,和来自威尼斯的马可…波罗帮忙,大宋的远洋舰队开始了漫长的远征,在郑和的指挥下,大宋的贸易舰队从泉州出发,经过大食,到达非洲东部,再穿越红海,走陆路到达地中海沿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