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警之超时空兵团-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再算上火箭炮的话,红警兵团在火炮上的火力和优势,可以稳压全世界任何的国家。

    恐怕也只有后期的苏联陆军火炮,能够和红警火炮部队一较长短。

    毕竟苏联后期的火炮部队,规模吓人,而且火炮打击经验也十分的丰富,并不是那么的一无是处。

    至于德国的炮兵,实际上有很多的缺陷,如果要做一个对比的话,从整体而言,德国火炮部队的能力,事实上与日本炮兵,处于一个相当的级别之上。

    两者区别在于,日本的小口径火炮十分完善,但是缺乏重炮。

    而德国拥有重炮,但是小口径直接支援火炮,是短板。

    特别是德国在苏联战场上的时候,当德国炮兵面对苏联的炮兵时,短板瞬间暴露无遗。

    如果不是德国缴获了大量的法国火炮和波兰火炮,根本无法和苏联炮兵抗衡,而德国也是借助着缴获的大量火炮,基本上不会处于劣势。

    相对比红警兵团从一开始就成建制的完善火炮制度,以及欧洲战场上各国开始摸索出来的新式火炮战术,美国炮兵的只能算是蹒跚爬步,连走路都还没有学会的状态。

    红警跑步那个阵地,齐射的炮火飞向了远方的战场,至于炮击效果如何,炮兵们自然不清楚。

    他们只是重复自己的动作,不停的进行装填,完成炮击。

    自然有人进行参数设定,调整炮击的角度。

    在火炮边上,有通讯兵根据前方观察哨,调整射击,纸张上画满了炮击的线路和敌人位置与距离。

    每一次拥有新的参数,炮兵指挥官就会重新命令火炮调整。

    忙碌的炮兵阵地,比什么地方都要热闹,各种声音不断,令旗飞舞,有时候高强度的炮击下来,所有人都可以累趴下。

    飞过山岳,飞过河流的炮弹,密集的落在美军阵地上,大量的美军营房和车辆,实际上并不是毁在空军轰炸之中,而是毁在了这些炮兵的手里。

    总攻发起已经超过两天的时间,美军从一开始的进攻三十二个小时之后,全线转入防守,大量的战壕构筑起来,就地进行防守。

    红警兵团的进攻,也因此缓慢了下来。

    不过在过去了三十二个小时之中,美军已经付出了空前的伤亡代价,四十几万的美陆军部队,目前还剩下能够防守的部队,已经不足二十五万。

    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伤亡数字,当然,大部分美军士兵,都是成为了俘虏。

    占据的糜烂,让艾森豪威尔不得不让部队全都进入防守状态。

    这一场战争,打得比在菲律宾的战争还要憋屈,打得那么的无奈。

    此刻前线战场上,就地构建堑壕防御的美军,只能躲避在战壕和散兵坑内,承受火炮的打击。

    战场上,满是弹坑和尸体,精准的炮弹,令人头皮发麻。

    在美军前线防御的对面,一个用木板和草皮伪装起来的前沿观察哨内,看着远处的炮击现场,激动的对无线电说着:“命中目标,十分的漂亮,延伸射击差不多三十米,方向位置不变。”

    没有足够时间构筑的阵地,美军在面对红警兵团的重炮集群,损失惨重。

    随意构建的防御阵地,根本无法抵挡重炮的打击,更何况美军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也完善阵地的防御。

    而在美军防御的前沿,进攻准备的红警士兵,一个个精神抖擞,抽着烟,欣赏着远处的炮火盛宴。

    在士兵的身边,是正在加装燃油的坦克和步战车,很多准备参与进攻的部队,都是刚刚从火线上过来的,脸上都是硝烟。

    抵达进攻的前线,狼吞虎咽的吃着东西,喝着饮料,然后就是争取时间休息一下,检查武器装备,补充弹药。

    整整炮击了三个小时之后,美军控制的一个小镇,早已经被火海吞噬,进攻的信号弹升空,坦克轰鸣起来。

    休息之后的士兵,快速的起身,跟在了坦克身后,登上了步兵战车。

    进攻再次开始,而防线上的美军士兵,大部分都还蜷缩在战壕内,向上帝祈祷。

    一个明显是老兵油子的美军士兵,背靠在战壕内,抽着烟,目光满是迷茫之色。

    战争比想象中的要来得艰难,只是几天的功夫,局势瞬息万变,非人力可以控制和扭转。

第251章 全面轰炸美国

    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战争史,在文明前进的路途上始终弥漫着战火的硝烟。不管道德上怎么评价,客观的事实是血腥的战争所带来的灾难是永不磨灭的。

    作为参战国,美国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乐土。

    当然,这个乐土正在成为了过去式。

    行走在纽约的街道上,沿街都是征兵宣传的标语,媒体报导上,无不对敌人的各种负面宣传,激发美国民众的战争情绪。

    红警兵团在拉美的军事行动,深深刺激到了美国,也让美国真正感受到战争就在身边。

    经过两个月的战争,美国陆军和空军在拉美损失惨重。

    先是四十多万的部队被合围,不得不救援的美国陆军和空军,又在尼加拉瓜与红警兵团展开了第二次会战。

    总参战的兵力超过百万,双方一百多万的军队,在巴拿马和尼加拉瓜展开美洲有史以来空战大战。

    两个月的时间过去,美国陆军和空军打败,无奈撤退到了墨西哥,然而紧随不舍的远征军团,便逼迫美国在墨西哥境内展开另一场空前的会战。

    两个月来,美国无数的媒体都在汇报这一场战争,占据头条不是欧洲战场,也不是已经开启的非洲战场,而是位于美国边境线的这一场战争。

    因为敌人已经快打进美国国门,临近墨西哥边境的所有美国居民,全都往北撤离,大量的美**队在墨西哥境内集结,对美国来说,这是无法避免的全国战争。

    在各个城市的征兵点,大量的美国青年,踊跃参军,其中不乏有色民族。

    大量的美国青年准备走上战场,美国所有的工业,全都爆发出全所未有的生产效率。

    就连福特这样的汽车企业,除了不停增加卡车生产线之外,还在加工生产大量的汽车零件,十年前因为金融危机废弃的大量工厂,全都起死回生。

    美国的就业率达到了全所未有的高度,所有能够运行的工厂,全都展开了生产竞赛。

    仅仅一天的时间,就有数百架战斗机被生产出来,一百多辆坦克被运送到前线。

    渔业港口,停靠的是军舰,造船厂,平均十几天就能够下水一艘大型货船,各种军舰如同下饺子一般。

    全面爆发的美国,瞬间焕发出了强大的活力,不再是经济危机之后的死气沉沉。

    然而对比完全爆发出来的美国工业,战场上的美**队表现,却不尽人意。

    巴拿马战役,从开始到结束的两个月中,美**队损失超过六十万,被击毁的坦克超过七千辆,战斗机和轰炸机损失超过四千架,地面上卡车损失数量更不用说。

    在付出如此巨大的损失下,不但没有夺回巴拿马,更是让墨西哥变成下一个战场,距离美国门户只有一步之遥。

    而对于敌人,美国人也有了全面了解,相信的单兵自动武器,几乎无法摧毁的坦克,完胜美国的空军战斗机,能够进行超过六千公里外轰炸任务的超级轰炸机。

    美国不吝啬的宣传敌人的强大,大量的媒体评论人也将矛头转向了技术优势这一点,呼吁美国要研发更加强大的武器装备,否则美国危险了。

    而至今还未恢复过来的美国海军,根本无力参战,也让美国国内很不满意。

    在媒体报导,和广播上,美国各界都在为战争鼓劲。

    同时也告诉美国国民和全体社会,敌人已经在拉美集结了超过百万大军,其作战能力,美国最少要用两百万部队才能够抵抗。

    两个月的时间,美国征召了超过三百万的新兵,美国各个城市的郊区,都有规模庞大的训练营,大量的新兵刚刚入伍,就会前往新兵营进行训练。

    而这也给红警兵团带来不小的压力,毕竟面对人口和兵力以及工业强大的美国,又是在美国边上作战,美国源源不断的部队和武器装备输送到战场上,战争几乎就没有停止过。

    登陆巴拿马之后的第一阶段作战成功,红警兵团成功将战场推进到墨西哥,也不得不进行休整。

    双方都需要时间为进行下一场大战做准备,墨西哥会战并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