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战五千年-第6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他们留下的皮岛等地,李悠也自有安排,这些地方颇有一些不错的港口,刚好可以发挥水师的威力,他留下一部分兵马在此处驻守,顺便修整码头、港口,以便为大明水师从这里进攻建奴乃至将来的朝鲜、倭国提供良好的后勤支持。

    筹备这些事情也需要一些时间,所以李悠又停留了一阵儿,巡查完东江镇的势力范围,制定出合适的计划方案,然后把曹文诏留在了这里负责这些工作,他自己则带着曹变蛟、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押送着关宁军众将还有无数证据准备从山海关返回关内。

    “关外有这么好的地却没多少人种,实在是太可惜了。”和自己陕北老家的情况做了下比较,李自成忍不住可惜的摇摇头,这里和陕北比虽然冷了许多,可却也并非无法忍受,而这里的土地却是比陕北肥沃了许多,而且江河纵流用水也比陕北好了不知道多少倍,若是老家的人到了这里,他们的日子大概会比留在陕北好过多了吧?

    “你又不是没看过地图?辽东之地可比陕西大得多了,人口反而少了许多,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分到上百亩地,不怕养不活自己。”看着沿途那些因为战乱而抛荒的土地,张献忠也感到一阵阵儿的可惜,光凭宁远、锦州一带的百姓,还有东江镇治下的百姓恐怕是种不完这些地的,要是能将老家亲戚弄到这边就好了。

    “以你们看,若是将陕西、山西一带的流民迁到辽东,分给农具种子供他们耕种,他们可愿意?”听到他俩的对话,李悠不禁灵机一动,连忙将那些流民出身的将领召集起来问道。

    “只要有地种,谁还能不愿意?他们留在陕西也是活不下去了,陛下若是愿意给他们一条生路,他们定然愿意来辽东。”李自成连忙回答道,“只是陕西到辽东千里迢迢,朝廷怕是要调拨粮食、人手,护送他们前来才行。”粮食用来维持他们基本的生存需求,人手用来官吏这些流民并负责保护他们不受沿途士绅官员以及野外勐兽的骚扰。

    “既然如此,等回京之后朕就让你们陪着朝廷的官员去陕西、山西等受灾严重的地方招募流民吧。”近些年来大明一直灾害不断,再加上士绅的借机盘剥,纵然有杨鹤在陕西竭力招抚,也无法断绝流民的出现,如果能将他们迁移到辽东来,却是一举数得的好事,既可以减轻流民对中原的破坏,也可以为朝廷开拓出更多的土地,当然还能让朝廷对辽东的统治更加稳固,至于迁徙移民的方案,李悠在嘉朝已经积累到了足够的经验,只需要再根据大明的情况稍加调整便可。

    至于派遣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负责此事,是因为如今的百姓多有安土重迁的想法,对朝廷也缺乏信任,换句话说就是在无数贪官污吏的作用下,朝廷的公信力已经损耗殆尽,已经如果单单依靠朝廷的诏令,很难取得流民的信任,而有李自成、张献忠这些在当地有一定威望、社会交游广阔的人出面,事情则要好办的多。

    “末将遵旨。”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连忙应了下来,他们现在已经是朝廷的官员了,俗话说锦衣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他们其实也想回老家去显摆一番,眼见有这种既能立功又能得偿所愿的机会,这些人立刻欢欢喜喜的答应下来。

    “你们这次回去须得记住几点,首先不可私下向以往的罪过你们的人寻仇,朝廷自有律法,若是那些人的确有不法之事,大可去衙门告状,他们若是贪赃枉法还可以找杨鹤。”未免这些人耽误正事,李悠免不了警告一番,“另外朕还会派遣其他官员主持此事,你们虚的听从这些人的号令行事。”他们加入军中的时间还是短了些,虽然已经通过了训练,但身上一些不合时宜的习气仍然没有彻底清除,所以李悠暂时不敢让他们担任主官,而是会派遣宋军之中的得力人手操办此事,另外也会给杨鹤等地方官员下达命令,让他们提供协助。

    “末将不敢。”有袁崇焕的例子在先,他们也是深受震动,不敢轻易触犯朝廷律法,经李悠这么已提醒,他们立刻警觉起来,连忙应道。

    “嗯,你们这一路上先好好想想怎么将此事办好,等回京之后你们就去西北操办这件事情吧。”具体的移民方案还需要和其他人商讨,暂且急不来。

    随着李悠大军距离山海关的距离越来越近,消息也传到了京城之中,在震惊于这次御驾亲征再获大胜之余,那些和关宁军众将多有牵连的官员们也担心起来,看陛下这架势恐怕不会轻易放过自己啊,这可如何是好?

    “自古法不责众,牵连此事的官员遍布朝堂,陛下恐怕也敢一网打尽吧?”有人依旧心存侥幸。

    “哼!先前那些和晋商有所勾结的官员也是这般想的,但是现在他们又在那里?”有人毫不留情的击碎了他的幻想,“先前有人说陛下之武功直追太祖、成祖,如今看来陛下兴大狱的决心也是不输于太祖啊。”

    因为接受晋商的贿赂,为他们提供便利,锦衣卫和东厂捉拿了无数朝廷官员,将他们押入诏狱严刑拷打,这件事已经显露出陛下的决心,他们又怎么敢等闲视之呢?

    “那可如何是好?那可如何是好?”众人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可是却没有人能够拿出解决的办法来。(未完待续。。)

第890章 敌在乾清宫

    “祖大寿他们还不如死了的好,为何还要苟活至今牵连我等?”有人破口大骂,要是祖大寿这群人死了,那么他们的罪责就少了一些人知晓,剩下的也大都可以掩饰过去,运气好的话就能逃过此劫,可现在这些人还活得好好地,他们可就没有活路了。

    “不如趁着他们尚未回京,咱们在路上把他们。。。。。。”有人比出了一个杀人灭口的手势,立刻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他们立刻行动起来,于是一**的人马从京城各门出城,纷纷前往山海关的方向而去,希望能够找到机会将祖大寿等人灭口。

    只可惜李悠对此早有防备,看守祖大寿等人还有相关证据的都换成了和这个世界没有丝毫瓜葛的宋军,这些人无论是使用贿赂、欺骗还是潜入等诸多手段,都没能突破他们的防线,接触到祖大寿等人以及那些证物。

    反而有不少人被当场拿下,在锦衣卫、东厂刑讯高手的手中招供出来了他们身后的主使者,又给这些人的棺材钉上了几口钉子。

    “事到如今,还是有人不死心啊。”如果是一般的帝王,见到这么多朝廷重臣的反对,恐怕心中再有不满也该暂时收缩以待来日,可李悠却是不同,他早已经认识到大明最主要的问题既不是建奴也不是流民,而是这出入干清宫的衮衮诸公,以及遍布整个国家的士绅们,不把这个问题解决,大明的覆灭依旧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所以他绝不会因此而退缩,反倒是希望借着这个机会彻底调整大明朝堂的格局,虽然他将这次御驾亲征带出来的兵力大半都留在了宁远、锦州还有东江镇一带,可手上依旧有上万兵马,在加上留守京城的岳云部,以及新招募的京营,还有东厂与锦衣卫这两样利器,他有信心彻底摧毁任何可能遇到的抵抗,绝不会向这些大明的官员进行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妥协。

    进入山海关之后,李悠也没有急着赶回京城,而是放缓了行军的速度,上次回京运粮的队伍在从京城到山海关这一路上可没少受骚扰,上次因为他们急着运送粮食没有时间和这些人多加较量,而现在也该是和他们好好地算一算帐了。

    如今祖大寿等人已经将沿途和他们有所勾结、试图迟滞粮草运送的官员都供了出来,李悠那里会给他们好果子吃?大军每到一处,就立刻派遣兵马将这些人的府邸团团围住,将涉案人员全部抓获,再让他们和祖大寿等人对峙,一旦确定有问题就立刻送到东厂和锦衣卫手中严刑拷打,这些人当然抵不过东厂和锦衣卫的专业人员,没熬过几轮刑罚就竹筒倒豆子一般将自己和关宁军还有朝廷众臣勾结,试图对李悠不利的罪责招了出来。

    这其中甚至还挖出了不少祖大寿等人并未招供出来的官员,看来对李悠不满的人可不只是那些辽饷的既得利益者们,或许他们既没有接受晋商的贿赂,也没有从辽饷中分润好处,但是他们从李悠近来的种种手段中已经看出,等解决了这些人,恐怕不久之后就要轮到他们了,所以与其等着将来坐以待毙,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将威胁彻底消灭,在这些事情上,这些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