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装突击-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凡是有孔的地方,其内部都拥有十分复杂的防护结构。

    仅仅是打穿这些防护结构就是个不小的工程,虽然也可以将内脏切碎后再通过这些小孔运出来,可一是耽误工夫,二是内脏切碎后研究价值大跌,身为研究人员,武翔自然不肯这样做。

    周旷的脸色缓和了一点,转头问兽医:“小任,你怎么看?”

    兽医连忙回答:“主任肯定早有计划,哪轮得到我说话。”他十分隐晦地小小拍了一记马屁,别说他没什么想法以,就算真的有主意,这个时候也应该让领导充分发挥,而不是越俎代庖。

    周旷对兽医的回答不置可否,指着生物战舰的尾部说:“在那里开洞,将来要装推进器,现在不开,将来也得再费一遍事。”

    他事先早就做好了计划,而且是请基地建造设计战舰的人员帮忙完善的,否则哪敢随便乱搞?

    众人恍然大悟,但也有一些人没什么反应,似乎早就预料到这一切,武翔就是其中之一。

    从伙一起赶到舰尾,生物飞船的外形看起来有点像个拉长的橄榄球,高度足有近百的舰尾硕大而混圆。

    实验室里不缺人才,但周旷还是特意从基地借了两个搞过飞船设计的人来,几个人凑到一起嘀咕了一会儿,就拿出了初步的施工方案,画定了开口的位置和面积。

    当然这只是初步的方案,等真正开始改造飞船的时候,舰尾开出的洞还要根据需要重新修整形状。

    方案确定,早就摩拳擦掌的几组牲口立即冲了上去。

    生物飞船的外壳强度比同等厚度的复合装甲还高,想在外壳上开个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至少实验室还没有合适的设备,为些周旷特意跑了一趟基地,找关系赶制了一批大功率激光凿岩机。

    除了体积有点大,倒是没有旁的毛病,幸好是在没有重力的船坞舰里使用,要是在基地里用,几个人一起上也不一定能抬得动一台凿岩机。

    刺目的光芒一闪,堪比小型激光炮的高能激光束准确无误地切入舰尾的外壳,刹那间青烟升腾。

    没有重力,烟雾不会上升或下降,只会渐渐弥散在空气中。幸好基地的工程师长年在宇宙间工作,对工程可能遇到的情况十分了解,每一台凿岩机上都带有抽气系统,能够将含有烟雾的空气吸入后完全过滤掉。

    计划顺利展开,周旷表面上平静,可眼中激动的神色却瞒不过任何人。

    其他人也不例外,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光束。

    兽医看看这个瞅瞅那个,心中暗暗地叹息。

    是不是这个姓武的也想到了应该在舰尾开洞,所以才不为所动,甚至无处下手这个说法,也有可能是个借口。

    他打心眼儿里觉得实验室勾心斗角的气氛令人压抑,远不似突击队里那样自然,不由地暗暗思念突击队的兄弟们。

    转眼之间就是几个月,不知道大家现在都怎么样了。

    ————————

    说几句吧。

    首先是和书的内容有关,大家也许看出来了,一直以来,本书的视角都没有离开主角,这也是一些书友觉得除了主角之外,配角没戏份的原因吧,所以最近做了一点改进,不知道大家能否接受。

    再则是关于更新,真的是没时间,今天虽说尽可能抽了些时间,但也只码出四千多字,分两章全发了。

    非常感谢书友的各种支持,一直以来都是,只是我真的不是个善于表达的人,很多时候,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合适。

    再次说声谢谢,没有推荐,连最差最次的都没有,只有两次三江潜力和一次a签必须给的新闻推,前些日子一度有尽快结束的想法,如果不是书友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本书不可能坚持到现在。

253 522计划(三)

    尽管周旷对改造工程可能遇到的困难早有准备,可是工程进度陷入停滞的时间还是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因为这一切来的实在是太突然了。

    凿穿外壳没什么难度,别看生物飞船的外壳强度比复合装甲还要高,可再结实的外壳也顶不住水滴石穿的水磨工夫,在激光凿岩机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切割之下,只用了两天,就切穿了十多米厚的外壳。

    令所有人感到惊讶的是生物飞船的外壳居然也像复合装甲一样分为内外十几层,这个现象在生物飞船幼体上根本没有发现。

    周旷二话不说,立即将相关的研究人员招到船坞舰上,从飞船上切割下来的外壳,就是最好的研究材料。

    坚硬的外壳下面是厚达十数米的缓冲层,同样是在幼体上没有发现过,构成缓冲层的组织柔软而坚韧,越是深入,缓冲层的质地就越是绵软,乍一看有点类似于橡胶,但其强度远远超过人类目前发现的所有高强度纤维。

    十多米厚的外层的硬质外壳,加上十多米厚的内层的软质内衬,一共近三十米厚的复合外壳,哪怕被重接炮命中,就算强大的冲击力击碎了硬质外壳,也会被软质内层吸收,不会危及到内部更深处。

    兽医无比惊讶,实在无法想像生物飞船是怎么进化出这种复合结构的,这和软质防弹衣上插钢板是同样的道理。

    实验室一直在研究生物飞船,可是由于人员短缺,现有人员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飞船内部结构和特殊器官上,还真没怎么仔细研究过飞船外壳。

    为了保证外壳的强度不缺失,周旷只能下令保留缓冲层。

    偏偏缓冲层是一层生物组织,换句话说,有点像一层厚实的筋键,这东西必须经过严格的处理,才能始终保持绵软的状态,否则用不了多久,就会因为失去水分而变得干硬,或者因为细菌的繁衍而腐烂。

    实验室里研究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研究防腐的,这回可是让周旷伤透了脑筋,不得不向基地求助。

    然而对于保鲜,人类的手段实在乏善可陈,能想到的手段全部用了一遍,还是没能阻止缓冲层的腐坏,最后周旷又不得不忍痛下令除去缓冲层,准备以相同厚度的橡胶取而代之。

    哪怕强度下降,也总比没有好。

    缓冲层的影响还不止这一点,十几米厚的缓冲层对巨大的生物战舰来说算不了什么,可是对工程设计来说却麻烦得很,必须重新改动原本的改造方案,将原设计的体积压缩,以适应缩减的空间。

    总之,人仰马翻。

    周旷累出了黑眼圈,嘴角急出了水泡,整个人瘦了一圈不止。

    好歹解决了缓冲层的问题,接下来又遇上了麻烦。

    以生物战舰的体积,只保留外壳会大大影响外壳的机械强度,必须把内部的支撑结构一齐保留下来。

    所谓的支撑结构,就是生物飞船内部的骨骼结构,简单点说,人类是肉包骨,骨骼本身就起到支撑的作用。而生物飞船和外骨人都是是骨包肉,内部有些类似于建筑承重梁一般的支撑结构,能够大大加强外壳强度。

    虽说实验室已经大致掌握了生物飞船的结构,生物飞船生长着大量的骨墙,这些骨墙将整个飞船分割为若干空间,偏偏它们与承重结构无关,想要清除多余的部分不是件容易的事。

    “施工”队必须先搞清楚哪些骨墙是支撑结构,哪些可以清理掉,才能在不破坏整体强度的前提下进行清除工作。

    周旷最看重的就是生物飞船的骨骼强度,但对清理人员而言,生物飞船的骨骼强度越高,清除工作就越是麻烦,而且大功率激光凿岩机的体积过大,有些位置无法使用,不得不进行一番改进,加装了可伸缩的光头,才勉强解决问题。

    尽管磕磕绊绊地麻烦不断,可是在工程人员群策群力之下,初步的清理工作终于在持续了半个多月之后结束。

    到了这一步,生物飞船内部的组织大致清理完毕,只余边边角角。接下来又进行了十多天的深度清理才大功告成。好在这艘生物飞船早就死透了,否则哪怕是结构组的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宰杀这只庞然大物。

    等深度清理结束,一只完整的生物飞船外壳出现在土星基地之外。

    剩下的工作就不归实验室管了,土星基地的战舰工厂对这个计划十分感觉兴趣,在计划实施之初,就派出一组设计人员了解生物飞船的外壳形状和结构。

    为了节省时间,设计人员被要求尽可能地使用更役装备进行改装。

    这可难坏了设计人员,人类飞船大多方方正正,只有极少数纯娱乐性质的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