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伏藏师-第6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林轩”点头:“好,大家一起去。”

    最终,“林轩”、“堂娜”、“田梦”一起随着元首走向石壁的左方。

    林轩跟上去,心情有些焦虑不安,因为他感觉到事情正在朝着不可预估的方向发展。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贪婪的人以为可以挟持罪犯找到宝藏,反而被罪犯设下机关一网打尽。

    贪婪、贪欲总是让人放松警惕,忘记了危险的存在。

    “由这里进去。”元首停在一个白色的洞口前。

    看上去,这个洞口跟其它洞口并没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是这里?”那个“林轩”问。

    “这里是大迷宫,入口极多,但正确的只有一个。只有穿过迷宫,才能进入地球轴心的腹地。”元首回答。

    “你怎么知道?你不是第一次来藏地吗?”那个“林轩”问。

    元首嗤之以鼻:“我怎么知道?我当然知道。因为我自从发动战争以来,每一天、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在筹划着找到地球轴心的行动,我军的每一次闪击行动都跟这个计划有关。如果不是因为被它分散了精力,消灭苏联、强渡英吉利海峡、绞杀诺曼底登陆行动都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我的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在做着艰难的选择,绝大多数是正确的,因为我从不接受失败,一旦发觉自己误入歧途,就会马上扭转,从而转败为胜。”

    元首的这种说法得到了那三个人加上林轩的集体默认,因为纵观二战历史,以纳粹德国的实力,的确可以在战争的关键点上拼死一战,重创盟军,把战争拖进拉锯战的泥潭。从前,战争学家以为那是元首的大昏招,实际现在看,那就是元首抛出的诱饵,迷惑盟军,遮掩战争背后的诡异故事。

    “我信。”那个“林轩”干脆地说,“地球轴心是旷古烁今的大事,每一个人都在等待着最终的结果。”

    “由这里进去,你就能看见结果。”元首自负地说。

    “那好,我们进去。”那个“林轩”说。

    那洞口的高度为三米,宽度约两米,与相邻的洞口没什么区别。

    林轩向回望,爱娃被控制住,站在树洞出口旁边,已经无力反抗。

    “这样的结局,似乎并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骆原描述的情景,到底——”他有些疑惑。

    元首带人千里迢迢而来,怎么可能不做充分准备?如果纳粹德国的近卫军就这种作战水准的话,怎么可能横扫欧洲?

    林轩不相信伏击者如此容易就取得完胜,因为这是真实而残酷的战争,不是影视基地里通过布景、道具、群演、特技等工作堆砌而成的虚拟拍摄。

    “元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林轩低头沉思。

    此刻,元首带着那三人进了山洞,林轩只能继续跟踪下去,也快速进了山洞。

    山洞中非常干燥,地面和石壁都极其光滑,仿佛经过仔细打磨似的。

    “我们的勃洛姆堡元帅1938年被免职后,全力以赴地投入寻找地球轴心的工作中;我们的勃劳希契元帅在1941年辞职转入预备役后也来到了藏边展开寻找工作。他们直接受希姆莱指挥,足迹遍布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如果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今天穿越迷宫的密码……”元首的声音传来。

    “真的是这样?怎么会这样?”那个“田梦”发出惊叹声。

    勃洛姆堡曾任国防军历任军训处处长、陆军管理局军队办公室主任、第一军区司令,1933年1月被总统兴登堡委任为元首内阁的国防军部部长;1934年8月兴登堡死后,下令国防军向希特勒宣誓效忠;1935年秋,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1936年获元帅衔;1937年11月,在最高军政秘密会议上,对元首提出的具体扩张步骤有所保留;1938年在勃洛姆堡…弗立契事件中被免职。历史记载,他作为纳粹德**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受审期间猝死狱中。

    勃劳希契于1938年升为上将,任陆军总司令,指挥德军进占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1939至1940年相继指挥进攻波兰、荷兰、比利时和法国诸战役,连连获胜;1940年7月晋升元帅;1941年指挥入侵南斯拉夫、希腊和苏联。对苏闪击战失败,于同年12月被元首强迫辞职,转入预备役后隐名度日。历史记载,他的结局是1945年被英军俘虏后因心脏病死于汉堡战俘营。

    论起来,这两个人应该都是二战纳粹阵营中的“废人”,早就消失在史学家的视野之外了。没想到这一切都是元首计划的一部分,连他们的军职起落都是出自元首的安排。这种巨大的反转剧情,为眼前这场战争添上了令人窒息的悬疑因素。

    现实永远比小说精彩,这样的情节恐怕连大牌的编剧看了也会瞠目结舌。

    “还有多少人跟他们一样?我猜至少有十人以上。”那个“堂娜”说。

    “不怕告诉你,具体数字为五十八人,他们是帝国的骄傲,是燎原的火种。”元首回答。

    “哼。”那个“田梦”冷笑,“火种?死心吧,他们永远不会醒来了。”

    元首的话令林轩胆寒,因为他察觉到,元首在1945年的崩溃撤退时,布置了一个巨大的**阵。在这个阵中,无数元首的亲信都潜伏下来,而且是在全球范围内,到处都能发起攻击。当然,欧洲战场上所谓的“崩溃”,也可能是元首故意为之,以此来掩盖他的真实意图。

    如果那计划真的可以实现,那他就玩弄了全世界。

    “我还记得龙德施泰特元帅——你最贴心的亲信,连他都被你解职了,你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那个“林轩”问。

    “当然记得。”元首回答。

    龙德施泰特一战后在国防军中历任集团军级参谋长、师长和第三军区司令。1932年晋升上将,1938年2月主动解职和退役。这个时期解职的德**官很多,所以丝毫没有引起外界怀疑。他于1939年8月重新服役,任入侵波兰的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翌年调任进攻法国的a集团军群司令,担负主攻任务,迅速获胜,晋升元帅。龙德施泰特对于国内反抗元首的运动是赞成和钦佩的,但是,他认为“七??二零”暗杀元首事件是一种叛逆行为。他曾任“德国荣誉军人法庭”主席,主持隆美尔的葬礼。1941年任入侵苏联的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率所部侵占乌克兰,在基辅会战中获胜,进至罗斯托夫。同年12月在苏军反攻下败退,被元首解职,编入预备军。1942年3月复出任西线德军总司令,1944年7月因未能阻止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再次被元首解职。同年9月复任西线德军总司令,指挥阿登战役。1945年3月,第三次被元首解职,战后被囚于英国。1949年获释,定居联邦德国,后死于心脏病。

    龙德施泰特的军旅生涯沉浮不定,是二战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这种“三起三落”的命理格局非常罕见,而这个人每一次都能安之若素,坦然地面对生命中任何灾难。他是天生的战神,哪怕遭遇再多麻烦,都能一力承当。

    那个“林轩”问起龙德施泰特,也正符合林轩的心意。

    其实林轩更想问:“纳粹军官中还有多少人誓死效忠元首?有多少人主动撤离、头也不回?元首在二战中不断地雪藏精锐,到底是为了什么?”

第四百七十九章 远古石门

    “哈哈哈哈——”元首大笑起来,笑声在深邃的山洞中激起回声。

    “笑什么?”那个“林轩”冷冷地问。

    “如果我们的军队是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又怎么可能横扫欧洲?他们如果不相信我,又怎么肯长期追随我?想想看吧,我们只要抛出几个假情报,就够盟军间谍机构忙数个月之久。龙德施泰特身上背负着重大的秘密,如果不做足好戏,盟军又怎么肯放过他?”元首并未因被擒而沮丧,越说越有兴致。

    山洞拐弯处极多,大概走了一公里多,已经连拐了十七八次,而且每一次的拐弯处地形都会大幅度下降,空气温度也越来越低。

    再向前去,洞中不断出现三岔、四岔、五岔路口,每一个分岔之处,各个洞口都一模一样。令人不解的是,元首每一次都不假思索地指出前进方向,连看都不看,似乎他有某种特殊办法辨别这些洞口。

    “那么,你的意思是承认龙德施泰特也是为了地球轴心而中途隐退的了?既然你们已经找到地球轴心,也肯定揭开了沙姆巴拉山洞的秘密甚至有了培育不死勇士的方法,为什么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