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长姐难为-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⒁舛嘧佣嗨铩H绻嵌滥疽桓筒荒苎∮谩

    大梁选好后,木匠师傅制梁的那一天,还要挑选良辰吉日,先点三支香,再放鞭炮,然后才开始制作。

    这根大梁就是鲁金贵前几天让项思远挑选了良辰吉日,特意制作出来的。

    谢谢书友151104144321502再次打赏的平安符!谢谢小小寒月连续打赏的四张月票!谢谢见月已非昨打赏的月票!谢谢萧窈打赏的月票!谢谢pandora26、shelly1331、亂ooo打赏的两张月票!鞠躬感谢!

    谢谢各位亲们的打赏、推荐、收藏和订阅!谢谢各位亲们的不离不弃、一路相随!谢谢大家!(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上梁(二)

    鲁金贵在制作大梁之前,先点了三支香,祭拜了各路大神,又放了几挂鞭炮才开始制作的。

    现在这根大梁被四个小伙子抬到了新宅堂屋前,大梁上拴着一根漂亮的红绸。

    正房堂屋门口的供桌上,摆放着猪、鱼、鹅、鸡蛋、黄豆、盐和酱油等祭品。

    午时一刻,上梁的时辰到了。

    老村长赵清浑身上下簇然一新,虔诚地点燃了三根香烛,恭恭敬敬的插在供桌上的高粱碗中。然后手执一碗清酒,嘴里念着祭梁文疏。

    “伏以良时吉日,天地开张,祭梁万事大吉昌。生在深山万丈长,原来姓芳名金娘,弟子请汝来作正中梁,鲁班仙师亲手做,平安顺遂福安康。一杯清酒敬梁头,主家代代中状元。一杯清酒敬梁尾,主家代代满家伙。一杯清酒敬梁中,主家代代进田庄。”

    赵清祭梁完毕,然后,端着那碗清酒,走到那根大梁前。把那碗清酒浇到了大梁上,从梁头浇到梁尾,嘴里念念有词虔诚地说着上梁文疏。

    “良时吉日宅兴旺,万贯财宝进家堂。良时上梁人丁旺,儿孙福贵大吉昌。左右青龙送财宝,右有白虎进田庄。禄到厝前人富贵,马到厝前旺儿孙。一进人丁千万口,二进寿命好延长,三进主家发大财,四进主家乡福禄,五进主家万年兴。”

    此时,现场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那四个抬大梁的小伙子也把大梁稳稳地抬了起来。等待着老村长的号令。

    “上——梁!大吉大利!”

    随着老村长赵清洪亮的声音响起,十几挂鞭炮噼里啪啦的一阵爆响,伴随着围观者的阵阵欢呼。大梁被稳稳地架到了正房中梁的位置上。

    “五谷彩袋”也王秋月递给了郑鹏远,被郑鹏远系到了大梁上。

    小花娘、杨婶、嘎子娘等手里的笸箩里的馒头、各类干果,被鲁金贵、何世贵、何世祥等匠人们,有红布包裹好,嘴里说着“道喜”、“大喜”、“大吉大利”、“恭喜发财”“财源滚滚”等吉祥话,把布包抛入由小山、小文双手捧着的箩筐中。

    这个程序叫“接包”,寓意接住财宝。

    这时候。赵清见小山、小文接包完毕,猛地大喊了一声:

    “抛——梁!”

    赵清的话音一落,房梁上不知什么时候站在大梁上的鲁金贵、何世贵、何世祥等匠人。把主人家准备的糖果、馒头、铜钱、炒黄豆等抛向了半空中,边抛边说着吉利话。

    “抛梁抛到东,

    东方日出满堂红;

    抛梁抛到西,

    麒麟送子挂双喜;

    抛梁抛到南。

    子孙代代做状元;

    抛梁抛到北。

    囤囤白米年年满。”

    在梁上匠人们边抛梁边说吉祥话中,全村的男女老少轰然跑到了新宅子里,四处争抢着匠人们抛下的东西。

    在众乡邻哄抢东西、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项思远挥毫泼墨书写了一副对联:

    砌铜墙粉铁壁华居添彩,

    上金梁架玉柱庭宇生辉。

    横批是:上梁大吉

    这幅对联被小山、小文恭恭敬敬的贴在了正房堂屋的门口,红纸黑子相衬着熠熠生辉,给这上梁仪式增加了浓重的喜庆色彩。

    在这喜庆热闹的气氛中,老村长赵清洪亮的嗓音说出了一个令全村人惊喜异常的好消息:

    “大伙儿都别走啊。李家今天吃上梁饭,喝上梁酒。全村不论男女都在这吃。。。。。。”

    赵清的话还没说完,底下就一片哗然,然后就是喜出望外的尖叫声、议论声响成一片。

    李家自建房以来的饭菜,已经成了村里街谈巷议的话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饭菜的规格太高了。

    村里三十几户人家几乎家家都有在李家上工的,每日的饭菜都会或多或少的拿回家去。家里人也在这期间每日改善着伙食,吃得是心满意足。

    现在一听李家竟然管全村人的饭,大家一听都高兴坏了,想想李家丰盛的饭菜就流口水,那里还管老村长下面说些什么?

    其实,上梁这天管饭是一种风俗,几乎盖新房的人家都要管饭。只是上梁饭一般也就是各家派个代表,全村管饭在村里这还是第一次。

    李紫玉也是想着村里人家也不多,除了在她家上工的,家里就剩下了一些妇孺和孩子。现在多些人吃饭对于她家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件多大的事。

    何况,在这吃的帮工们心里惦着家里的孩子老人,也是要往家里带吃食。现在把大家统统都叫来,也是变相的向村里人表达一种善意。

    她知道林家的事处理的方式让村里人或多或少的不是很舒服,尽管王氏说的话很恶毒,影响也很坏。

    可是,在人们固有的观念里,王氏也就是说了几句闲话,因为几句闲话就当众给人赔礼道歉不说,还断绝了两家的关系。这样的解决方式让村里人感觉李家很强势,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也让他们觉得李家有些小题大做,变相的欺负人。

    其实,他们之所以心里不舒服,也是因为往常在他们眼里无依无靠的几个孤儿,忽然之间就比他们强了百倍不止,心里的酸水下意识的就冒了个泛滥,也就把王氏归到了弱者的行列。

    当然,也不都是所有人都是这种想法,像杨婶、小花娘等比较正直的人们,就对王氏的行为很唾弃。

    村里人的这种想法,并没有表现出来,因为眼下他们还指着李家的高工钱过活。表面上甚至还比以往亲热了几分,见了李紫玉恭敬中夹杂着小心翼翼,唯恐惹到她的样子。

    就是这个样子,才使李紫玉反省了自己的作为,是不是自己真的小题大做了?

    可是,翻来覆去的想了几遍,李紫玉还是觉得自己的处理方式没有错。这是在古代不是现代,一个姑娘的声誉如果败坏了,影响的将是她的一辈子,小心眼的说不定命就没了。

    对于王氏这种恶毒女人,她实在是恶心的难受,林远志也属于那种心思重、爱琢磨的人,总之心思都不单纯。

    要不然也不会自家刚有点钱,他家就派媒人上门。这样的人家她还真是不想再交往,因为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吃暗亏。

    而且这件事郑家肯定也知晓了始末,若是自己什么也不做,未免让郑家看轻了。就是小欧表姐按照婚约嫁了过去,娘家不给力也怕是很难有底气。

    她就是想在村里来一招敲山震虎,让村里人在想要觊觎她家的东西时,想想觊觎的后果。

    但她又不想和村里人真的撕破脸皮,毕竟她还要在村里生活。所以才有了这一次的上梁饭,借以缓和林家事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她相信,在实实在在的利益面前,大多数人都不会和好处过不去,哪怕这好处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仅仅是一顿饭。

    谢谢蓝幽若谷打赏的起点币!谢谢冰雪怪物冯丫头再次打赏的月票!谢谢有琴暖心打赏的两张月票!谢谢宝贝猫咪2012再次打赏的月票!谢谢余贾打赏的平安符!谢谢起点的麦兜再次打赏的两张月票!谢谢晴天qt123打赏的起点币!谢谢妙红9246再次打赏的两张月票!鞠躬感谢大家!

    谢谢各位亲们的打赏、推荐、收藏和订阅!谢谢各位亲们的不离不弃、一路相随!谢谢大家!(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上梁饭

    上梁饭仍然安排在了旧宅子里,桌椅板凳碗筷不够,村里人就各自带着自家的家伙事儿来了李家。

    上完梁,做工的人们包括郑家班子、外村的、本村的,就都开始安装各个院落的门窗。瓦工们则忙碌着给各个房顶仔细地放瓦,层层相压,在两瓦的交界处用水泥封实。

    人多力量大,李紫玉这回是真信了。七个院落的门窗在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