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朝好丈夫-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知道坊民们其实并不知道这其中的玄虚,只是季辰虎不猛攻,大宋船队也不大举反击,他们当然就只需听从调度。

    有限几个当值的首领,比如应该回到了小渔船上的李海兰,比如东边水门处守备的季洪,再比如季辰虎手下的心腹许家六兄弟,他们应该能察觉出不对劲,但绝不会轻举妄动。

    十年来,他们都习惯季辰虎在厮杀中的指挥权了。

    而那位楼大人却果然不愧是军职出身,精明得让人不安,他顺着季辰虎的攻势,就能马上加以利用,配合得亲密无间,才热热闹闹演出这场好百戏。

    她不由得想起泉州蕃商状告赵秉谦杀人劫财的铜镜案,还有临安宫中的假寿礼案。

    也许她自以为暗中操纵,推动这位泉州市舶司的主官做了国使,引他来到这东海之上,好为她加快建船之事助上一臂之力——说不定倒给自己引来了一个**烦?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难道这位楼大人已经看穿了,她绝不可能和陈家结亲,所以才要扶持三郎取而代之,好为福建海商重返东海而铺路?

    但她也并非不可能被他收卖,她和江浙海商王世强毕竟有悔婚之恨,这位楼大人无论如何,都应该召见她之后,才能决定她值不值得结交……

    只有她的心底才知道,这位楼大人如果一直主和,不能明确支持北伐,她是不可能与他真正联手的。

    坐而待毙,不是她的选择。

    “莫非这位国使,以大娘子是女子,所以不取?”

    李先生皱眉低语,也因为是老街坊,所以他才敢说这样的话,知道季青辰在这要紧的关头,更喜欢听有用的实话。

    “也许是这个原因,但大宋在西南、东南甚至西北一带册封的小夷族和小番部,多如牛毛,女子首领受封也并不少见——况且,这位楼大人不是个寻常之人。”

    她微微摇头,他完全不需要舍她而看中三郎。

    “正因为我是女子,他才更应该相信,我绝不会轻易和四明王家讲和。”

    小蕊娘在一边欲言又止,季青辰看到她,但想起了因为这连串的变故,一直没来得看的李海兰传信,便唤她把消息禀明。

    小蕊娘早已经把鸽信内容记住,连忙道:

    “海兰姐姐在三十里外捕鱼时遇到了大宋海船,就上前问了来历,因为有黄东主和王东主的管事在船上,又看到了太宰府平常负责国礼的藏人将——”

    她微噫一声,看向黄七郎,黄七郎点头道:

    “王贤弟确实请了太宰府的藏人将,到宋船上去查对国书,想必是应该到船上了。”

    她点了点头,以目示意,让小蕊娘继续禀告李海兰传来的消息,听她道:

    “海兰姐姐说,她确认了身份后,就吹哨召集了出外捕鱼的娘子们都来护船,又作主把今日采到的海珠、捕到的鲜鱼挑最上好的,献给了宋使。”

    虽然是身处逆境,季青辰也不由得满心欣慰。

    平常有高丽国使、冲绳国使或是辽东一带的东海女真使者到唐坊时,只要鸿胪馆里有国宴,除了二郎、三郎一起出席外,她还时常会带着李家三个女儿和许家七娘子去参加,让她们熟悉国宾应对之礼。

    如今李海兰面对大宋国使,进退有度,礼节周全,不会叫人小看了她唐坊,她多年的心血果然没有白费。

    “李先生家好教养。”

    她微笑称赞。

    李定文在三个女儿里,最偏爱的也是这个小女儿,如今听得她在一国天使面前行止得宜,又见大娘子称赞,他虽然面上谦逊,“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欢喜样子却是人人都能看出来。

    “大娘子,信里还说,许家大哥、三哥一直追在大宋船队后,给她传了消息,说了三郎失手被擒的事,她虽然有心向宋使请见三郎,但又担心失之唐突,只能暂时忍耐。”

    蕊娘口齿清晰,把那鸽信里最后的消息细细说来,

    “信上说她献礼时,宋使十分欢喜,召她上船,当时就问了海兰姐姐的姓名来历,还亲口赞了她是前朝忠臣之后,也没有怪罪,还赐了一盏大宋赵官家的御酒给她——她趁这机会在船上细细看了,却是没有看到三郎的踪影。”

    李先生虽然担心这大宋国使和季辰虎内外勾结的用意,但听得“前朝忠臣之后”六个字,到底还是心中发酸,眼有湿润。

    为了这忠臣之名,李家二百余年十几代后人都埋骨在了异国他乡。

    ——听说赵氏官家对士人仁厚,果然也不是虚言。

    -------

    鞠躬感谢书友珂妃的礼物打赏。

044 白发老巫

    季青辰听着蕊娘回报到这里,自然也知道三郎不管和楼云有了什么密约,反正是没吃什么苦头逃了出来。

    至于他现在能得到楼云的赏识,这国使甚至愿意帮他出手,驱动庞大船队威慑唐坊,来谋夺这唐坊坊主之位,如此想来,如果不是怕三郎被利用,又最忌外人挑拨离间,她何尝不是和李定文一样,满心欢喜?

    他们三姐弟毕竟十年患难。

    黄七郎显然和她想到了一起,疑惑问道:

    “听说楼大人很看中三郎的武艺才干,有意让他从军,但按理说,留你为坊主,带他回大宋岂不是更加容易?大妹子,以我看——”

    他心里想起了三年前王世强酒醉时,曾经满脸深恨地提起过的,他是中了楼云和楼鸾佩那两兄妹一起共谋的离间计,才会匆忙悔婚另娶的事。

    而在他黄七郎看来,楼云为了福建海商,早有预谋地离间唐坊和四明王氏实在是顺理成章。

    然而不确切的消息他并不敢胡说,明州楼氏和西南楼家也是两回事,他只能提醒,道:

    “也许是他知道你们之间以前的婚约?因为王家和楼家的联姻,所以他顾忌你以后记恨他也姓楼,所以才如此行事,要推三郎为主?”

    “黄七哥,他自己姓楼,都能支持福建海商和楼家女婿王世强争夺东海了,怎么还会担心我因为记恨楼夫人而怨上他?”

    她苦笑着,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我只是觉得这位楼大人,心思绵密,谋划长远,就算反对朝廷北伐,在心中应该也有他的计划,还需要看一看再说,至于他要压制泉州的南班宗室,整顿泉州水师的意思,海商里看明白的人也不少——”

    她在黄七郎面前,并不隐瞒她不愿意接受江浙籍的秦从云为国使。

    “他想在赵官家面前立功,也是个懂海上生意的合适人选,所以我才托了嫂子,在普陀寺寻了一个旧新罗的寺奴,替我推了他一把……”

    所谓南班宗室,她以往就听王世强说过,一百年前靖康之变后,赵氏残余的宗室在南渡后幸存的已经不多,为了防备金军南下赵氏覆灭,宗室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宗室随新登基的宋高宗生活在京城临安,随时准备从江浙出海而逃,称为北班宗室。

    还有一部分则被分散送到了福建泉州港定居,称为南班宗室。

    一百年过去,宗室自然也是人口越来越多,总有些不肖之徒开始鱼肉百姓,在泉州的赵秉谦就是有名的豢养海贼,打劫番商的恶劣之人。

    他甚至还和泉州水师勾搭起来,导致一度繁荣,万国来朝的泉州港有了衰落之状。

    四年前,官家点了楼云的探花后,因为他以往还有八品军功,祖上又是驻西南的汉军出身,所以才留了他当朝奏对。

    这些传闻,她都从宋商嘴里听说,想来这国使之所以当时就被官家授了四品市舶司提举官的官职,必定是官家对泉州宗室的恶行有所耳闻了。

    楼云也算得上是京官外放,官家自己的班底。

    所以她听闻他借叙职之便,在关键时刻进了临安,有争取出使高丽的意思,便使了计,换了四明王家在普陀寺里开光的寿礼。

    如此一来,便让推荐秦从云的王老大人被官家训斥,闭居在家。

    李先生站在一边,听得她和黄七郎窃窃私语,才知道她如此谋划,手已经伸到了临安城的皇宫,心中震惊。

    他顿时想了起来,应该是在大半年前朝廷里的国使人选已定之后,她和福建陈家的议亲才蓦然由不冷不势地变热闹了起来,现在看来,她全是为了给国使留个好印象。

    他虽然早知道大娘子对大宋的关注异乎寻常,仍是对她的步步为营暗暗心惊,不由得就想起,因为有个这样的堂姐,难怪二郎才会在成年礼后,明明有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