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藏ii-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了我,要不然就得被吸出去了。由于水量过大,水流倒吸了好几分钟也没结束。玉大姐和信宏拼命地拉住我,他们的另一只手紧紧地抓着洞穴里突起的石头。水洞里的石头经过溶蚀很容易形成锋利的刀片状,许多没有经验的人经常被石片割伤。而此时,他们为了拉住我,根本没有时间去决定抓住哪块石头来稳定位置。不幸的是,他们都抓到了锋利的石片,因为没戴防护装备所以手都流出了鲜红的血液。

  急速倒吸的水流把他们的血液从我的面前吸走,毕竟他们是为了救我才这样的,心里一股酸溜溜的感觉立即萦绕起来。“神来之水”又重现了原来的神风,唰地一声水面立即下滑到了洞穴底下,速度快得我都没反应过来。水面迅速滑过的时候,我的肺一阵刺痛,差不多都要窒息而亡。医学上有无水自溺的说法,其中有一种就是水流和水温的急速变化也可以导致溺水死亡,过了好一会儿,我的神志才恢复清醒的状态。

  “你们的手怎么样了,快擦点药!”我焦急地说道。

  “没事,再说我们的包都不知道被水流冲到哪里去了,哪来的药!”信宏无所谓地说道。

  “玉大姐,你有没有事,你的手……”我不好意思地问道。

  “没事,快去找人吧,你们要找的人可能也在这个地方。”玉大姐意味深长地回答我。

  “你这样进来不好吧,万一出点什么事情,我们可不好办。”我犹豫地说道,虽然她刚才出力地拉住我,但是要说的话还得提前说出来。

  “你不用担心,我们不会有事的!”玉大姐胸有成竹地说着,然后就沿着洞穴往里面走去。

  “信宏,你看……”我征询着他的意见,因为带着女人毕竟很不方便。

  “算了,你难道要叫她又抓着绳子爬上去?万一掉下来,那岂不是更糟?”看来信宏想得比我全面。

  洞穴又恢复了在上面时的形态,又成了肠腔的形状,虽然能随便并排着走三四个人,但是比起外面那个巨大的垂直洞穴来说,可是小巫见大巫了。外面的洞穴简直可以和广西百色乐业县的天坑媲美,现在想起来都心有余悸,而且刚才那里还灌满了水,在水里看到天坑般的洞穴恐怕就这么一次机会。

  在来这里之前,我们还看了许多关于广西地形的书籍,所以对这些已经一知半解。“天坑”是一种喀斯特地形独有的地质景观——喀斯特溶洞,是一种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形成于6500万年前,形如一个巨大的漏斗,具有极高的旅游探险价值和观光价值,在我国首次发现于重庆奉节县。

  乐业天坑群是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专家和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家在一次考察活动中发现的,位于广西乐业县,占地约二十平方公里。现已发现有大石围、白洞、风岩洞、穿洞等20多个天坑。“天坑”四周皆被刀削似的绝壁所围,形成一个巨大的竖井,底部是人类从未涉足过的几十万平方米的原始森林,并有地下河相通。森林中有大量珍贵的动植物品种。其地下原始森林面积为世界第一,深度位居世界第二,容积居世界第三,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乐业天坑群中最大的大石围天坑,垂直深度有613米,南北走向宽420米,东西走向600米。

  想到这里,我不禁地发毛起来,底下的原始森林我可没见过,要是天坑里能有原始森林看看,倒也不虚此行。刚才快要落到天坑底下的时候,我们没能好好看底下的环境,就看到了一堆的钟乳石。不过,天坑能瞬间充满“神来之水”,估计也难以生长树木,惟独有可能的是天坑之下有一个巨大的地下湖,而且压力随时都在变化。这让我不时地想起了一句话,那就是南海的时候所看到的那几句红崖文字,但是可能是我太敏感了,于是也没去多想。

  道路曲折,水滴又不停地下落,听觉敏锐的我对于这些很不适应,耳朵疼得要命。虽然这里的空间没有天坑大,但还是有一些细小的钟乳石。不过,这里的钟乳石大多也被人为的打断,弄得这里像个废墟似的,作为考古方面的人觉得真是可惜。要形成这样的奇观,用上几十万几百万年都不算多,所以世界都在保护这样的洞穴,如今看到有人毁坏我实在不能不恼怒。断开的切面都是很老旧了,我开始迷惑起来,难道这些钟乳石真的是古代的乌浒人砸断的?他们在那个时代还没有兴起卖钟乳石的风气,再说了都隐居起来的还贪什么富贵,这根本不可能。

  正在思考这些不合常理的地方时,信宏推了我一下,示意前面有问题。我全神贯注地听着,那是一股呼吸的声音,而且是人的呼吸声!

  14。洞穴蜘蛛

  “会是谁?”我在心里琢磨着,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进到洞穴里的除了我们三个人以外,还有林月他们,可能还得算上查老馆长以及陈静那丫头。由于洞穴的回音效果实在太好,我除了声音的位置无法分辨,对于声音的特性却仍能得心应手地分辨出来。喘气声粗犷又断断续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那种感觉,听起来就是上了年纪的人才会发出的声音,要么就是受了伤的人,莫不是查老馆长?要真是他的话,那敢情就太好了,我们就不必接着受罪了。喘气声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看来那个人由于身体过于疲惫或者受伤才这样。因为已经确定了发出声音的是人,而且我们这里有三个人,再怎么也不会遇到多大的危险,所以我不失时机地快步走上前,借机炫耀自己的勇敢。当然,身后的那两个人估计也猜到了我的小聪明,因此并没有抢着跟上来。

  这条路没有像上面一样到处分岔,始终只有一条路向前延伸。不过每走过百米的距离都会有一个明显的水平落差,我们都不得不纵身跳下去。走了不下几百米,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个厅堂般的空间出现了一个下拐处。洞厅的钟乳石完全被敲断,我真是想不明白,这些人要这么多的钟乳石到底想做什么。

  “你走慢一点,这里的坎不小,还有……”玉大姐还没说完就软在了地上。

  我回头一看,信宏也有点头晕似地靠在了灰色石壁上。人家都说疾病可以传染,我一直相信,没想到他们两个人刚有点小毛病,我的头就跟着晕眩起来,动作也不灵活,就像醉酒一般。这一下子我才醒悟过来,刚才沉到这么深的水里,又浮浮沉沉地闹了好一会儿,我们怎么可能一点儿事情也没有。现在大家肯定是得了潜水员常说的类似“氮麻醉”的潜水病,也就是氮高压综合症那样。

  潜水员或在压缩空气环境下工作的人员,他们在空气压力较高的环境下呼吸,从空气中吸入氧、氮及其他气体的量增加。由于氧不断在体内消耗,通常不会在体内聚积,但溶于血和组织中的氮和其他气体就可能聚积。这些气体只能经血液循环通过肺排出体外,不然就会进入体内。由肺排出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从水下上升时,外界压力减小,不足以维持这些气体溶解于血和组织,就可能在血液和组织中形成气泡。通常,潜水员可以通过限制身体吸收气体的总量来防止形成这种危险气泡。我们刚才根本没带上任何呼吸装备,全是大量的水灌进肚子里,情况肯定糟糕。

  我记得一般人类的下潜深度的生理极限是70—75米左右,可是我们刚才的沉下去的深度何止这么少,如今迟来的昏眩反应来得可真不是时候。天坑里的水流压力高得惊人,我们又没带上潜水时用的面罩或护目镜。万一水的压力对当时我们的耳朵里的鼓膜造成了破裂,冷水从裂口灌进中耳,就会引起严重眩晕、定向力障碍、恶心、呕吐,最后可能导致淹死。除非进入耳内的水温达到体温时,眩晕才会减轻。

  在水里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觉得不适,现在才起了反应,希望能安然度过难关,千万别人都没找着就自己先升天了。好在我们之前就已经把一些必要的药丸带在身上,治疗潜水病的药丸也带上了一瓶。分给玉大姐和信宏以后,大家就干吞下了药丸,希望休息一下后那该死的潜水病就可以暂时消失。

  前面的喘气声仍然断断续续地回荡着,我感觉似乎就在前面的不远处,此时我还庆幸地想着,自己的耳朵应该还完好,否则就不会一直这么敏锐了。急忙拿过信宏手中的手电筒,我就往下面的洞厅照过去,洞厅虽然及不上天坑的浩大,但是怎么也顶得上一个电影院的大小,所以看起来仍然很壮观。洞厅的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