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仙正道-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鹿鸣书院隐居着两位地仙,一唤白露仙,一名清水仙。

    书院就是他们创建的,鹿鸣书院就是这两位的隐居之地。

    “到了。”

    老伯推开大门,阳光灿烂,自上面洒下,照亮了昏暗的楼梯间。

    带到了路,他转身就下楼去,擦肩而过的时候,老伯好似忽然想起,说。

    “昨夜两位仙人接见了一位紫衣女子,名唤紫萱,看着不像是中原人,现在还在等先生您呢!”

    说完,老伯佝偻着身子,颤颤巍巍地,护着一盏明灭不定的破旧铜底座油灯,慢慢往下行去。

    “紫萱……多谢了,老伯!”

    也不管有没有听到,周迅已经走进了第五楼。

    第五楼书架更少,只有寥寥几个,书架也没填满,零零散散的放置着,约摸有一两百来册的样子。

    也不都是手抄本,也有些是原本。

    因为年代的不同,术法原本载体比较混乱。

    有线装本,这种大抵都是后人誊抄的抄本,上面多半还有前人注解,适合新人接触。

    当然也有年代较近的原典是记录在纸张上的,尽管纸张可能很特殊,比如某些灵竹的竹纸,某些树精的树皮制成的纸张。

    有的是羊皮纸卷成的卷轴,用系带系好搁在角落。

    有的是记载在石碑上,连同石碑都被载回来。

    有的是书写在树叶上,唤作贝叶的佛经经写材料就是一种。

    有的是金书玉册,有的是玉石做简。

    有铭刻在青铜鼎上的土话,文字。

    也有全部都是壁画的,却被整片壁画连同几寸厚的墙皮都被削下来,带了回来。

    五楼平日里能来的人不多,是以显得更为宁静。

    周迅走动了几步,拿下木制的插销,拉开一扇窗。

    外面的光线很好,屋子里顿时亮堂起来,可以看出空中悬浮着颗粒状的灰尘。

    长袖一挥,一股清风吹拂出来,打着旋儿,绕着这里转了一圈,将天花板上,地面上,书架上,以及种种阴暗死角处,都转悠了一圈,最后蓄积了太多灰尘变成昏黄色的旋风就在周迅的注视下从窗子飘了出去。

    它会一直飘到无人之处,将灰尘散去。

    “每次见周道友这一手法术,我总觉得像在看上界真君。”

    不知何时,有一个容貌素丽的八岁女童倚在门框边上,也不知看了多久。

    她的衣裳上带着莹莹彩光,给屋子里染上一层色彩。

    “白露仙人谬赞了,不过是唤风的小法术而已。”

    周迅轻车熟路地自书架上选出一本有砖头厚的大部头书,按着书脊摩挲了一下,并不取下,只是随意问着。

    “道友可知这《物外逍遥篇》?”

    “嗯?”

    白露仙有些惊奇,不明白他为何要问一本杂书游记。

    “这是米大方所著,他本人原先是凡间游子,平生最好游山玩水,后来不知何处得了造化,侥幸入道。他本人没什么好说的,只有这篇游记是他当年找来,求我收录在此。最近二十年来,也就你肯翻翻了。”

    “这本游记倒也用心了,可惜不是正经道书,能到五楼来看书的多是书院里的术士,或者就是预备术士,哪个不是冲着书架上的方术道书来的,瞧着都落了灰尘了。”

    有资格修法的被称为预备术士,通常都需要相当的天赋,并非人人皆可,类似周迅此身的天赋就是平平,可惜道君正法不看资质更看心性与此间别有立意,不然周迅未必能顺利修成而今道行。

    等到预备术士掌握了第一个法术,就被称作术士。

    书架上就收录有常用的法术,有净衣咒,甘霖咒,呼风咒,求雨咒……

    每一种法术的修习都不是那么容易,有许多门道。

    法术的咒语,结印,心法,节奏,步伐,忌讳,等等,诸如此类都有清晰的记载,即便是很普通的净衣咒这种小术都有满满五千字的册子讲解它。

    两位仙人将这些法术都书写成册,编纂齐全,罗列了一套大约有六百来册的教材,包含了术士从入门到出师的所有法术。

    那边一整个书架上全是相关的书籍。

    但凡书院里得到修习术法资格的预备术士,在老师陪同下都会来此选择自己掌握的第一门法术。

    术士毕竟不是道人,更不是仙人,掌握一门小法术,入门再快也需三日到一旬不定。

    “这个《物外逍遥篇》,可不仅仅只是游记啊!”

    女童走过来,一挥手,书离架飞下,落入白净的双手。

    “翻开第一页,永溪八川,是不是在暗示八脉精气流动,暗含人身修道法门?”

    “再看第二页,第三页,直至第九页,除了第一页点明总纲之外,其他之后八页分别讲述每一脉行气法门。”

    “既是在说地理水文,也是在代指人身奇经八脉。”

第九十五章

    “别的暂且不论,光是这前九页就蕴含了一篇还算份属上乘的行气法门,有心人若是得去,以此修行,即便资质再差,也有望修得百脉齐通,从此脱去术士窠臼,打下入道之基。”

    “须知术士修法,往往专修一脉或数脉之气,以此修成法力,固然进境迅速,法力不弱,可却是根基不牢,前路渺茫。”

    “可若是能专心修行这门行气法,那就大不相同了。”

    白露仙童仔细地翻看着手上的书册。

    周迅继续说着。

    “再往后看,开脉行气法还不算什么,那米大方还用隐语藏下了后续法门,讲述一步步将五谷之精提炼为先天之气的过程,这就是入道法门了。术士,道人,差别就在于一个能补充这先天一气,一个不能。”

    “术士动用普通术法,后天五谷之精气就已经足矣,然而某些上乘法术会直接折损术士本身先天秉气,而此气多主寿元,是而术士不长寿,老得快。”

    “最后就是凝聚种子真符了……大约这就是那米大方当年所学的法门,并没有后续的法门留下。”

    周迅又递过一张丝帛,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蝇头小楷,下面还配上了三幅图画,分别是行气通脉图,河车搬运图,还有最后的种子符图,对应这门物外逍遥篇的三个阶段,即行气通脉,河车搬运,凝练真符。

    “我在书院这几年,承蒙你们照顾,一直也没什么可回报的,这门道法还算能入眼,就当是我的回礼吧。”

    白露仙童歪着侧过身子,接过这张丝帛,打量了几眼,点点头。

    “这么看就清楚明白多了,原作有十几万言,难为你看的下去。”

    周迅道。

    “这位散修大约也是不想让人看清了这门传承吧。”

    收好这张丝帛,白露仙童抬头对着周迅。

    “昨日有一位苗族大祭司过来寻你,我让她住下了。她似乎来历不凡,不似我界中人。”

    一听到苗族大祭司,周迅就知道是紫萱了。

    她其实并非大祭司,而是圣女。

    其实周迅也是无意中结交这位苗族圣女的,当时苗族内乱,她这位圣女却有孕在身,误了回归时期,是周迅帮了一把,助她回乡平乱,是以有了些交情。

    “那位啊……可真了不得,她们可是女娲氏后裔,继承女娲氏遗泽,每一代都是女子。”

    所谓女娲氏,即娲皇风里希所在风氏部落首领,也是人族出身的先贤。

    当时女尊男卑,部落首领都是女子,娲皇又名女娲。

    远古时期,人族与其他许多种族,都是依附龙族而生,并且都是龙族的后裔。

    远古人族,都有蛇尾,而且天生神力,寿越千年。

    传承至今,人族已经失去蛇尾,血脉也已衰退,远不如远古人族先民。

    经验如此,而今人族脊椎尾部,仍然残留着当初拖着蛇尾的痕迹。

    女娲氏后裔绝对是不折不扣的人族,人身蛇尾,正是其传承所在。

    只有浅薄之人,才会视其为妖。

    果然,听到是女娲氏后裔,白露恍然大悟,软玉般精致的脸庞上带着郑重。

    “原来是娲皇嫡传,难怪气息不似而今人间所有。”

    “应当是天地演变导致,远古时期,便是大罗帝君也可住在人间,那时还没有天地人的划分,万物也与当今不同。”

    “嗯……”

    沉吟了一会儿,白露就说。

    “你上次提及的玉清道之事,本姑娘找几位消息灵通的同道,总算是给你问出来了。”

    周迅并没有忘记玉清道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