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仙正道-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丫头赌气多吃了一碗粥,顺带还抢完了周迅面前的咸菜。

    早餐吃到快结束时,周迅这张桌子面前,多了一个人影。

    抬头一看,原来是法海和尚。

    过了一夜不见,法海和尚好像有些变化。

    他就贴近了周迅,坐在一边,点了份米线。

    “法海,你不是去收服蛇妖了吗?办的怎么样?可还顺利?”

    周迅慢条斯理地抽出一张竹纸,擦拭着嘴角,顺便递了一张给雪落。

    法海面色如常,看不出什么来,只是挂着微笑,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沐春风。

    “贫僧没有收服蛇妖,倒是放走了她们。”

    “哦?这倒稀奇了。”

    “没什么,只是觉得,还不到时机。”

    “那什么是时机到了?”

    “很容易,蛇妖害人时,就是贫僧降妖除魔时。”

    法海似乎悟了,整个人都带上了层金光,尽管很稀薄。

    周迅这下更是摸不着头脑了,也不知道这个和尚究竟悟了什么。

    “法海,我觉得过了一夜,你好像不一样了!似乎,有点像是……开悟,对,开悟的样子!你看看,你身上都泛着一层光,这是性光,自性之光都满溢出来了!”

    “你究竟悟了什么?”

    法海从容一笑,看向店门外,此时已是天明,半步多依旧是常年不变的阴天。

    然而今天外面铺满了一层白雪,屋檐上,街道上,满眼望去,都是。

    今天的半步多看起来更加明亮许多。

    法海感受到一片光明,自在,欣喜,也不吝啬于分享。

    “贫僧昨夜去见了白素贞,哦,就是那白蛇妖。”

    “随后,旁观了她与青蛇妖,叫做小青的蛇妖,她们俩之间的谈话。贫僧有所触动。”

    “贫僧的领悟就是,不能不教而诛,还有就是,反省了下自我的修行。贫僧却是有疏漏的地方。”

    “这次回去,贫僧就要闭门三月,面壁斋心,以期真正放下这股执念。”

    已经隐隐有觉悟迹象的法海,此时充满了一种哲人的感觉,在他周围不自觉地就会感觉到心灵的欣喜与自在,被他的情绪感染。

第七十二章论福德

    “不知法海你晓悟了什么?可能说说给我听听?”

    旁边纪雪落这小妮子也好奇地盯着看。

    “没什么不能说的。”

    法海起身,双手接过小儿送上来的大碗米线。

    上面放着一层葱花,还有些白菜,这是店家接待惯了南来北往的出家修行人,是以特意准备的素菜,没有荤腥并重味的调料。

    “贫僧自幼被选中,作为太子替身出家,为今朝太子修积福德。这是我今世入金山寺的缘由。”

    “自幼剃发修行,遍览佛经,十岁就能与诸位首座辩论佛法,可谓是耳聪目明,胜过大多数的僧人。”

    “然而,读遍佛经,不能了断贪嗔痴;法力精深,放不下种种执念。”

    “偏偏自以为神通广大,法力精深,到处降妖除魔,犯下种种恶业而不自知,以至于差点沦为打着替天行道的名号肆意妄为的恶人”

    法海坦陈自己过往过失,毫不避讳。

    “而今一朝醒悟,发觉往日面目可憎。昔日自以为了断贪嗔痴念,谁知未尽其功。降妖除魔,多有罪不至死者。破戒多次,偏偏自诩正义。”

    纪雪落听得越发迷糊,这小丫头只听得周迅给她讲过点修道的入门基础,未曾说过佛教道理。

    周迅微微一笑,就顺着法海的话说下去,顺便也给雪落增长点见识。

    “法海你这话有失偏颇了。”

    “往日的你,倒也是个真和尚,做的事情,大多也不算错。”

    “谁都有贪嗔痴以及各种欲念,真能了断这些,在你佛门就是一位罗汉果位。你还不到那个层次,不过是修行未曾圆满,没什么好说的。我倒是觉得你对自己未免太过苛责些。”

    “降妖除魔,这种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你的事迹我也听闻过不少,偶尔有几个错收的,那也不打紧,事后好好弥补不就是了,反正你又不常开杀戒。”

    “我还是那句话,你对自己未免太过严苛,谁能保证不犯错呢”

    周迅伸出大手,把边上的雪落伸过来的小脑袋按回去,转身瞪了她一眼,警告她,小丫头立刻乖乖地坐好,聚精会神地听着。

    周迅回头,宽慰着法海。

    “你见着妖魔滥杀无辜,上前收服,活人性命,便是积攒福德,以后必定得享福报。”

    “当然,所造恶业,也会有业报。”

    “今日见你开悟,未尝不是往日积累的福德所致。”

    “你们佛教最精通报应,当能清楚这个。”

    法海双手合十,闭目念了句佛号。

    “周施主,我确实有二十五万福德在身。”

    “福德有漏,每一次贪嗔痴念动念间,每次破戒杀生时,抑或是恶语伤人等等这种恶念恶性,都是一点点漏去福德你再算算自己漏掉了多少福报,大约就能算出你造了多少业障了。”

    周迅有意给纪雪落讲解福德和功德之间的区别,就故意问法海。

    “法海你能说说福德和功德的区别吗?何为功德,何为福德?”

    法海心思通透,此时正是慧力大涨之际,一下子就窥破了周迅的意思,自然乐得解说。

    “福德仍在我佛教所区分的六道之中,而功德根源不在其中,功德超出六道轮回。”

    “福德有漏,功德无漏。”

    “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道、人道、畜生道、阿修罗道、饿鬼道、地狱道。造恶业者自然归入三恶道,而福德则算在三善道,以福德深厚多寡以此为天道、人道、修罗道。福德仍在这六道轮回之中。修福德者得福报,就是所谓善有善报。”

    “然而福德终有耗尽的一天,再大的福德也是如此,所以有漏。享福享尽,便是福德漏尽之时,再多的宝物也会离你而去,是以贫僧平日不太关注福德。”

    “功德和福德看起来相似,然而本质不同。”

    “但凡为了积累善功好方便飞升,或是出于其他目的特意前去行善,事后计算着善功数目,抑或是事后念念不忘沾沾自喜,恨不能全天下的人都知晓的,这种就是福德。比如许多修成天仙,而外功未曾圆满,不得不驻留人世的,他们一心修得的所谓外功就是此类福德。因为福分不足,即使道行足够也不能飞升,这时就得修福德以积攒福分。”

    这话很好理解,就是那些专门为了做善事而去行善的,都是修的福德。

    “功德则大不相同。行善之前,不曾有行善之目的,一切全凭自然而然,之后也不自居有功,也不挂念于心,更不以为自己在行善。这种功德,是无漏的,它更能体现一个人真正的道德修养,也因此不能以数目来计算。”

    “功德无数目,只论高低,属于无漏之德行。”

    周迅赞同着。

    “功德这东西,只有自己知道,外人是瞧不出来的。所以咱们仙人飞升也只看内功外功,没有谁看功德高低的。”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那功德,倒是和神人的境界类似了,功成而不自居,正是无为之道德果然当初老君出函谷关,教导了释迦尊者的传闻,不是空穴来风啊!”

    “若不然,你佛门所说功德,怎么和老君的无为之道德这么像呢?”

    这话就不好接了,牵扯到道统之争论,即便是法海也不好回答是否,只好避而不谈。

    此事是一桩公案,当初西方教改名佛教,要广传佛法,教人解脱诸多苦难,与道门冲突,因此道门中人编纂了老君出关度化释迦尊者的事迹。

    为了传法中原,佛门也舌灿莲花,大肆编造许多神话,要压过本土道门。

    为此两家辩法数次,道门输多胜少,不得不拉上儒教,形成三家分立之局面。

    “周施主,这种话,在我面前说说就好,可不能当着其他僧人的面说。”

    “哈哈,法海你果然是真和尚,不说了不说了。”

第七十三章道统

    “雪落啊,我从前好像没跟你说过我这一脉道统?”

    “对啊,哥哥你没说过。”

    雪落做出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挺着胸脯,正襟危坐。

    趁着今日谈兴不错,周迅又对雪落普及常识。

    “此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