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奇术之王-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相信他既然这样说了,就一定能做到。同时,我的心已经渐渐沉下去,因为历史上明白无误地写着,鬼子长驱直入,杀进济南城。那么,我眼前这人一定随着“城破”而“人亡”了。

    关于1937年济南“城破”事件,济南文史馆的档案中是这样记载的:

    1937年9月下旬,日军前锋由平津南移,到达山东德州一带。

    10月初,韩复榘奉命将部队由胶济线的高密一带调往津浦线。

    11月上旬,韩亲率麾下精锐手枪旅过黄河迎战日军,在济阳与日军遭遇激战后惨败溃逃。

    11月14日,日军占领禹城,韩部急速退守黄河南岸。

    15日韩部炸毁黄河铁桥,以阻挡日军进攻(与史上各个失败的战争策略惊人地相似)。

    12月23日,日军矶谷廉介第十师团两万余人兵分两路,自齐河与济阳渡过黄河包抄济南。

    24日,韩命第三集团军第十二军孙桐萱部断后,弃守济南。

    26日,在黄河北岸鹊山一带的日军也自泺口渡河。

    12月28日凌晨,国民政府第三集团军第十二军孙桐萱所部奉韩复榘令丢弃济南,不战南逃,旧军阀马良等人迎接日军入城,济南沦陷。

    我列举这些数据的原因,是想告诉他也告诉我自己——“这就是历史,这就是二战期间济南被日寇践踏的准确历史!”

    由这些准确的数据可以推断,灰袍男人、桑青红与日寇激战是发生在1937年的12月26日左右,即日军由泺口渡河之时。

    可以想象,假如当时**能交给高手指挥,找到真正的“地利”,而不是简单地炸毁黄河大桥,该次战役的结局是否会大不一样?

    黄河的确是“天险”,但这样的天险如果不能善加利用,最后只会让守卫者被困于“太阿倒持”的窘境。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彼时**运势太背,不管如何调度,都摆脱不了大溃逃的厄运。

    城破,无人得以平安生活,平民死,英雄死,众生皆死,城池化为焦土。

    现在,全世界人都知道,日军侵华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也是一次全球性的战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结束,更不是一个人、几个人就能将其终结的。中国人民经过了漫长的八年时间,才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我希望对方明白,就算豁出命去,济南城也保不住。

    “我佩服你。”我由衷地说,“但是,智者不会以卵击石,而是因势利导,顺水推舟。”

    他猛地挥手,在空中一劈:“这一次,我已计算停当,雪烧赤壁,灭敌寇于黄河之内!”

    史上有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破曹魏,而这“雪烧赤壁”我却是第一次听到。

    我没有回应,他立刻看明白了我的心思:“明日午后,大雪飘如鹅毛,正是雪中歼敌的最好时机。”

    “呵呵。”我只能报之以苦笑。

    以日军枪械之精良、阵势之严谨、调度之周密来看,当时只有欧洲的德军能与之匹敌。不过,德、日与意大利一起组成了牢不可破的轴心国联盟,共存亡,共进退,一个并吞欧洲,一个横扫亚洲,形成了欧亚大陆上两道势不可挡的黑色旋风。

    历史不可重来,二战之所以将世界各国都拖进了泥潭,那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历史的必然。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了解二战全部历史,应该比灰袍男人更能看清命运。

    这里的命运,已经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命运。

    不知不觉之间,我也像对方那样,眉头紧锁。

    他为济南城危在旦夕而焦虑,而我却为深陷未知困境而担忧。

    一切,都因官大娘而起,但从医院怪事来分析,官大娘、桑青红很有可能是同一个人。

    现在,我也在担心唐晚,如果她也遭遇了同样的事,此刻又将身在何处?

第38章 雪烧赤壁(2)

    “我欣赏诸葛孔明‘草船借箭’之计,那一计发生在雾气茫茫的江上,而这一次,我的计策要靠大雪才能实施完成。如果你愿意,明日看我毕其功于一役。”他说。

    我举手捂住脸,竟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觉得满头满胸的郁闷无法释放。

    从指缝中望去,他正抬着头,看那高悬在屋梁上的八卦镜。

    我注意到,那八卦镜的结构分为八层,每一层都錾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按照普通的制式,八卦镜仅有一层就足以计算清楚阴阳方位,因为八卦虽然只是八个方位标示,却可以衍生为“八八六十四卦”,足以将世间万象全都包容进去。

    八卦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哲学概念,起源于河图和洛书,由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不同的卦相组成,相传是由太昊伏羲氏所创制。

    伏羲氏在天水卦台山始画八卦,一画开天,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这两种符号,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组成八种不同形式,命名为“八卦”。

    在中国文化中,“八卦”与“阴阳五行”一样,是能够推演世界、空间、时间之中各类事物关系的玄妙工具。

    其中,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就像八只无限无形的大口袋,把宇宙中万事万物全都包括,而八卦交互搭配又衍生为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在后世看来,上古智者之所以以“八”和“六十四”来制卦,主要原因是考虑到人类智慧的极端限制。

    同样道理的,还有上古智者传下来的围棋,也是用“十九”经纬线条作为极限,十九线交错,形成三百六十一格棋盘,这已经是人类中高明智者的思维极限。即便如此,在围棋这种角智工具面世之后,仍然有很多棋道高手因沉溺于过度思维而吐血,留下了史上著名的不可解“珍珑残局”。围棋传至日本后,以倭寇的智慧则更是无法窥其深奥之处,每年都有棋痴因对局而吐血而亡。由此可见,中国人的智慧更胜日本人一筹。

    当我看到那是一只八层八卦镜时,脑子里立刻反映出“以六十四为基数衍生变化”这种概念。

    八层八卦镜的计算结果当然要比单层八卦镜清晰准确,但操控此镜的人在同一件事上付出的脑力则是呈几何级数增长,普通人根本无法驾驭。就像一个平时骑自行车的人突然换到法拉利赛车上,在超高速前进的状况下,他根本来不及思考,就直接造成了车毁人亡的恶果。

    我的视力极佳,先读到第一层八卦镜上的普通文字,判断出“乾”的方位面向北方,“坤”的方位面向南方。这是八卦中的两个“大位”,也被称为“基本位”,是一切判断的基础。

    之前,桌上的地图也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绘制。此时地图的“上北”与八卦镜的“乾”位是一致的。

    那么,我能猜到,灰袍男人把黄河北岸的日寇放在“乾、阳”的位置,而将河南岸做为“坤、阴”一方,等于是“长敌人的锐气、灭自己的威风”。

    我转念又想:“**溃败,虚城无兵,风雨飘摇,危在旦夕,还有何种锐气威风可言呢?”

    每一层八卦镜的大小是不同的,由下往上,直径越来越大,所以我才能清晰看到第二层八卦镜上刻着的文字。

    粗略看,二层与第一层的文字标示完全相反,“乾”对着第一层的“坤”,“坤”对着第一层的“乾”。

    也就是说,第二层八卦镜是第一层的一百八十度大反转,既代表了完全相反的开始,也代表了完全相反的结局。

    我有些困惑:“如果两镜相反,那么该相信哪一层?既然有了第一层的意义,第二层还有必要设置吗?”

    当我的目光落在第三层八卦镜上时,上面标示的方位又被打乱,“乾”位对着第二层的“兑”位,“坤”位则对着第二层的“震”位。

    这下,我更惊疑莫名:“这种混乱的安排岂不完全失去了八卦镜的意义?八卦错乱,代表着方位颠倒,任何事物都失去了自己的根基,天地运行的终极秩序被连根拔起。那么,这个世界该遵循什么样的规矩?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已灭,何来方圆?没有方圆,生命该如何前行?”

    当我的目光落在第四层八卦镜上时,只看了几秒钟,那些错乱的文字蓦地在我眼中飞舞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