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蛟龙出海-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87。坚壁清野
  当很多人被组织起来共同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这种协作的场景就让包汉文和向念恩看过了在莫阿岛基地的建设之后再次想起了原来时代中改革开放前那个火红的轰轰烈烈的建设年代。不知道大家现在有没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的21世纪的工作效率相对以前落后的中国已经无法清楚地统计提高了多少倍,但是现在工作的人们又有多少场景能够看见劳动者们朴实无华的笑容、真诚合作的心理,出于生活和金钱社会的压力大部分人的工作变得努力而且如同机器一样的精确而有效率,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造就了中国经济的辉煌。但是对比大跃进的年代人们那种单纯地快乐劳动那种为丰衣足食而满足的简单快乐却看得让人一阵感慨。这个时候的东北就再一次出现了那种朴实无华的场景,在沈阳、在抚顺。。。。。。大量的老百姓都义务参加到了防御工事的建设当中。人们的思想很淳朴,只要能将倭国的强盗赶走他们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而在不断的胜利中这种动力和信念变得越发强烈起来。现在的中国东北就好比一个弱小的人面对强大的敌人却好象后世格斗游戏中蓄满的斗气一样,变得非常富有活力。
  其实随着时光的推移国内很多人都太清楚,倭人在东北的不断增兵经过两个星期的运输到7月10日的时候倭国军队已经超过了10万,于是人们再次惊讶那个表面上只有不足30万陆军的国家是如何突然间变出如此庞大数目的军队的。当然实际上倭人的数据并没有什么虚假的地方,只是一直被军国主义扩张政策主导的国家在国家军事机器的动员能力上再次给中国人上了生动的一课。原因是那样的简单,倭人几乎所有的适龄男子都长期参加军事训练,而这种训练的强度和整个国家的文化、身体素质即使是预备役军人也相当于甚至超过了东北军的王牌部队水准,而在技术兵种的配合、部队战斗长期的战斗意志以及武器装备水平上更是有着巨大的差距。
  至于沈阳、抚顺、铁岭的战役之所以那么顺利不得不说那是因为倭国原先在东北的部队集中了整个国家的流氓、地痞---浪人和东北军的王牌之间的一场以己上驷对彼下驷的战斗。倭国的浪人原本是那些大名、将军的武士,因为倭人专业武力阶层繁殖迅速的原因不能够萌荫祖辈的恩泽成为职业的战斗人员,却又因为长期的武技训练变得没有通过劳动养活自己的人群因为生活的原因而成为别人的打手或者黑社会的小角色专门从事欺压弱小行为的人群。这些人的实际能力和在国家的角色与中国军阀那些之会欺负手无寸铁的百姓的民团兵痞的角色相当,而这些人因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没有上层社会的道德约束或者说他们不需要什么面子,而他们出生在武士家族只会靠武力生存就成了那些倭国商人或者倭国政府在中国明目张胆或着暗地里使用一些为人不耻的手段并且欺压弱小的最佳人选。在东北军发起进攻之前倭国军队的组成大部分都是这些人,而且即使是那些正规的军队也因为成为了在国外的驻军享受着补贴在东北作威作福和在中国东北无比滋润、安逸和奢侈的生活的他们早已经不复当年之勇。更重要的是因为商业和金钱利益上的因素倭国在东北驻军有相当的人是为了方便家族在东北的生意而加入军队的,这些人生活优裕并没有倭国王牌部队那种专业的素质。所以先前的战役并不能说明中国东北的前军阀部队在战斗力上可以和倭国的正规部队比肩,实际上在10日倭国第二摩托师团先期抵达东北的部队发动类似摸底性质的试探性进攻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惊人战斗能力就让包汉文和洛辉认识到了现实的残酷。也正是因为如此包汉文和洛辉又一次拿出了南华军队在帝力战役的制胜法宝---土工作业。
  东北最缺的物资是什么?当然是武器弹药。其次呢?在7月分快要收获的季节也正是粮食缺乏的季节,当然由于赶走了倭国的掠夺者只要能够死死地把住沈阳那么到秋天东北腹地的粮食足够满足需要。再其次需要什么呢?那就是建筑材料。铁锹、锄头在沈阳周边方圆百里的土地上配合着忙碌的人群就呈现出了开头描述的那种让人几乎忘却了战争的火热劳动场面。出于后世抗日战争中的经验,中国军队即使在胜利的时候也会付出倭军3-5倍的伤亡的事实面前让包汉文和洛辉比张学亮手下的东北军清醒得多。那时候除了继承了进百万苏区红军精髓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可以在伏击战场和倭人打出实力相当部队的正常的伤亡比例外综观全国就是委员长的王牌嫡系德械部队也只能在“凇沪会战”前期的城市防御战都和倭人打出1。4:1的伤亡,在作为防守方依然是处于下风。由此可见抗战初期倭国军队的骨干,那些倭过一直以来的职业化师团所具备的强悍战斗力,以至于在太平洋战争中空有10万大军的麦克阿瑟在菲律宾也只能在最后关头丢下自己的士兵逃到澳大利亚。如果你明白这一切就应该清楚一个这个时代发达的军事强国野兽化的军国主义现代化部队和一个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封建军阀部队在硬件上有多大的差距。或者说双方在阵地站中的部队互相点射打出10:1的伤亡也不会让人吃惊就明白地代表了两军的真正差距。所以就向原来时空抗战时期的国军防御站中在视野比较好的白天中国军队对于倭人的进攻就只能用士兵的生命不断地向阵地这个无底洞填进去一样东北军也做好了这样的准备。而要达到减少伤亡将倭人侵占东北的战争时间拖长的目的那么还是拿句话挖洞就是最好的办法,只有将自己藏得更好才能够在战斗中让士兵更好的生存下来,才能够有更多的力量达到东北战局的目的。
  当然沈阳也并不是没有不和谐的声音,这些声音大部分就来自于那些在沈阳市区有自己的巨大产业的人们,这些人大部分人都曾经和倭人合作赚钱。当然如果您偏激些可以说这些人是汉奸,配合侵略者掠夺自己国家的资源确实可以给他们抠上这样的帽子。但是如果中肯的说这些人实际上扮演的就是中东国家那些石油王国老板的角色,正是因为这些人上M过从这里掠夺石油变得低成本,变相地将阿拉伯人民的财富拿到了自己的手里。当然相当多的阿拉伯国家在美圆的诱惑下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又或者说即使没有这些外来掠夺者的本地帮手那些资源你一样留不住,这只是一中弱小国家百姓的不太光彩的生存方式而已。说这些废话还是要说些另外的事情,就是这些原本在东北也算得上生活的不错的的不光彩者即将离开他们的家园,因为在抚顺拿下的第二天东北当局就宣布沈阳和抚顺将成为军事要塞,所有的平民都要离开家离开战火。而他们的家将成为抵抗侵略的堡垒,窗户将成为射击口。这些人的去处自然也很好安排,在这个苦难深重的国度华北又闹伏旱的年月,至少还能吃饱饭的南华几乎成为他们生存唯一的希望。所以从抚顺战役结素后中国的铁路运输也不在是一面倒,除了纷纷投身救国的人们还有那些希望过上安逸日子的淳朴百姓他们大部分的人都将被安排到中国华北的沿海港口带着他们的细软和家人离开祖祖辈辈相守了5000年的山川河流,中国人终于在2000年辉煌的中土之国的夜郎自大之后迫不得已地开始了向南洋开拓生存空间。
  当然这样大规模的前夕行动想要一帆风顺并不是没有原因。对于倭人来说如果将这些愿意逃跑的人的生路掐断先不说南华一直租用欧美国家船只的船主会有什么想法单是这些人可能的死路夺生就可能让倭人在东北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中国人在东北的大量离去正是倭人为国家和民族拓展生存空间所愿意见到的,换句话说如果南华共和国不能够迅速发展强大起来并且从倭人手中夺回东北,那么东北很可能就因此离开了中国的版图成为倭国的一部分,那么向念恩将成为民族永远的罪人。就好比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将所有的国库送给突厥人求和一样,如果他不能够卧薪尝胆击败突厥那么他将成为民族的罪人,而他的妥协如历史的轨迹一样获得了胜利那么他就会因为智慧和坚定的意志名垂千秋,有时候英雄确实要用成败来衡量。话说远了,再说说这样大规模移民国府是什么态度,委员长当然不可能不知道如此庞大的移民潮,但是对于委员长来说由于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