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仙正道-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前是姜国王太子伴读,以博闻强记著名,二十岁病逝。

    虽说没什么功绩,可还是姜国王太子追封其为光誉公,封地就在这一带。

    后来周家几经辗转,迁移,加上战火,族谱也被毁掉过几次,到后来竟然忘记这位先祖的封地就在这里了。

    能唤醒这位先祖,只能说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冥土广大无边,远比想象中要深远,也不知埋葬了多少沉睡的英灵。

    能这么巧迁回祖地,唤醒沉睡六百年的先祖英灵,这种事情,千百年间估计也就这么一回。

    “光誉公”

    这是当初他的封号,全称是灵感光誉公,封地是枣田县,又叫做枣田县公。

    “我算什么公候呢?我那个县公大约也就相当于如今夏朝的一个上县县令,毕竟姜国当年兴旺时也不足百万户,又能有多少龙气能分出去。”

    “……侥幸得了敕封,还没等我高兴一阵子,姜国就给灭了……”

    此时已经是傍晚,太阳完全落下去了,这凉亭处在一片竹林环绕之间,显得有些阴暗。

    好在一人一鬼多少都有些道行,也不在意这点昏暗,自然能暗中视物。

    周桂仍然在品着彻底凉掉的茶水,安静地待在这里,陪着这位光誉公,听着他说些六百年前的事情。

    虽然对方不说,他也能感受到那一层深深的孤寂感。

    “但凡两国交战,都是阳世冥土两处攻伐。两面战场都会互相影响,冥土鬼国的胜利会极大地影响到阳世的运势,更有可能出现各种不战而胜,乃至于匪夷所思的巧合。”

    “其实世间哪里那许多巧合!阳世许多的巧合,看似难以理解,让不少智谋之士为之费解。其实只要把冥土局势联合起来看,大抵就没有秘密了。”

    “姜国一朝国灭,其实早有预兆,在阳世战事之前,先有五路鬼兵攻打位于冥土的姜国鬼国。”

    “我初得敕封,大小也算个鬼神,就在冥土参与战事,七战六败一平,终于被打得魂体受创,带着千余残兵,逃到这里,陷入长眠。”

    “鬼神应对改朝换代的大事时,只能靠着岁月。我的阴寿大约将近千年,沉眠中就耗去了半数。当年随着我一同退到这里的袍泽,随着我神力的渐渐枯竭,而今只剩下两百多。”

    “现在想想,过往恍若是梦境一般,再也不能追回了!”

    言语之间,说不出的寂寥。

    属于周让的时代早已过去。

    当初熟悉的人,物,风俗,甚至地名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一朝醒来,物是人非,这种经历也是难以体会的。

    周桂能理解他的心情,于是宽慰着。

    “光誉公,至少您的子孙后代还在。周家传承了这么多年,兴旺过,破败过,显赫过,也落魄过。可是到底,还是保留下来了。”

    “当年姜国那五大家族,而今安在?不过是雨打风吹去,尽数做了古。”

    “您在陨落前能够重新苏醒,失去了神位供养之后,还能及时转化为鬼仙,也是一桩好事。相较那些在沉眠中走向陨落的鬼神,您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第四十一章炼度

    “临风轻叹,长亭晚照,坐忆当年月”

    周让轻轻哼着不知名的小调,用的是周桂不曾听过的语言。

    和当今流行的各种方言都不同,正是六百年前的雅言。

    其中语调低沉,无边寂寥,令人不忍听闻,不知不觉间怅然泣下。

    周桂仔细地听着,尽管根本听不懂这寓意,但想来不过是抒发心意之感。

    纵然是听不懂词句意思,那种感情大约是共通的。

    又听了好一会儿,直到东边一轮弯月挂上树梢,点点星光洒下亭间,方才停止。

    在月光的映照下,对面的人影渐渐清晰,除了略带透明之外,几乎与生人无异。

    “见笑了”

    清朗如同泉水流淌的声音传来,比方才的声音更近乎常人。

    周桂抬头凝视,对面的人影笼罩在月光之中,只是坐在那边,一层月光就被他吸引过去。

    身上穿着的,是六百年前的公卿常服,月白色,贵气大方,又有古朴之意,与现下的服饰大有不同。

    长发盘起,发髻由一支木簪束着。

    额间点缀着一层朱砂般的法纹,那是曾经身为鬼神残留的痕迹。

    面如冠玉,肤色白哲,眼睛炯炯有神,深沉而静谧的眸子里,隐藏着难以言喻的悲伤。

    就仿佛是那些古画中的公卿贵公子,自六百多年前走过来一般。

    那一身贵气,即使是穿着破陋的乞丐装,也是压不住的。

    隐隐之间,周桂觉得,自家这位光誉公,很可能不仅仅只是他自称的那般普通。

    见到周桂望过来,这位贵公子抿唇轻笑,整个身子沐浴在月光之中,一时如同梦幻。

    这种贵气,是周桂平生仅见,任凭是世家贵子,气度也不及其一丝一毫。

    这才是真正地高贵,相比之下,那些生在蜜糖之中,含着玉出生的所谓王侯子弟所谓的世家气度不过是邯郸学步罢了。

    “子明,方才那首《离愁苦》,可是听懂了?”

    周桂深吸口气,定下心神。

    “光誉公,六百年前的语言,我又怎听得懂,不过是略微感受其中含义罢了。”

    他恳切地劝着。

    “只是过往都已成烟,光誉公不必过于伤怀,当年故人若是还在,想必也是希望您能过得开心的。”

    周光誉抚掌笑道:

    “子明又拿这些陈词滥调来劝,可见还是不懂我啊!”

    “我周光誉可不是那些纨绔子弟,只好舞文弄墨,沉迷于脂粉之间,外边锦绣成堆,内里其实不值一文。”

    “当年我与王太子促膝而谈,纵古谈今,点评西南诸国世家子弟,多少人杰精英,看的都是文韬武略,经济世俗。”

    “那时候,心里装的都是家国天下大事,想的都是三兴姜国,哪里有什么儿女情长?”

    “等到了下面,时局更是不妙,姜国在冥土被诸多强国还伺,心里装下的是战略兵法,忧虑的是姜国千年基业”

    “现在,你还觉得我是那种会一直沉浸往事的庸人吗?”

    周桂听着,禁不住感慨。

    “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大抵与其心志有关联。心中常怀大志,肩担天下者,必然忧国忧民,气象宏大,望之便不类凡俗;反之,若是整理日计较家长里短,汲汲于蜗角虚名之间,那终究也养不成什么格局。”

    “从一个人的格局就能看出他的大致成就,以我观之,光誉公当年若是有著作存世,可与百家圣贤并列!”

    光誉含笑点头。

    “虽说有吹捧之嫌,可这话倒是熨帖。我若有著作流传至今,一定也能被尊称一声周子。”

    说的很有自信,就仿佛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一般,让人觉得他说的都是实话。

    说到这里,一阵触动,心湖微微泛起波澜。

    正说话间,一阵脚步声传来,周迅提着灯笼,带着竹篮过来。

    “这便是犬子周迅,表字明诚。”

    周迅上前,挂好灯笼,自竹篮中取出削好的神主牌位,一支上好的凝神香,烛台,纸钱并一些瓜果贡品,摆在石桌上。

    随后,恭敬地给两人施礼。

    “明诚见过父亲,拜见光誉公。”

    光誉颔首示意。

    见着这些贡品,香火烛台,旋而又笑了起来。

    “这倒是有趣了,当面烧纸钱给我,可别是市井凡夫那些糊弄人的纸钱。”

    周桂也笑了,当着面烧纸钱,摆贡品的确很奇怪,尤其是此刻的光誉几乎就像是生人一般,越发显得古怪。

    “光誉公请放心,这一把纸钱都是我亲自做法祭炼过的,肯定能在冥土通用。看着虽然少,其实分量足呢!”

    周迅为了这纸钱,可是忙活了三个时辰,用上了一滴内景天地出产的真水,来祭炼这法钱这些冥钞可谓是分量十足。

    “实则凡夫俗子祭拜先人,亲手一张张绘制、裁剪的纸钱是分量最重的,寄托的各种怀念、祈愿,到了冥土就能化作各种冥土通用的货币。

    这取的就是一点诚心诚意,心越诚,则钱越重。

    其实香火也是一个道理,都是要看心意诚否。

    而高功道士有修为在身,祭炼的各种法钱又有所不同,可以凝练魂体,净化各种冤孽之气,延长阴寿,超拔苦难。

    若是长期使用法钱,坚持修炼,使得魂体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