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战五千年-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从登基以来的种种事迹来看,如今这位圣上又不是太祖那样英名果决之人,三人成虎之下未尝不会做出将他们召回京中捉拿下狱的决定。

    怪不得都说神对手并不可怕,猪队友才是最要命的,有这样的人在朝堂上,想要将唐括部驱除出境何其难也;李悠知道杨翼这是提点自己,当即恭恭敬敬地行礼道,“多谢教谕大人指点,学生等铭记于心。”

    “嗯,尔等也无需为宣大之事担心,最多再有一个多月,这些唐括部的蛮夷就该返回漠北草原准备过冬了。”他们抢劫到了足够的财物,想必这个冬天很好过吧,可宣大的百姓就要受苦了,杨翼心中暗暗叹息,不过这些朝廷上的那些官员来说却不一定是坏事,他们又可以乘机兼并那些可怜百姓的土地了;而且收购唐括部的赃物又能赚一笔啊。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时贼寇犯边,正是太尉大人为国效力的时候,还请太尉大人立刻调集兵马援助宣大。”朝堂之上,兵部尚书袁汝夔义正言辞地说道。

    哼,这十余年来你们从我们勋贵手中夺走了一半京营禁军,剩下的军饷也是拖欠已久,现在却想起让我们卖命了?丘元德哪肯中他们的奸计,当即站出来信心满满地说道,“臣请陛下赐予微臣擅专之权,允许臣从京营禁军中选拔精锐士卒前往宣大。。。。。。”你们想让我出马好说,起码在大名分上京营的禁军还都是归我统帅的,只要陛下答应了我就把那些投靠你们的军队送到宣大去,“。。。。。。臣举荐顺昌伯陈玉为帅领军北上,工部尚书崔道固筹办粮草,户部尚书叶梦得筹办饷银。若是粮草饷银能如期交付,臣必能将唐括部逐出关外。”

    开什么玩笑,按你这么安排打赢了是你们的功劳,输了就该是崔道固和叶梦得的责任了;赢了勋贵一系声望大增,输了那些投向我们的大军损失惨重,还要追究崔道固和叶梦得的责任,英国公打得一手好算盘啊。御史大夫贾澄心中冷笑道。

    崔道固出身清河崔氏,叶梦得是寒门一系的要员,见丘元德将他们俩人拖下水,世家和寒门的官员们立刻出言辩驳,一时间朝堂之上好不热闹。

    此次唐括部入寇乍看起来十分凶险,但若是依照往年的经验,最多再有一个多月他们就该退兵返回漠北了;所以说只要不急于进攻,这收复失地的功劳就能轻松到手了,杨介夫门下人才辈出,早已有人为他分析清楚了局势。

    这样手到擒来的功劳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丘元德得了去,杨介夫打定主意缓缓出列,双手执笏向李圭奏报道,“陛下,英国公魏国殚精竭虑,忠心可嘉,顺昌伯也是久战宿将,若是右顺昌伯领军,则此战必可大胜。”

    嗯?杨介夫今日是怎么了?竟然给丘元德说起好话来?群臣一时被他搞了个糊涂,正在此时杨介夫又话锋一转,“不过顺昌伯的年纪毕竟大了,又有旧伤在身,万一有个闪失如何对得起顺昌伯为国征战多年的血汗?”

    “故而臣请兵部侍郎韦竦为经略使总管宣大军政,太仆寺卿姜琦为副使赞画军务;韦竦、姜琦二人皆为文武双全之辈,由他二人率领大军行事必可大功告成。”韦竦出身京兆韦氏、姜琦乃是寒门出身,杨介夫举荐的这两名人选兼顾世家、寒门两系,若是此战获胜,则他俩又可以从英国公手中分到不少兵权了。

    如果是我出面的话,饷银钱粮肯定是凑不齐的,但他俩就不一样了,这可是个立功的好机会啊,只是你们似乎将行军打仗看得太简单了吧?对于杨介夫的打算,丘元德了然于心,不过他并不看好韦竦和姜琦二人能够获胜。

    就让我来帮你们的棺材板上钉上钉子吧,他再次奏道,“陛下,顺昌伯虽然年长,但仍能日食斗米、开弓十石,陛下若是以顺昌伯为帅,臣敢立下军令状,两月之内将唐括部逐出关外。”

    “臣也敢立下军令状,若是俩月之内不能收复失地,臣甘愿罢官还乡。”为了这件好事韦竦和姜琦可没少给杨德明送礼,听闻此言哪还忍得住,立刻出来许诺。

    “臣也敢立下军令状,若是不能获胜,臣甘愿削去顺昌伯的爵位。”陈玉也出列奏道。

    今日事怎么了?这些人竟然变了一副模样,变得勇于任事起来?宝座之上的李圭有些看不透了,最后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还是杨介夫一系占了上风,韦竦和姜琦如愿拿下了经略使和经略副使的临时差遣。

    不过杨介夫并未因此就心满意足,也是时候该给她一个警告了,她在背地里搞得那些小动作虽然没多大用处,但也颇为烦人。

    “陛下,今次即使能将唐括部逐出关外,也非长久之计,若是明年他们再来我大魏又该如何?唐括部擅长骑射、来去如风,我大魏如今缺少战马,无法深入草原重创他们,因此还得早作打算啊。”杨介夫奏道。

    “哦?杨爱卿有何良策?”李圭皱眉问道,这的确是个问题。

    “还请陛下挑选宗室女与唐括部和亲。”杨介夫说完瞟了一眼王摩诘。(未完待续。)

第127章 好水川(第四更)

    “杨介夫这个老贼!”太平郡主抓起手边的茶杯,举到半空最终还是咬牙放了回去,硬生生地压住了自己的怒气,缓缓问道,“他还说了什么?”

    “他说郡主深明大义、精明能干,若是嫁给。。。嫁给那阿鲁布,定能约束唐括部,不至使他们再犯边境,从而保得边关百姓的平安。”薛绍此时也生出一丝无力感来,太平郡主在朝堂上的实力还是太弱了,“群臣闻言多有出声附和者,甚至。。。甚至还有人说郡主所食俸禄无不是民脂民膏,现在正是郡主报答百姓的时候了。”

    “民脂民膏?我吃的有他杨介夫的多么?”太平郡主冷笑一声,“他宰相明面上的俸禄就是我的双倍,加之先皇和陛下赏赐不断,要说这民脂民膏他们杨家也享用了不少,可是他们又为百姓做了些什么?弘农一代的土地半数以上都是他们杨家的,京中大小铺面他们又占了多少?他们杨家搜刮的财富数倍于内库,这就是他们报答百姓的办法?”

    “不过好在陛下不忍郡主远离,加上英国公等人以我大魏开国以来从未有和亲之举据理力争,才没能让杨介夫得逞。”薛绍此时也是心有余悸,如果让杨介夫的法子通过,太平郡主恐怕就只能老死塞外了。

    “朝中官员多有考中进士后抛弃糟糠之妻再娶之人,为何就会认为只要我嫁过去那唐括部就能安分?若是真能行,为了大魏我嫁过去倒也无妨,可是他们无数次说过妇人不能干政,现在却把保佑大魏平安的责任推到我身上来了。”以皇太后和李圭对她的宠爱,李令月知道纵使有和亲也轮不到自己头上,可是若是杨介夫的话传出去,对她的名声将会大大不利。

    那些愚民百姓总会以为两国之间就和两家人过日子一般,只要结成了亲家总是好说话的,而若是她没有嫁到唐括部,明年那些蛮夷又再次犯边的话,那些百姓就会将责任算到她的身上,无论成与不成,杨介夫只要在朝堂上说出这句话,她就会处于相当被动的境地。这就是她和沉沦宦海多年的老狐狸的差距。

    李令月愁眉不展,袁章此时可是异常开心的,自从杀虎口入关以来,接连攻破数座城池,除了将那些大户劫掠一空抢到无数粮食财货之外,他还把找出来的地契等文书在大庭广众之下焚烧一空,这顿时让当地的百姓对他们少了几分害怕。

    这些富室豪门总有些人逃了出去,等他们回来之后肯定不会放弃自己的土地,到时候自然又少不了一番争夺;袁章的此举算是在这些富室豪门和贫民百姓本来就极为紧张的关系上又点了一把火,自此以后边关诸城的官员和富室豪门的日子要不好过了,说不定下次自己带人入关的时候就会有当地人过来接应。

    “国师大人,王家的商人已经盘点完了货物,该给我们的兵甲和粮食也已经快运到了。”曾经跟随阿鲁布前往京城的乌烈打断了袁章的思索。

    “让他过来,我还有些话要问他。”袁章回过身来说道,现在已经抢到了足够的人口和粮食财货,但就此返回漠北他又有些不甘心。

    “是,国师大人。”此次寇边抢到了唐括部往日连想都不敢想的收获,乌烈对这位年轻的国师大人越发地佩服起来,闻言连忙下去,不一会儿就将那名商人带到了这里。

    “小的王财拜见国师大人。”一个胖乎乎的商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