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娱之黄金年代-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几个例子,《建筑学概论》的导演李容周毕业于建筑学专业,在接连两次报考电影学院落败后,进到了《杀人回忆》导演奉俊昊的剧组里学习了两年,才开始拍片。《隐秘而伟大》的导演张洙大学学的是美术设计,2002年日本留学时,看到金基德的《漂流浴室》,便回国做了他的助理导演,八年之后,张洙才执导自己的处女座《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

    ‘实践’是韩国专业院校培养学生的秘诀,拿中央大学尖端影像大学院举例,其要求学生在就读期间必须拍摄4部短片,且要至少满足以下的一个条件才可毕业:至少有一部要入围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电影节或在釜山、东京、上海等同级别电影节上获奖,或能够拍摄一部进入院线放映的长片!

    韩国电影艺术学院(kafa)是韩国“电影军校”,走出了众多知名导演,朴赞郁、金泰均在这里任专职教授,该学校要求学生在第一年必须拍摄两部短片,此外,期末还要完成一部长片剧本,当然优秀的学生也会被推荐到电影公司参与更大的商业制作。

    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幸运,有人哪怕干了10年副导演,也不一定能得到一个拍片的机会。大部分新人导演的第一部电影都是从小成本开始的,优质电影呈现出这样的趋势:制作费用控制得当,注重叙事而非视觉效果,强调适合角色的实力演员而不是明星,能引起观众共鸣!”

    “韩国电影最值得称颂在于它有着成熟工业体系的特征:艺术与商业并行发展;这种表现归根结底是因其电影产业在不断成熟与完善,导演对艺术追求及商业运作同等重视,做到了艺术水平与商业价值的平衡。在韩国商业类型片背后,你会看到对人性的考量,对社会凉薄的讽刺。不会因为电影体系的工业化,而丢掉对独立电影的追求。反观我们的作品,商业片赢了票房输了口碑,又或只重艺术不看商业,叫好不叫座。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2003年上映的《杀人回忆》,拍摄手法采用了平实、冷峻的视角,展现1980年代的社会背景,作品厚重感又丝毫不差。换句话说,影片既有商业片的架构,又有深刻反思!”

    “电影里商业与艺术的融合,部分功劳还要归结于韩国拥有一大批诸如宋康昊、刘亚仁这样的职业演员。他们的片酬占比不到总制作费的四分之一,中国恰恰相反,顾此失彼,绝大数资金花在明星身上,更重要的美术、特效等后期制作当然不尽人意。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电影最重要的是讲人性的故事。’!这也是韩国导演一直坚持不变的准则,在讲合格故事的基础上,再追求特效,最后还不忘掷给社会一记重拳。”

    “现在还有人认为我们的电影比韩国电影牛逼吗?你非要说票房成绩,那我真的没话说!”

    “其实我们国家在80年代整个大环境还是很开放的,审查制度也没有那么严,当时的中国电影是百花齐放,当年那些电影拿到现在肯定连审查都过不了,比如《芙蓉镇》。这两年意识形态方面管的越来越紧了。举个稍微有些不恰当的例子,1999年,《泰坦尼克号》国内上映的版本一刀未剪。拍鬼故事连审查都通不过,总局不允许电影里出现鬼,所以中国拍的都是没有鬼的鬼片!”

    “还有一点,韩国电影看似很商业,但是人家商业的细节做的特别到位,镜头语言也特别细致。演员也有着一大票的老戏骨,这样的电影拍出来就很难不让人称赞,比如《实尾岛》。没有一个小鲜肉,平均年纪都在35岁以上的主演,硬生生地撑起了一片天。再看看国内的电影,生产出来的电影没有细节,镜头就是眼睛,观众在看到这个镜头之后不会去想更深的东西!”

第七十二章 不太顺利的开始

    关于韩国电影的素材有很多,沈临也说了不少,除了分析韩国电影崛起的原因,还顺道推荐不少精品的韩国电影,当然少不了从导演角度分析下电影出彩的地方。

    这一次录制的内容很足,够剪辑成两期。

    《临行》录制完成,爱奇异的负责人离开,围观群众们纷纷散去准备各司其职,演员们也开始了正式拍摄前的试演。

    一切恢复到正常剧组该有的样子。

    “好了,咱们开始拍摄吧!”

    约莫过了半小时,随着场务的打板,《那些年》真式开拍!

    事实上,真正的第一个镜头是从前天开始,但那是预告片内容。

    很简单几个场景,而且涉及到的角色也很少,即使这样,已然ng了不少几次。

    之前已经提到一次,电影的拍摄并不是按照既定的顺序一镜到底,所以才会有剪辑师这项职业的存在!

    当然,当特定条件摆在那里的时候很多拍摄也必须要迅速进行。

    比如在场地受到限制时就要先从集中拍摄特定的场地的戏份,在演员档期出问题的时候就要集中拍摄有档期演员的戏份,在季节和天气环境受到限制的时候也要抓住机会迅速进行拍摄。

    这么做能够节省很多费用。

    当然,假如以上的这些条件都不受限制的时候,那该拍什么戏?

    按照剧情发展拍摄?

    不会的,大部分剧组会去拍一场简单而又有示范性的戏份。

    什么叫简单?

    镜头固定、道具稀少、演员少、情节简单,如果能够动作少那就更好了。

    那么什么又叫有示范性呢?

    尽量找寻剧组里经验丰富的演员上马,让他们拍摄这些简单的场景。

    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很清晰。

    简单的剧情和经验丰富的剧组就意味着镜头的成功概率极大,这样就可以迅速的顺利完成拍摄,给剧组工作人员以及剧组中的新人演员带来极大的信心,增强大家的积极性。

    而且从简单的戏份开始演员也可以迅速的进入状态,为后来复杂的戏份打下基础

    为了开个好头,也为了给演员们树立一个好的典范,沈临决定把第一个镜头拍摄定为厕所内的戏份。

    多说一句,国内也有很多大导演喜欢开镜挑战最难的镜头,比如凯歌导演,当初他在拍摄《梅兰芳》这部半部经典之作的时候,开机镜头也就是“邱如白”扔稿件的镜头,直接磨了孙红磊整整一个下午!

    等下开拍的情节很简单,井伯冉饰演的老曹要求柯近藤替他代写情书并代为传递,而柯近藤反过来讨价还价。

    如此而已。

    演员就俩,黄萱和井伯冉,这两位在整个演员队伍里堪称老戏骨!两人的资历最深,参演过的电影电视剧最多,演技方面不用多说,虽然算不上精湛,但肯定都是合格的。

    戏份内容也很简单,两人并肩而立,站着小便池边撒尿边说话;

    拍摄的技术更简单,在放置着小便池墙上面架起一个固定的机位即可。

    所以,无论怎么看这场戏都应该是出师大捷的。

    但是拍摄时,也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一会儿演员笑场,或者是表情不到位,一会儿摆放在‘厕所’台前的‘百事可乐’位置歪了,更离谱的,还有一次,这罐可乐居然从台上掉了下来!

    见了鬼了!

    好在第九次ng之后,这个镜头终于过了。

    “尼玛,无语了,今天拍摄前是不是忘了看黄历?”

    “我还真有点服了李安导演,据说他在拍摄《卧虎藏龙》的时候,居然能连着让发哥ng18次,我现在想想,李安导演那种冷静到一叫就是几十遍ng的气势和定力实在是让人汗颜!那可是发哥,换了是我,肯定不敢!”

    一阵附和式的哄笑声响了起来,这个剧组的幕后主创大都是拍摄《那些年》的那些人,跟沈临的关系不要太熟,而且,打心底对这位年轻的导演还是有点信服的。

    “导演,对不起,都是我不好…”

    黄萱满是羞愧的红着脸鞠躬道歉。

    第一次ng的镜头就是因为这哥们在念台词的时候突兀的笑场了!

    笑场这种事对于一个专业演员来说实在是不可原谅的事情!

    “导演,我也有错,要不是我暗地里做鬼脸,萱哥不会笑场的。”

    井伯冉也走了过来,解释道。

    “算了,这都小事,我都已经做好ng到结束的准备了,你们放心演,咱们有钱!”

    这倒不全是在安抚演员的情绪,沈临早就做好了不太顺利开始的准备了。

    否则,他也不会把拍摄周期设置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