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朝好丈夫-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许七如今虽然搬回家里和老父亲、哥哥们同住了,她那六个哥哥可全都是坊里的好手,坊丁的头目,向来都是三郎的左膀右臂,和汪婆子家那两个还没有成年的小家伙不是一回事。

    “许淑卿是他自己想娶的,将来他们闹成什么样子我也不想再管,但是——”

    她叹了口气,顿了顿,才开口;

    “既然平清盛已经病死,他就不能再在外面给我找乱子。”

    “平清盛病死?”

    一直静听着的李先生措然色变,唇边带笑的一扫而光,黄七郎直接就从跪坐着的小廊道上跳了起来,叫道:

    “这消息无误?安德国主只有三岁,平清盛死后,他怎么坐得稳!”

    “自然是真的。”

    “大妹子,你怎么这样不着急,扶桑内地要是打起来,万一把唐坊卷进去……”

    黄七郎顿时明白她对季辰虎愤怒何来,见她只是微笑,便知道这毕竟是她唐坊自己的事情,他只要想着怎么和王世强回报就好。

    ——仅是平清盛已死这一个消息,就不枉王世强当机立断地退让了。

    他沉思着坐下了来,李先生也低头继续用饭,思索着这战事一起,不论是唐坊还是宋商,生意都不太好做……

    小蕊娘瞅着三位长辈心不在焉的样子,飞快把食桌上的饭食扫去一大半,起身进屋,要去为大娘子倒茶,果然就听得外面大娘子起身,和李先生、黄东主一起去了货栈前堂

    这时,她也听到季氏商栈楼上的暮鼓声敲响了起来。

    季青辰提裙而上。

    三层走马楼,二、三层里堆的全是货物,顶上的小平台上,架着唐坊的晨钟暮鼓,正由伙计敲响,鼓声从海面上远远地传了出去,附近打渔的坊中渔娘们,就算离得再远,也能听到这召唤回家的鼓声。

    晚潮将至。

    “大妹子,这是谢国运亲手写的让渡文契,把唐坊外那两座九层箭楼让渡给你。”

    饭后茶已经饮过,李先生在前堂处理着赎人的事,她和黄七郎说着话,一起站在三楼平台上,远望大海。

    见得伙计告退,他便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封让渡文书,递给了她,道:

    “王贤弟亲自去台州谢家,拜见了谢家退仕在家的老大人,和他说通的。”

    “谢家箭楼?”

    她微微有些意外,黄七郎苦笑道:

    “他这回从明州来,本来也没想第三次来求亲,早就准备了这份礼物,想和你说和的,只是没料到那位楼大人太厉害了些,逼得他没有办法。”

    他看似在说福建海商这一回进入东海,心里当然不想把楼云在舱房里挂着她的画像,偏偏又让王世强看到的事说出来,这些男人间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他向来是不和季青辰提的。

    经过他老婆十年不懈的灌输和熏陶,在他眼里,她实在还是十年前,带着两个弟弟一起混饭吃的可怜见的小姑娘,得让他能干又好心的老婆替她相看个金龟婿,她这辈子才算熬出头了。

    “大妹子,当初你说要停了山寨货的生意,我还但心你惹怒了江浙那些海商们,如今看来,你也是算定了他们会把这些帐都算到福建海商头上去?”

    黄七郎虽然也是江浙海商,走的货物却是独一无二的西北货,吃的是独门生意,唐坊停产山寨货,于他没有损失。

    “黄七哥,我哪里有那样的本事?我只是觉得,既然他们要回东海,一定会让我停下八珍斋的生意,我当然也只能先做准备,江浙海商们对我的不满,他们也当然要担待一些。”

    她笑着一语带了过去,仔细看了文契,收在手里。

    谢家的立场一向是不偏不倚,既不让四明王家在东海一家独大,现在也会接受王世强的劝说,不惜把箭楼拱手送上,就是展示诚意,不愿意让唐坊和泉州陈家走得太近——江浙海商共同的立场,她已经明白。

    “黄七哥,呆会回去的时候,你和王纲首说一声,唐坊的产业我是打算全都交给弟弟们的,所以他在两浙路内河码头上建起的小型集装箱码头如果需要改造,可以找二郎商量,虽然他带回去的宋匠手上有当初唐坊水力吊装机设计图,但这十年来为了更好的使用变动不少,图纸都放在二郎手上了——王纲首在观音院里的四座钱炉就当是二郎的咨询费吧。”

    “什么?”

    黄七郎本还在忧心扶桑内乱对生意的影响,此时不由得瞠目结舌,“什么费?”

    他当然知道两浙路多水道河流,各县州的商贩草市也多半是沿河而建,王世强当初为了和她联手行销山寨货,推行集装箱,不仅为唐坊跨海请来了熟练宋匠,他还借着家中的人脉,一个人背着行李坐小船走遍了各地市集。

    他说服了沿河的坐地行商们,在每年季风时集体下单,在黄氏商栈订货。

    就如同她,她当年为了在扶桑打开局面,不仅游说九州岛、四国的各地领主,还和僧人搭伴坐船,沿着濑户内海找到了沿岸各藩国的行脚商,也说服他们同时在季风初起时在唐坊下单订货。

    如此一来,不仅是山寨货,本来被排除在东海贸易之外的所有小额买卖都利用了唐坊集装箱,大批量集中下单运输,节省了成本。

    而这些积累起来的小额贸易,才是唐坊破除鸿胪馆官办贸易,十年内快速在东海崛起的最初基础。

    同样,王世强也正是因为引导两浙路无数的小海商、小货主同时参与到了海外贸易中,才能成为王家百年来第二个海商纲首。

    至于王世强现在在内河上仿造唐坊建立的水力吊装码头,在生意上到底是方便,还是空放着根本无用暂且不提,更重要的是,这些码头可以在商运货物外提高军队运粮、运辎重的效率。

    此事如果能得到唐坊的帮助,当然会事半而功倍。

    更何况,他黄七郎当然知道王世强那座观音院里到底藏着什么,只是没料到她如此决绝,翻脸就拿到了王世强的把柄。

040 易名改姓

    “大妹子,你手脚也太快了些,王贤弟要知道那观音院里的钱炉子出事了,一定又要气恼一场。”

    “王纲首还是先想想,怎么和家中解释观音院的钱炉吧。”

    她转身,随意指了指鸭筑山方向的天空,“那本来是他用为王老纲首祈寿的名义建起来的吧?”

    黄七郎看到一道灰金的浓烟已经在夕阳在冉冉升起,他曾经陪着王世强去看过那四座钱炉,自然一眼就瞧出了起火的地方正是那观音院没错。

    事已至此,他只能一咬牙,一拍胸膛,勉强笑道:

    “大妹子,这事儿我就替王贤弟作主了,以后这事儿咱们就不用再提了。”

    他心里明白,她这样说的意思,反倒是放了王世强一马,不会把他身为纲首,违旨走私宋钱到扶桑,私下和太宰府主官勾结印伪-钞的事再拿出来说——只要他别再惹烦了她。

    “自是如此。黄七哥还是劝他一句,以后再到我门上来提些纳妾的事情,就不是四座钱炉子可以说得过去了,要知道大宋的言官也是很喜欢无事生非的。”

    “那是,那是——”

    黄七郎暗暗抹汗。

    他陪着王世强三次上门逼亲,每次回去后王世强都折损了一大笔生意,最要命的一次还在扶桑下关口沉掉了四条海船,淹死了一百二十匹战马,谁都知道这是她对求亲的事还以颜色,只是这一回四座钱炉子的事,干系不仅是王世强的生意和声誉,而是韩参政的官声了。

    黄氏货栈这几年不断地为她转运金砂、海珠,暗暗通过各种渠道呈献进韩参政府,支持北伐的各种准备,他比王世强更清楚,她虽然远离大宋,东海却拦不住她点点滴滴在明州、泉州等港口的长年经营,他更知道她对韩参政府的关注有多密切。

    可恨是王贤弟不听他的苦劝,当初非要和楼家结亲,更要命的是王贤弟连个提前知会季青辰的消息也负气不愿意向唐坊递。

    按他黄七郎的意思,就算是乡下村男村女闹分手,好歹也要当面互骂几句,说不定还要把互赠的帕子、布头劈面丢对方脸上,叫上同村的兄弟姑姨再踩上几脚才算是了结。

    王贤弟真不愿意娶她了,也应该在订亲前写封信,差个亲信回唐坊告诉她一声,赔罪挨骂也都担着,才算是个诚意,没有这样不声不响就把四年的情谊一笔抹了的。

    做不成夫妻,难不成以后也不要做生意了?

    毕竟是太年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