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伏藏师-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自我,构架真我世界,最终从失去一切到拥有一切,锤炼自身,达到百毒不侵的真佛境界。”

    “好极了,妙极了!”罗开鼓掌大笑。

    “我也懂了。”大鹰颔首,会心而笑。

    他们两个从《易筋经》说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虽然所求的不同,却各得其所。

    “谢谢你对我的开导,我终于有勇气做那件事了。我现在才知道,天下人将你奉为探险界的大人物,的确是实至名归。今日一见,不知何时再能相逢?相逢时,不知你会不会还能认出我?”大鹰如此说,证明他已经下定决心修练“削足适履之法”,不惧于即将发生的身体异变。

    “天下没有一种道理能说服别人,能说服别人的,只是那人自己。鹰兄,我钦佩你的勇气,为此应该浮一大白!”罗开大笑。

    两人便对着剩下的半瓮酒,你一口我一口,我一口你一口,喝得畅快淋漓之至,完全忘了大家为什么要到这绝顶上来,也忘记了白天与黑夜的交替。其实,自从罗开醒来,这峰顶就没有昏暗过,太阳永远挂在那里,不移不动,不远离也不趋近。

    酒喝完,两人的笑声也渐渐止住。

    “现在是什么时候,为什么天一直不黑?”罗开有了三分醉意,抬腕看表,那只雷达夜光表正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已经显示目前是凌晨两点钟。

    “天为什么要黑?这里是不夜之山,是比天更高的地方,已经不受云层阴翳的困扰,何来阴天、黑天之说?难道你看不出来吗?大鹰哈哈大笑。

    罗开一时间无法理解那句话的意思,微微愕然。

    大鹰向前方白云密集处一指,信口吟诵:“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你忘记这两句诗了吗?”

    那是唐代白居易《长恨歌》里的两句,说的是大唐使者进入海上仙山后回望尘世的感觉。

    “我们所在的,是人类足迹永远无法抵达之处,其物理规律也跟人类世界不同。再举个例子,当‘日心说’得到承认之前,人类社会一直以‘地心说’为主,彼时谁能理解太阳才是星系的主宰?同样,当人类的知识范畴止步于‘日升日落为一天’之时,告诉他们‘天永远不会黑’又有什么用?”大鹰继续解释。

    罗开立刻醒悟,天永远不黑之地就是“极昼”,与“极夜”正好对应。极昼的出现,是因为地球转动时,南极或北极朝向太阳,则无论怎样自转,极点总是朝向太阳,不会发生明暗变化。

    那么,这山峰绝顶之所以常亮,就是因为它处于正对太阳的位置。或许是南极,或许是北极,才会造成极昼。否则,绝对无法解释得通。

    “回去吧,我累了,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哈哈哈哈,这么多年了,喝酒最痛快的就数这一次!”大鹰哈哈大笑起来。

    与来时一样,大鹰拉着罗开,将他送到了两人的见面之地,之后便振翅告别,消失在茫茫雪山之巅。

    这些事,是罗开离开西藏回到香港时才告诉方千骑与方晴的,叙述虽杂乱,但故事主线却是一清二楚。而且,他由大鹰得到启发,已经安排人着手打造乘风滑翔与辅助动力的二合一设备,势必能够加速喜马拉雅山脉的探索进度。

    “看到那大鹰,我才真正明白,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他这样告诉方千骑。

    “世间根本没有一个那样的地方。”这是方千骑言之凿凿的定论,“唯有南极、北极才能领略到极夜、极昼的风采,而绝非是喜马拉雅山脉中的某座山峰。我怀疑,你所见的一切,只不过是被别人催眠后产生的幻觉。”

第一百章 第三极

    方、罗二人,既是志趣相投的好友,又是彼此攀比的对手。如此奇诡的事没被方千骑碰上,他自然是心有不甘,故意打击罗开的积极性。不过从他略带嫉妒的表情看,对罗开的话已经是深信不疑。

    “那是人类的变异抑或是鸟类的变异?或者干脆是外星生物、史前生物?既然有一,是否有十、百、千、万?”方晴想得更全面,思维范围超越了大鹰本身,转而开始为人类未来的命运担忧。

    罗开颇为感叹:“我能预料到,大鹰一定会修练‘削足适履之法’,然后褪去本色,成为一个与那女子匹配的正常人。可想而知,只要失去了那双翅膀,他就不再是叱咤风云、笑傲乾坤的大鹰,而是一个……一个与我们无甚分别的普通人,只不过智慧略高、知识略多而已。就像拙劣的工匠把上好的绿松石大料胡乱破开,使之变成一堆细小的边角料,造成了巨大无比的资源浪费,实在令人可惜。”

    他无法阻止那件悲剧的发生,就像当年,探险界的好友无法阻止他飞蛾扑火一般投入港岛娱乐圈一样。

    “男女感情之害人,一至于斯!”方千骑长叹。

    话虽如此说,方千骑彼时正迷恋于一位暂居香港的尼泊尔小部落公主,亦是坠入爱河,不能自拔。

    “我只想知道结局——最怕那大鹰孤注一掷地孤注一掷,其爱却不得善终,毕竟男女间的感情受到各种因素左右,并非仅凭相貌、金钱来维系。”方晴说。

    三人对那“比天更高”的山峰非常感兴趣,看似一个简单命题,但却无法确定它到底存在于地球的哪一点上。

    他们真的想不出,除了南极和北极,地球上哪个地方还能正对太阳而导致极昼?从中国古代的汉朝术士到近代美国的地理学家,数千年累积下来的研究资料表明,地球是个近似球体,以南北两极的连线为轴心自转,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从而造成日夜、四季、年轮的变化。

    关于那问题的答案,则是方晴在几周后的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里获得。地球上除了南极、北极,的确存在第三极,也就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世界第一、第二高峰在这里,全球1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中,西藏自治区就有5座。

    青藏高原具有以下四个特点:海拔世界最高;气温与南北极同样寒冷;很多地方与南北极一样,渺无生命;温差大。

    按照方晴的理解,既然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被称为“第三极”,则一定有某个方面突破地球上的常规物理学,比如出现了那大鹰告诉罗开的“极昼”现象。

    这种理论在该图书馆的资深管理员王溪教授那里得到了印证,同时,王溪调取了一段来自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的限制级资料,展示给方晴看。资料中,美国最先进的“巴别塔号”间谍卫星环绕地球飞行时,监测到亚欧大陆交界线上出现了奇怪的气旋涡流,类似于地球自转时产生于南北两极的同类涡流。该数据被接受后,卫星资料分析专家百思不得其解,遂向“巴别塔号”发出一系列微调指令,使其绕着喜马拉雅山一带做“陀螺环绕”动作,连续拍摄了超过四万张高清图片。之后,分析员详细对比照片,并遵照人眼视觉暂留的规律,将照片演变为简单动画,终于得出结论——涡流出现时,地球正在以青藏高原上的某一点为轴心匀速旋转。

    该份资料曾送达白宫和五角大楼,但都未引起太大反响,因为当时美国政府面临总统换届选举,政治任务压倒一切,该报告就被压在了汗牛充栋的资料山底下。

    王溪教授听方晴讲述罗开的奇遇时,禁不住击节赞赏,并且跃跃欲试,要马上联络罗开,获取更详细的第一手资料。在她看来,第三极完全存在,“巴别塔号”间谍卫星获取的资料也正确无误,古老而未开化的青藏高原深处必定掩埋着惊天秘密。如果能以毕生之力破解其一,就将名垂千古,永世不朽。

    可惜的是,时机很不凑巧,罗开正在尼泊尔加德满都一带追查《西藏镇魔图》孤本真迹碎片一事,始终没能返回港岛会晤王溪。

    王溪的话,并未完全解开方晴的疑惑,因为她觉得追查大鹰的来历要比寻找“第三极”更重要。

    这段叙述极长,起初丁峻还有些焦躁,但到了最后,被“亚洲之鹰”罗开的奇遇完全吸引住,脑中思绪缠绕,不能自拔。

    “我要说的就这么多,如果那巨船上藏着的就是昔日罗开大哥见到的大鹰,他的凶猛残暴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就算改变了外型,其动不动就嗜血杀人的习性是不会变的。所以,不要去,没必要孤身犯险。”方晴喘息着说。

    所有人仰面看着那巨船,或明或暗,都同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