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战五千年-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贤侄,如今爵位已定,趁着你如今还在京城,咱们就把婚事办了吧?”新上前的翰林学士周寿笑呵呵的说道,如今他越看这个女婿越发的喜欢。

    “谨遵岳父大人之命,小婿回去后就去请钱伯父入京主持婚礼。”他如今家中没有长辈,只好找和他们两家关系都不错的昌华伯钱飒来为他做这些,这也是去年入京前在钱塘和钱飒夫妇说好了的。

    “嗯,如此甚好。”周寿对李悠的安排也非常满意。

    大典过后李悠又在伯爵府之中招待各路宾客,钱骅、王机、郑亮、陈景隆等诸多好友前来道贺,一直忙到半夜才醉醺醺的睡去。

    万籁寂静之中,李悠胸口的虎符沉寂多时后又一次放射出淡淡的光芒,久违了的声音再次响起,“任务时间到,请宿主做好进入任务世界的准备,本次进入的世界为大唐至德二年。。。。。。”(未完待续。)

第133章 援军何在(800均加更)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被火焰灼烧的黝黑的城墙之上,到处可以看到鲜血的痕迹,再向远处望去,被投石机抛出的巨石砸碎的城垛旁边,一群面黄肌瘦的民夫正在从城中房屋拆下来的砖石飞快的修复着;一名五十岁左右的披甲男子缓缓吟诵着自己新作的诗句,在他唇齿张合的时候,人们可以看到他的嘴里已经不剩下几颗牙齿了。

    “中丞,今日贼子大抵是不会来攻城了,您还是先下去歇息一会儿吧?”他身旁一名年龄相仿的官员关切的问道。

    被称为中丞的那名男子缓缓摇头,“城墙尚未修复完毕,本官即使下去了也睡不好觉。”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令威,你觉得我方才那首诗如何?”

    与叛军的交战从春天一直持续到现在,战斗十分艰苦,四顾无援,睢阳已成为一作空城,日渐艰危。叛军重重围困睢阳的态势,就像月亮周围的晕圈一样,围了一层又一层,守军则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布成像鱼丽阵那样的阵法,抵御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守城军民同仇敌忾,多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指挥官站在城头亲冒矢石,不时地挥动旗帜指挥军民作战。受伤的将士包扎好伤口,又重新回到了战场上,守城官兵浴血奋战,愈战愈勇。将领忠心报国,又能取信于士兵,应该是不可战胜的,坚贞不屈与敌战斗到底的意志决不会改变。我和将士们苦战守城,战况危急,却无人上报天子,虽有破敌的谋略,却无法得以实现。

    睢阳太守许远将张巡的这首诗在脑海中又过了一遍,此诗道尽了从开春至今睢阳将士困守孤城的艰辛,城外有安庆绪所派来的大将尹子奇率领的十五万精锐大军,而城中守军仅有六千八百人。

    尹子奇为安禄山麾下名将,曾官封河南节度使,麾下统帅的都是来自边关的百战精兵,除了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昔日征讨四方的亲信镇兵之外,还有来自同罗、奚、契丹、室韦诸蛮夷部落的精骑八千余,这些人身经百战、凶残异常,在此前接连攻破大唐无数城池,但凡他们所至,百姓无不被屠戮一空。

    河南节度副使、御史中丞张巡和睢阳太守许远能凭借区区六千八百人的兵力和一座破败不堪的睢阳城,将尹子奇的大军挡住着实不易。

    想起这半年时间里的艰苦奋战,许远不仅心生感慨,“中丞这首诗真是道尽了此战的艰辛,此诗慷慨壮烈,让人读之豪气顿生,中丞大人生平诗作不多,但这一首却丝毫不输给李太白的那些诗作。”

    “令威过誉了。”张巡亲切的称呼着许远的字,“张某本无多少诗才,这一首不过是有感而发而已。”

    他轻轻拍打着城墙,感慨得说道,“睢阳虽小,却也扼住了叛军攻入江淮的咽喉,如今洛阳、长安皆落入叛军之手,天下财赋主要依靠江淮供给;只要我等守住了睢阳,让叛军无法攻入江淮,有了江淮源源不断的财赋,安贼的叛乱迟早会为我大唐所平;故而即使张某粉身碎骨,也不能让尹子奇东去一步!”

    “听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已经被晋为司空、关内河东副元帅,正在长安附近与贼军大战,若是我等能拖住尹子奇,使其不能回援长安,则长安迟早会为副元帅大人收复。”许远点头赞道,睢阳城池虽小,却也关系到整个天下的局势,若是没了这座城池的阻拦,尹子奇无论是东进攻入江淮还是西归支援新即位的安庆绪,都会让整个天下的局势无可挽回的糜烂下去。

    “出入城时我军还有六千八百余名好男儿,如今只剩不到半数,且粮草箭矢皆无,可恨那驻军临淮的御史大夫贺兰进明和彭城许叔冀、尚衡都作壁上观,迟迟不敢前来援救!”说到此处,张巡睚眦欲裂,眼中都快要滴出血来,若不是他们和之前任河南节度使的虢王李巨不敢援救,局势又何至于落到如此境地?

    对面有凶恶异常的叛贼大军,身后是踟蹰不前的猪队友,张巡和许远的处境可谓是艰难异常,如果不是张巡深得睢阳民心,全程军民都竭力抵抗,再加上许远当初拒绝了李巨让他们抽调城中粮食支援濮阳、济阳两地的命令,睢阳城恐怕早就陷落了。

    只是如今城中粮草已尽、箭矢全无,即使他们还有杀敌的勇气,这城池却又如何能继续守下去?许远同样双目含泪,“城中百姓如今已经开始掘鼠罗雀,四处寻找老鼠、鸟雀为食,甚至还有人易子而食,身为睢阳太守,我不能让百姓生活安稳,还将他们拖入绝境,许某真是愧对睢阳百姓啊!”

    “然城中百姓依旧民心不改!”张巡忽然提高了声音,“五胡乱华之事殷鉴不远,若是任由这些贼军攻入睢阳,又不知道有多少汉人要沦为这些蛮夷口中的两脚羊、饶把火。。。。。。”

    “若非两位大人,睢阳城破我等又岂能幸免?与其在家中被乱军杀死,还不如和他们拼个你死我活。”身后搬运砖石的民夫忽然插话道,闻得此言城墙上的军民无不出声应从。

    “民心依旧在我一方,只是没有粮食和援军又如何应战?”看着这些骨瘦如柴、但眼神依旧坚定的百姓,许远心中激荡万千,他和张巡以及诸将士早已做好了殉国的准备,只是可怜了这些百姓。

    “如今唯有等南八回来了。”张巡遥遥的看向临淮的方向,数日前他手下的大将南霁云率领三十精骑突破重围,前往临淮向贺兰进明求援,若果他能带回援军和粮食,那么此战仍有可为,如若不能则唯有以死殉国而已。(未完待续。)

第134章 断指明誓(100月票加更)

    “追上去,杀了他们,尹将军大大有赏。”百余名室韦骑兵紧紧追赶着前方的二十余名从睢阳城中杀出来的士兵,刚出城时他们还有三十多人,经过激烈的厮杀突出重围之后就只剩下这么多了,不过他们也将大队追兵甩在了身后,只要摆脱这百多人,就可以前往不远处的临淮城了。

    “尔等先走,我为你们断后。”一声厉喝,一名四十来岁的将领放缓了马速,拿起了手中的弓箭;其余士卒对他的武艺非常有信心,见此没有丝毫犹豫向前狂奔而去。

    他猛地回身,左右开弓连发三箭,第一箭射中了室韦骑兵的大旗,第二箭直中最前方的追兵,第三箭更是射穿了那名室韦将领的脖子,一时之间众军为之胆寒,竟不敢上前一步。

    “南霁云!果然好箭术!”那名室韦将领捂着脖子憋出一句话来,然后像一口麻袋一般跌落马下,瞬间失去了生命。

    南霁云勒马望着追兵,又从箭囊里取出三支箭搭在弓弦之上,那些追兵摄于他的威势,竟下意识的向后退了几步。

    “尔等若再再退,大将军定。。。啊!”刚有一名副将呼喊了两句,一支长箭咻得飞来,直接射入他的口中,将他的后半句话堵在了咽喉之中。

    “真乃神人也。”一名叛军小校忍不住擦了一把汗,身子又往后缩了缩,久闻南霁云能左右开弓,百步之内箭无虚发,今日一见果然不凡,他已经打定主意,决不去做出头鸟,以免迎来不测之祸。

    “哈哈哈,一群鼠辈!”南霁云一人即压制的叛军不敢前进,稍微等了一会儿估计他的手下已经走远之后他才施施然的扭转马头向前追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