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海洋-第9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此之前,印军还信心十足的打算扭转战局。

    在此之后,连美军顾问都相信,印度陆军根本不是中国陆军的对手,丢掉新德里、输掉战争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且很快就能看到结果。

    从战略层面上讲,这场战斗也完全改变了陆军的面貌,以至将完全改变陆军战术。

    新式装备带来的战术变化,已经让中国陆军尝到了甜头,很快就会让美国陆军认识到未来地面战争的展方向。

    能够说,陆军不再是依靠兵力决定胜负的军种了。

    第一百零三章战场外的问题

    三月十三日,第十三集团军仍然没有向新德里推进。

    当时,不是第十三集团军没有做好进攻新德里的准备,而是巴基斯坦陆军在攻打克什米尔的时候遇到了麻烦。

    虽然巴基斯坦陆军没有承认进攻受阻,因为巴军的主战场在卡奇地区,只在克什米尔方向上留下了四个步兵师,但是在十二日,巴军仅仅推进了一公里,根本没有突破印军设在军事停火线上的防线。

    受此影响,戚凯威不得不重新考虑北面的战斗。

    要知道,按照他的部署,第二十七集团军在入印之后,将主要面向南面,即沿着后勤补给线部署一道防线,阻止南面的印军北上。如果巴军能够顺利完成作战任务,从克什米尔地区南下,根本不用考虑补给线北面的印军。现在的情况是,巴基斯坦陆军很有可能无法完成作战任务。

    第十三集团军很能打,可是没有后勤保障,也坚持不了多久。

    别的不说,在前三天的战斗中,第十三集团军每天就要消耗掉三万五千吨燃油,以及大约一万二千吨弹药,如果算上官兵消耗的生活物资,以及用于攻占城市的物资,平均每天需要向前线运送五万吨。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陆军最大的敌人就是后勤保障。

    作为陆军将领,戚凯威不可能不知道后勤保障的重要性,也就不可能不顾后勤补给线承担的风险,让第十三集团军攻打新德里。要知道,攻占新德里之后,需要处理近两千万人的吃饭问题。

    如此一来,在进军新德里之前,先就得歼灭北面的印度军队。

    当天晚上,第十三集团军出动了十二支突击集群,开始扫荡印度西北地区。

    为了加快扫荡度,戚凯威动用了陆军航空兵的八百多架倾斜旋转翼飞机,特地为突击集群运送弹药物资。严格说来,主要是运送供电设备使用的燃油,因为这是突击集群消耗最多的物资。

    当时,弹药消耗大户,即远程炮兵部队全部集中部署在珀丁达附近,没有伴随突击集群作战。原因很简单,从珀丁达到印度西北地区的任何一个地方,直线距离都在电磁炮的有效射程之内。即便是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也在部署在巴基斯坦境内、或者是中国西北地区的远程炮兵的打击范畴之内。

    能够说,随着打击范畴增大,炮兵不再仅仅是战术火力支援力量了。

    如果愿意,戚凯威以至能够命令第十三集团军炮击新德里。只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他没有这么做。

    按照戚凯威的部署,扫荡行动将持续三天。

    扫荡的主要目的不是歼灭印军,而是打击印军的指挥系统,重点消灭印军的装甲部队与炮兵部队。也就是说,以打散印军为主要目的。只需印军无法组织起来,就很难对第十三集团军的后勤补给线形成要挟。

    再说了,以第二十七集团军的战斗力,对付零散的印军步兵根本不成问题。

    打到这一步,印军考虑的不再是守住西北地区,而是该如何守卫新德里,或者说能否有必要守卫新德里。

    当时,印度高级将领中,没人相信能够守住新德里。

    如果不是印度总理坚持留在新德里,恐怕在十三日凌晨,印军总参谋部就已经下达了战略撤离命令。

    从某种意义上讲,守卫新德里不再是军事任务,而是政治任务。

    可是,到了十五日,连印度总理都稳不住了。

    在十四日与十五日,第十三集团军的突击集群连续击溃了八个印军师,包括三个王牌装甲师,而且没有遭受太大的丧失。比如在贾朗达尔郊外的战斗中,一个突击集群在两个小时内就击溃了印军第八十三装甲师,摧毁了四百多辆主战坦克与六百多辆装甲战车,还缴获了数百门火炮,毙伤俘印军官兵一万多人,而该突击集群仅仅丧失了三辆反装甲作战平台与七辆多用途作战平台,其中三辆反装甲作战平台都是被印军埋设的路边炸弹炸毁的,没有一辆在战斗中被击毁。又比如,在霍希亚布尔,突击集群攻入市区之后,守军司令官率先逃离战场,随即守城部队就集体投降,队以至没有浪费一枚炮弹,就攻占了这座人口过五十万的城市。

    现实上,当时的第十三集团军打得并不顺利,不是进攻度不够快,而是太快了。

    在十五日上午,戚凯威就不得不间接电令前线作战部队放慢推进度,集中力量整顿与维持占领区的社会秩序。

    虽然在此之前,戚凯威就有所准备,比如调用陆航的倾斜旋转翼飞机运送物资,但是后勤补给度仍然跟不上作战所需。别的不说,到十五日清晨,第十三集团军占领区内的人口数量已经突破四千万,至少有百分之三十的平民需要占领军提供口粮,每天仅粮食的运送任务就高达数千吨。

    明显,后勤保障力度严峻不够。

    当时,运输问题主要集中在最后几百公里上,即把囤积在巴基斯坦拉合尔的物资运送到前线。到十五日上午,已经通过铁路把三百万吨粮食运送到了巴基斯坦北部地区,仅囤积在拉合尔的就有一百多万吨,不但堆满了仓库、还占用了数处露天囤积场。受公路运输能力限制,这些粮食根本没办法及时送往战区。

    如果不能处理占领区的社会问题,就无法保证占领区内的平民能够接受现实,作战部队也就无法顺利行动。

    能够说,这些问题都出了戚凯威的预料。

    他能做的,除了尽快让第二十七集团军抢通主要公路与铁路之外,就是向前线增派空运力量。

    为此,第十三集团军就能修复占领区内的机场与空军基地。

    如果能够把空军的空运力量利用起来,后勤保障问题就将得到处理。

    要知道,一架大型运输机一次能运送七十吨货物,如果从巴基斯坦起飞,一天能飞四到六个架次,运送二百八十吨到四百二十吨货物,而一辆载重二十吨的卡车,需要两天才能在拉合尔到前线之间跑一个来回。也就是说,一架运输机的运输效率是二十吨标准军用卡车的数十倍。中国空军有一百八十架大型运输机、与四百八十架载重四十吨的战术运输机,如果只动用一半,其运输能力就相当于一万辆军用卡车。当时,中国陆军投放到巴基斯坦的军用卡车总共才五千辆。

    当然,这样一来,进攻度就得放慢,而且得动用大批工程部队。

    现实上,这也是戚凯威认为需要半年才能战胜印度的主要原因,因为攻打印度的主要问题不是击败印度军队,而是如何稳住十多亿印度人。要知道,如果占领区的安顿工作不到位引民众暴动的话,产生的影响肯定比印度军队的要挟大得多,而且还会使中国在政治与道义上遭受谴责。

    三月十六日,地面战争开打第七天,印度总理做出了迁都决定。

    当天,印度中央政府的主要职能机构就开始转移,目的地是印度半岛南端的班加罗尔。

    虽然这里也在队、特别是中国海军的打击范畴之内,但是短期之内,至少不用担心中国陆军打过来。

    印度迁都,已经表明印度当局得到了取胜的信心。

    三月十七日,斯里兰卡当局在征得了中国同意之后,以印度曾经支持泰米尔分裂组织为由向印度宣战。

    几个小时之后,中国空军就向斯里兰卡派遣了两个战斗机中队。

    这些战斗机不执行作战任务,其主要使命是意味性的掩护斯里兰卡本土,因为斯里兰卡根本没有几架能够作战的先进战斗机,以至不具备本土防空能力。这么做,也主要是鼓励其他南亚国家。

    当天下午,中国就与孟加拉国达成了协议,孟加拉国向队开放所有港口与国内交通设备,即允许队借道进攻印度。

    对于开辟东部战线来说,孟加拉国的立场至关重要。

    如果没有借道孟加拉国,早已部署就位的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