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遂人意-第7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芳姐觉得有道理。

    双冒在边上凉凉的再次开口:“阿福不说怕也是担心夫人好心办坏事呢。”

    芳姐非常肯定这丫头在报仇呢。

    如今池府后院的丫头还能够有这么大的阵容,定国侯夫人居功至伟。从辽东带回来的丫头,这几个月里面陆陆续续的出嫁了。现在池府后院跑圈的丫头一小部分都是定国侯夫人最近给补上来的。

    丫头们有的嫁回了华府,有的嫁给了管事,有的去了庄子上。现如今让芳姐挂心的就是阿寿同双冒,双冒的暂且不着急,

    可阿寿的比较难,阿寿本人倒没什么意见,就是芳姐自己意见颇多。双巧嫁回了华府,华老夫人当初做的主,看双巧高高兴兴的,芳姐没有发表意见的余地,

    可阿寿不一样,嫁的低了芳姐都过不去,可嫁的高了,人家也不太好找。

    等待着定国候夫人发大招的时候,芳姐也在积极地给阿寿找婆家,目标还是锁定在华府的,毕竟阿寿是华府的家生子出身,亲亲故故的多在华府。至于人选,芳姐就看不上了,总不能让阿寿嫁给华府的小郎君们,她是没什么意见,就怕华老尚书把她给定为拒绝来往户。

    依着老头绝情决意的性子,估计真的有可能。

    老尚书看着芳姐消停心里也是很不安的,这丫头不闹腾时候实在是让人心里没底,尤其是定国侯夫人这个不知道厉害的还非得招惹,这是逼着丫头发大招呢呀。就怕到时候他侯府但不住,他华府也跟着折进去。糟心了。

    好在这时候,华家大老爷回京城了。也就说芳姐的大伯终于回来了,老尚书知道儿子回来,早就给儿子做了让位,告老的折子早就送到了圣人跟前。

    圣人对老尚书的打算怕是也知道的。只是同老尚书说,让他老人家在辛苦些时日。

    老尚书觉得被圣人如此信任那真是有一股抛头颅洒热血筹知己的架势。

    毕竟父子三人同朝为官,还都位居高位,那是不可能的,你就是真有本事,人家还忌讳你呢。

    老尚书卖命做事的同时,还要同圣人表示,他老人家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帮不上多少忙了。

    为了给大儿子铺路,老尚书也算是费劲了心血,就盼着圣人看在他老人家这么卖命的份上能让他华府连贯上。

    虽说不可能让大儿子上来就做六部尚书,至少也要是个侍郎什么的。不然华府不太好办呀,谁让二儿子如今都二品了呢。他老人家容易吗,为了华府操碎了心了。他尚书府的门第就看这次的变动了。所以孙女那里真的不能有事,不能折腾。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四章 再聚(求月票)

    在芳姐的记忆里面,他家大伯从她十几岁的时候,就一直外任,到今天该有十几年了。

    也就是隔上几年在年节的时候回府陪双亲呆上那么十天半月的,一家人聚少离多,估计祖母是最惦记儿子的。

    所以在华府来说,华家大老爷回京是大事。

    在京城的出嫁姑奶奶们都被华老夫人给接回娘家去了。芳姐挺理解老祖母的喜悦的。大伯终于能够承欢膝下了。

    池二郎私下腹议,这都要常驻娘家了,如今还专门派人来接,也不知道是尚书府就这么一个风俗,还是自家夫人太恋家了。

    不过行为上,这个不要脸的自然是带着孩子举家协同。人家池二郎说了,大伯回来是大事,他自然该进一份心力。

    这么上道的孙女女婿,在华府受到的欢迎也是最热烈的,相比之下三娘同五娘的夫婿,只是亲自送夫人回娘家,做的就差了那么一点。

    柳家的五妹夫到不是很在意,当年在这位四姐夫跟前,没少给人垫菜板子,习惯了。

    冯家大朗心里就不那么是滋味。这位四妹夫实在不会做人,你要陪着夫人住回娘家没什么,可你至少应该同他们这些连襟打声招呼吗。何必非得把他们踩下去呢。

    池二郎下朝同泰山大人一起回夫人的娘家,翁婿两人走的那个和谐。

    让后面同圣人在小书房里面多说会话的华老尚书,在后面看的沉闷不已。诚心的在前面恶心他的吧。话说他们三个在一起走的话,难道他老人家会给他们丢人吗,呸,他才不要同儿子一起犯抽呢。

    到了华府看到两位妹夫竟然都在,池二郎颇为意外。

    柳九郎五妹夫不过是腼腆的笑笑:“四姐夫。”

    冯家的三姐夫:“总不能让四妹夫专美于前。”

    虽然说的比较玩笑。可里面未见得没有怨气在。

    池二郎心说来不来你自己的事情,关我什么事呀:‘呵呵,三姐夫说笑了。’

    本来连襟之间说这些也没什么,偏偏这位四妹夫边上有个护犊子的老丈人,华二老爷看姑爷肯定不太顺眼的,可那也是自家姑爷。芳姐的夫君。他可以看不上,别人挤兑绝对不可以:“怎么三姑爷有时间陪三娘回府了。不是说衙门里面忙着呢吗。”这可是诚心的挤兑人了。

    这位三姑爷终于见识到了传说中这位华侍郎的爱女情深。原来可以大到这个地步。都爱屋及乌了。

    跟谁说理去呀,谁让自己没有一个不讲理的老丈人呢。

    冯大朗不敢怠慢这位二伯丈:“公事是做不完的,岳家这么大的事情。侄女婿自然要陪同在三娘身边的。况且侄女婿想念大伯的很。前时。是侄女婿思虑不周。”

    华二老爷不过挑挑眼皮:‘恩,想的很是,我们年岁都大了。就盼着儿女在身边多转悠转悠,往后多学学你四妹夫。毕竟他年岁长你们许多。’

    然后人家大摇大摆的带着姑爷走人了。

    池二郎不太高兴,原来在自家泰山眼里,嫌弃他年岁大。这话算不得夸奖。

    冯大朗也不高兴,这位四妹夫比四妹确实大了点,可跟他冯大朗好像是同年呢。这位二伯你不要太偏心。憋屈死了,能跟岳父大人去告状吗,可恨自家岳父不在华府,大老远的跑到城门外接人去了。

    冯大朗心说都是华府出来的血脉,想来自家泰山应该也是这么一个性子吧。会护着他吧。

    池二郎心说冯大朗这位三姐夫心眼不大。也不想想他自己做的事情多戳心,也就是人家柳九郎不同他一般见识。

    晚上华老夫人看着四孙女女婿那真是稀罕的什么是的,就说这些孙女婿里面,二郎最最贴心,看看这个带头作用起的多好。

    不太满意的看看三姑爷,老大老二不在京城,这个带头作用本来应该是他来做的呢。

    好吧三姑爷终于明白,即便来了,也是给人家四妹夫垫菜板子的。没看到老祖母看着四妹夫眼花一样的满意表情吗。

    看着这位四妹夫到的时候,那真是有一种使不上力的感觉。

    饭桌上女眷那里都是一家人,到处都是和谐。

    外面的男人那里气氛就有点微妙了。

    池二郎小心的在自家老丈人下手伺候着,小舅子不在,他要更小心一二。这位岳父大人还是不错的,至少知道护着他。看一眼冯大朗,给自家岳父布置的菜色就越贴心。

    华老尚书一张脸那真是不太高兴。看着这两人真的不顺眼:“哼。”

    华二老爷后知后觉的抬头看像自家老爹,都是孙女女婿看谁不顺眼呀,怎么就恼了。

    华老尚书差点被儿子无辜的眼神给气出来个好歹:‘老二呀,自从有了五郎,你这性子就懈怠了,’说完敲了敲杯子。

    这个动作绝对不符合进食的规矩。可华老尚书偏偏做了。

    华二老爷心说自家老爹怎么了,女眷里面亲娘都不用儿媳妇立规矩,怎么老头要给他立规矩呀,吃饭吗自己吃自己的就好呀。好多年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池二郎脸大呀,必须给老泰山解围,笑嘻嘻的过去华老尚书那里:‘都是孙女婿的不是,五郎不在,自然是孙女婿来孝顺祖父。’说完给俄老尚书斟酒。

    柳家九郎跟在这位四姐夫身后,一句话不说,光做事,跟着池二郎一起,挑老尚书能克化的食物给夹菜。

    冯大朗在边上再次感叹,原来他们连襟之中要拼的是脸皮厚呢。自己果真不如四妹夫。争宠竟然是这个样子的。

    华老尚书再次冷哼,华二老爷:“爹。难得他们几个连襟聚在一起,好生吃的顿饭吗。姑爷可是娇客。”

    老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