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仙正道-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往有些江湖所谓高手,练出一身蛮力,死力,不能运用自如,偏偏自以为得计,一年抵别人十年功。一拳下去,能开山断石,看似力大无穷,其实已经绝了路子。”

    “一拳打碎磨盘,那说明打不准,而且力分,不能把握力道,练功不勤。

    该用三分力,用了百倍,不过是个蛮干的莽夫……”

    林如海侃侃而谈,不多时,就提到了气血。

    “气血,肉身共通,个个都有,其实也是个统称。血为气帅,气推血行。气与血结合得相当紧密,是以谓之气血。其实人身四肢百骸,无处不存,无处不在,这气流转全身,人方能活动。”

    “武道,搬运气血,就是要将这气,给动起来,使它壮大,为我所用。气壮大了,才算得了功。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概因此气主生,主动,主寿限,乃是一身性命之所系,不可不练,不可不慎!”

    “所谓宗师,大抵就是能凝练气血,浑圆如一,整个人就好似一团圆坨坨的金丹,到了这个境地,这气就不易散,不易破了,能延寿三纪。”

    “嘶,一纪十二年,那不就是多活三十六年?”

    一个骑手惊呼出声。

    “不错,这就是宗师,也就是人间所谓高手,他们通常都能长命百岁。”

    “再往上,又是另一番天地。到了这里,就是由武入道的开始。”

    “**凡胎终有极限,必须要打破藩篱,方能窥得上进之途。这法门有两种。”

    “寻找煞气,熔炼入气血之中,与人身之元气相合,这叫做炼煞;再寻找罡气,叫做凝罡。罡气与煞气合一,形成神通种子,再结成内金丹,这是武道金丹的路数,渡过风火大劫,就是以武入道,证散仙道果。”

    “炼煞,凝罡,又有许多讲究,各种罡气煞气种类繁多,凝练之后获得的神通也大不相同,历代各家都有不同法门,只是这一步口口相传,不立文字。”

    “另一种,就是纯粹的人仙武道,以人身为本,坚信人身乃成道之基。”

    “经由换血,使得血重如铅汞;经由易髓,使得骨髓如霜;打磨精气神,一一测量人身诸多穴窍,一举凝练周身百窍,最终证得人仙。”

    “这一步成就,其上更有滴血重生,千变万化,号称不死之身……人身为成道之基,必有载道之力。”

    说到这里,林如海也有些向往。

    “原来如此……”

    “听得林师一席话,小子们再无迷惑,请受此一拜!”

    一个骑士在马上俯身拜下。

    几个骑手都恍然大悟,纷纷鞠躬拜下。

    他们方才已经听得了武道的上乘秘密,值得一拜。

    人仙武道,修成之后,照样是能够飞升仙界的。

    但不是谁都能知晓这些内情。

    这一番话,等于是给他们指引了前路。

    林如海也不推拒,坦然受了此礼。

    此事随即传开,林如海的论武道被更多人记下。

    不久之后,冯公公也悄悄过来问了。

    “林大人,你今日说的那个滴血重生,还有千遍万化……可是能够,能够,断体重生?”

    冯公公眼巴巴地看着林如海。

    “滴血重生,只需有一滴血存在世上,就能重生,何况区区断体重生?人仙武道,不同寻常,几近不死之身!”

    林如海肯定道。

    “好好好,那就好,那就好!”

    当太监的最大的追求,无非是今生能够下葬祖坟,死后不至于沦为孤魂野鬼,或者是立下功劳,死后得皇命敕封……

    但这些哪里比得上生前就做个完整的人?

    冯公公本身武道不弱,只是之前未有人点破前路,这才荒废了。

    此时已经暗自下了决心,无论如何都要达到能重生断肢的地步,死也无憾了!

    好一番折腾之后,林如海才送走了冯公公,就着马车里的桌案写回信。

    信中,林如海也不说甄家的事,只是提到了黛玉的及笄礼,随后就问周迅,我林家三代列侯,吃穿用度无一不精,你家怎么养得起我女儿呢?

    大约意思就是说,我怕你委屈了她。

    写完之后,吹墨,折叠好,仍是青羽雀吞下书信,往来飞行。

    接到回信之后,周迅笑了,这么回道:

    “仙人餐霞饮露,不食五谷,凝神守志,而形体不衰,纵不能得道,也可逍遥人间数百年,岂非胜过富贵王侯千倍百倍?”

    “林家女儿本是天上佳客,生于花朝,满城花开,正应花神之位,得道有望。随我修行,两不耽误。”

第一百二十六章将有大变

    玉清山,钟楼,聚仙钟响。

    咚咚咚

    连响七十二声。

    此钟响时,声闻三界,天地人鬼神响应。

    不管身在何处,但凡是名列玉碟的玉清弟子,听到聚仙钟后都会立刻放下事务,赶回山门。

    即便不能回山,也一定要回信山门处,说明情况。

    在一片幽远的钟声之中,玉清门人已经各自到齐,云集舞剑广场之上。

    “聚仙钟上次响时,还是蜀山掌门到访,那时也不过敲响了二十四声,这次怎么一直在响,都过五十声了。”

    “听说上次有长老坐化时,只想响了十七下,掌门死了或许才会响五十多下吧?”

    “……胡说八道!掌门真人可是得道地仙,就是下次天劫也还差着五六百年,少说还有上千年的寿数呢!”

    “会不会是玉长老找了双修道侣,特此宣告?”

    内门弟子们纷纷交头接耳,趁着长老首座们还没有到来,他们还能随意一些。

    真传弟子站在前排,和内门弟子不在一处,显得泾渭分明。

    寥寥八人,各自站定一处,也不怎么和人说话。

    内门跟真传,又是一番天地。

    到了真传,地位上已经不逊于普通长老,甚至修为上还有超出。

    真传弟子,是历代首座的候选,将来都是有望执掌正殿的存在。

    内门弟子,无论是修为还是眼界,双方都是相差不止一级。

    彼此之间,真的很难有所来往。

    龙不与蛇交心,正是如此。

    往往一次闭关十几年过去,内门弟子已经换了一两代人了……

    真传弟子,个个都是散仙修为,青春不老,寿命长久都存在,已经非是凡人……

    不久,几位首座长老,并掌门来到广场上。

    见到师长到来,在场弟子都屏气凝神,肃然而立,整齐划一站成行列。

    掌门真人扫了一眼,见人数不多不少,就点点头,示意司仪长老。

    得了示意,司仪长老上前一步,朗声道:

    “吾派太上长老今日出关,众弟子随我等在此等候!”

    太上长老?

    那是谁?

    在场弟子无一知晓。

    眼看下方又有混乱的苗头,司仪长老又说。

    “不可肆意喧哗,不得交头接耳!”

    “尔等静候便是!”

    这边司仪长老还在介绍迎接太上长老出关的仪式、规矩,台下的弟子不论修为高低如何,都就近坐下,静心聆听。

    台上,一片蒲团,诸位长老掌门盘膝而坐。

    掌门真人一声轻咳,轻声对几位长老示意。

    “几位首座,这位太上长老闭关已有千余年,贫道实在是陌生,不知几位所掌殿中可有记载?”

    玉清道有三上殿,三中殿,六偏殿,各处殿中都有前人笔记、传记以及一些传承的道器。法宝、秘术。

    掌门一脉,其实权威并不很大,很多时候还是要和各处首座商议。

    这次的太上长老,掌门完全没有了解,只是今日清晨才得知,匆忙之下翻阅记录,所得有限。

    趁着还有片刻,总是要多了解一点才好。

    两千年前的师门长辈,那时还不叫玉清道呢!

    果不其然,掌门这话刚落,就有一位长老出言。

    “贫道肃广殿之中,有所记载。”

    “这位太上长老,正是四代师祖,甄家甄琴,那时玉清道尚是玉清盟,这位师祖便是而今陈州苏华府甄家先祖。”

    “传记之中有载,这位甄琴师祖,乃是一位人仙。”

    “当年玉清盟之中,有三大姓,贾,甄,明,以武道闻名于世,都有人仙坐镇。”

    “玉清盟草创未久,时值天下风云际会,王朝兵乱,甄师祖临危受命,接任盟主,一举扫荡七十六路山寨,定下玉清山基业,是为创业之祖。”

    听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