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伏藏师-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物弯腰捡起一颗舍利子,仔细观察,但只过了几秒钟,那颗看似坚硬无比的舍利子突然在他指尖散开,化为灰色的粉末簌簌落下。

    “分不清,但我知道,那是藏传佛教几辈高僧的修行结果。他们采用了接力修行的方式,就是要用永生不灭的灵魂结晶告诫后代,永远都不要沉湎于表面平静的生活之中,要记得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我会叫人来把这里收拾干净——”

    “那些都不重要。”赤焰尊者说,“重要的是,用尽力气做能做的事。我们要做的,就是合力镇魔。”

    关文的心情已经恢复平静,头脑清明。

    他明显感觉到,看过那些舍利子、玛尼石带来的震撼影像后,自己已经不是从前的行旅画家关文了。从前,他心中只有画和画笔,现在,他心怀天下,灵魂上的窗户已经完全打开。

    正如宋朝柴陵郁禅师的那首著名的偈子: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那种瞬息之间的顿悟,无法用语言表达,一切见识与认识,全都充盈于关文的脑海之中。

    据说在宋朝,柴陵郁禅师在摔了一跤后大彻大悟写出了此偈子。意思是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明珠,这颗明珠就是自己对自己清醒认识。但是,大多数人却长久以来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因随波逐流而自我沦丧。直到突然有一天,这个人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这颗明珠了,他的一生便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在济南上学、画画、教书、吃饭、睡觉、上网、看电视等等琐琐碎碎的日子,都代表了关文心中的明珠被尘埃封锁的阶段。当他的心灵渐渐觉醒,毅然丢弃济南的一切奔赴扎什伦布寺,则是尘埃渐退。到了现在,玛尼石塔中的经历,则让他脱胎换骨,对于藏传佛教的“镇魔”大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尊者,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大人物问。

    “召集五国十二寺的智者,再加上藏地几大寺庙中的智者领袖,大家一起研究那些唐卡碎片,直到把它们拼合起来。既然先贤智者们给我们留下了镇魔的线索,我们必须把握机会,继续前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一次,任何寺庙都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要持对立态度,大家一定要从心到身,保持团结合作的良好态度。在这种关键时刻,只要能为镇魔出力的,全都是战友。我们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从这种意义上说,天鹫大师不是敌人,而是朋友。

    大人物不愧是当今拉萨最高明的智者,几句话之间就明白了赤焰尊者的意思,立刻转身出去。

    夜已深,但在大人物的安排下,几路僧人同时出动,在一小时后就将五国十二寺的智者们专车送达这个院子。

    院中搭起了巨大的连体帐篷,二十米长,十五米宽,非常敞亮开阔。帐篷里面摆放着十张餐桌连起来的餐台,上面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食物,以适应不同智者的生活习惯。

    除了这些人,大人物还致电扎什伦布寺,把参与密宗院行动的中层以上智者全都调过来。

    “谁能联络到天鹫大师?现在已经是化敌为友的时候了。”大人物亲口询问那些智者。

    有人回答:“向这里赶来之前,电话通知天鹫大师,但他说,要先去见一个朋友,然后一起过来。只要是对拼合骷髅唐卡有益的事,他肯定会不遗余力地参加。”

    在这段时间里,关文始终躲在侧面的一个房间里,飞速下笔,描绘着玛尼石塔下看到的那些影像。那是他亲身感受到的事,画起来毫不用力,但他画到那个银甲男人时,笔下不禁踌躇起来。

    他无法解释那种特殊的“熟悉感”,但又想不起自己身边的人之中,到底哪一个与对方如此相像?

    “我能担负起镇魔的重任吗?”他几次停笔,皱着眉扪心自问,“大人物、赤焰尊者、天鹫大师等等国际知名的藏传佛教智者都无法做到的事,我能吗?”

    风鹤推门进来,捧着一杯奶茶,静静地侍立在桌案边。

    “你还好吗?”关文抬头,关切地望着对方。

    正是风鹤头脑中的“识藏”引发了他与赤焰尊者对远古历史的一次神秘探索,所以,他能画下这些,必须要感谢她。

    “好与不好,还重要吗?”风鹤苍白的脸上浮出了惨淡的苦笑。

    “当然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为自己而活的,全都肩负使命,必须好好地活下去,直到达成目标。风鹤,在这件事当中,你是最重要的。”关文诚恳地回答。

    在此之前,五国十二寺的智者几次郑重其事地询问关文,是不是知道藏宝洞的下落。在他们看来,宝藏并非仅仅属于扎什伦布寺,而是属于整个藏传佛教的,任何人都不得独吞。

    如果足够幸运的话,风鹤开启脑中的另一部分“识藏”,就能轻易得到藏宝洞的准确地址,免除了更大范围内的寻宝战争。所以,风鹤是“寻宝”和“镇魔”的关键,那些线索就存在于她的头脑中。

    “那么,我是谁?”风鹤突然问。

    啪嗒一声,一颗眼泪从她腮边滑落,跌进茶杯里。

第二十六章 风鹤的怪异身世

    关文一愣,不敢轻易作答,而是放下铅笔,沉思了十几秒钟,才试探着回答:“你是风鹤,这名字是赤焰尊者起的。当然,你还有一个一直使用着的正式名字,叫做萨兰杰桑。如果要我回答,你就是萨兰杰桑,一个生于藏地、长于藏地的人。”

    从赤焰尊者那里,关文了解到风鹤的家庭背景,但她的经历只用几句话就能说明白——萨兰杰桑,女,未婚今年四十岁,1972年出生于日喀则日喀则市辖下曲布雄乡班久伦布村的一户牧民家中,家中独女。他的父亲萨兰保多,母亲曲比安达,至今都已过世。萨兰杰桑从未上过学,家中以牧羊为生,没有任何亲戚。

    曲布雄乡是1960年成立的,由原属甲措区的3个乡合并而成,乡政府驻康萨村,位于日喀则市区西南,距市区13公里。面积310平方公里,人口0。5万,已通公路。该乡辖下有康萨、江孜、班久伦布、达吉、岗西、定、边玛、洛曲、扎奴、加堆、日岗、顶嘎、扎达、加卡、扎等15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青稞、小麦、油菜为主,为日喀则市产粮大乡之一。

    纵观萨兰杰桑的人生历史,根本没有可能跟寺庙、佛教发生任何联系,因为她的父母也都没上过学,目不识丁,几十年来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直到赤焰尊者找到她,她还从未离开过曲布雄乡,平生离家最远的距离不过是五公里外的乡镇卫生院。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平凡普通、长相一般的乡下女人,脑子里贮存了大量的“识藏”,令赤焰尊者这样的大智者也受到莫大的震撼。

    也许,这就是“伏藏”的神秘所在,冥冥之中,不知某年某月某处的古代智者将自己的思想从头脑中割离,远远地投掷于时空的某一点,定格在完全陌生的另一个人脑中。如果没有赤焰尊者,那些“识藏”就永远得不到发掘,湮没在萨兰杰桑的生命尽头了。

    时至今日,各种际遇巧合凑在一起,关文除了慨叹造物主之神奇、上天造化之曲折、藏传佛教之高深——其它的,他还能说什么呢?

    “我是萨兰杰桑,我是风鹤,但那只是父亲母亲和尊者给我起的两个名字。当然,他们也可以给我起另外的名字,比如说是杯子、奶茶、凳子、桌子等等等等,都可以,都能代表我这个人。可是,我问的是,我是谁?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我,我到底是谁?”风鹤又问。

    她的五官眉眼实在是平凡之极,西藏年年朔风不断,是以她的皮肤非常粗糙,两个颧骨部位因过度的风吹日晒而变得半红不黑。假如把她放在西藏任何地方的女人堆里,立刻就会融入其中,看不出她跟人家有任何区别。

    “这问题不好回答,如果你非要钻牛角尖的话,那就会将自己活活困住了。我劝你还是回房间去好好休息,静静地睡一觉,明日醒来,一切不好就都过去了。”关文的回答非常谨慎,因为他深知风鹤此刻脑子里动荡激烈,任何不恰当的言语,都会引得她走火入魔。

    “我是谁、白马非马、濠上之辩”这些哲学上的复杂命题早在先秦时期那些“坚白之徒”口中激辩过了,无论反方还是正方,都坚决地持有自己的观点,无法说服对方。

    “你是个聪明人——”风鹤拿起一张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