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娱之黄金年代-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你两的表现到目前是最棒的的!”

    “那你还找我俩干啥?我还要背台词呢!”

    “对呀,导演,你找我们俩能有啥事?能让我们试完戏吗?”

    贾灵也说话了。

    “别跟我装,你俩总共几句词?我心里没数?我找你两是有事情要问问你们。”

    “啥事?”

    “你俩就准备这么浪下去?”

    “那还能怎么办?我也要吃饭啊!”

    乔山叹了口气。

    贾灵也跟这有些无奈的摊开手。

    这就是青年喜剧演员的悲哀,没有一个专门的舞台能让他们施展!

    乔山和贾灵还算混得不错的,至少两人有电视平台展现自己。

    《爱笑会议室》,《百变大咖秀》,虽然知名度不算太高,但也算是上星卫视的综艺节目。

    “山哥,灵姐,你说我要是跟电视台合作专门开展一台喜剧类综艺怎么样?”

    沈临建议到。

    “不怎么样,现在的喜剧类综艺不好做,而且你很难请到大牌!”

    乔山直接反对道。

    他说的也有道理,实际上2011年,整个国内对小品喜剧的追求达到了巅峰,但电视台能展现的永远是那么几个人。

    不说别的,14年鄂州卫视举办的《我为喜剧狂》算是国内最早的喜剧类综艺,请来了郭得纲、谢那、英达,结果呢,收视率不错,但是话题度不高!

    “你都没听我的想法就直接反驳了?”

    沈临不乐意了。

    “行,那您说说您的想法!”

    “对,顺便也让我听听我们沈导对于综艺方面的看法!”

    李晓萍突然就插了进来。

    这姐们一向很少来片场,今天怎么这么突然?

    “晓萍姐,你咋来了?”

    “你先别管我,你说说你的想法。”

    李晓萍摆了摆手,示意沈临往下讲。

    “我们可以跟电视台联手打造一台综艺节目,名叫《欢乐喜剧人》,主打小品和相声,在我的构想中,整个节目中将会有十支团队,十二期比赛,500位大众评审,每2场淘汰末位赛,他们赌上尊严,为喜剧而战!”

    “你的意思是淘汰制的?”

    李晓萍皱了皱眉头。

    “当然,如果没有淘汰,怎么会有竞争?没有竞争,各团队又怎么会精心设计节目?”

    “具体说说。”

    李晓萍可是很了解沈临。

    这货属于牙膏,非得挤,他才肯往外吐点东西。

    “我的初步预想,德云社、开心麻花、本山传媒再加上其他一些闲散的民间艺人,比如说我山哥他们的爱笑团队,灵姐她们也可以,hk,台弯那边也有专业的喜剧人,也可以请来。”

    “你还真不客气,你知道光请这些人我们公司就得搭进去多少人情吗?”

    创意的确是好的创意,就是太贵了!

    “所以我才说找个电视台搭伙嘛!”

第七十七章 钱

    2011年之后,随着《中国好声音》的流行,如今的电视台更加相信专门从事综艺制作的公司。

    也就是制播分离。

    很多影视制作公司分离出了专门的综艺部门,但这其中并不包括光线。

    “说的简单,哪有那么容易呢?导演,场务,摄像师,这些都得找人吧,而且,你哪来的把握请动你所说的那些人呢?”

    创意不错,可就是施行起来有点困难。

    “德云社我可以找马栋帮忙说服,开心麻花几个人我都认识,至于本山传媒,这不有乔山在嘛,让他搭个线。”

    “只要这三家解决了,剩下的就好办了!”

    这三家称得上中国喜剧界的半壁江山。

    “那电视台呢?”

    “找宝爷啊,他跟京城电视台的关系你又不是不知道!”

    “…”

    尼玛,你都考虑齐全了,那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李晓萍虽然觉得有搞头,但她毕竟是影视部门的负责人,对于综艺这一块确实没有什么经验。

    “我回去找下大老王,问问他的意见。”

    琢磨了半天,李晓萍还是没有立刻拍板。

    “大老王?谁呀?”

    “王长田啊,都怪你的《失恋33天》,只打电影上映之后,我们都管王总叫大老王。”

    王长田,光线**oss。

    好吧,这个锅我背了。

    “对了,晓萍姐,您今天来片场是?”

    沈临这才反应过来。

    李晓萍肯定有事,要不然她肯定不会无端现身片场。

    前文就已提过,李晓萍虽然是这部《那些年》的监制,但几乎隐形,从开拍开始,就没见过她,甚至剧组的演员们都有不少是首次跟她碰面。

    “臭小子,没事就不能来看看你?”

    李晓萍故意翻了翻白眼,然后神秘兮兮地问道:“你猜我今天干嘛来了?”

    “别整那些没用的,说吧,这次我给咱们光线赚了多少钱?”

    事实上,看到李晓萍的第一眼,沈临就知道肯定是票房分账到手了。

    这是来送钱的!

    果然,李晓萍的下一句就是“你还真神了,呶,这是给你的奖金,里面可有不少钱呢!”

    “什么钱不钱的?真俗!”

    沈临一边接过晓萍姐递来的银行卡,一边以视金钱如粪土的语气吐槽道。

    “那你别接啊!”

    一旁的贾灵都看不下去了。

    “这是我的劳动所得,怎么就不能接?”

    沈临瞪了贾灵一眼,义正严词道。

    “导演,你给说说,有多少?”

    好奇心每个人都有,但能这么当人面问的,还真不多。

    是乔山。

    这哥们就算在生活中那也是不要脸的人呀!

    “我也不知道,反正最少三十万。”

    三十万是导演报酬。

    沈临也不算什么导演界的名人,开拍《失恋33天》的时候,他就一新人导演,甭说一线导演,就连十三线他都算不上。

    三十万的导演片酬,已经很给力了!

    乔山还有贾灵都是圈里人,当然知道这些。

    两人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三十万?你太小看咱们大老王了!至少有八位数!”

    李晓萍嘿嘿冷笑两声。

    “八位数?老王真特娘的舍得花钱!”

    沈临感慨了一声。

    乔山还有贾灵则彻底惊呆了。

    国产电影的票房分账很复杂。

    首先,你要缴纳3。3%的营业税还有5%电影事业的专项资金。

    余下的91。7%才是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院线包括电影院提留57%,中影数字提1%…3%,剩下的40%…42%归电影出品方和发行方,因为发行方和出品方大都为同一家公司,所以大部分情况可视为40%。

    影片的发行方会收取归属制片发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为发行代理费用,即为可分账票房的2…6%作为发行代理费。

    也有一些影片在档期上处于竞争劣势,出于增加影片排映场次的目的,给影院及院线承诺票房返点。返点一般占到可分账票房的3…5%。

    总而言之,一般情况下,出品方的实际收益是总票房的的33%,如果签约的发行代理费稍低,最后影片实际收益就可以达到35%。

    35%也就是目前绝大多数出品公司给予出品人的分账基础。

    这样够直观吗?如果还不够明白,那么还有一个更简单的算法,那就是当你投资了一部电影后,这部电影最终票房如果是电影成本的3。3倍,那么你的投资刚刚回本。

    很多高票房的电影,实际上出品公司并没有赚到多少钱,甚至赔本赚吆喝。

    拿2010年上映的一部号称中国首部硬派警匪大片《西风烈》举例好了。

    《西风烈》由著名导演高群书指导,演员段亦宏、倪达红、吴镇羽、吴景、余男、杨蔡妮、马宿等大牌加盟。

    票房达到为6800万,还算不错。

    但是出品方亏定了,光是成本就接近4000万!

    尽管有着无数的贴片广告,《西风烈》还是赔了将近一千万!

    再举一个例子,老爷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特效炫目,打斗精彩,绝对称得上华语电影工业的顶尖产品。

    票房接近3亿人民币,也拿到了第三十届金像奖最佳影片。

    可它的成本呢?

    刘天王、刘嘉灵、梁佳辉、李兵兵、邓朝,这些可都是一线或者二线的大牌,其中光是刘天王的片酬就达到了1000万,其他演员可想而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