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成瘾-第5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便如此这般安排下去了。

    按照苏盼儿的办法施行后,一开始确实遇到了一些阻力,遇到一些故意闹事者。秦逸以铁血的手段惩治了闹事者,很快便镇压住了故意捣乱的人。使得众人再不敢胡作非为。不过很快地,这些灾民发现不但去河堤修堤的工钱是按天结算,甚至还比去外面做散工,和在家里务农挣得更多。

    而且,不但在河堤做活能领到一天的口粮吃饱饭,甚至还能有些结余,可以养活家里人。更有甚者,将劳动所得的粮食加入些挖来的野菜熬粥,一家老小的口粮居然都足够了!

    滞留在河中城的灾民急速减少。

    到得圣旨下达的时候,重新修建河堤的工程已经逐渐排开,步上了正轨。

    而滞留的灾民都很快在河中城附近安家落户,重新开始生活。

    秦逸领旨后,便把手中的活计移交给留守副将,急匆匆完成交接。他是没有想到圣旨会来得这么快!因为按照过往的经验,一般会在三个月到半年之后进行封赏,如这般,战功报上去不过才个把月,圣旨就到了,委实难得!

    不过一想到眼下圣上所处的环境,和周围各大势力的虎视眈眈,秦逸旋即又释怀了!

    如今的大周太需要这样一场捷报来鼓舞士气了!

    三天后,秦逸便带着众人,押解着重犯,前往京兆府。

    沿途数以十万计的老百姓自动自发组织起来,洒泪欢送他们的英雄离开!

    秦逸和苏盼儿他们与众人依依惜别,这才领旨回京兆府。

    等众人一路风霜,长途跋涉赶到长安时,长安的街头已经飘着零星的小雪,又是一年冬来到!

    长安街头,全城百姓不顾寒风呼啸,顶着小雪,纷纷前往十里长亭,来迎接凯旋归来的秦大将军!

    沿着驿道两侧,接踵擦肩,密密麻麻的都是从长安城里拥挤出来瞧热闹的人群。树荫下,田埂上,到处都是不畏风寒的人们。无不人人引颈以待。更有不少人张罗着撑开大大的凉伞,在伞盖下设了避风挡雨处当然这是那些达官显贵才有的权利了!

    当今圣上至从登基以来,并没有在普通老百姓面前露过面,眼下听说圣上会亲自驾临十里长亭外迎接,人们跑这么远,目地其一,是为看“凯旋之师”的风光,其二,自然是为了看清“皇帝小儿”长什么样儿。

    苏华荣见来到十里长亭时,见到的就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人!

    卖小吃的、卖小玩意儿、玩杂耍的,各种小摊子上,高一声低一声唱歌儿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嘈杂不堪!

    苏华荣从城门便沿驿道继续向前,足足走了十里亭外,方见人流渐渐稀少,便在一株大柳树下端坐静等。

    他当初从君若辰的营房离开,原本想按照原计划,沿着蜀道回家乡。

    可又委实放心不下苏珂等人!

    想到叶寒在京兆府,便折转,直奔长安而来。

    只是眼下兵荒马乱的,他这一路可吃足了苦头。他还未进城,却听说了秦逸大败周军,生擒了周镇超,俘虏一万余人的战绩!

    这才放下了心头大石。

    又想到时局纷乱,他便去了客栈暂住,等待秦逸回到长安。

    不料,也因此阴错阳差,得了一场风云际会……

    卯时正,听闻长安城楼上三声炮响,城门里一队队兵士举着矛戈奔出,沿着那驿道沿途布防,拉起长长的彩带,并每隔三十余丈设下一座彩坊,彩坊两侧各站一名按着大刀挺立的将军,领着一个小队的军士值守,当真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个个不苟言笑,煞是威武森严。

    苏华荣冷眼瞧着,漠然依着那大树耐心等待。

    不久,便见一名骑着驿马的军士由官道另一头飞奔而来,沿途高呼:“秦大将军凯旋而归!带着生擒的俘虏进京献俘啦!”

    一边打马飞奔,一边大声宣告,一边沿着驿道朝着城门的方向疾驰!

    苏华荣看得明白,猜测着,应该是秦逸派人入城联络的。

    果然,不久便听到长安城楼上传来三声炮响,钟鼓楼上的钟声齐齐撞响,带动周围各个寺院的大钟遥相呼应,响彻一片!连带的,周围鞭炮声顿时四起,噼里啪啦响彻一片。

    于此同时,城楼下急速奔出四列身穿重铠的锦衣卫,很快又沿着拉起的长长彩带隔线处布满了兵防,随即,由八匹大马拉着的龙辇从官道驰出了长安。

    两侧的老百姓早已在那些手按大刀的将士命令下,齐齐下跪,众人鸦雀无声。唯独那些个号角齐鸣,锣鼓齐响,庄重而威严。

    苏华荣也跪在人群后面,低头垂眸,听得好一通热闹,随即,便是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并着马蹄声从前方经过。

    他偷偷抬起头,看向那龙辇之上。

第727章 封赏!

    距离太远看不清,只觉得那龙辇上端坐着一个瘦弱的身影,对方身着龙袍、头上的龙冠珠帘微晃,将他的面目大部分都挡住了,看不真切!

    似乎感觉到他的视线般,端坐在龙辇上的那道瘦弱身躯朝着他所在的方向张望,也使得那随行的锦衣卫目光齐刷刷地转了过来。

    苏华荣一惊,赶忙把头埋得更深,再不敢稍有异动。

    待得龙辇经过后,苏华荣感觉身上压力顿减,急忙小心翼翼的潜入人群里,溜到远远的另一头。

    再回头看,只见之前他所站立的地方,多了两名身佩大刀的军士,吓得赶忙又往人群里钻了一段路,见再没有人关注自己,这才凝神看去。

    献俘的大军已经来到!

    前头是由五百名斥候身佩大刀齐步而出,把那黄土道踩得尘土漫天!

    紧接着,十匹健骡拉着两架乌黑的铁疙瘩轰隆隆而过,噪声震天,从黄泥地面路过,地表都不住的颤抖,扬起的尘土遮挡了众人的视线,从远处延伸到近前。

    道旁的人们已经看怔了,感觉双眼都跟不上行进的节奏。好不容易收回视线,众人好奇地再看向来时路,后面便是连绵望不到头的仪仗队!

    华盖高耸,龙旗飘飘,近百彪形大汉擎着依仗前行。随行其后的,便是两长队的将士,都虎着一张脸走得很是镇定从容。

    苏华荣望眼欲穿,被挤在人后不住距离太远,看不真切。眼见得那些五花八门的仪仗队已经缓缓开过长达两盏茶时间,依然没看到秦逸等人的身影,不由着急。

    正想再挤到前头去,就看见远处有近百军士护着插了大纛的车驾行来。

    那车异常宽大坚固,由八匹高大的骡子拉着,正中间竖着的纛旗,旗杆约莫两丈余高,大旗宝蓝底色明黄镶边赤红流苏,上书一个斗大的“秦”字!车上的四名护纛将军分四角而立,抬手挺胸单手按刀,瞠目而视,威风凛凛!

    纛车过后,跟随的便是秦逸的中军仪仗,却是十名御前侍卫骑马领路,其后是几十名开路先锋打头阵,簇拥着威风凛凛的大将军秦逸。

    秦逸果然不负众望!

    他端坐在高头大马上,身旁被几个副将簇拥着,身穿明晃晃的重铠,盔甲下是一张被胡髭拉杂遮住的半张脸,看不清原本面貌。却让苏华荣的心落了地,随即又仔细查看着军队里的人马,寻找着苏盼儿的身影。只觉得人流如梭,哪里看得清?

    秦逸自然也看不到人群里的苏华荣,此刻被千乘万骑簇拥着的他,胯下是一匹四脚踏雪马,手握黄缰,好不得意!

    成千上万的百姓夹道欢迎,欢呼雀跃声几近淹没了他,功勋盖世的秦大将军,凯旋还朝了!

    待得圣上的仪仗队到得十里长亭,圣上这才下了龙辇,文武百官纷纷簇拥在秦绯墨左右,静静等候。一见纛旗到达,摄政王倏地一声高呼!

    “百官跪接!”

    大小官员全部跪了一地。

    秦逸等众人也早就下得马来,跟着跪倒一地。

    午门宫门大开,十六匹高头大马拉着龙辇缓缓停下。秦绯墨下得龙辇来,站在宫门前。霎时,黄钟编磐的撞击乐声大作!内侍低垂着首站在旁侧,嘴里念念有词高唱。

    “和众安民,盖本圣人之德,第功行赏,兹为王者之权。眷时宿将之良,蚤列元戎之贵,载稽劳烈,式示恩章。霭祥云,河山清晏,铃迢递送归鞍……”

    明黄色的圣旨足足有五米那么长,内容繁杂而昂长,里面不但讲诉了秦逸等人的功绩,还对众人都进行了赏赐!

    秦逸被封为一等镇国公爵侯,兼任大将军、大理寺卿,世袭罔替。苏盼儿也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